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科技自信助力实现中国梦
    中国科学院院长 白春礼
    转引自:中国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cn/xw/zyxw/yw/201304/t20130407_3814692.shtml
    文章来源:紫光阁 发布时间:2013-04-07                                    
    一个人需要有自信,因为它是通往成功之路的起点。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自信同样弥足珍贵。经过60多年来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摸石头”阶段,中国人已经沉淀出了道路、理论、制度方面的“三个自信”,引领着中华民族快步向复兴梦靠近。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科技居于龙头地位,可以说是撬动中国梦实现的“杠杆”。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提醒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增强创新自信”。我认为,在当前态势下,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树立特有的“科技自信”,就显得尤为关键和必要。
    敢于自信
    建国以来,经过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卓越的努力,我们已经有了不少可以载入史册的“招牌”性故事,比如“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破解哥德巴赫猜想”、“杂交水稻”等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这是我们树立科技自信的坚固“地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自己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在经济上取得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得益于此,我国财政科技支出连年稳步增加。2006年以来,我国R&D经费投入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2011年我国的R&D经费投入总量达到8687亿元,反映了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在重视科技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这是我们树立科技自信的物质基础。
    近几年来,我国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研发都取得了历史性的长足进步,整体科研水平已经从过去“跟踪”国际一流同行的工作,到现在逐步实现与国际一流工作的“同行”,乃至在个别领域成功实现了“引领”。仅以2012年为例,我国科学家在高温超导、中微子震荡、量子通信、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等方向取得了一大批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在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等重点领域,取得了像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另外,在基础研究领域,我国科研人员发表的国际论文总数已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2位,论文影响力也逐步提高;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数量和质量也得到大幅提升,一大批优秀科研人才学成回国,本土人才培养体系也在逐步完善。这是我们树立科技自信的丰沃土壤。
    实现自信
    当然,我们必须客观理性地看待科技自信,正视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切不可夜郎自大,自娱自乐。毕竟,我们还不是一个科技强国。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面对这样的共识和期盼,科技界应该练好内功,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关键时刻给力,确保不掉链子,最终挺起腰板“实现科技自信”。
    要真正实现科技自信,科技工作者必须要恪守科学价值观。当官和发财是两条道,同样科技工作者也应该把实现科学创新作为自己最大的人生梦想和价值追求。袁隆平院士将一生的汗水洒在了心爱的田地里,直到今天,80多岁的他仍有“禾下乘凉梦”: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颗粒有花生米那么大。相比袁隆平,遗憾的是,科技界还存在不少的“投机取巧”的现象:浅尝辄止,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甚至沉溺于名利追逐的游戏。科技工作者要耐得住寂寞,板凳宁坐十年冷。
    要真正实现科技自信,科技工作者必须要树立“干大事”的信心和勇气,敢碰重大科学命题,要把致力于重大科技突破作为奋斗目标。近日,中科院物理所和清华大学组成的联合团队,成功实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中国科学家长期积累、独立完成的重大科学突破,完美地贯穿了从理论研究到实验观测的全过程。我相信,这支研究团队在数年的攻关过程中,心中一定有着干大事的豪情作为支撑。
    要真正实现科技自信,科技工作者还要敢于“标新立异”。科学研究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去伪存真、逐步逼近真理的渐进式过程。不盲从、不迷信、不跟风理应是科技工作者的职业特质,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理应是科技工作者的价值追求。只有形成“标新立异型”的特色文化,中国的科技界才有希望涌现出一批乔布斯式的人物,担当起为中国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做出创新贡献的责任。
    助力自信
    要真正实现科技自信,各类机构要充分尊重科技工作者在科研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把高层次人才真心实意地当作第一资源看待。几十年前,小平同志就提出自己要做“科学家的后勤部长”。在今天,我们要致力于打造人才“宜居”型创新生态系统和科研“软环境”,在科技资源投入、效率配置等方面力争有所作为。例如,中国科学院近两年就启动实施了解决科研人员后顾之忧的3H工程(Housing,Home,Health),保证科学家有五分之四的时间安心用于科研工作。
    要真正实现科技自信,还需要在国家层面切实做好制度的顶层设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统筹协同创新。党和国家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党的十八大、两院院士大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都有详细的阐释。去年,中国科学院联合教育部启动实施了“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联合所有省级地方科学院组建了“全国科学院联盟”,试图通过这些外部举措,在国家层面上探索更为优化的创新路径。同时,中国科学院近期在内部确立了两个“三位一体”的改革举措: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出重大成果、出优秀人才、出前瞻思想“三位一体”的机构使命。
    科技自信是创新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有的心态和视角,也是中国科技界应有的基本气质。当前,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蓄势待发,有一种观点认为,建立在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等基础上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初显端倪。面对这一后发国家难得的赶超发达国家的“机会窗口”,中国科技界要树立起强大的科技自信,勇于作为,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接上地气,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2013-04-14
  • 白春礼听取“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进展汇报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http://www.cas.cn/xw/yxdt/201303/t20130327_3805857.shtml
    发布时间:2013-03-27
    3月2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听取了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B类)“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的阶段性进展汇报。项目首席科学家、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贺泓研究员介绍了专项的总体执行情况,重点汇报了专项在1月份京津冀地区灰霾事件中的观测研究分析结果及取得的认识。
    白春礼肯定了专项前期的研究工作,并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指出,目前灰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科学回答灰霾的成因和控制污染,是专项肩负的重要任务。专项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科研工作,要充分发挥我院综合交叉优势,加快工作进度,加大工作力度,突出研究重点,实时调整研究力量,力求在灰霾形成机制研究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灰霾污染控制和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相关领导,专项各项目负责人及相关研究骨干等参加了会议。
    2013-03-27
  • 王如松院士:雾霾频繁发生,根子在生态系统失衡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刘世昕发布时间:2013-03-15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如松过去30多年一直致力于生态研究。此次两会期间,他领衔提交了一份《呼吁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权写入宪法》的议案。
    由于王如松的专业背景,代表团里的其他代表总是请教他,频繁在我国华北地区发生的雾霾污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国家在环保领域的投入并不少,为什么蓝天天数越来越少?
