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伯杰:我国生态系统管理战略亟待转变
傅伯杰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孙爱民 发布时间:2013-07-02
近10年来,我国对生态保护的投入在加大,生态建设方面已经投入1.2万亿元,投入规模史无前例。然而我国的生态系统管理严重滞后,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仍在退化。
日前,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在第15届中国科协年会作特邀报告时提出,针对我国可增加森林和草地面积有限的情况,我国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必须尽快实现从“以增加面积为主”转向“以提高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为主”的战略转变。
据统计,我国自然保护区已经达到国土面积的15.5%,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已经由15.6%提升到超过20%,草地和湿地加速退化的趋势已得到一定遏制。
尽管如此,我国的生态系统服务仍然在退化。所谓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中所获得的各种益处,包括生态系统给人们提供的各种食物、纤维和产品,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调节服务,包括清洁的水、空气和文化服务。
“我国森林的蓄积量和木材的生产能力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草地生态系统目前还处于退化阶段,单位面积的产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0%,湿地仍然面临萎缩的危险,功能也在退化。”傅伯杰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随着国家未来发展的经济社会需求和有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我国生态系统管理也将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傅伯杰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生态系统管理严重滞后导致了虽然投入一直在增加,但生态系统服务仍在退化。
我国重视生态系统产品的提供功能,却忽略了生态系统的环境和生态调节功能、支持功能和文化功能。
“我们是重建设、轻管理,管理分属为不同的管理部门,对生态系统管理的科技支撑还不够。”傅伯杰表示,“我国近一半未利用的土地根本不可能改造成森林或草地,例如我国西北地区大面积分布的自然沙漠和戈壁等,因此只有11%未利用的土地尚有转变成森林、草地或湿地的可能。”
制定新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或是解决问题的可行之道。傅伯杰建议新规划要从全局的角度、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优化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类生态系统和建设用地、耕地和城镇化的发展,要“进行‘全国一盘棋’的国土空间优化和生态系统建设”。
“要提高生态系统管理的科技支撑能力,建立国家层面的生态系统监测研究网络。”傅伯杰表示。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在1988年开始建立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目前涵盖了42个生态站,科技部也在支持建立生态系统的监测和研究网络。“但是目前投入的力度,生态系统的类型和涵盖面还远远不够。”傅伯杰说。
开展国家生态系统状况与变化的周期性调查与评估也是傅伯杰重点呼吁的建议之一。据了解,英国、美国基本上都是5年进行一次全国生态调查和周期性评价,而我国这方面的资料非常缺乏。“应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以便我们掌握生态系统的变化状态。”
加强生态系统的管理需要提升全社会对生态系统服务理念的认识。“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傅伯杰说,“要将生态系统服务与管理的理念引入到学校的教材,并通过各级党校等渠道,向各级领导干部提供培训。”
2013-07-03
-
白春礼在兰州分院召开科研管理改革工作座谈会
文章来源:办公厅 兰州分院 科学传播局(筹)
发布时间:2013-06-12
原文网址:http://www.cas.cn/xw/zyxw/yw/201306/t20130612_3864475.shtml
6月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在青海盐湖研究所召开兰州分院系统所级领导干部座谈会,通报院机关科研管理改革工作,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就院机关改革和研究所关心关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座谈会上,院秘书长、党组成员邓麦村首先介绍了此次院机关改革的目标、思路、措施和进展。他指出,这次院机关改革着力理顺关系、强化协同、提高效能,目标是为“一三五”规划的落实提供保障,以重大产出推动“创新2020”的深入实施。目前,院机关改革已完成第一阶段工作任务,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平稳有序。
随后,大家围绕院机关科研管理改革、研究所“一三五”规划实施进展、西部地区研究所创新发展等问题纷纷发言,热烈讨论。大家认为,这次院机关改革方向正确、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实施迅速、平稳有序,不仅减少了院机关对研究所的所谓“归口管理”,可以避免由此产生管理上的条块分割,有利于解决目前科研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且进一步明晰了院机关与研究所两级的战略定位、职能事权和管理目标,减少了院机关对研究所微观科研活动的外部干预,扩大了研究所的自主权,有利于释放和激发研究所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大家还围绕改革过渡期有关工作、继续深化院机关科研管理改革、加强院机关与研究所沟通协调、进一步支持西部地区研究所发展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在认真听取11位与会人员的发言后,白春礼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这次院机关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理顺关系,打破原有业务局归口联系研究所的格局,避免科研管理特别是资源配置和业务指导上的条块分割现象。新成立的三个业务局要按照科研工作性质,面对全院的研究所;同时,在内设处室上考虑了相关的学科门类,形成了科技创新价值链和学科领域两个维度兼顾、纵横贯通的矩阵式管理模式。为了保持学科平衡协调发展,各业务局除明确主管院领导外,还就相关的业务领域安排了协管院领导,各位主管和协管院领导与相关部门建立了日常工作协调机制。院层面成立了学术委员会,为重大学术发展问题提供高水平、专业性的咨询和指导、统筹和把关,促进学科建设和科研布局更加科学和全面,更加有利于协同创新和协调发展。
白春礼强调,这次改革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简政放权,扩大研究所自主权,释放和激发研究所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这也符合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国务院转变机构职能工作的方向和要求。他指出,改革要进一步强化重大产出导向,现在国家和社会对科技的投入不断增加,如果只是小富即安,满足于得到一点照顾性的支持来维持研究所的生存,那是永远没有出路的,必须集中力量去抓重大突破、重大项目、重大产出。改革后,院机关要抓大放小,强化宏观管理,把该管的事管好,研究所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由研究所自主解决、自主发展,所长要把法人的更多权利和责任承担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院机关改革后,研究所的责任不是小了,而是更大了。
针对与会人员所关心的西部地区研究所创新发展问题,白春礼强调,西部研究所的定位要紧密结合西部地区的区域特色,紧密围绕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重大创新贡献。他还就西部研究所吸引稳定和培养优秀人才、突出重点加强与地方和企业合作、加强和改进院机关与研究所沟通协调等问题,提出了工作要求。
