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北京分院京区党委2016年度工作会议举行
      文章来源:北京分院 发布时间:2016-02-25
        原文:中国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cn/sygz/201602/t20160225_4536840.shtml
        2月24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京区党委2016年度工作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怀柔校区会议中心举行,中科院党组成员、北京分院院长、分党组书记、京区党委书记何岩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分院分党组常务副书记、副院长、京区党委常务副书记马扬作工作报告。北京分院纪检组组长、京区党委副书记乔均录主持会议。
        马扬回顾了北京分院“十二五”时期工作进展和成绩,总结了2015年度主要工作,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2016年度工作要点。马扬说,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率先行动”计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北京分院、京区党委以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保证“率先行动”计划顺利实施为目标,推动分院系统“一三五”规划和研究所分类改革,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十二五”期间,北京分院系统单位坚持“出创新成果、出创新人才、出创新思想”的发展使命,取得了一批重大标志性进展和成果。5年来,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43项、技术发明奖16项、科技进步奖10项,并在促进重大产出、承担重大任务、推进科教融合、建设高水平科技智库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马扬表示,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实施和“四类机构”改革的攻坚之年。北京分院、京区党委将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为主线,继续推进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推动研究所“一三五”规划和研究所分类改革顺利实施,不断探索工作机制,切实履行北京分院、京区党委各项工作职能,为深入推进“率先行动”计划、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提供坚强保证。
        何岩分析了分院系统各单位在“四类机构”建设、“一三五”规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不足及其原因。何岩指出,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格局面临深度变革与调整,我国科技创新已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阶段。“十三五”时期,中科院将完成“率先行动”计划“两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步,要高质量完成“创新2020”各项任务,基本实现“四个率先”的目标。北京分院系统各单位必须切实增强前瞻意识和大局意识,切实增强改革创新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准确把握国家创新发展对科技的重大需求,准确把握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与新规律。
        何岩强调,要全面深入推进“率先行动”计划。参与“四类机构”试点的研究所要认真落实好试点目标任务书,聚焦科学问题和共性关键问题,特别要在体制机制改革上着力突破。没有进入“四类机构”试点的研究所也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重大产出,瘦身健体,练好内功,切实抓好“一三五”规划。
        何岩表示,北京分院系统各单位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院党组的政策精神,进一步提升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将成果转化工作与“十三五”规划有机结合,纳入研究所综合评价体系,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抓好成果转化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的实施。
        何岩强调,要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继续开展好党建述职评议,要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化两部党内法规学习贯彻,深入落实两个责任。
        会议还对2015年度优秀领导集体、党建工作创新奖、科技成果在京转化先进团队、基层协作片工作优秀奖进行了表彰。来自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心理研究所、微电子研究所、院部机关党委、青藏高原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微生物研究所的代表进行了会议交流发言。分院系统120名代表参加会议,北京市中关村管委会负责人应邀出席并颁发奖项。
    2016-02-26
  • 中科院2016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转引自:中国科学院网站: http://www.cas.cn/yw/201601/t20160116_4519084.shtml 
      文章来源:办公厅 科学传播局 发布时间:2016-01-16 
      1月14日至15日,中国科学院2016年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总结“十二五”工作和2015年工作,积极谋划“十三五”改革创新发展,全面深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部署2016年重点任务。 
      14日上午的全体会议上,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作了题为《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的会议报告,传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1月12日视察中科院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代表中科院党组分析了中科院“十三五”时期改革创新发展面临的形势和要求,总结了“十二五”时期的工作进展与成绩,并就“十三五”时期特别是当前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会上颁发了中科院2015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国际科技合作奖、科技促进发展奖、青年科学家奖,表彰了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 
      14日下午的全体会议上,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静海报告了中科院“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四类机构布局的思考,副院长、党组成员王恩哥报告了中科院“十二五”经济资源配置和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及“十三五”规划思路,副秘书长曹效业报告了中科院院士制度改革和思想库建设情况,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吴乐斌报告了中科院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丁仲礼和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万立骏分别报告了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工作进展情况,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理化技术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相关负责人围绕体制机制改革和促进重大成果产出分别作了经验交流报告。 
      15日上午,主会场参会代表分组讨论了会议工作报告和专题报告,对中科院党组对当前形势与挑战的分析判断、对“十三五”工作的总体部署安排一致深表赞同,并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建议。 
      15日下午的全体会议上,各组汇报了本组讨论情况;中纪委驻中科院纪检组组长、院党组成员李志刚传达了中纪委六次全会精神,通报了院属单位反腐倡廉典型问题;白春礼作了大会总结,就全院贯彻落实这次工作会议精神提出明确要求。 
      白春礼强调,全院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面对国家创新发展新要求和世界科技变革新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把科技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创新发展,依然是中科院“十三五”时期的中心任务。全院干部职工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从国家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中科院科技国家队的战略定位出发找准定位,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在相关科研领域主动促进整合、强化协同,形成全院“一盘棋”,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在新的历史时期书写新的历史、创造新的辉煌。 
      白春礼强调,全院要突出重点,真抓实干,为“十三五”起好步、开好局。要认真研究这次工作会议讨论提出的意见建议,在进一步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改完善中科院“十三五”规划纲要及各重点规划、专门规划,把五中全会的精神、要求和国家“十三五”相关决策部署充分体现、具体落实到院所两级规划部署中;要抢抓机遇,根据已经明确的规划思路和重点,抓紧研究部署各项工作,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统筹推进落实研究所“一三五”规划、四类机构建设、国家实验室建设、承担国家重大任务以及支撑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创新人才高地建设、科技智库建设、科教融合、经济资源配置、国际科技合作等各项重点工作,确保“十三五”重点工作部署落地生根,各项重大改革举措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白春礼强调,全院要深入贯彻“三严三实”要求,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为完成各项任务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模范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讲团结、顾大局,坚决贯彻落实院党组的决策部署,提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院属各单位、院机关各部门要认真传达学习、贯彻落实中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进一步落实和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按照中科院《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规划》,部署落实“十三五”时期特别是今年的重点工作,确保全院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白春礼最后强调,春节将至,要切实做好岁末年初相关工作。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各级领导干部和纪检监察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监督检查。对各类违规违纪行为,要坚决认真查处,及时通报批评,严肃追究责任。要按照务实节俭的原则,做好春节慰问和送温暖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把党组织的关心、关怀和关爱,送到离退休老同志、困难职工和学生的心坎里。要高度重视安全和稳定工作,确保全院广大干部职工和学生过一个风清气正、欢乐祥和的春节! 