    王如松一针见血地指出,雾霾污染频繁来袭,并不只是污染物排放增多,更重要的是,我国生态系统间的各种关系已经失衡。就好比人体一样,有的人可能频繁感冒,表面上出现了头疼脑热的症状,但根源或许是免疫系统失衡,抵抗力下降。
    所以,在王如松看来,如果国家要花大力气整治雾霾天,不能再走过去污染治理中“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片面、局部的治理模式,应该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的路径来设计治理方案。
    “雾霾不是妖怪,不是抓起来杀掉就可以解决,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王如松说。
    今年2月,环保部公布了1月份全国污染最重的10个城市,京津冀地区就占了7个。王如松说,这张“黑色”的成绩单与华北地区的产业布局密切相关。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是,目前河北粗钢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的1/5。在这个“骄人”成绩的背后是大量的煤炭燃烧,大量污染物的排放。
    王如松说,这样的产业结构打破了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平衡,这些“铁老大”、“钢老大”与周边的生态关系是不协调的。
    在王如松看来,需要反思的不仅是深受雾霾侵袭的京津冀地区,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都要实现从追求速度转向追求质量。
    他经常使用的一组数据是,2011年中国的经济总量(GDP)已排世界第二,碳排放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HDI)排世界第101位。
    王如松说,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是,继续走高耗能重污染的发展道路,还是用生态文明来重新编织中国梦。
    十八大报告已经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王如松看来,光有GDP目标和收入倍增的小康社会,并不能真正给百姓带来福祉,只有经济殷实、生态良好和社会文明三大目标同步实现才是有质量的小康。
    究竟什么是生态文明?王如松说,生态文明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任务,老百姓也可以从身边的小事来践行生态文明。比如,每个家庭都使用垃圾袋,而塑料给环境带来的风险是,如果填埋的话难降解,如果焚烧的话会产生二噁英。现在市场上有一种可降解的塑料袋,虽然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但要比普通的垃圾袋贵40%。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是否愿意多花40%的钱为环境做贡献呢?
    在王如松看来,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变需要政府、企业和老百姓都出力。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降低环保塑料袋的成本,企业应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而消费者也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生态友好型产品。
    王如松说,政府、企业和公民各尽其责改善生态,或许需要用立法加以固化。所以这次他领衔提出了环境权入宪的议案。
    他介绍说,纵观发达国家,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的时候,环境状况都得到了很大改善,出现了经济增长而环境从恶化到优化的拐点。目前,我国的人均GDP已经接近了这个水平,但是环境状况却不仅没有根本改善,一些领域和局部地区甚至还在恶化。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方式都是由政府主导,公民的环境权利和义务还不是法定的,公众参与度不高。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权入宪已经成为全球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和潮流。截至2006年,法国、俄罗斯、南非等53个国家都对环境权予以了宪法确认。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特别是在节能减排、优化国土空间、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以及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从长远来看,要让享有美好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权利,让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义务,还是有必要将相关内容写入宪法。”王如松说。
    2013-03-20
  • 新京报:王如松院士:生态文明建设入宪时机已成熟
    文章来源:新京报 王姝 发布时间:2013-03-13
    转引自:中国科学院网站 http://www.cas.cn/xw/zjsd/201303/t20130313_3791237.shtml
    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章。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国家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实现上述目标的路径在哪里?会遇到哪些“拦路虎”?对此,新京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
    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致环境恶化
    新京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要达成这个目标,你觉得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王如松: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生态环境问题都占有相当比重,十八大更是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五位一体目标。
    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往往是生态文明停留在口头上。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突破观念和体制障碍,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观念和条块分割的体制障碍,从制度和行为上扭转错误的政绩观。这次人代会,我们就提交了一个《关于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权入宪的建议案》。
    新京报: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权入宪,具备可行性吗?