白春礼最后说,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关键要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否正确,我们的改革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完善。他希望全院干部职工主动适应和支持改革,积极参与和促进改革,通过这次院机关改革,带动全院科研管理体系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促进“三位一体”的中国科学院建设,促进“创新2020”和“一三五”规划的深入实施。
中科院办公厅、科学促进发展局(筹)、兰州分院和青海省科技厅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会。
这次座谈会是院机关改革后,白春礼院长以科研管理体系改革为主题召开的第一个座谈会,也是我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前期试点工作。此后,院党组还将继续围绕科研管理改革工作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7月份,院党组将召开夏季党组扩大会,总结这次院机关改革工作,进一步梳理、细化、协调、优化机关各部门的职能,研究部署深化和完善我院科研管理体系改革相关工作。
2013-06-14
-
中国科学院机关科研管理改革工作问答
(2013年5月)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办公厅 发布时间:2013-05-17
原文网址:http://www.cas.cn/xw/zyxw/yw/201305/t20130517_3841509.shtml
中国科学院党组近日决定,对中国科学院机关科研管理体系进行重大改革,受到普遍关注。为帮助院属单位、科技人员及关心关注中国科学院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了解中国科学院机关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意义、目标任务、主要举措和进展情况,理解和支持科研管理体系改革,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深化,现以问答方式将中国科学院机关改革工作相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这次院机关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是什么?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前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和“一三五”规划也正进入实施关键阶段。创新不光是科技创新,也包括管理创新。我们要建设“四个一流”的中国科学院,之前比较强调“一流的成果和一流的人才”,对于“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效益”关注不够。如何用一流的管理产出一流的效益?如何用一流的管理为创造一流成果、培养一流人才提供重要支撑?根本在于走改革之路。两会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启动了新一轮的政府职能转变和大部制改革,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也一直强调中国科学院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新要求,不断完善体制机制,适应当代科技交叉融合协同发展以及重大成果产出和转化应用的新要求。着力建设符合“三位一体”中科院要求的组织管理体系,着力建设符合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一三五”规划实施要求的组织管理体系,全面推进“创新2020”跨越发展体系建设,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改革课题。
此次院机关机构改革正是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指示精神,适应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政府大部制改革及政府机构职能转变的新趋势,适应科研管理体系改革、简政放权、充分发挥研究所和科研人员创新自主权的新要求,适应当代科技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新特征,适应中国科学院“三位一体”发展架构和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的战略使命,推进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跨越发展体系建设。
二、这次改革主要希望解决机关管理中存在的哪些问题?
中国科学院有104个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学部、2所大学,形成了以自然科学为主的完备学科体系,每个组成单元独具特色、各有优势,这是中国科学院发挥建制化优势、强化协同创新、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的有利条件。
但院机关的业务管理部门既有按照学科、又有按照工作性质来设置,职能交叉、条块分割现象比较严重,经费切块管理方式也带来经费分配、项目组织等方面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研究单元的协同合作,难以发挥跨所、跨学科统筹布局集中协同攻关、解决多学科综合性重大问题的优势。另外,把研究所按条块划分给业务局联系和管理,把经费切块分配给各业务局,必然会带来经费分配、项目组织等方面的管理权限和利益性考量。
为解决这些问题,很多研究所负责人和科研骨干都曾向院提出改进机关科研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今年2月份,有研究所负责同志通过院长信箱反映:“目前院机关除了综合管理部门外,专业局的管理方式依然是按条块式划分,不利于发挥科学院的整体优势,解决多学科综合性重大问题。目前所有项目(包括先导专项)都是按大的学科来安排。例如有的研究项目,仅仅靠地质、大气、环境的学科可能有局限,如果加入化学、物理、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力量,也许更容易突破。”前不久,国际知名地球化学家、三亚深海所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也向院长反映,深海探测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多学科配合协同的工作,其中深潜技术属于高技术领域,在海底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和发现新物种的研究又属于生物领域,研究海底地质构造又涉及资环领域,然而深海所属于高技术口管理,需要创新管理方式,协调并有效集成院内研究优势。
此外,在综合管理方面,院机关的一些管理职能分割过细、线条过多,界面不清晰,设置不尽合理,导致一些管理工作陷于具体事务管理,很多专项工作需要院机关各部门共同参与,统筹协调难度大、成本高、效率低,难以有效进行长远的战略谋划。
这些情况和现象引起了院党组的重视和深入思考。这次机关改革正是为了从组织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上解决这些问题。
三、这次院机关改革的目标和总体思路是什么?
这次院机关改革以党的十八大、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导,以实现科学、协同、规范、高效的机关管理为目标,以理顺关系、强化协同、提高效能为着力点,转变职能,打破旧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惯性,抓大事、议长远、谋全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减少具体事务管理,为推进“创新2020”和“一三五”发展规划的全面深入实施,保障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组织指挥系统和中枢管理支撑。
一是着力理顺关系。按照科技创新活动规律优化管理职能配置,坚持一件事一个部门负责,减少职能交叉,解决制约科技创新活动交叉协同、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二是着力强化协同。促进研究所、学部和教育机构的融合与一体化发展,促进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推动产出更多重大成果、杰出思想和一流人才。
三是着力提高效能。简政放权,改变机关切块管理研究所的做法,减少机关对研究所具体事务的管理,机关各部门的管理工作都面向全院所有研究所,提高机关工作的战略性、科学性、协调性和执行力。
四、这次院机关改革主要有哪些重大措施?
