研究组名 | 所属实验室 | 组长 | 研究方向 |
---|---|---|---|
场地土壤污染修复研究组 | 土壤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 焦文涛 | 1. 土壤界面污染物迁移转化研究;2. 有机污染土壤热及耦合修复技术研究;3. 大宗固废资源化处置技术研究。 |
新型污染物神经毒理研究组 |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廖春阳 | 新型化学污染物分析方法、环境行为与神经毒理效应 |
环境生物分析研究组 | 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研究室 | 李建中 | 1. 农药环境化学及其生态毒理学;2. 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 |
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组 | 水污染控制实验室 | 李琳 | 1. 新型污水处理系统与关键技术;2. 恶臭与 VOCs 气体高 效净化系统与新技术;3. 污泥减量化与资源化新技术。 |
复合水处理过程研究组 |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刘超 | 1. 面向非传统水源发展生化物化途径耦合的净水过程;2. 基于健康效应的饮水安全保障原理与技术 |
绿色水过程研究组 |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刘刚 | 基于自然的水质循环净化、水环境生物安全、水系统数字智慧 |
纳米分析与环境效应研究组 |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刘睿 | 1.基于纳米技术的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分析和去除新方法;2.纳米材料的分析方法、环境过程与效应;3.环境污染物的分子转化机理。 |
环境污染与健康效应研究组 |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刘思金 | 1. 污染物暴露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机制;2. 颗粒物的毒性机制与转化毒理学 |
废弃生物质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组 |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室 | 刘振刚 |
废弃生物质能源化及材料化利用。生物质基绿色炭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污染土壤修复材料及技术研发。危险固废无害化及资源化。
|
水体重金属污染控制研究组 |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栾富波 | 1.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与驱动机制;2. 污染物控制原理与技术。 |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研究组 |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吕一河 | 景观格局与水土生态过程、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安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 |
资源与环境微生物研究组 | 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 马安周 | 1.功能微生物生态学;2.氮循环相关细菌群体感应研究;3.废弃物资源化及生物修复技术。 |
景观保护与生态恢复研究组 |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马克明 | 1.海拔梯度下不同类群生物及其相互作用网络随海拔梯度的变异规律;2.绿地的斑块大小,形状,物种配置以及空间格局对其滞尘能力的影响;3.中国重要鸟类栖息地的退化、保护与恢复。 |
水生态毒理研究组 |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马梅 | 水体污染物毒性、毒性作用机制及风险评价 |
痕量气体大气化学研究组 | 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实验室 | 牟玉静 | 大气痕量气体源与汇的研究,其中包括:痕量气体在生物圈与大气间的交换;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H2O2、HONO和颗粒物等的外场观测;大气中典型VOCs及还原态含硫化合物与自由基的化学动力学;民用煤炉燃煤大气污染排放;痕量气体在线检测仪器的研发。 |
生态系统评估与保护研究组 |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欧阳志云 | 1. 生态系统服务,2. 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地,3. 生态系统保护恢复与生态安全 |
环境化学生物学与健康研究组 |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彭汉勇 | 环境与生物样品中生物标志物的识别与监测;胞内化学生物学过程关键分子及其作用机制解析;核酸纳米机器调控细胞的效应通路和修复机制 |
凝聚与分离过程研究组 | 工业废水无害化与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彭先佳 | 1. 重金属污染物水环境化学;2. 复杂苛刻废水废液处理回用;3. 重金属污染区域综合治理 |
水深度处理与输配研究组 |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强志民 | 1. 新污染物控制;2. 绿色安全消毒;3. 供水管网漏损控制与优化运行 |
内分泌干扰物与发育毒性研究组 |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秦占芬 |
1.化学物质毒性效应和机制;2.毒性测试新方法;3.污染物环境赋存和人体暴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