    王如松:首先必须看到,生态文明建设入宪是应对生态危机、改善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意志,有必要在根本大法——宪法中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
    十六大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写入了党章。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决议,将“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写入了宪法。十八大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党章,所以生态文明建设入宪的时机已经成熟。
    新京报:其他代表们赞同吗?联名的代表多么?
    王如松:很多代表赞成,4日刚开完预备会,就已经有30多名代表联名。大家清楚,当前,我国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追根溯源,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是造成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所在。而生态文明建设入宪,是转变发展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的需要。
    迫切需要一部《区域生态规划法》
    新京报:那么环境权入宪呢?也有生态文明建设入宪的基础和迫切性吗?
    王如松:纵观发达国家,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的时候,环境状况都得到了很大改善,出现了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拐点。目前,我国的人均GDP已经接近了这个水平,但是环境状况却不仅没有根本改善,一些领域和局部地区甚至还在恶化。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方式都是由政府主导,公民的环境权利和义务还不是法定的,公众参与度不高。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权入宪已经成为全球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和潮流。截至2006年,法国、俄罗斯、南非等53个国家都对环境权予以了宪法确认。
    新京报:如果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权入宪,就能改变领导干部的观念障碍,扭转错误的政绩观吗?
    王如松:修宪是大前提,目的是确定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其他环保方面的法律,也要健全。比如我国迫切需要一部《区域生态规划法》,作为城乡规划法的上位法。现在区域规划除了有一个国家尺度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外,还没有国家颁布的法规,各地城市规划和土地性质往往因地方利益而被随意改变,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要求我们管好每一块土地、每一片水域。每一块土地、每一片水域都有一定的生态服务功能,应当像房地产那样进行量化管理。
    比如一块建设用地原来的熟土拥有量、水源涵养能力、生物多样性、热耗散等是多少?土地开发后每年有些什么变化,都需要检测、监管和审计。用地单位有责任进行修复和对生态占用进行补偿,补偿费用于一类新型产业“生态资产管理企业”的营业收入,通过市场机制来推进区域生态资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管理。
    条块分割体制是环境管理瓶颈
    新京报:从生态文明建设入宪到制定《区域生态规划法》,你的建议都围绕着环保立法。也就是说,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走法治之路是吗?
    王如松:法治是环境管理的必由之路,这毋庸置疑。从立法到执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还需要进一步地完善,特别要树立法律的权威性,防止权力对法律的干涉和践踏。
    而且,一些矛盾和问题也迫切需要解决,比如政绩考核制度、决策问责制度、环保管理体制等。
    新京报:你如何看待“市民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的事情?
    王如松:前不久网上传出了这则市民邀请当地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的报道。这是社会环境意识提高、群众关注生态的表现,但我们不要过分指责基层环保局长。因为环保工作干得不好,百姓不满意;干得好,可能制约地方GDP的增长,领导着急。
    有人统计过,从环保局长这个岗位提升到高一级领导干部的人很少,而且当环保局长时间越长,提拔机会也越小。
    另外,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也是环境管理的瓶颈。以生活垃圾为例,可以说,全国截至目前还没有哪一个城市真正解决了生活垃圾问题。
    填埋也好、焚烧也好、堆肥也好,是政府负责?还是企业经营?还是市民责任?都有系统不配套,体制不健全,行为不自觉的问题,都是生态文明是否融入了和贯穿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五位一体问题。
    我认为,这里既有观念问题、体制问题、行为问题,也有技术问题和系统问题。
    改善环境核心是政府决心和力度
    新京报:除了理顺体制、整合职能外,国家的行政体制管理还需要改变些什么?