一是改革院机关科研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根据“科学、协同、规范、高效”的要求,坚持一件事情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优化院机关管理职能,完善科研管理组织体系、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扩大研究所和科研人员创新自主权,进一步释放和激发创新活力。
二是设立科研业务管理和综合职能管理两个序列。科研业务管理系统按照科技创新活动性质及其功能特点设置组建,根据工作性质不同、管理方式不同、评价方式不同,建立不同的评价体系。各业务局工作均应覆盖全院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业务管理按科技创新价值链和学科领域两个维度构成矩阵式管理模式。
三是新设院教育委员会、科学思想库建设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发展咨询委员会等4个委员会,统筹全院科教资源、院士群体和科技专家智力资源,将科技创新、思想库建设、人才培养和发展战略等有机统一起来,形成相互衔接、互为支撑的系统,从宏观层面整体谋划和推进全局与长远发展。为减少职能交叉重叠,提高工作效率,此前院设立的各类领导小组、委员会等非常设机构原则上停止活动,待院机关改革调整到位后,对确有工作需要的非常设机构另行审批组建。
四是精简机构,机关部门和内设处室数量、局处级岗位设置和机关编制都有所减少,同时取消以前超编的非实职局级领导序列,按照中组部有关要求规范了机关干部管理。
五、科研业务管理改革是否会削弱对部分学科的支持,影响相关领域科研工作的发展?
这次机关改革中,按照科技创新活动性质及其功能特点设置组建科研业务管理序列,改变了原管理序列中兼有按科技创新活动性质和按学科领域设置科研管理部门的序列,可以避免职能交叉、重叠,理顺工作关系,提高管理效能,并为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提供了科学、高效的组织架构,有利于中国科学院更好地发挥建制化特点和集团军作战的创新优势。
打破思维定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是这次实施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有人担心,资源环境、生命科学等领域原设有独立的业务管理部门,改革后按科技创新活动性质分别纳入相应的新部门,这些领域的科研工作和创新发展是否会受到削弱和影响。其实不然。虽然新的机关各业务局以工作性质特点设置,围绕基础前沿与学科建设、重大任务组织与管理和科技应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来开展,但每个业务局的内设处室则依据学科类别,形成科技创新价值链和学科领域两个维度兼顾、纵横贯通的矩阵式管理模式。同时,在院层面设立学术委员会、发展咨询委员会等机构,从宏观和战略把握全院的主要学科方向和重点科研布局。这样既能适应科技创新活动价值链的要求,有利于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又能在创新价值链的各个层面、各个阶段,使各学科领域得到更好更快、更加协同的创新发展。
另外,中科院是院所两级管理体系,研究所是一级法人,生命科学和资环领域的研究力量都在研究所,这些研究力量和工作布局并没有改变。机关改革只是减少了对研究所微观事务的管理,原先由业务局管理的方向性课题经费已取消,直接按照研究所“一三五”工作布局下放到了研究所。
六、改革后院机关如何开展对研究所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研究所需要提请院机关协调解决问题如何办理?
这次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按照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工作的要求,进一步简政放权,把院机关该管的事情管好,该履行的职责履行好;同时进一步扩大研究所和科研人员的创新自主权,研究所凡是在国家法律法规和院规定的政策范围内自己能做的事,都可以放手去做,从而进一步释放和激发中国科学院创新活力。
改革后,院机关各业务局不再简单地对口联系研究所,而是按照职能定位的要求全面履行管理职责,其工作均应覆盖全院各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和其他院属单位。同时,各部门要按照改革的新要求,在理清职能的基础上切实简政放权,改变工作作风,改进和完善机关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改变切块管理研究所的做法,减少机关对研究所具体事务的管理;要集中精力,紧密围绕“一三五”规划、先导专项、协同创新、科教融合、国际合作等院重点工作,与院属各单位共同做好规划设计、政策制定、业务指导、学术评估、协调服务、督查推进等工作,力求推动和促进重大创新突破和成果产出。研究所和其他院属单位需要提请院机关协调解决的问题,按工作性质与对应职能的机关管理部门对接。
在这次机关改革中,院党组把职能转变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要求机关各部门认真抓好作风建设,树立新风气,改出新气象。院机关各部门都要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能,提高机关工作的战略性、科学性、协调性和执行力。在改革过渡期,机关各部门实行首问负责制,无论是院属单位还是院外单位询问工作事宜,首先被问到的部门和同志要负责解释,不清楚可以询问后再回答,与其他部门和岗位相关的工作也要做好联络衔接工作。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种改革和机关管理方式都不会尽善尽美,院机关同志会有一定的适应期,研究所的同志也会有一定的适应期,相互间不可避免会有一段时间的磨合。关键要看改革的大方向是否正确,如果方向对头,细节可以在工作中不断完善。院机关与研究所之间、机关部门之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与磨合,改革的成效将逐渐显现出来,中国科学院科研管理工作一定会更加科学、高效,研究所和科研人员的创新主体作用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七、这次院机关改革是怎样组织安排的?目前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如何安排?