      本次会议主会场设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在院属125个单位设有130个视频分会场。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静海、詹文龙,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分别主持了14日上午、14日下午、15日下午的会议。院领导、老领导、学部主任,院机关各部门、院属各单位负责人,筹建四类机构、双重领导单位主要负责人在主会场参会,财政部、科技部、人社部、审计署、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有关部门领导应邀出席14日上午的会议;院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离退休党支部书记,院属各单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科研骨干、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院直接投资控股企业高管在各分会场参加会议。参会人数总计4000余人。 
      相关专题:中国科学院2016年度工作会议 
    2016-01-20
  • 中科院党组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城市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转引自:中国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cn/tt/201512/t20151229_4505338.shtml)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办公厅 科学传播局 
      12月2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党组召开京区单位党员主要领导干部大会,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副院长、党组成员张亚平传达了汪洋副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白春礼就中科院学习贯彻中央会议精神提出要求。 
      白春礼强调,全院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城市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明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中央在今年年底前先后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城市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具有重要意义。三个会议都对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要部署和安排,这对中科院坚持“三个面向”、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深入推进研究所分类改革、组织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基本实现“四个率先”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全院各单位、各部门要通过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等方式,利用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积极组织开展中央会议精神的深入学习和宣贯,全面准确把握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中央对科技创新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在中科院各项工作中得到贯彻和落实。 
      白春礼强调,全院要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城市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做好中科院“十三五”规划。当前,中科院“十三五”规划纲要及各重点规划、专门规划和院属各单位“十三五”时期“一三五”规划工作正在积极有序推进。院所两个层面都要把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城市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作为研究制定“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按照会议精神和要求谋划改革发展思路和举措,部署重点科技任务和力量,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和相关重大部署真正体现在院所“十三五”规划中,落实到全院创新实践中。 
      白春礼强调,全院要按照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要求,强化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城市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反复强调科技创新必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并进一步提出相关要求,这既体现了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发展”理念,更表达出党中央、国务院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心。全院要进一步增强科技服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支撑城市建设、服务支撑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凝练聚焦重大和关键科技问题,整合组织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强化科技成果的源头供给,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让更多成果得到应用、发挥作用、产生效益,为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和农业农村工作多做重大创新贡献。 
      中科院在京的院领导、院老领导,院属京区单位、京区院直接投资企业党员党政主要负责人,院机关各部门副局长及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参加了传达会。 
    2015-12-30
  • 中国科协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
    中国科协 教育部 科技部 卫生计生委 中科院 工程院 自然科学基金会关于印发《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的通知 
    2015年12月02日 
    科协发组字〔2015〕9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教育厅(委、局)、科技厅(委、局)、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教育局、科技局、卫生局,部属高等学校,中科院院属单位,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大幅增长,质量显著提升。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今年发生多起国内部分科技工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被撤稿事件,对我国科技界的国际声誉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端正学风,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重申和明确科技工作者在发表学术论文过程中的科学道德行为规范,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会共同研究制定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根据中央领导意见,现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有关单位要组织深入学习、广泛宣传,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相关规定,建立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机制,进一步改革完善科技评价体系,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政策和环境保障;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被撤稿作者开展调查,对违反“五不准”的行为视情节作出严肃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广大科技工作者应加强道德自律,共同遵守“五不准”,认真开展自查,发现存在违反“五不准”的行为要主动申请撤稿,坚决抵制“第三方”学术不端行为。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要发挥科学共同体作用,做好教育引导,捍卫学术尊严,维护良好学风。 