    王如松:还有生态资产管理模式。我到德国考察时,发现一些地区的生态管理机制很健全。
    比如一个房地产项目竣工验收前,要测原来的表层熟土到哪里去了?土壤经过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每100年才会形成1厘米厚的熟土层,是一类宝贵的生态资产,建设项目挖出的熟土,不准翻到地下或作渣土填埋,否则就要被处罚。还要测地下水位与相同条件的邻近单位相比是升高还是降低了?升高表明往地下注了水;降低表明抽取了地下水,都会收到罚单。占用了多少生态资产,就要补偿多少。
    新京报:现在PM2.5已经被一些网民评为“天下第一难”,社会呈现出“环境焦虑症”的倾向。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王如松:PM2.5之后,也许还会关注PM1、PM0.5,但这些都只是表象,其深层原因是人的观念、体制、行为在资源代谢、行政管理和社会行为等环节的生态文明问题。
    但是,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一步步来。比如理顺环保体制、整合环保职能,就需要先试点,避免走弯路。再比如PM2.5的治理,如果现在就要求按先进国家标准治理PM2.5,也并非不可能。通过关掉所有污染型工厂和工地、大范围限行机动车等措施就能做到,但是会导致引发失业、影响民生等连锁反应。所以,生态学强调适应性管理,要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的核心是政府的决心和力度。
    从十八大的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到政府工作报告的创新思路和战略部署,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央的决心,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2013-03-19
  • “三位一体”:中科院变革之道
    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cn/xw/zyxw/yw/201303/t20130306_3787082.shtml
    创新是个永恒的话题,对处在转型关键期的中国来说尤其是这样。党的十八大将科技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新时期的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其战略使命是否明确,组织架构是否高效,不仅关系其自身的发展,还直接影响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征程。
    “与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比,中科院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日前坦承,“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科技创新效益的最大化,实现中科院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提供重要的知识基础、技术支撑和创新人才。”
    体制创新:助推科技跨域发展
    构建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三位一体”的发展架构,实现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三位一体”的战略使命,建设“三位一体”的中国科学院,是中科院党组总结近两年提出的新思想、新举措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创新2020”跨越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被认为是中科院对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先行探索。
    其实,由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组成的“三分结构”,一直就是中科院独具特色的组织模式。建院之初,中科院建设了一批研究所;1955年,学部成立并开始招收研究生;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诞生;1978年,中科院获国务院批准创立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正式开始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学术人才;2012年中科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同时与上海市共建的上海科技大学也正式成立。三所高校中,中国科大实行“所系结合、全院办校”,国科大实行“三统一、四融合”,上海科大实行“院地合作、共同办学”,三者都践行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的规律,但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建制化的科研院所、凝聚全国高端智力的院士群体、科教融合的研究生队伍不仅是中科院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的特色优势所在。”白春礼说。
    纵观全球,世界各国的国立科研机构都在立足自身特点,探索各具特色的管理体制与方式。如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利用市场体制完善、公共机构健全等有利条件,采取了委托第三方管理的模式,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产出效率。
    在白春礼看来,体制创新是科技跨越发展的助推器。“可以说,没有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就没有科技的繁荣,也不会有科技生产力爆炸式的释放和增长。”
    改革:向纵深推进
    国家科研机构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骨干引领作用,不仅担负着服务国家目标、引领科技发展的战略使命,还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思想库的重要任务。2012年9月,中科院研究生院在北京举行了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后的首届开学典礼,9个直属学院的院长全部由中科院院士担任,令人耳目一新。
    “作为落实‘三位一体’发展架构的重要内容,科教融合一直是中科院高度重视并持续推进的一项工作。”白春礼说,“这些年我们也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尝试。”
    2009年以来,中科院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教紧密结合,培养创新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中国科学院科教结合工作指导委员会”,设立了科技英才班、联合共建、特聘教师岗位、研究生公共教学实验平台四类教育创新项目,与教育部联合启动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31对高校和研究所达成了战略合作……同时,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四个研究所与国科大共建了“四所一系”的研究生培养平台,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大联合组建了“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这些做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而在国家科学思想库建设方面,中科院学部也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仅2012年一年,学部就组织完成咨询报告和院士建议28份,得到中央领导重要批示40余次。学部还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合作开展未来十年我国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已经公开出版,对国家学科建设起到了引领作用。
    深度协同:不仅仅是“三分天下”
    除了相互支撑、共生发展外,科研院所、学部和教育机构又如何产生“1+1+1>3”的效应?