自2012年冬季党组扩大会以来,院党组就院机关改革问题进行了多次研究和部署,并成立了机关改革工作小组,在深入调研、反复讨论、认真研究和个别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院机关改革方案,经院党组会议多次研究并审议通过。2013年5月10日,院机关召开改革动员会,宣布机关改革方案和有关政策措施,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做动员讲话。会议还对机关改革的具体实施工作进行了部署,标志着院机关改革工作全面启动实施。
目前,院机关已按改革方案组建了科研业务和综合管理两个序列的组织机构,各部门内设机构和人员岗位调整也已基本到位,需要审批的有关事项正在履行报批程序。此外,院机关各部门职能梳理和工作移交、办公用房和联系方式调整、公文运转和文档移交、印章使用、财务资产、安全保密等各项工作也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将在5月底以前基本完成。同时院机关各业务局和有关综合局还将与业务对口联系的国家相关部委(有关司局)进行对接,一方面通报中国科学院机关改革情况,另一方面做好相关工作的对口联络和衔接工作。
今年院夏季党组扩大会议将以这次机关改革为重点,总结前一阶段改革进展情况,巩固改革成果,并部署深化改革有关工作。院机关各部门已开始认真梳理和细化工作职能,做好理顺关系、提高效能、拾遗补缺等工作,密切工作协调配合,减少职能重叠交叉。夏季党组扩大会后将及时向全院传达会议精神,并征求院属各单位对机关改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机关改革。
八、如何稳妥高效地组织和推进此次院机关改革?院党组对机关各部门和机关工作人员有哪些具体要求?
院机关是全院科研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枢纽,一直承担着全面管理协调全院事务、组织推进科技创新、服务院属单位、统一对外联络协调等重要职责,为全院科技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长期以来,院机关在中国科学院推动和深化科技改革中一直发挥排头兵作用。在这次改革中,院机关各部门、广大干部职工,要继续勇做全院科技体制改革的表率,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大局意识,积极支持改革,主动参与改革,自觉配合改革。这是院党组的要求,也是院机关干部职工义不容辞的责任。
根据院党组要求,在机关改革工作中,院机关各部门和干部职工要把握和处理好几个关系,稳妥高效推进改革。
一是要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坚决贯彻落实院党组决策,正确处理部门与全局、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意愿和组织需要的关系,自觉服从组织安排,确保政治稳定、人心不散、工作不断、秩序不乱。
二是要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把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和坚持不懈地照常推进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的重点工作结合起来,确保过渡时期重点工作不断线、不松懈,努力做到以改革促进发展,以持续发展保障改革的深化和实效。
三是要处理好岗位和事业的关系,要从全院改革发展的大局出发,迅速进入状态,转变岗位角色,抓紧理清思路,切实做好职能划转、人员定岗、工作交接和办公用房调整等工作,确保新的机构能够以新风貌、新气象尽快高效运转起来,力争无缝衔接。
院党组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对这次机关改革中的人员调整工作采取慎重稳妥的态度,院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深入机关部门与部分干部职工反复沟通,多次恳谈,沟通情况,听取意见。此次机关改革在保证实现改革意图的同时,想方设法尽可能保障好每位职工的合法权益,确保每位在聘人员都有岗位,尽可能使发生岗位变动的同志在新岗位上能有更好的舞台并发挥潜能。这些措施为机关改革的顺利平稳有序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九、从目前得到的反馈信息看,院内外对中国科学院这次机关改革的反响如何?
院党组高度重视对这次机关改革主要精神、政策措施、工作要求等情况的宣贯和沟通工作。白春礼院长和各位院领导都利用各种机会广泛深入听取院内外各级领导、专家和广大科研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通报此次院机关改革方案和有关情况,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沟通解释,对重点工作及时协调推动。
为及时沟通信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保障全院各项工作正常有序进行,院机关改革启动后,办公厅及时向院属各单位印发了白春礼院长在院机关改革动员会上的讲话,并就院机关改革的目标与总体思路、改革后的机关机构设置及主要职能、院机关各部门领导班子组成人员和其他有关问题及工作要求等发出了情况通报,要求院属各单位、各部门认真组织学习,深刻认识此次院机关科研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积极支持和配合院机关改革工作,认真抓好工作落实,推动中国科学院科研管理改革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受院党组委托,院有关部门还将向院老领导和机关离退休干部代表通报机关改革情况。
总体上看,这次机关改革工作得到院机关广大干部职工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得到院属各单位领导和广大科技人员、院老领导和机关离退休干部的充分认同和广泛支持。科技界和社会有关人士也普遍认为,在党中央国务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转变政府机构职能的新形势下,中科院率先推进机关科研管理体系改革,不仅方向正确、目标明确,而且力度较大、组织有序,相信会取得预期成效,并成为中科院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科研管理创新方面的又一重大改革成果。
(中国科学院办公厅编)
2013-05-21
-
以科技自信助力实现中国梦
中国科学院院长 白春礼
转引自:中国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cn/xw/zyxw/yw/201304/t20130407_3814692.shtml
文章来源:紫光阁 发布时间:2013-04-07
一个人需要有自信,因为它是通往成功之路的起点。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自信同样弥足珍贵。经过60多年来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摸石头”阶段,中国人已经沉淀出了道路、理论、制度方面的“三个自信”,引领着中华民族快步向复兴梦靠近。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科技居于龙头地位,可以说是撬动中国梦实现的“杠杆”。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提醒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增强创新自信”。我认为,在当前态势下,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树立特有的“科技自信”,就显得尤为关键和必要。
敢于自信
建国以来,经过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卓越的努力,我们已经有了不少可以载入史册的“招牌”性故事,比如“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破解哥德巴赫猜想”、“杂交水稻”等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这是我们树立科技自信的坚固“地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自己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在经济上取得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得益于此,我国财政科技支出连年稳步增加。2006年以来,我国R&D经费投入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2011年我国的R&D经费投入总量达到8687亿元,反映了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在重视科技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这是我们树立科技自信的物质基础。
近几年来,我国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研发都取得了历史性的长足进步,整体科研水平已经从过去“跟踪”国际一流同行的工作,到现在逐步实现与国际一流工作的“同行”,乃至在个别领域成功实现了“引领”。仅以2012年为例,我国科学家在高温超导、中微子震荡、量子通信、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等方向取得了一大批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在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等重点领域,取得了像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另外,在基础研究领域,我国科研人员发表的国际论文总数已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2位,论文影响力也逐步提高;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数量和质量也得到大幅提升,一大批优秀科研人才学成回国,本土人才培养体系也在逐步完善。这是我们树立科技自信的丰沃土壤。