      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会将加强沟通协调和联合行动,落实“五不准”,督促有关单位对撤稿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逐步建立科研行为严重失信记录制度和黑名单信息共享机制,推动科技评价体系改革,规范科研诚信管理,维护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 
      中国科协 教育部 科技部 
      卫生计生委 中科院 工程院 
      自然科学基金会 
      2015年11月23日 
    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 
      1.不准由“第三方”代写论文。科技工作者应自己完成论文撰写,坚决抵制“第三方”提供论文代写服务。 
      2.不准由“第三方”代投论文。科技工作者应学习、掌握学术期刊投稿程序,亲自完成提交论文、回应评审意见的全过程,坚决抵制“第三方”提供论文代投服务。 
      3.不准由“第三方”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论文作者委托“第三方”进行论文语言润色,应基于作者完成的论文原稿,且仅限于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完善,坚决抵制以语言润色的名义修改论文的实质内容。 
      4.不准提供虚假同行评审人信息。科技工作者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如需推荐同行评审人,应确保所提供的评审人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真实可靠,坚决抵制同行评审环节的任何弄虚作假行为。 
      5.不准违反论文署名规范。所有论文署名作者应事先审阅并同意署名发表论文,并对论文内容负有知情同意的责任;论文起草人必须事先征求署名作者对论文全文的意见并征得其署名同意。论文署名的每一位作者都必须对论文有实质性学术贡献,坚决抵制无实质性学术贡献者在论文上署名。 
      本“五不准”中所述“第三方”指除作者和期刊以外的任何机构和个人;“论文代写”指论文署名作者未亲自完成论文撰写而由他人代理的行为;“论文代投”指论文署名作者未亲自完成提交论文、回应评审意见等全过程而由他人代理的行为。 
    2015-12-04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举行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转引自:中国科学院网站 http://www.cas.cn/yw/201509/t20150914_4423981.shtml 
      9月1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在北京雁栖湖校区举行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欢迎14279名研究生、334名本科生和来自50个国家的244名留学生入学。中国科学院院长、国科大名誉校长白春礼出席开学典礼并致辞。开学典礼由中科院副院长、国科大校长丁仲礼主持。中科院党组副书记、国科大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院长方新,中科院副秘书长曹效业、邓勇等出席。 
        国科大是中国在校研究生数量最多的高校,目前在学研究生4.45万名,其中硕士生2.22万名、博士生2.23万名。2015级新生中,硕士生7980人、博士生6299人。白春礼希望每一位新生都能够“倾听内心、沉淀自我”,看到的不仅是眼前,更能够“目尽青天怀今古”,拥有穿透历史的眼光;想到的不仅是自己,更能够兼怀天下,勇担时代重任,在科学道路上砥砺前行。他说:“在这个追求速度的时代,希望你们能够放慢脚步,选准方向,打好基础,不要急于发表多少文章,不要过早地担忧就业前景;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愿你们能静静地聆听自然的声音与内心的回响,有足够的坚持与世俗的洪流保持理性的距离。” 
        目前,国科大本科在校生仅665名,但在国科大庞大的研究生群体中依然引人注目。今年的新生开学典礼,2014级本科生团总支特别策划了“无人机送祝福”活动。本科生航模社的同学们用两架遥控直升机将一副对联悬停在新生方阵上方:“含章可贞,敛九州之傲;见龙在田,蓄明日之势。”无人机同时对开学典礼现场进行了航拍。 
        今年适逢国务院颁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60周年。开学典礼当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展”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图书馆开展。白春礼在致辞时说:“人才培养是中科院与生俱来的使命与责任。办好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中科院履行‘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战略使命,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的重大责任。国科大的核心使命是利用科教融合平台,遴选中科院最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适当引入外部资源,提供给研究生和本科生,造就德才兼备的创新创业人才,为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服务。” 
        按照中科院为国科大确立的“科教融合”基本办学方针,国科大的基础学院一般由中科院一个高水平的北京地区研究所牵头承办,其他相关研究所参与承办。截至2015年7月,已经有52个研究所承办了国科大12个科教融合学院,设置了102个教研室,一大批科研一线的杰出科学家走上了国科大的讲台。白春礼说:“希望同学们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取得更伟大的成就。” 
        在2015级新生开学之际,国科大建设10年、占地1070亩的雁栖湖东西两个校区全面启用,七千多名研究生开始了在长城脚下、雁栖湖畔的学习和科研实践。据悉,新校园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是中科院建院以来规模最大的单项基本建设工程。丁仲礼说,雁栖湖校区的全面启用,标志着国科大发展迈入新的征程。他希望每一位新生能怀抱“博学笃志”的信念,秉持“格物明德”的态度,不怕吃苦,专注学业,充满想象,享受读书。 
        开学典礼上,国科大2014-2015学年度的390名“三好学生标兵”、7153名“三好学生”、1175名“优秀学生干部”和433名“优秀毕业生”受到表彰,白春礼为获奖学生代表颁发了奖章。教师代表、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亚湘,获奖学生代表王轩,2015级本科生代表刘佳昕,2015级研究生代表李达,留学生代表、丹麦留学生Christina(克里斯蒂娜)先后发言。 
        中科院办公厅、前沿科学与教育局、重大科技任务局、科学传播局、北京分院相关负责人以及部分2015级本科生家长也出席了开学典礼。 
        相关链接:白春礼致辞全文 
    2015-09-14
  • 中科院传达2015年夏季党组扩大会精神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办公厅 科学传播局 发布时间:2015-08-18 
      转引自:中国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cn/tt/201508/t20150818_4412719.shtml 
      8月18日,中国科学院召开2015年夏季党组扩大会议精神传达视频会议。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代表院党组传达2015年夏季扩大会议精神,就贯彻落实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党组副书记方新主持会议。 
      中科院党组2015年夏季扩大会议于7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总结“十二五”期间研究所“一三五”规划实施情况,按照“率先行动”计划确定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和任务,研究部署中科院“十三五”规划制定工作及“十三五”科技发展战略和重点研究布局,明确了下一阶段改革创新发展的重大举措和重点工作。 