    对此,白春礼有着这样的思考:“构建‘三位一体’的发展架构,并不是简单地套用过去的做法,而是要从现阶段的战略定位和战略使命出发,通过‘三位一体’这条纽带,拆除研究所之间分割、竞争的藩篱,突破制约跨越发展的瓶颈。”
    白春礼认为,科研院所、学部和教育机构应当树立共生共荣、荣辱与共的理念,在中科院内部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竞争力的有机整体;对外,则要能够团结全国的科技力量,使中科院真正成为全国人民的科学院。
    另一方面,“三位一体”的独特优势要得到充分发挥,组织管理方面的创新也不可或缺。如中科院计划成立的院级学术委员会,目的就是要在进行一些重要的科技决策时,建立听取学部咨询意见的程序,以进一步发挥学部在学科布局、方向选择和学术评议中的咨询作用。
    “中科院的改革势在必行。”白春礼说,“在改革中,要立足国情院情,既要遵循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高端智库各自的规律,又要体现三者间的内在联系;既要继承发扬行之有效的组织和制度安排,又要借鉴国际的成功经验,让三方面的力量有机结合,产生更多的集聚效应,实现中科院建设的新跨越。”
    强化科教融合、建设“三位一体”,引领知识创新、支撑国家发展。这是新时期中科院落实“创新2020”跨越发展体系的核心命题。白春礼最后强调,建设“三位一体”的中国科学院,要抓住科教融合这个基础,协同创新、协同育人这个路径,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这个目标,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这个关键,把“三位一体”真正落实到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三者的具体工作和组织管理过程中,变成三者共生共治共享共发展的有机整体,从而真正发挥科技创新“国家队”、“火车头”作用,切实履行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战略使命,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作出新贡献。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3-03-06 第1版要闻)
    2013-03-12
  • 中科院2013年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http://www.cas.cn/xw/zyxw/ttxw/201301/t20130121_3754834.shtml
    1月21日,中国科学院2013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作了题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三位一体”中国科学院》的工作报告。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由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主持。
    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创新2020”跨越发展体系,致力重大突破,全面建设“三位一体”的中国科学院,总结2012年工作,部署2013年工作,新时期发展战略更加完善,若干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科学思想库作用有效发挥,创新能力和效益显著提升。
    一年来,中科院突出重点抓重大产出,拓宽渠道促开放合作,革新机制创良好环境,主要做了以下四项工作。一是深入实施“一三五”规划,促进重大成果产出。加快推进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全面落实“一三五”政策举措,扎实抓好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积极推进科教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开放兴院,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加强协同创新整体布局,深入推进院地合作,大力加强国际合作。三是深化改革,促进“三位一体”建设。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落实人才政策,推进学部工作,加强科教融合。四是加强党建和创新文化建设,打造创新生态系统。
    白春礼强调,中科院2012年各项工作总体上成效显著,广大职工保持了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创新2020”发展态势良好,为院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成绩面前,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发展水平、竞争态势、问题与不足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切实增强改革创新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
    白春礼指出,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五位一体”建设的总布局,做出了“四化同步”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重大部署,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求大幅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了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新使命。中科院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清醒认识新的发展环境,必须进一步明确新使命新要求,必须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必须准确把握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必须创新体制机制。
    构建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三位一体”的发展架构,实现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三位一体”的战略使命,建设“三位一体”的中国科学院,是中科院党组从院发展要求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是“创新2020”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先行探索。
    白春礼强调,科技创新、思想库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三者有着共同的核心要素,就是依靠高水平的人才开展创造性的活动,体现各自独特的价值。建设“三位一体”的中国科学院,就是要使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三者有机结合、相互支撑、共生发展,在科技创新、思想库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产生集聚、叠加效应。这要求全院在思想观念上有新的转变,在产出目标上有新的谋划,在组织管理上有新的变革。
    白春礼明确提出中科院2013年工作的总体思路为:按照“创新2020”跨越发展体系总体部署,以提高科技产出质量和贡献为中心,深入实施“一三五”规划,抓好重大成果产出,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快推进一流的管理,深化拓展国际合作,实现“三位一体”中国科学院建设的新跨越。
    围绕这一总体思路,中科院2013年将重点抓好八项工作。一是着力促进重大成果产出,二是深化科技评价改革,三是加快推进一流的管理,四是深化拓展国际合作,五是加强协同创新,六是优化完善人才系统工程,七是加强学部工作和思想库建设,八是加强党建工作。
    会议期间,代表将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并将围绕大会报告进行分组和分领域的研讨。
    相关专题:
    中国科学院2013年度工作会议
    2013-01-23
  • 中科院召开学习贯彻十七届七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会议
    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http://www.cas.cn/xw/zyxw/ttxw/201211/t20121116_3684765.shtml
    11月16日上午,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学习贯彻十七届七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会议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主持会议,并就学习贯彻十七届七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提出要求,副院长、党组成员詹文龙传达了十七届七中全会精神和十八大报告精神,党组副书记方新传达了中纪委工作报告精神、党章修正案的说明和十八大选举情况。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大鲜明地回答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等重大问题,中科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全面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上,用十八大精神指导“创新2020”实施。
    会议认为,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确立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科院要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科技工作的新要求,增强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抓住科技新突破的战略机遇期,充分准备,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协同创新,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会议强调,中科院作为国家科研机构,必须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将党和国家与人民的期望和重托落实到全院发展理念、发展战略与重大举措中,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丰富和深化“创新2020”跨越发展体系的内涵,以更加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更加开拓进取的勇气决心,不断改革创新,奋勇拼搏,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和创新潜力,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科技火车头作用。
    会议强调,要紧密围绕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进一步凝炼重大科技需求,把握可能发生革命性变革的重要基础和前沿方向,明确战略重点,找准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开展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大幅提升科技创新成果的质量和水平,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抢占科技经济制高点,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的知识基础和发展动力。
    会议强调,要发挥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各自的优势,构建“三位一体”的发展架构,从组织和管理上保证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以科技创新为中心,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活动支持思想库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学部在科学思想库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教育机构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基础作用,建立健全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促进三者有机结合、共生发展。
    会议强调,大力加强协同创新、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是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新阶段,是对科技创新活动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各类创新主体合作的最高形式,也是发挥中科院综合优势和引领示范作用的有效途径。要全面推进“开放兴院”发展战略,探索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创新思路与方法,加强与部门、地方、企业、大学的科技战略合作,充分利用社会创新资源,了解科技需求,拓宽合作范围,搭建合作桥梁,带动全院相关领域方向的布局优化,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会议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推动“创新2020”实施的根本保证和强大动力。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会议最后强调,全院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扎扎实实推进“创新2020”各项工作,为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重大创新贡献。
    在京的中科院领导、副部级以上老领导,院京区十八大代表,院属京区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各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院机关处长以上干部、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出席了会议。
    2012-11-19
  • 白春礼专访:内外兼修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cn/xw/zyxw/yw/201211/t20121113_3681919.shtml
    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在聆听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大会报告后,十八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就如何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接受了《中国科学报》专访。
    《中国科学报》:在开幕式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了“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您怎样看待这一论断?