实现自信
当然,我们必须客观理性地看待科技自信,正视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切不可夜郎自大,自娱自乐。毕竟,我们还不是一个科技强国。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面对这样的共识和期盼,科技界应该练好内功,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关键时刻给力,确保不掉链子,最终挺起腰板“实现科技自信”。
要真正实现科技自信,科技工作者必须要恪守科学价值观。当官和发财是两条道,同样科技工作者也应该把实现科学创新作为自己最大的人生梦想和价值追求。袁隆平院士将一生的汗水洒在了心爱的田地里,直到今天,80多岁的他仍有“禾下乘凉梦”: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颗粒有花生米那么大。相比袁隆平,遗憾的是,科技界还存在不少的“投机取巧”的现象:浅尝辄止,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甚至沉溺于名利追逐的游戏。科技工作者要耐得住寂寞,板凳宁坐十年冷。
要真正实现科技自信,科技工作者必须要树立“干大事”的信心和勇气,敢碰重大科学命题,要把致力于重大科技突破作为奋斗目标。近日,中科院物理所和清华大学组成的联合团队,成功实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中国科学家长期积累、独立完成的重大科学突破,完美地贯穿了从理论研究到实验观测的全过程。我相信,这支研究团队在数年的攻关过程中,心中一定有着干大事的豪情作为支撑。
要真正实现科技自信,科技工作者还要敢于“标新立异”。科学研究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去伪存真、逐步逼近真理的渐进式过程。不盲从、不迷信、不跟风理应是科技工作者的职业特质,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理应是科技工作者的价值追求。只有形成“标新立异型”的特色文化,中国的科技界才有希望涌现出一批乔布斯式的人物,担当起为中国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做出创新贡献的责任。
助力自信
要真正实现科技自信,各类机构要充分尊重科技工作者在科研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把高层次人才真心实意地当作第一资源看待。几十年前,小平同志就提出自己要做“科学家的后勤部长”。在今天,我们要致力于打造人才“宜居”型创新生态系统和科研“软环境”,在科技资源投入、效率配置等方面力争有所作为。例如,中国科学院近两年就启动实施了解决科研人员后顾之忧的3H工程(Housing,Home,Health),保证科学家有五分之四的时间安心用于科研工作。
要真正实现科技自信,还需要在国家层面切实做好制度的顶层设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统筹协同创新。党和国家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党的十八大、两院院士大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都有详细的阐释。去年,中国科学院联合教育部启动实施了“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联合所有省级地方科学院组建了“全国科学院联盟”,试图通过这些外部举措,在国家层面上探索更为优化的创新路径。同时,中国科学院近期在内部确立了两个“三位一体”的改革举措: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出重大成果、出优秀人才、出前瞻思想“三位一体”的机构使命。
科技自信是创新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有的心态和视角,也是中国科技界应有的基本气质。当前,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蓄势待发,有一种观点认为,建立在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等基础上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初显端倪。面对这一后发国家难得的赶超发达国家的“机会窗口”,中国科技界要树立起强大的科技自信,勇于作为,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接上地气,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2013-04-14
-
白春礼听取“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进展汇报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http://www.cas.cn/xw/yxdt/201303/t20130327_3805857.shtml
发布时间:2013-03-27
3月2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听取了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B类)“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的阶段性进展汇报。项目首席科学家、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贺泓研究员介绍了专项的总体执行情况,重点汇报了专项在1月份京津冀地区灰霾事件中的观测研究分析结果及取得的认识。
白春礼肯定了专项前期的研究工作,并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指出,目前灰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科学回答灰霾的成因和控制污染,是专项肩负的重要任务。专项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科研工作,要充分发挥我院综合交叉优势,加快工作进度,加大工作力度,突出研究重点,实时调整研究力量,力求在灰霾形成机制研究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灰霾污染控制和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相关领导,专项各项目负责人及相关研究骨干等参加了会议。
2013-03-27
-
王如松院士:雾霾频繁发生,根子在生态系统失衡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刘世昕发布时间:2013-03-15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如松过去30多年一直致力于生态研究。此次两会期间,他领衔提交了一份《呼吁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权写入宪法》的议案。
由于王如松的专业背景,代表团里的其他代表总是请教他,频繁在我国华北地区发生的雾霾污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国家在环保领域的投入并不少,为什么蓝天天数越来越少?
王如松一针见血地指出,雾霾污染频繁来袭,并不只是污染物排放增多,更重要的是,我国生态系统间的各种关系已经失衡。就好比人体一样,有的人可能频繁感冒,表面上出现了头疼脑热的症状,但根源或许是免疫系统失衡,抵抗力下降。
所以,在王如松看来,如果国家要花大力气整治雾霾天,不能再走过去污染治理中“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片面、局部的治理模式,应该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的路径来设计治理方案。
“雾霾不是妖怪,不是抓起来杀掉就可以解决,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王如松说。
今年2月,环保部公布了1月份全国污染最重的10个城市,京津冀地区就占了7个。王如松说,这张“黑色”的成绩单与华北地区的产业布局密切相关。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是,目前河北粗钢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的1/5。在这个“骄人”成绩的背后是大量的煤炭燃烧,大量污染物的排放。
王如松说,这样的产业结构打破了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平衡,这些“铁老大”、“钢老大”与周边的生态关系是不协调的。
在王如松看来,需要反思的不仅是深受雾霾侵袭的京津冀地区,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都要实现从追求速度转向追求质量。
他经常使用的一组数据是,2011年中国的经济总量(GDP)已排世界第二,碳排放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HDI)排世界第101位。
王如松说,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是,继续走高耗能重污染的发展道路,还是用生态文明来重新编织中国梦。
十八大报告已经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王如松看来,光有GDP目标和收入倍增的小康社会,并不能真正给百姓带来福祉,只有经济殷实、生态良好和社会文明三大目标同步实现才是有质量的小康。
究竟什么是生态文明?王如松说,生态文明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任务,老百姓也可以从身边的小事来践行生态文明。比如,每个家庭都使用垃圾袋,而塑料给环境带来的风险是,如果填埋的话难降解,如果焚烧的话会产生二噁英。现在市场上有一种可降解的塑料袋,虽然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但要比普通的垃圾袋贵40%。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是否愿意多花40%的钱为环境做贡献呢?
