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国际论坛22日开幕 国内外专家共话生态修复
      2013-10-22 08:49:17  来源:中国生态修复网 
      【导读】今日(10月22日)上午8时30分, 2013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国际论坛在北京皇家大饭店隆重开幕。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土壤污染与控制研究室首席专家李发生博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庄绪亮副主任分别致大会欢迎辞。 
      今日(10月22日)上午8时30分, 2013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国际论坛在北京皇家大饭店隆重开幕。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土壤污染与控制研究室首席专家李发生博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庄绪亮副主任分别至大会欢迎辞。 
      “2013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国际论坛(中国·北京)”为期三天,以“创安全土壤环境 建美丽生态城市”为宗旨,“大型污染场地治理修复与管理”为主题,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国生态修复网共同主办。参会人数达300多人,偌大的会议室座无虚席。 
      本届论坛邀请了国内外领衔专家、政府管理与决策者、行业精英一起,重点探讨大型污染场地治理修复与管理中相关议题,共同推进我国大型污染场地的管理与生态修复,融贯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城市形象。本届论坛是继“2011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国际论坛(中国·重庆)”之后的又一次行业盛典。 
      据论坛发起人之一李发生博士介绍,此次论坛凸显国际性精神,邀请了来自英国、美国、意大利、日本、捷克等多位国际专家,以及国内各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和企事业单位精英,聚焦于“大型污染场地环境整治的问题、实践与对策”,聚焦“大型污染场地环境整治的问题、实践与对策”,紧密围绕大型污染场地调查、风险评估与监管、修复实践、案例分析等问题进行充分交流与探讨。 
      庄绪亮副主任介绍,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搬迁后遗留的污染场地再开发等问题进入公众视野,这些“毒土地”如不加治理修复直接开发利用,将直接威胁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因此,染场地的治理修复与管理已成为城市发展转型、城市产业布局与规划中的重大课题,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研究。生态安全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是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与经济、政治建设同等的战略地位,其中“实施重大修复生态工程”首次出现在报告中。去年年底与今年年初,环保部、国务院办公厅也接连下发通知,要求强化污染土壤的风险控制。重磅政策接连出台,突显出政府修复生态环境的决心。政策的支持使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虽然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工作起步较晚,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科学研究和具体实践中皆取得许多可圈可点的成就。本届论坛立志于牵线搭桥,为业界搭建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使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共同探讨我国大型污染场地修复治理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交流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2013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国际论坛胜利闭幕 
      2013-10-24 10:37:43  来源:中国生态修复网 
      【导读】经过全体与会代表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2013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国际论坛即将落下帷幕,论坛的成功举办,得到了主管部门、学术界、产业界、新闻界等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 
      经过全体与会代表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2013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国际论坛即将落下帷幕,论坛的成功举办,得到了主管部门、学术界、产业界、新闻界等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 
      本次论坛历时两天,参会专家学者、嘉宾代表们紧密围绕“大型污染场地环境整治的问题、实践与对策”的主题,从大型污染场地调查、风险评估与监管、修复实践、案例分析等多角度进行了充分研讨,报告精彩,研究深入,建议深刻,气氛活跃。为解决我国污染场地特别是大型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多角度的解决思路。 
      回顾本次论坛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参与范围广。来自英国、美国、意大利、日本、捷克等的多位国际专家以及国内各大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修复企业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技术及管理人员,来自国内新闻界的各大知名媒体等共计200多位代表共同参与了本次盛会,实现了国内外的互通和产、学、研的结合。 
      二是学术氛围浓。本次论坛共有27位资深专家学者和企业界的知名代表做了大会主题报告,学术委员会严格把关,报告专家精心准备,有的专家甚至三易其稿,充分保证了报告质量。同时有二十余位嘉宾代表参与了专题讨论,嘉宾代表畅所欲言,学术氛围浓。此次论坛是近年来我国污染场地领域学术水平最高的一次。 
      三是研讨收获多。这是一次学术界和产业界齐聚的高峰盛会,也是一次科学技术及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分享与碰撞的交流盛会。通过两天的论坛,我们在学术上充分交流了我国大型污染场地治理修复的思路和方向,总结了我国大型污染场地治理修复的成果,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借鉴。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大型污染场地治理修复的重视,扩大了影响;增进了污染场地治理修复从业人员的友谊。 