    白春礼: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指出了我国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指导方针。
    我国一方面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经济增长下行趋势明显,另一方面大部分产业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中国制造”面临工业模式变革带来的新挑战,真正实现“中国创造”仍须努力。例如,“制造业数字化”已经开始应用在设计领域,大大节约了产品到市场的开发时间,并将有可能对以低成本劳动力密集为特征的中国制造业造成冲击。近期,美欧学者预言:一种建立在信息技术和清洁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来临,以3D打印等“制造业数字化”技术为载体,将使全球技术要素和市场要素配置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因此,我们只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自主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从根本上突破壁垒、摆脱陷阱,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尽早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为我国科学技术未来发展指明了道路。
    《中国科学报》: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中科院将如何具体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白春礼:正像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强调的那样,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科院党组正按照“创新2020”跨越发展体系的总体部署,坚持“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发展宗旨,落实“一三五”(一个定位、三个重大突破、五个重要培育方向)规划,积极探索激发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并确立了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三位一体”的发展架构,致力于出重大创新成果、出优秀创新人才、出深刻创新思想,为国家科技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产业界,促进成果尽快转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中科院实施协同创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着力点。一个月前,我们与国务院国资委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此前,我们还先后与中石油、航天科技集团、三峡集团、国机集团等一大批中央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希望为中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撑。中国科学院将发挥多学科和智力密集优势,与合作企业在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和重大计划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为国家战略急需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通过进一步建立平台、成果和知识产权共享机制,促进中科院研究成果向产业界转移转化。
    科教结合在中科院是有历史渊源的,也是中科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独特优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成立起就开启了“全院办校、所系结合”模式:与近百家研究所共建专业院系,与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组建“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由一大批院士、著名科学家为学生讲授基础课程;中科院研究生院已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她与数学研究院共建数学学院,其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等9个基础学院深化体制机制调整,大部分已从相关研究所聘请院士担任院长。
    中科院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是既各具特色、互相不可替代,又有机结合、共生发展的一个有机整体。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各自的优势,建立“三位一体”的发展架构,从组织和管理上保证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这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创造性。
    《中国科学报》:您在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新一届院长时,提出了中科院深入实施深化国际合作战略,这一战略对谋划和推动创新有什么意义?
    白春礼:党和国家一贯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合作,尤其是在科技领域,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已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7月6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讲话中指出,要注重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鼓励我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合作计划,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到海外建立研发机构,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开放合作力度。在今年9月18日召开的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23届院士大会开幕式的致辞中,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中国将进一步支持发展中国家科技能力建设,在援外计划中逐步增加高技术含量项目,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科研基础设施和技术示范平台,支持中国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同发展中国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联合研发机构,支持中国科学家与发展中国家同行就共同关注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联合研究。
    贯彻执行这一指导思想就要实行“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在科技创新全球化的背景下,开展海外国际科技合作已经成为巩固和提升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推动海外科技合作已成为众多国际著名科研机构国际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国外科研机构十分注重国际化发展,他们充分利用全球优势科技资源,开展前沿科学研究,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新产业技术发展,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化水平。
    如德国马普学会在佛罗里达州大西洋大学校园内设立马普学会佛罗里达生物影像所。佛罗里达州及当地政府允诺今后10年投资总额高达1.8亿美元,吸纳全球生物技术公司和研发机构。韩国科技研究院在德国设立欧洲研究院,并针对德国工业的技术需求提出解决方案,提供给韩国企业进行产业化。法国科研中心(CNRS)在国外设立了11个代表处,依靠当地法国使馆科技处开展活动,并推动发展双边合作关系。
    中科院在“走出去”与“引进来”战略方面也有成功的案例。今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首次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在国际科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建设和实验资金来自中美政府部门、企业以及其他境外机构等11个渠道;实验团队来自6个国家和地区的38个科研单位。
    目前中科院在国际合作方面已有了长期的经验积累。我们要进一步利用科技发达国家在人才、技术、资金、设备、创新环境方面的比较优势,与其建立互利共赢的协同创新网络、平台和机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创新格局,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还要充分发挥TWAS等国际组织的作用,针对周边、非洲及拉美地区等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特点和迫切需要,利用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通过援建或共建海外分支研发机构、发起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培养人才等多种模式,有重点、有步骤地深化国际合作,促进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共同应对区域性和全球性挑战,服务国家外交与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需求。
    2012-11-19
  • 新华社专访白春礼:新一轮科技革命将推动中国跨越式发展
    转引自中国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cn/xw/zyxw/yw/201210/t20121030_3668769.shtml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前夜,一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赛已在全球展开。
    当21世纪“重要战略机遇期”再次来到关键节点之时,有必要进一步观察中国在世界科技版图上的历史方位。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
    回望十年,中国科技抓住了“四大机遇” 
    记者:如何评价十年来我国科技的发展?有哪些标志性的事件?