      8月18日召开的传达会,首先传达了李克强总理在7月27日召开的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中科院和学部60多年来为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作出的重大贡献,深入分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科技发展态势,深刻阐述了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内在关系,就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提出了明确要求。白春礼表示,李克强总理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中科院和包括院士在内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对全国科技界和中科院的改革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后,中科院党组立即组织全院开展学习研讨和贯彻落实工作。全院要按照院党组要求,广泛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活动,把学习贯彻工作与研究制定“十三五”规划和实施“率先行动”计划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院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上来,进一步加快改革创新发展步伐。 
      白春礼强调,全院要进一步深入分析“十三五”时期国家改革发展的形势和要求,增强改革创新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院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认真总结“十二五”时期改革发展的经验和问题,深入分析未来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和新特征,准确把握我国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科技创新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科学谋划“十三五”时期发展战略和重大改革举措,确保基本实现“四个率先”的战略目标。 
      白春礼强调,全院要以重点科研布局为主线,统筹做好院层面“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要着眼世界科技发展大势,根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需求,深入分析、科学审视全院现有重点领域方向,进一步前瞻谋划、系统设计、调整优化未来学科领域和科研布局,既要注重现实基础,又要有前瞻性、系统性,时间上要考虑近中远,内容上要兼顾点线面。特别要认真贯彻落实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注意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纲相吻合,与科技和有关产业部门的规划相衔接。 
      白春礼强调,全院要扎实抓好研究所分类改革试点,前瞻谋划未来四类机构整体布局和改革发展。“十三五”时期是全院推进研究所分类改革的关键时期,要在稳步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基本完成分类定位、分类管理的体制机制设计,为到2030年形成相对成熟定型、动态调整优化的中国特色现代科研院所治理体系奠定基础。当前深入推进研究所分类改革试点,要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坚持试点先行、标杆引领,坚持严格标准、注重质量,强化政策调控、组织推动。 
      白春礼强调,全院要总结分析“十二五”改革创新进展,扎实抓好研究所“十三五”时期“一三五”规划制定工作。院层面要强化宏观指导和组织推动职能,将全院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各研究所的定位、重大突破和重点培育方向,推动现有优势整合与协同创新,进一步减少重复布局和同质化、碎片化现象。研究所层面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继续在找准定位、凝练目标、聚焦重大产出上花力气、下功夫,定位要更加明确,体现不可替代性;目标要更加清晰,可实现、可测度、可检查;重大突破要更加聚焦,突出作为国家科研机构应有的重大创新贡献;重点培育方向要更加前瞻,适应前沿科技创新和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要求;措施要更加有力,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的精神。 
      白春礼强调,全院要抢抓机遇,积极争取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着力抓好重大科技成果产出。要紧密跟踪国家有关部门工作进展,积极组织专家队伍,积极建议并争取承担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任务。同时,必须认真抓好已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扎实抓好已部署的先导专项。在“十三五”规划中,还要前瞻策划若干新的先导专项,组织部署一批重点项目,一方面与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相衔接,另一方面为未来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白春礼强调,全院要全面实施“率先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发展举措。要按照“率先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全面统筹、协调推进创新人才高地建设、科技智库建设、科教融合、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扩大开放合作、资源配置等各项改革发展举措。还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继续认真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认真抓好科学传播和创新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和文献情报、保密、离退休干部等各项工作,促进全院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特别是要按照国务院安委会要求切实做好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专项整治工作,坚决杜绝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 
      全院共约5400人参加会议。其中,院领导、院老领导,院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离退休党支部书记,京区院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京区单位党的十八大代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在北京主会场参会;京外院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院直接投资企业党员高层管理人员,院属各单位中层以上干部、科研骨干代表分别在全国129个分会场参会。 
    2015-08-20
  • 白春礼【人民日报】文章:创造未来的科技发展新趋势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5-07-05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科技创新正加速推进,并深度融合、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重塑世界格局、创造人类未来的主导力量。我们只有认清趋势、前瞻擘划,才能顺势而为、抢抓机遇。从宏观视角和战略层面看,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正呈现以下十大新趋势。 
      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将催生产业重大变革,成为社会生产力新飞跃的突破口。作为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的领域,信息网络、生物科技、清洁能源、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等正孕育一批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颠覆性技术。量子计算机与量子通信、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合成生物和“人造叶绿体”、纳米科技和量子点技术、石墨烯材料等,已展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先进制造正向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器件一体化方向发展,极端制造技术向极大(如航母、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和极小(如微纳芯片等)方向迅速推进。人机共融的智能制造模式、智能材料与3D打印结合形成的4D打印技术,将推动工业品由大批量集中式生产向定制化分布式生产转变,引领“数码世界物质化”和“物质世界智能化”。