在王如松看来,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变需要政府、企业和老百姓都出力。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降低环保塑料袋的成本,企业应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而消费者也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生态友好型产品。
王如松说,政府、企业和公民各尽其责改善生态,或许需要用立法加以固化。所以这次他领衔提出了环境权入宪的议案。
他介绍说,纵观发达国家,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的时候,环境状况都得到了很大改善,出现了经济增长而环境从恶化到优化的拐点。目前,我国的人均GDP已经接近了这个水平,但是环境状况却不仅没有根本改善,一些领域和局部地区甚至还在恶化。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方式都是由政府主导,公民的环境权利和义务还不是法定的,公众参与度不高。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权入宪已经成为全球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和潮流。截至2006年,法国、俄罗斯、南非等53个国家都对环境权予以了宪法确认。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特别是在节能减排、优化国土空间、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以及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从长远来看,要让享有美好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权利,让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义务,还是有必要将相关内容写入宪法。”王如松说。
2013-03-20
-
新京报:王如松院士:生态文明建设入宪时机已成熟
文章来源:新京报 王姝 发布时间:2013-03-13
转引自:中国科学院网站 http://www.cas.cn/xw/zjsd/201303/t20130313_3791237.shtml
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章。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国家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实现上述目标的路径在哪里?会遇到哪些“拦路虎”?对此,新京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
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致环境恶化
新京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要达成这个目标,你觉得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王如松: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生态环境问题都占有相当比重,十八大更是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五位一体目标。
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往往是生态文明停留在口头上。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突破观念和体制障碍,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观念和条块分割的体制障碍,从制度和行为上扭转错误的政绩观。这次人代会,我们就提交了一个《关于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权入宪的建议案》。
新京报: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权入宪,具备可行性吗?
王如松:首先必须看到,生态文明建设入宪是应对生态危机、改善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意志,有必要在根本大法——宪法中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
十六大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写入了党章。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决议,将“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写入了宪法。十八大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党章,所以生态文明建设入宪的时机已经成熟。
新京报:其他代表们赞同吗?联名的代表多么?
王如松:很多代表赞成,4日刚开完预备会,就已经有30多名代表联名。大家清楚,当前,我国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追根溯源,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是造成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所在。而生态文明建设入宪,是转变发展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的需要。
迫切需要一部《区域生态规划法》
新京报:那么环境权入宪呢?也有生态文明建设入宪的基础和迫切性吗?
王如松:纵观发达国家,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的时候,环境状况都得到了很大改善,出现了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拐点。目前,我国的人均GDP已经接近了这个水平,但是环境状况却不仅没有根本改善,一些领域和局部地区甚至还在恶化。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方式都是由政府主导,公民的环境权利和义务还不是法定的,公众参与度不高。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权入宪已经成为全球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和潮流。截至2006年,法国、俄罗斯、南非等53个国家都对环境权予以了宪法确认。
新京报:如果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权入宪,就能改变领导干部的观念障碍,扭转错误的政绩观吗?
王如松:修宪是大前提,目的是确定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其他环保方面的法律,也要健全。比如我国迫切需要一部《区域生态规划法》,作为城乡规划法的上位法。现在区域规划除了有一个国家尺度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外,还没有国家颁布的法规,各地城市规划和土地性质往往因地方利益而被随意改变,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要求我们管好每一块土地、每一片水域。每一块土地、每一片水域都有一定的生态服务功能,应当像房地产那样进行量化管理。
比如一块建设用地原来的熟土拥有量、水源涵养能力、生物多样性、热耗散等是多少?土地开发后每年有些什么变化,都需要检测、监管和审计。用地单位有责任进行修复和对生态占用进行补偿,补偿费用于一类新型产业“生态资产管理企业”的营业收入,通过市场机制来推进区域生态资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管理。
条块分割体制是环境管理瓶颈
新京报:从生态文明建设入宪到制定《区域生态规划法》,你的建议都围绕着环保立法。也就是说,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走法治之路是吗?
王如松:法治是环境管理的必由之路,这毋庸置疑。从立法到执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还需要进一步地完善,特别要树立法律的权威性,防止权力对法律的干涉和践踏。
而且,一些矛盾和问题也迫切需要解决,比如政绩考核制度、决策问责制度、环保管理体制等。
新京报:你如何看待“市民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的事情?
王如松:前不久网上传出了这则市民邀请当地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的报道。这是社会环境意识提高、群众关注生态的表现,但我们不要过分指责基层环保局长。因为环保工作干得不好,百姓不满意;干得好,可能制约地方GDP的增长,领导着急。
有人统计过,从环保局长这个岗位提升到高一级领导干部的人很少,而且当环保局长时间越长,提拔机会也越小。
另外,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也是环境管理的瓶颈。以生活垃圾为例,可以说,全国截至目前还没有哪一个城市真正解决了生活垃圾问题。
填埋也好、焚烧也好、堆肥也好,是政府负责?还是企业经营?还是市民责任?都有系统不配套,体制不健全,行为不自觉的问题,都是生态文明是否融入了和贯穿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五位一体问题。
我认为,这里既有观念问题、体制问题、行为问题,也有技术问题和系统问题。
改善环境核心是政府决心和力度
新京报:除了理顺体制、整合职能外,国家的行政体制管理还需要改变些什么?