    白春礼:过去十年,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有几个数字可供参考:研发投入2011年达8610亿元,居世界第2位。队伍规模快速扩大,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已居世界首位。2010年,国际科技论文(SCI)被引用数上升至第7位;国际专利(PCT)申请量居世界第4位。
    从“神舟”到“蛟龙”,从互联网创业到新能源产业,一系列标志性事件都令人印象深刻。我们在一些战略高技术和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一些学科领域走到世界前列。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有力支撑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短短十年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关键是抓住了哪些机遇?
    白春礼: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巨大需求驱动的机遇。二是国家和全社会高度重视科技的机遇。三是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机遇。四是抓住了科技交叉融合不断变革突破的机遇。
    重要科技领域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初显端倪
    记者:大家都说,当前世界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前夜,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白春礼:科学技术产生革命性突破有两个基本驱动力。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需求拉动,科技与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二是知识与技术体系的内在矛盾驱动,科技自身通过内生动力不断发展累积,达到一定边界条件后引发重大突破和革命性变革。
    记者:您觉得目前这两个条件是否已经成熟?
    白春礼: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经初显端倪。比如,科学家已经能够对单粒子和量子态进行调控,将使我们对量子世界的探索从“观测时代”走向“调控时代”,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网络、量子仿真等领域实现变革性突破,成为解决人类对能源、环境、信息等需求的重要手段。合成生物学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使我们可以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和量子的微观层次认识生命活动规律,打开了从非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转化的大门,可能导致生命科学的革命性突破。
    历史经验也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有理由相信,这次源于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科技在应对危机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孕育新一轮科技革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引领和带动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
    中国做好准备了吗?
    记者:为了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国际上有哪些新动向?
    白春礼:世界主要国家都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战略和行动计划,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重要领域加强布局,努力保持科技前沿领先地位,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在科技投入总量上,全球科技投入2008年跃上万亿美元大关。
    科技创新组织形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创新活动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平台,颠覆着传统科技创新组织模式。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和合理配置,创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所不在,呈现出社会化、网络化、集群化、泛在化的新特征。
    记者:如何看待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白春礼:中国的发展,机遇大于挑战,这一点应该有坚定的信心,因为中国已经具备跨越发展的基础和条件。2020年,我国科技投入将占GDP的2.5%,根据我国GDP增速初步估算,将超过20000亿元。同时,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和新一轮科技革命也为我们创造了新的机遇。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发达国家和后发国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好全球科技创新资源,有效借鉴发达国家的科技发展道路和经验,少走弯路,在更高起点上实现赶超跨越。
    要抓住新机遇,中国该向何处去?
    记者:也有人在担心,中国可能会错过这次科技革命机遇。
    白春礼:从世界历史来看,能否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已成为一个国家兴衰的关键。从根本上说,现代化历程本质上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历史。谁抓住了科技革命的机遇,谁就将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18世纪中叶,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以英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率先实现工业化。19世纪下半叶,以电动机和内燃机为标志的电气革命,法、德等国家迅速崛起为世界强国。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叶,以进化论、相对论、量子论等为标志的科学革命,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美国创造了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巩固了其世界领先地位。
    到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抓住了第五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升级为工业化和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在世界发生经济危机的形势下,中国仍然保持了较好发展态势。
    记者:放眼未来,中国如果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着重要在哪些方面下工夫?