      论坛已经结束,但是我们对于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工作的讨论不会结束,也相信参会代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会结束。论坛因为诸位的积极参与得以成功举办,污染场地修复事业的明天因为我们共同的努力而更加美好。 
      
    2013-10-24
  • 中国科学报:集成国际资源推进科技创新
      作者:吕永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9-17 
      ■吕永龙 
      国际合作是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外交工作不可分割的部分,甚至是其先导或前沿。 
      对于一个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中国的科技合作应以有效吸纳共享全球创新资源为宗旨,搭建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创新和深化合作模式,加大重大国际合作活动的组织,全球性与区域性合作并重,双边合作与多边合作并举,项目合作与吸纳优秀人才相结合,科技合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呼应,持续推进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宽领域、重实效的国际合作。 
      与科技发达国家的合作,我们需要引进国外人才、智力和一切创新资源,有效整合和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升我国自主创新的起点水平和效率;引进、消化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掌握核心关键技术,部署前瞻先导技术,逐渐掌握在全球条件下的创新战略主动权;开展与国际高水平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的合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推动双边、多边科研机构的合作;借鉴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的运行与管理机制和经验,创建适宜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 
      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我们应从国际政治经济大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国家外交工作总体需要出发,以信息共享、资源互换、技术转移和人才培养为基础,拓展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要注重长远的战略性利益,近期内侧重科技合作的基础能力建设和人脉关系的培育,逐步形成集人才培养、项目合作和科研基地建设为一体的合作格局。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区位特点和比较优势,选择政治上相对稳定、科技上有发展需求且对我国比较友好的国家和地区,有重点、分层次、以点带面地逐步推进交流与合作。 
      与重要国际科技组织的联系与合作,我们应积极参与各类国际科技组织,了解世界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发展态势,扩大中国和中科院在国际科技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在部分重要国际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提高中国和中科院的国际地位,争取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发展空间。 
      分类合作,各取所需,在不同的领域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机构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战略高技术领域重点发展与国外高水平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及高技术研发企业的实质性合作,将合作重点逐步从一般性交流向高层次科技合作转移,提高合作质量,提升创新能力。 
      在重大公益性创新领域,充分利用我国区域优势,学习和引进世界科技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科学理论和前沿技术,促进与优秀科学家的合作,依据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依托中科院相对完整的研究体系,加强与周边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着力于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在重要基础前沿研究领域,努力提高我国科学创新起点,积极拓展与世界科技发达国家一流科研机构的合作,着重吸纳国际先进科学思想,引进优秀人才,鼓励中科院科学家以多种形式参与重大国际科学计划和科研合作项目。 
      国际合作是实施重大科学计划的重要手段,通过以我为主的双边或多边国际合作,集成国际创新资源,共同应对全球性或区域性重大科学问题。支持由我国科学家牵头发起、国外科技界积极响应的国际科学研究计划。在计划的组织策划、启动实施等阶段,支持其聘请国外科学家、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形成国际计划指导委员会、设立国际计划办公室、开展综合性国际性考察等,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使用国际通用的标准运行和管理科学研究计划,培养具有国际项目经验的科技管理人才,在组织领导由多个国家参与、多种模式集成的重大研究计划中发挥主导作用,提高我国在国际科技界的地位。 
      根据科技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期刊的不同特点,我国需要分别实施不同的国际合作人才交流引进计划,大批引进优秀外国科学家服务中科院科技创新,同时向国际组织输送一批优秀的科技人员,提高国际话语权。 
      中国的科技合作可以采取以下具体举措: 
      一是加强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策划与组织,参与和发起若干国际合作计划和项目。支持若干新学科、新生长点、新交叉点、前瞻性的共同感兴趣的国际合作项目,以及高层战略论坛和前沿研讨会衍生的重点合作项目;组织开展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开展的重大战略性项目,包括战略资源可持续开发和战略合作平台建设。 
      二是加强国际评估,完善评价体系。探索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评估体制,如研究所整体评估、大科学装置项目评估、以团队为主的评估和以个人为主的评估等,促使研究机构的研究方向和学科的确定更加国际化,促进学术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和学术氛围更加宽松,促使研究机构更加注重科研队伍国际化。 
      三是组建重大交叉国际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的效益与作用,拟以其为基础组建重大交叉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使其成为吸引国际一流科学家开展重大前沿交叉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开展重大国际合作研究计划的重要依托和催生新兴交叉学科和一些重大原创性成果的重要基地。 