王如松:还有生态资产管理模式。我到德国考察时,发现一些地区的生态管理机制很健全。
比如一个房地产项目竣工验收前,要测原来的表层熟土到哪里去了?土壤经过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每100年才会形成1厘米厚的熟土层,是一类宝贵的生态资产,建设项目挖出的熟土,不准翻到地下或作渣土填埋,否则就要被处罚。还要测地下水位与相同条件的邻近单位相比是升高还是降低了?升高表明往地下注了水;降低表明抽取了地下水,都会收到罚单。占用了多少生态资产,就要补偿多少。
新京报:现在PM2.5已经被一些网民评为“天下第一难”,社会呈现出“环境焦虑症”的倾向。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王如松:PM2.5之后,也许还会关注PM1、PM0.5,但这些都只是表象,其深层原因是人的观念、体制、行为在资源代谢、行政管理和社会行为等环节的生态文明问题。
但是,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一步步来。比如理顺环保体制、整合环保职能,就需要先试点,避免走弯路。再比如PM2.5的治理,如果现在就要求按先进国家标准治理PM2.5,也并非不可能。通过关掉所有污染型工厂和工地、大范围限行机动车等措施就能做到,但是会导致引发失业、影响民生等连锁反应。所以,生态学强调适应性管理,要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的核心是政府的决心和力度。
从十八大的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到政府工作报告的创新思路和战略部署,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央的决心,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2013-03-19
-
“三位一体”:中科院变革之道
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cn/xw/zyxw/yw/201303/t20130306_3787082.shtml
创新是个永恒的话题,对处在转型关键期的中国来说尤其是这样。党的十八大将科技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新时期的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其战略使命是否明确,组织架构是否高效,不仅关系其自身的发展,还直接影响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征程。
“与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比,中科院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日前坦承,“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科技创新效益的最大化,实现中科院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提供重要的知识基础、技术支撑和创新人才。”
体制创新:助推科技跨域发展
构建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三位一体”的发展架构,实现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三位一体”的战略使命,建设“三位一体”的中国科学院,是中科院党组总结近两年提出的新思想、新举措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创新2020”跨越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被认为是中科院对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先行探索。
其实,由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组成的“三分结构”,一直就是中科院独具特色的组织模式。建院之初,中科院建设了一批研究所;1955年,学部成立并开始招收研究生;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诞生;1978年,中科院获国务院批准创立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正式开始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学术人才;2012年中科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同时与上海市共建的上海科技大学也正式成立。三所高校中,中国科大实行“所系结合、全院办校”,国科大实行“三统一、四融合”,上海科大实行“院地合作、共同办学”,三者都践行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的规律,但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建制化的科研院所、凝聚全国高端智力的院士群体、科教融合的研究生队伍不仅是中科院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的特色优势所在。”白春礼说。
纵观全球,世界各国的国立科研机构都在立足自身特点,探索各具特色的管理体制与方式。如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利用市场体制完善、公共机构健全等有利条件,采取了委托第三方管理的模式,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产出效率。
在白春礼看来,体制创新是科技跨越发展的助推器。“可以说,没有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就没有科技的繁荣,也不会有科技生产力爆炸式的释放和增长。”
改革:向纵深推进
国家科研机构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骨干引领作用,不仅担负着服务国家目标、引领科技发展的战略使命,还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思想库的重要任务。2012年9月,中科院研究生院在北京举行了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后的首届开学典礼,9个直属学院的院长全部由中科院院士担任,令人耳目一新。
“作为落实‘三位一体’发展架构的重要内容,科教融合一直是中科院高度重视并持续推进的一项工作。”白春礼说,“这些年我们也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尝试。”
2009年以来,中科院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教紧密结合,培养创新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中国科学院科教结合工作指导委员会”,设立了科技英才班、联合共建、特聘教师岗位、研究生公共教学实验平台四类教育创新项目,与教育部联合启动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31对高校和研究所达成了战略合作……同时,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四个研究所与国科大共建了“四所一系”的研究生培养平台,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大联合组建了“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这些做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而在国家科学思想库建设方面,中科院学部也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仅2012年一年,学部就组织完成咨询报告和院士建议28份,得到中央领导重要批示40余次。学部还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合作开展未来十年我国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已经公开出版,对国家学科建设起到了引领作用。
深度协同:不仅仅是“三分天下”
除了相互支撑、共生发展外,科研院所、学部和教育机构又如何产生“1+1+1>3”的效应?