    白春礼:必须做好应对的充分准备,顶层设计,统筹谋划,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科技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战略机遇的产业基础要突出战略重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和集成创新。还要超前部署战略先导研究,加强前沿领域布局。同时要加强重要基础研究和交叉前沿研究布局,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等可能出现革命性突破的前沿领域方向,在科学原理层面取得原创性突破,厚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要做到这些,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从体制、机制、政策、文化等方面形成鼓励创新,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条件和氛围,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同样重要的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质量优异的科技人才队伍。
    2012-11-01
  • 中科院传达2012年夏季党组扩大会精神
    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发布时间:2012-08-20
    http://www.cas.cn/xw/zyxw/ttxw/201208/t20120820_3630016.shtml
    8月20日,中国科学院以视频会议的形式传达了院党组2012年夏季扩大会议精神。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党组副书记方新主持会议。
    中科院党组2012年夏季扩大会议于7月30日至8月2日在北京召开,是“创新2020”进入重点跨越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研究确定了进一步推进实施“创新2020”的部署和措施。
    中科院党组2012年夏季扩大会议学习讲座阶段,邀请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为中科院在京的所局级领导作了人才工作报告;白春礼作了学习辅导报告。研究工作阶段,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全国科学院联盟、科教融合创新联盟、行业企业协同创新联盟、野外站联盟、中国植物园联盟、3+5区域创新集群建设,以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方案、深入实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全面推进廉洁从业风险防控工作、后勤支撑体系规划等报告,明确了下阶段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重点工作。
    白春礼在夏季党组扩大会精神传达会上指出,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面临重大变革与调整,科技创新孕育重大突破,中科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进一步增强发展的紧迫感,牢记定位与使命,坚定信心,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以体制机制的新突破,实现自主创新与人才培养引进的“双提升”,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发挥好科技“火车头”的作用。
    白春礼强调,2011年以来,中科院党组认真总结建院60多年、特别是知识创新工程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经验,深刻领会党和国家支持中科院实施“创新2020”的重大战略意义,准确把握新时期党和国家与人民对中科院的新要求新期待,提出了“创新2020”跨越发展体系,包括发展宗旨、战略定位、战略使命、发展战略以及发展规划、发展架构、发展举措等主要内容。发展宗旨是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战略定位是代表我国科技最高水平的“国家队”、引领我国科技创新跨越的“火车头”、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先行者”、促进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思想库”、培育我国科技骨干人才的“大学校”。战略使命是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发展战略是“民主办院、开放兴院、人才强院”。发展规划是“一三五”,即一个定位、三个重点突破、五个培育方向,上承国家、院重大科技项目、外连世界科技前沿研究,致力重大创新成果产出。发展架构是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三位一体”。发展举措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培养和引进高水平人才,构建重大产出导向的评价体系和资源配置体系,建设充满活力、包容兼蓄、和谐有序、开放互动的创新生态系统,实施“3H”工程,保证科研人员自由探索、专心致研,为实现战略目标、履行职责使命提供有力保障。
    白春礼指出,围绕“创新2020”跨越发展体系,要进一步明确中科院改革发展的八个主攻方向。一是创新管理,建立健全与“三位一体”发展架构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二是全面落实“一三五”规划,加强重大创新活动组织实施;三是建立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的评价体系和资源配置体系,开展以竞争择优为基础、提升能力为重点的稳定支持;四是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体系,完善竞争择优、开放流动用人机制,着力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五是探索科教融合新模式,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新高地;六是构建协同创新联盟,提高创新效率和效益;七是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扩大在国际科技界的影响力;八是提升决策咨询能力,建设国家高端智库。
    白春礼强调,发挥中科院的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必须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科技创新,大幅提升科技创新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突破产业共性、新兴产业等关键技术,形成系统解决方案;不断开发、应用、推广科技成果,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产业,取得重大社会经济效益;不断对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科学建议和预测预见,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不断培养凝聚具有国际国内重要影响的领军人才。为此,全院要加快实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深入实施“一三五”规划,加快建设一流人才队伍,建设在国际上有重要地位的国家高端智库。
    白春礼强调,中科院的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是既各具特色、互相不可替代,又有机结合、共生发展的有机整体。必须建立健全“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现代院所制度,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各自的优势,进一步建立“三位一体”的发展架构,从组织和管理上保证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
    白春礼强调,各类创新联盟是推动协同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发挥中科院“火车头”作用、提高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平台。必须创新思路、机制和方法,在政策层面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加强与地方的紧密合作,在微观层面加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畅通与产业界紧密联系的机制,营造开放合作的环境。必须统筹区域创新集群与协同创新联盟建设,积极探索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机制,开展高水平重实效的国际科技合作。
    白春礼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为“创新2020”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障。
    白春礼最后强调,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这是全党全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院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为新起点,扎实推进“创新2020”,一心一意谋科学发展、凝神聚力求创新突破,继续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探索新路,努力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以岗位奉献的新成绩、和谐奋进的新气象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中科院在京的院领导、院老领导,京区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各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院机关处长及以上干部、离退休支部书记等参加了主会场会议,院属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在全国相关城市31个分会场参加会议。
    2012-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