      四是支持创建国际学术组织或在国外建立科研(分支)机构。在我国建立国际学术组织、分支机构或实施国际科学计划,吸收国际优秀科学家参与工作,充分利用外国智力,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和国际规则管理,可提升我国在科学舞台上的国际地位,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五是提高研究机构对外开放度。与合作伙伴互设办事机构,促进双方合作;在境外与合作伙伴共建联合机构,开展联合研究;建立境外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提升国际显示度和影响力。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13-09-17 第6版 研发) 
    2013-10-08
  • 中国科学报:将“冷”变“热”就是创新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沈春蕾 
      发布时间:2013-08-06 
      科技界有这样一种声音:如今的年轻科研工作者追求个性,却忽略了谦逊;渴望被认可,却欠缺稳重。 
      在中国科学院,不乏一些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吕永龙就是其中之一。1994年和1998年,他曾被中科院破格提升为副研究员和研究员,1994年他接近而立之年。 
      “虽然时代不一样了,但我希望年轻的科研人员不要盲目羡慕已经取得成绩的前辈,而是要通过脚踏实地的科研工作,寻求自身的价值。”吕永龙给出了对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忠告。 
      呆在研究室最舒心 
      除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的科研身份,吕永龙还身兼数职,比如他是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主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科学顾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资源专家委员会成员,曾任中科院综合计划局副局长、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局长。 
      虽然一直没有离开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始终以科研作为其生命线,但吕永龙还是感觉自己被一些事务性的工作牵绊。他喜欢呆在研究室里的感觉,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交流后产生的碰撞火花,喜欢全身心地投入科研的那份宁静与惬意。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吕永龙表示,今天我们不谈职务性工作,就好好谈谈如何干好科研工作。 
      从事科研工作近30年来,吕永龙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70多篇。虽然他率领团队刚刚在Science上发了一篇文章,但他并不赞成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也不认为论文数量可以作为考核科研人员的唯一标准。 
      自1988年参与负责UNESCO“天津城市持续发展的生态对策研究”以来,吕永龙开展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和环境管理对策研究,通过向该领域一些知名的科学家学习而获益。 
      吕永龙举了几个例子,德国科学家F.Vester提出了“灵敏度模型”和生态控制论八项原则,美国科学家H.T.Odum是系统生态学的创建人。 
      这两位大家上世纪90年代初来华作学术报告时,吕永龙曾为他们做翻译。他们痴迷于新知、善于向他人求教、对周边事物充满好奇和社会责任感,给吕永龙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又与多位大家共事,为他扩展国际视野并走向国际舞台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一直坚持科研工作的吕永龙,这些年来主要从事了系统性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区域生态风险与环境管理、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生态效应与调控对策、环境管理与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开拓性成果。 
      作为国内培养的土生土长的科学家,吕永龙的学术成绩获得了国际认可,并被多个国际科技组织推选担任重要职务。 
      脚踏实地提升内功 
      吕永龙认为今天在科研领域的竞争有点过度化,往往热门研究一窝蜂而上,冷门研究就无人问津。不管冷门还是热门,都应该有一支脚踏实地的科研团队去做。对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个系统积累内力、提升内功的过程。 
      上世纪80年代关于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很少,尤其在国内很难得到认同,但它却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发展起来了。“一旦你有一个新理念,大家不认同,甚至存在争议,你仍然坚持做,并且作出成果,这就是创新。”吕永龙对创新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冷门研究到如今的大热,吕永龙的多项研究都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当年他没有放弃自己的科研,现在他则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可持续发展”付诸实践。 
      听到有博士生抱怨工作艰苦、待遇一般的时候,吕永龙道出自己毕业那会儿曾长期没有固定住所,还住过活动板房,用煤油炉做饭。“生活的条件是一个可以逐步改善的过程,但现在的科研条件比我们当年要好很多,更加有利于年轻人获取科研成果。” 
      吕永龙所在的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前身叫系统生态实验室,是当年中科院筹建的青年开放实验室,院里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激发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创造力,留住那些想出国的年轻人在国内发展。 
      吕永龙还记得当时的实验室主任王如松是中国第一位城市生态学博士。王如松在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的支持下创办了系统生态实验室,吸引了许多有想法的青年才俊如傅伯杰、胡鞍钢等,而自己也从这些人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因此,年轻人一定要勤奋,踏实工作,就会有机会,这是吕永龙所坚信的。科研往往强调团队合作,老科学家的经验可以让青年人少走弯路,这也是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员一起可以更好地推进科研项目的原因。 
      国际视野造就脱颖而出 