这些颠覆性技术将不断创造新产品、新需求、新业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驱动力,推动经济格局和产业形态深刻调整,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科技更加以人为本,绿色、健康、智能成为引领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未来科技将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致力于研发低能耗、高效能的绿色技术与产品。以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加速光合作用、智能技术等研发应用为重点,绿色农业将创造农业生物新品种,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基因测序、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分子靶向治疗、远程医疗等技术大规模应用,医学模式将进入个性化精准诊治和低成本普惠医疗的新阶段。智能化成为继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之后的新“工业革命”,工业生产向更绿色、更轻便、更高效的方向发展。服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快递无人机、智能穿戴设备等的普及,将持续提升人类生活质量,提升人的解放程度。科技创新在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增进人类福祉方面,将展现出超乎想象的神奇魅力。 
      “互联网+”蓬勃发展,将全方位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和无线传输、无线充电等技术实用化,为实现从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人与服务互联向“互联网+”发展提供丰富高效的工具与平台。随着大数据普及,人类活动将全面数据化,云计算为数据的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提供了基础。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太空互联网等新网络形态不断涌现,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能生活等应用技术不断拓展,将形成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信息网络环境,对人们的交流、教育、交通、通信、医疗、物流、金融等各种工作和生活需求作出全方位及时智能响应,推动人类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生活方式、学习和思维方式等发生深刻变革。互联网的力量将借此全面重塑这个世界和社会,使人类文明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迈向新的“智业革命”时代。 
      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制高点向深空、深海、深地、深蓝拓进。空间进入、利用和控制技术是空间科技竞争的焦点,天基与地基相结合的观测系统、大尺度星座观测体系等立体和全局性观测网络将有效提升对地观测、全球定位与导航、深空探测、综合信息利用能力。海洋新技术突破正催生新型蓝色经济的兴起与发展,多功能水下缆控机器人、高精度水下自航器、深海海底观测系统、深海空间站等海洋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将为深海海洋监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海洋安全保障提供核心支撑。地质勘探技术和装备研制技术不断升级,将使地球更加透明,人类对地球深部结构和资源的认识日益深化,为开辟新的资源能源提供条件。量子计算机、非硅信息功能材料、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等下一代信息技术向更高速度、更大容量、更低功耗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有望成为未来数字经济乃至数字社会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帮助人类实现“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的用户体验,并带来一系列产业创新和巨大经济及战略利益。 
      前沿基础研究向宏观拓展、微观深入和极端条件方向交叉融合发展,一些基本科学问题正在孕育重大突破。随着观测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宇宙起源和演化、暗物质与暗能量、微观物质结构、极端条件下的奇异物理现象、复杂系统等的认知将越来越深入,把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合成生物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和量子的微观层面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开辟了崭新途径,将掀起新一轮生物技术的浪潮。人类脑科学研究将取得突破,有望描绘出人脑活动图谱和工作机理,有可能揭开意识起源之谜,极大带动人工智能、复杂网络理论与技术发展。前沿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可能改变和丰富人类对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基本认知,不同领域的交叉融合发展可望催生新的重大科学思想和科学理论。 
      国防科技创新加速推进,军民融合向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深度发展。受世界竞争格局调整、军事变革深化和未来战争新形态等影响,主要国家将重点围绕极地、空间、网络等领域加快发展“一体化”国防科技,信息化战争、数字化战场、智能化装备、新概念武器将成为国防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向。大数据技术将使未来战争的决策指挥能力实现根本性飞跃,推动现代作战由力量联合向数据融合方向发展,自主式作战平台将成为未来作战行动的主体。军民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在人才、平台、技术等方面的界限日益模糊。随着脑科学与认知技术、仿生技术、量子通信、超级计算、材料基因组、纳米技术、智能机器人、先进制造与电子元器件、先进核能与动力技术、导航定位和空间遥感等的重大突破,将研发更多高效能、低成本、智能化、微小型、抗毁性武器装备,前所未有地提升国防科技水平,并带动众多科技领域实现重大创新突破。 
      国际科技合作重点围绕全球共同挑战,向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发展。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短缺、粮食和食品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大气海洋等生态环境污染、重大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疫情和贫困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事关人类共同安危,携手合作应对挑战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存贮和传输技术的进步,将提升新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社会效益,深刻改变现有能源结构,大幅提高能源自给率。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能源的31%,成为世界主要能源。极富发展潜能的新一代能源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氢能源和核聚变能可望成为解决人类基本能源需求的主要方向。人类面临共同挑战的复杂性和风险性、科学研究的艰巨性和成本之高昂,使相互依存与协同日趋加深,将大大促进合作研究和资源共享,推动高水平科技合作广泛深入开展,并更多上升到国家和地区层面甚至成为全球共同行动。 
      科技创新活动日益社会化、大众化、网络化,新型研发组织和创新模式将显著改变创新生态。网络信息技术、大型科研设施开放共享、智能制造技术提供了功能强大的研发工具和前所未有的创新平台,使创新门槛迅速降低,协同创新不断深化,创新生活实验室、制造实验室、众筹、众包、众智等多样化新型创新平台和模式不断涌现,科研和创新活动向个性化、开放化、网络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催生越来越多的新型科研机构和组织。以“创客运动”为代表的小微型创新正在全球范围掀起新一轮创新创业热潮,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软件创业”方兴未艾,由新技术驱动、以极客和创客为重要参与群体的“新硬件时代”正在开启。这些趋势将带来人类科研和创新活动理念及组织模式的深刻变革,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资源全球流动形成浪潮,优秀科技人才成为竞相争夺的焦点。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对创新资源配置日益产生重大影响,人才、资本、技术、产品、信息等创新要素全球流动,速度、范围和规模都将达到空前水平,技术转移和产业重组不断加快。另一方面,科技发达国家强化知识产权战略,主导全球标准制定,构筑技术和创新壁垒,力图在全球创新网络中保持主导地位,新技术应用不均衡状态进一步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鸿沟”不断扩大。发达国家利用优势地位,通过放宽技术移民政策、开放国民教育、设立合作研究项目、提供丰厚薪酬待遇等方式,持续增强对全球优秀科技人才的吸引力。新兴国家也纷纷推出各类创新政策和人才计划,积极参与科技资源和优秀人才的全球化竞争。 