对此,白春礼有着这样的思考:“构建‘三位一体’的发展架构,并不是简单地套用过去的做法,而是要从现阶段的战略定位和战略使命出发,通过‘三位一体’这条纽带,拆除研究所之间分割、竞争的藩篱,突破制约跨越发展的瓶颈。”
白春礼认为,科研院所、学部和教育机构应当树立共生共荣、荣辱与共的理念,在中科院内部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竞争力的有机整体;对外,则要能够团结全国的科技力量,使中科院真正成为全国人民的科学院。
另一方面,“三位一体”的独特优势要得到充分发挥,组织管理方面的创新也不可或缺。如中科院计划成立的院级学术委员会,目的就是要在进行一些重要的科技决策时,建立听取学部咨询意见的程序,以进一步发挥学部在学科布局、方向选择和学术评议中的咨询作用。
“中科院的改革势在必行。”白春礼说,“在改革中,要立足国情院情,既要遵循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高端智库各自的规律,又要体现三者间的内在联系;既要继承发扬行之有效的组织和制度安排,又要借鉴国际的成功经验,让三方面的力量有机结合,产生更多的集聚效应,实现中科院建设的新跨越。”
强化科教融合、建设“三位一体”,引领知识创新、支撑国家发展。这是新时期中科院落实“创新2020”跨越发展体系的核心命题。白春礼最后强调,建设“三位一体”的中国科学院,要抓住科教融合这个基础,协同创新、协同育人这个路径,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这个目标,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这个关键,把“三位一体”真正落实到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三者的具体工作和组织管理过程中,变成三者共生共治共享共发展的有机整体,从而真正发挥科技创新“国家队”、“火车头”作用,切实履行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战略使命,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作出新贡献。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3-03-06 第1版要闻)
2013-03-12
-
中科院2013年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http://www.cas.cn/xw/zyxw/ttxw/201301/t20130121_3754834.shtml
1月21日,中国科学院2013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作了题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三位一体”中国科学院》的工作报告。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由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主持。
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创新2020”跨越发展体系,致力重大突破,全面建设“三位一体”的中国科学院,总结2012年工作,部署2013年工作,新时期发展战略更加完善,若干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科学思想库作用有效发挥,创新能力和效益显著提升。
一年来,中科院突出重点抓重大产出,拓宽渠道促开放合作,革新机制创良好环境,主要做了以下四项工作。一是深入实施“一三五”规划,促进重大成果产出。加快推进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全面落实“一三五”政策举措,扎实抓好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积极推进科教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开放兴院,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加强协同创新整体布局,深入推进院地合作,大力加强国际合作。三是深化改革,促进“三位一体”建设。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落实人才政策,推进学部工作,加强科教融合。四是加强党建和创新文化建设,打造创新生态系统。
白春礼强调,中科院2012年各项工作总体上成效显著,广大职工保持了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创新2020”发展态势良好,为院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成绩面前,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发展水平、竞争态势、问题与不足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切实增强改革创新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
白春礼指出,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五位一体”建设的总布局,做出了“四化同步”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重大部署,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求大幅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了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新使命。中科院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清醒认识新的发展环境,必须进一步明确新使命新要求,必须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必须准确把握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必须创新体制机制。
构建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三位一体”的发展架构,实现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三位一体”的战略使命,建设“三位一体”的中国科学院,是中科院党组从院发展要求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是“创新2020”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先行探索。
白春礼强调,科技创新、思想库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三者有着共同的核心要素,就是依靠高水平的人才开展创造性的活动,体现各自独特的价值。建设“三位一体”的中国科学院,就是要使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三者有机结合、相互支撑、共生发展,在科技创新、思想库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产生集聚、叠加效应。这要求全院在思想观念上有新的转变,在产出目标上有新的谋划,在组织管理上有新的变革。
白春礼明确提出中科院2013年工作的总体思路为:按照“创新2020”跨越发展体系总体部署,以提高科技产出质量和贡献为中心,深入实施“一三五”规划,抓好重大成果产出,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快推进一流的管理,深化拓展国际合作,实现“三位一体”中国科学院建设的新跨越。
围绕这一总体思路,中科院2013年将重点抓好八项工作。一是着力促进重大成果产出,二是深化科技评价改革,三是加快推进一流的管理,四是深化拓展国际合作,五是加强协同创新,六是优化完善人才系统工程,七是加强学部工作和思想库建设,八是加强党建工作。
会议期间,代表将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并将围绕大会报告进行分组和分领域的研讨。
相关专题:
中国科学院2013年度工作会议
2013-01-23
-
中科院召开学习贯彻十七届七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会议
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http://www.cas.cn/xw/zyxw/ttxw/201211/t20121116_3684765.shtml
11月16日上午,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学习贯彻十七届七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会议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主持会议,并就学习贯彻十七届七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提出要求,副院长、党组成员詹文龙传达了十七届七中全会精神和十八大报告精神,党组副书记方新传达了中纪委工作报告精神、党章修正案的说明和十八大选举情况。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大鲜明地回答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等重大问题,中科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全面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上,用十八大精神指导“创新2020”实施。
会议认为,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确立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科院要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科技工作的新要求,增强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抓住科技新突破的战略机遇期,充分准备,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协同创新,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会议强调,中科院作为国家科研机构,必须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将党和国家与人民的期望和重托落实到全院发展理念、发展战略与重大举措中,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丰富和深化“创新2020”跨越发展体系的内涵,以更加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更加开拓进取的勇气决心,不断改革创新,奋勇拼搏,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和创新潜力,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科技火车头作用。
会议强调,要紧密围绕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进一步凝炼重大科技需求,把握可能发生革命性变革的重要基础和前沿方向,明确战略重点,找准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开展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大幅提升科技创新成果的质量和水平,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抢占科技经济制高点,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的知识基础和发展动力。
会议强调,要发挥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各自的优势,构建“三位一体”的发展架构,从组织和管理上保证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以科技创新为中心,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活动支持思想库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学部在科学思想库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教育机构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基础作用,建立健全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促进三者有机结合、共生发展。
会议强调,大力加强协同创新、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是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新阶段,是对科技创新活动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各类创新主体合作的最高形式,也是发挥中科院综合优势和引领示范作用的有效途径。要全面推进“开放兴院”发展战略,探索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创新思路与方法,加强与部门、地方、企业、大学的科技战略合作,充分利用社会创新资源,了解科技需求,拓宽合作范围,搭建合作桥梁,带动全院相关领域方向的布局优化,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会议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推动“创新2020”实施的根本保证和强大动力。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会议最后强调,全院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扎扎实实推进“创新2020”各项工作,为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重大创新贡献。
在京的中科院领导、副部级以上老领导,院京区十八大代表,院属京区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各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院机关处长以上干部、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出席了会议。
201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