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沿革概述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前身系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1972年斯德哥尔摩全球环境会议后,1973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环境问题开始纳入政府日程。1975年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国科学院原化学所二部的基础上,成立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环境科学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建所初期,得到了原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大力支持。1986年与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筹)合并,改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1996年5月经协商决定,对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实行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双重领导。

  环境化学研究所的初期建址在北京市郊区怀柔县北部山区雁栖湖畔,1977年整体移址北京清华东路肖庄,1988年1月开始移往现址。

学科沿革概述

  环境化学研究所成立初期,在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关怀和领导下,边筹建边工作。主要科研任务有环境中有机、无机有毒有害化学污染物的检测发现、分析检测仪器的研制、以及污染物造成的实际危害的研究。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又逐步开展了大气污染化学、水体重金属及有机污染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到1985年,环境化学研究所形成了环境污染化学、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和环境分析化学三大研究方向。一支专业从事环保科研队伍建立起来了,为我国环境化学学科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随着工作的开展组建了全国环境保护科技情报网和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情报网,拥有一支精干强大的环境科技情报研究队伍,具有强大的环境科技情报收集能力,为我国环境科学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推动了我国早期环境科学研究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情报工作。从1976年开始先后编辑出版了《环境科学》(1976)、《环境科学情报》(1978)、《环境科学丛刊》(1980)、《环境科学学报》(1981)、《环境化学》(1982)、《环境科学简讯》等学术期刊和资料。

  基于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对环境科学的现实需求,1986年,环境化学研究所和当时正在筹建中的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合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面向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专业性的研究基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建立,旨在实现化学、生物学和地学的相互渗透,发挥多学科、综合性的优势,促进综合研究和解决中国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形成了以环境化学、环境工程、系统生态学新的三大学科研究方向,并强调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中心的科研方向是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提出的关键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学科有:系统生态与生态工程、环境化学、生态化学、污染控制工艺与工程、环境分析化学、生态环境信息和分析测试技术等。研究内容包括:能源开发和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规划与建设、环境与健康、化学物质在生态系统中迁移转化规律、发展环境分析测试和污染控制技术等。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学科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创建发展阶段(1975-1986)

  创建初期(1975-1978)主要配合国家环保工作的急需,从兄弟单位调入一批化学和非化学专业科技人员,开展环境分析、环境情报、重要污染源治理技术等研究工作。主要学科有:环境分析化学、分析监测仪器研制、主要污染源治理技术、环境情报研究。此阶段的污染源治理技术主要以原化学研究所二部从事核废料的处理为重点。

  1979年到1985年,从单一的环境分析化学中拓展出环境污染化学学科,使环境分析化学学科的研究方向更加丰富,包括痕量分析、光谱分析、化学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以及统一分析方法和标准参考物质的研究。环境污染化学主要进行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形态、迁移、转化、污染物结构与生物效应以及控制对策等。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仍然以与能源开发利用有关的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为重点。

  在10年的建设和发展历程中,环境化学研究所针对我国认识环境问题和发展环境科学事业的现实需求,先后开展了环境分析化学、环境污染化学、环境分析监测仪器研制和重要污染源治理技术、大气污染化学、水体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组建了一支力量雄厚的环境情报研究队伍,介绍和引入国外环境科学的概念、方法和技术,为我国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环境信息技术支持。对发展我国环境科学与技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起到了开拓者的作用。

②第二阶段:调整提高阶段(1986-1998)

  为实现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有机融合,1986年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与筹建中的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合并,组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此阶段,已形成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和系统生态学三大学科领域,涵盖的学科方向更加宽广。主要研究所方向有:环境污染化学、环境分析化学、环境毒理学、区域环境问题、系统生态与生态工程、宏观环境政策、国情问题研究、水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膜技术与膜材料、标准分析方法和标准参考物质、分析仪器研制。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基于国家需要转向现实的环境问题。在此期间,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和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紧密结合环境方面的国家需求,开展了大量的应用基础研究,并将积极推进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工作,作为研究所的一项重要内容。

  1986年成立了以青年科技研究人员为主的中国科学院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1989年与清华大学等4个单位共同建立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两个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学科结构优化和研究方向调整奠定了重要基础。

③第三阶段:创新跨越阶段(1999年以后)

  1999年,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被中国科学院批准为首批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的研究所,赢得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总体学科领域框架:优势学科---环境化学,强化学科---环境工程,交叉学科---系统生态与生态工程,发展了生态毒理、土壤环境等学科。坚持三个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原则。环境化学的任务是阐明环境污染的重要的基本规律和成为环保新技术的源泉,环境工程的任务是发展环境污染控制的高新技术,解决环境污染的重大实际问题和提出应用基础研究的新的科学问题,系统生态与生态工程的任务是发展生态环境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学,实现环境工程和生态工程的学科交叉,实现环境科学的微观机理研究与生态学的宏观理论相结合。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学术地位显著提高。中心与香港浸会大学成立环境科学研究所,土壤环境研究室与澳大利亚Adelaid大学联合共建实验室。

  近年来,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面向国际生态环境科学前沿,面向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重大需求,不断凝练科学目标,优化领域布局,精练创新队伍,引进杰出人才,完善运行机制,强化国际合作。研究水平与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发明专利授权量大幅增长,连年获得重大科技奖励,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数量显著上升,经费收入持续增加,推动中国环保产业化的能力不断增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学术地位显著提高。

  目前,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有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室)。创新三期在巩固发展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和系统生态学的基础上,将强化发展环境生物学,促进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和土壤环境三个研究室的协同发展和有机融合,形成以研究室为学科组织单元、结构合理、交叉联合的学科体系。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