      全球科技创新格局出现重大调整,将由以欧美为中心向北美、东亚、欧盟“三足鼎立”的方向加速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新兴经济体崛起,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科技创新力量对比悄然发生变化,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从2001年到2011年,美国研发投入占全球比重由37%下降到30%,欧洲从26%下降到22%。虽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目前在科技创新上仍处于无可争议的领先地位,但优势正逐渐缩小,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已成为科技创新的活化地带,在全球科技创新“蛋糕”中所占份额持续增长,对世界科技创新的贡献率也快速上升。全球创新中心由欧美向亚太、由大西洋向太平洋扩散的趋势总体持续发展,未来20—30年内,北美、东亚、欧盟三个世界科技中心将鼎足而立,主导全球创新格局。 
      正如雨果所说:与有待创造的东西相比,已经创造出来的东西是微不足道的。科技创新的前沿永无止境,科技创新的未来激动人心。我们要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树立创新自信,抢抓战略机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成世界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长) 
    2015-07-14
  • 白春礼出席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并致辞
      文章来源:学部工作局 发布时间:2015-06-29 
      转引自:中国科学院网站 http://www.cas.cn/yw/201506/t20150629_4380499.shtml 
      6月27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在贵阳生态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开幕式。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年会召开前夕对此次论坛的举办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作主旨演讲。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白春礼在致辞中说,人类发展史既是一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一部发展科技、应用科技的历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要依靠科技创新的驱动和引领。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必须将生态文明作为重要价值理念和精神内核。 
      白春礼说,中科院作为科技创新的“国家队”,是中国最早开展生态文明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中科院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把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研究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科研布局和科技攻关重要内容,将重点围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几个方面部署重大项目,力争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创新贡献。目前,中科院已经启动了多项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的先导专项。 
      白春礼指出,中科院曾经向全社会发布了《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和《追求卓越科学》宣言,中科院将进一步组织开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的战略咨询研究工作,逐步建成覆盖全国的科技支撑服务网络,支持国家经济转型发展,开展有重大影响的科技示范等,力求为服务国家相关决策、科学引领社会公众提供科学性、思想性、前瞻性的重要支撑。 
      本届年会的主题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新议程、新常态、新行动”。年会期间,与会代表将围绕全球新的发展议程下的绿色增长与国际合作,凝聚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深入探讨如何改善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水平,从而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 
      年会期间,秦大河、欧阳自远、陈润生、周孝信等中科院院士将参加论坛相关活动。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前身是2009年首次举办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2013年1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为国际论坛。
    2015-06-30
  • 白春礼【人民日报】文章:以“四个全面”统领创新驱动发展
      转引自:中国科学院网站 网址:http://www.cas.cn/yw/201503/t20150319_4323924.shtml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5-03-19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明确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也是现阶段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入关键期。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必须以“四个全面”为统领,明确创新方向,找准发展路径,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创新跨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的根本转变,使创新成为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强大引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创新驱动发展指明根本方向 
      未来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习近平同志近期在福建、江苏和云南等地考察调研时反复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等突出问题。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方向,加快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潜能,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与潜力,向科技要效益,向创新要动力。 
      我们要依靠创新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攻克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关键元器件、新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促进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依靠创新抢占空天海洋、信息安全、能源资源等战略必争领域制高点,扭转关键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大幅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依靠创新推进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生物技术等开发与应用,加快培育新业态和新产业,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扩大就业和创业空间;尤其要依靠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生活,享有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优美的生活环境。为此,应聚焦人口健康、资源环境、公共安全等民生重点领域,攻克大气污染防治、土壤环境整治、水安全、医疗器械、重大疾病防控、食品安全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先进适用技术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应用,使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实现低成本、高质量、广覆盖。 
      全面深化改革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招。30多年来,改革为我国创新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我国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深化分配制度、用人制度、资源配置制度改革,激发了科研院所和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实施知识创新工程、985工程、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显著增强创新主体的能力,构建了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推动建立技术市场、部分院所转制、建立高新区等,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培育和发展了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形成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阶段,院士制度、事业单位分类、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科技计划管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评价激励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些长期束缚创新的绳索正在逐步解开。科技体制改革呈现全面播种、次第开花的生动景象,将进一步激发和释放全社会的创新动力与活力,促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改革没有穷期,创新永无止境。党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高度重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破除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科技体制改革的总方向。我们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认真做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围绕影响和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重大问题,以科研院所分类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人才人事制度、科技评价制度和科技资源配置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释放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围绕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制度,积极推进市场监管、要素价格、投资制度等重点体制改革,为创新创业开辟广阔市场空间。加快建立规范化、常态化的督查制度,重点消除改革方案制定和落实过程中的“中梗阻”现象,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全面依法治国为创新驱动发展夯实制度根基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吹响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号角。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将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利的法治环境。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有关科技创新的法治建设,修订了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专利法,正在修订科技成果转化法和研究制定职务发明人条例,创新的法治环境不断完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了创新立法重点,要求“完善激励创新的产权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科技领域法治水平,必须紧紧围绕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展开。要加快制定国家创新基本法,明确创新在政府管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规定促进创新的综合性、系统化政策要求和措施,保证财政对创新的投入。研究制定国家科研机构法,加快有关创新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完善,规范科学发现、技术开发、工程化、商业化应用与市场推广等活动,逐步形成以保障和促进创新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保障和促进全面创新。加强科研诚信制度和科学伦理、科研道德及学风建设,引导广大科技人员树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恪守诚信,遵纪守法。 
      全面从严治党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党兴则民族兴,党强则国家强。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事业发展历程,党的领导是取得辉煌成就的有力保证。一大批优秀科学家把创新追求和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用实实在在的创新行动和创新贡献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他们理想信念坚定、工作作风踏实、善于攻坚克难,是我国创新事业的中坚骨干。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伟大征程中,有许多硬骨头要啃、许多险滩要涉,他们依然是党、国家和人民可依靠、可信赖的中坚力量。 
        全面从严治党是科技事业健康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坚强保障。我们必须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创新中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在党员干部和科研骨干中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科技价值观;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时刻铭记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敢于担当,团结和带领广大科技人员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建功立业。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长) 
    2015-03-25
  • 中国科学院 科学技术部关于加强中国科学院科普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国科学院院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委)、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科技局(科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全面加强中国科学院的科普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十二五”专项规划》、《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的要求,中国科学院和科学技术部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科普工作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任务,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举措,对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增强国家软实力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科普工作中应发挥国家队的作用,坚守“高端、引领、有特色、成体系”的科普工作定位,以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为宗旨,推动科研机构加强科普工作,承担科普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科学文化支撑。  
      (二)工作目标 
      实施“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促进中国科学院丰富的科研资源转化为科普设施、科普产品、科普人才;推进“‘科学与中国’科学教育”计划,使中国科学院丰富的科普资源服务于面向公众的科学教育,促进科教融合;建设科普工作国家队,引领我国科普工作发展。 
      形成一个创新型科普工作体系,建成一批运行高效的国家科研科普基地,创作一批满足市场需求的优秀科普作品,推出一批进入百姓家庭的科普产品,培育一批科普活动知名品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科普队伍,搭建科普工作大平台。 
      二、主要任务 
      (一)增强科研设施的科普功能 
      1.中国科学院所属科研院所、大学、公共支撑单位要充分发挥适宜开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天文台、植物园、标本馆、博物馆、野外台站、实验室、图书馆、互联网站等科研设施的科普功能,在保证科研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增加开放时间,改善科普展示场馆(厅),丰富互动参与内容;围绕科研设施、科研成果开发系列科普产品,结合重大科学事件、科研成果、社会热点等开展科普活动。 
      2.中国科学院各分院要积极推动所在区域科研设施开放共享,鼓励科研院所跨区域、跨专业开展科普工作,举办特色科普活动,形成科普资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 
      3.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与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联合制定“国家科研科普基地”管理办法,启动相应工作,统筹科普资源,开展特色科普活动,发挥国家科学传播的主导作用。 
      (二)加强科普产品的创作 
      1.大力支持科普图书、科普文章创作。中国科学院所属科研院所、大学、专业科普组织、出版社、报社要重点支持创作原创性科普图书、译著、科普文章;鼓励科研人员、科普工作者、专业编辑联合开展科普图书创作和推广,鼓励科研人员针对社会热点和公众疑惑及时撰写科普文章,鼓励翻译国外科普图书和科普文章;大力推进与知名出版机构的战略合作,引导科普图书创作方向。 
      2.着力推进科普视频制作。中国科学院所属科研院所、大学、公共支撑单位、专业科普组织要积极与知名媒体开展合作,围绕特色科普资源制作科普专题片、微视频、纪录片、公益广告等;分院要凝聚区域性力量,积极建设示范性科普视频制作基地;专业科普组织要联合相关单位,开展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科学等代表我国科技前沿进展、反映中国科学院科研优势与特色的科普视频创作。  
      3.积极加强科普展品、教具研发。中国科学院所属各分院、科研院所、大学、公共支撑单位、专业科普组织、科研企业等要积极探索科普展品、教具研发机制及市场化发展模式,进行科普展品、教具研发;要共同推进中国科学院所属单位与地方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合作研发科普产品,借助科普博览会、大型科普活动等平台集中展示。  
      (三)组织开展科普活动 
      1.参加重大科普活动。要积极组织院属单位参加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普日等全国性科普活动;开展公众科学日、科技创新年度巡展等全院性科普活动。 
      2.组织开展区域性科普活动。中国科学院各分院要发挥区域性科普工作力量的特色与优势,通过“请进来”开展科普活动、探究性科学教育活动;通过“走出去”进行科学图书、视频、教具的推广,帮助教育机构建设实验室、开发制作实验手册等;通过“搬上网”开展实体活动的网络转化,推动线上、线下活动的结合,适应公众的互动需求。 
      3.组织开展特色科普活动。中国科学院各专业科普组织要突出自身特色,结合社会需求,继续组织好“名园名花展”、“名馆精品展”、系列天文科普活动等,拓展专题展览、专题报告、科普论坛等系列活动。 
      (四)培育专兼职结合的科普队伍 
      1.调动科研人员参与科普工作积极性。中国科学院所属各单位要通过政策引导、经费支持、激励考核等措施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强化对科普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科研人员开展科普工作提供服务。 
      2.充分发挥院士在科学普及和知识传播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鼓励院士运用专业特长,针对社会关注问题进行权威解读和普及。采取有力措施,鼓励和支持院士发表科普作品、举办科普讲座、参与科普活动,为院士从事科普活动提供服务和支撑。 
      3.重视老科学家科普队伍建设。积极推广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功经验,鼓励有条件的分院建立分团,发挥在科普报告演讲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4.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院属单位进一步完善激励措施,改善工作条件,动员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学生积极加入科普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科普志愿活动并做好建档工作;研究制定科普志愿者管理办法,加强对科普志愿者的管理和服务。 
      5.发挥专业科普组织的支撑作用。中国科学院各专业科普组织要把握科普工作的发展趋势,凝聚成员单位力量,统筹专业科研资源,组织成员单位开展科普理论研究、举办大型科普活动、进行科普资源网络转化、研发系列科普产品,为“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和“‘科学与中国’科学教育”计划的组织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五)建设科普工作交流展示平台 
      1.打造科普期刊知名品牌。中国科学院所属相关单位要进一步明确现有科普期刊发展方向,提高办刊水平,提升期刊质量,形成知名品牌;择优支持条件成熟的单位创办新的科普期刊,推动探索创办科普电子期刊。 
      2.加强互联网和新媒体科普平台建设。鼓励院属单位、科研人员通过网络、新媒体等形式开展科普工作;各单位要规范互联网科普平台运行,设立网络科普栏目,科普资源丰富的科研院所要逐步建立专业性科普网站、开设科普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专业科普组织要建立科普网站并保障常态化运行。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和领导 
      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部积极研究制定“十三五”科学传播规划,完善科普政策,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引导各方重视和支持科普工作。中国科学院所属单位要确保科普工作有研究、有部署、有措施、有总结,探索设立科普工作专门机构、全职科普工作岗位,建立专兼职结合的科普队伍,为科普工作者职业发展提供支持。 
      (二)提供支持和保障 
      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部积极拓展科研机构科普经费筹集渠道,启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增加科普任务,逐步增加科普经费;中国科学院院属各相关单位要确保科普经费投入,积极探索通过社会渠道筹集科普经费,促进科普经费持续适度增长,联合社会力量共建科普设施,联办科普活动;地方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应通过经费支持、政策引导等方式支持科研机构开展科普工作。 
      (三)重视表彰和奖励 
      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部通过政策支持、项目牵引、表彰先进等方式激发科研机构开展科普工作的积极性;中国科学院所属单位要为本单位开展科普工作协调资源、搭建平台、提供支持,定期进行表彰和奖励,推荐参加国家、地方表彰奖励工作;地方政府科技主管部门要在先进评选工作中为中国科学院科研机构分配名额,推荐参加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等评选工作。 
      (四)做好合作与示范 
      要积极探索科普工作规律,推广科普工作经验,拓展科普活动、影视、期刊等国际合作交流,凝聚院属单位力量服务地方科普工作;要及时做好宣传推广,推动与港澳台地区开展科普合作,切实发挥科普工作国家队的功能,使中国科学院在全国科研机构科普工作中发挥试点、示范作用,引领全国科研机构全面加强科普工作,提升科普工作实效。 
          
       中国科学院 科学技术部    
       2015年3 月10 日 
    201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