      对于国内的分门别类的人才引进计划,吕永龙并不完全认同。“优秀的人才不是因为某一个计划而存在,追求各种人才计划的支持,反而可能成为束缚人才发展的枷锁。”“花样繁多的人才计划可能会使‘会叫的孩子有奶喝’,我们更要关注国内培养的、踏踏实实作研究的年轻人。” 
      在国外对科研人才的评价主要看系统工作成果,能否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国外可能会存在这样一支科研团队,几十年只做一个项目,他们却不用担心经费问题,而在中国情况完全不一样。 
      吕永龙就曾在斯坦福大学遇到了这样的9人团队,10年来只花费了500万美元,却连续发表多篇Science、Nature封面文章,每项成果都是国际第一个做出来的。尽管其他科研机构愿出高价挖角,但谁也没有离开,因为这里有着大家共同的科研理念。 
      “我们有一些科研项目存在急于求成的情况,当然如今的课题组面临着很大生存压力,今年需要想着明年甚至后年的经费来源。一些小方向的冷门研究,甚至评审专家都是外行,可能就直接被扼杀在襁褓中。” 
      “这样的科研机制显然不利于创新,更不利于科研成果的产生。”1993年,作为年轻的助理研究员,吕永龙曾受邀去美国参加国际研讨会,并作45分钟的大会报告,从此在科研领域脱颖而出。 
      吕永龙表示,在国内给一个年轻人大会报告的机会很不容易,但在国际科技界,年轻人可以获得这样的机会,只要你的科研水平被认可。 
      “当年我们的工作确实先得到国外同行专家的认可,这种认可是我们成功的动力。”吕永龙告诫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一定要在保持个性的基础上,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注重团队合作,并培养国际视野和开阔的学术胸怀,这样可能更利于取得好的科研成果。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2013-08-06 第5版 创新周刊) 
    2013-10-08
  • 白春礼:牢记历史责任 实现“四个率先”
    2013-08-16 08:42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白春礼
        今年7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一重要讲话,着眼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明了我国科技工作的发展方向和战略任务,立意宏大高远,内涵丰富深刻,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以讲话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深入分析了世界科技发展大势,深刻阐述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科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他指出,当今世界,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他强调,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和焦点是科学技术。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结合实际坚持运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经验,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最近,中国科学院发布《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的战略选择》,提出了未来5年至10年世界可能发生的22个重大科技事件、未来10年我国可能发生的19个重大科技突破,为我们前瞻谋划和布局前沿科技领域与方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我们要按照习近平同志讲话的要求,进一步看清世界科技发展大势,高度关注大数据、先进制造、量子调控、人造生命等可能产生重大突破的科技领域,高度关注宇宙起源、物质结构、生命演化、意识本质等基本科学问题方面的系统性创新,高度关注能源、材料、信息等领域多元群发的技术创新和产业革命,高度关注海洋、空间、农业、人口健康等领域的科技进步,为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找准突破口、抢占制高点。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引领作用。应通过科技进步,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通过科技进步,解决制约发展的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等瓶颈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通过科技进步,有效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大幅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这对科技界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来说,既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重大的历史责任。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要求我们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乘势而为,迎难而上,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历史进程中,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时代洪流中,实现我国科学技术跨越发展,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驱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
         按照讲话要求,树立创新自信,弘扬改革精神,增强爱国情怀
       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总结了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剖析了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科技体制与科技快速发展要求、科技领域布局与发展要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人才强国要求“四个不相适应”的突出矛盾,殷切寄语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树立强烈的创新自信,要有锐意改革的精神,要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
       树立创新自信,要求我们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努力在自主创新上大有作为。应该看到,经过新中国6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一些科技领域正在从跟跑者向并行者转变,完全有能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发展。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敢于自信、志存高远,善于分析、理性判断,不盲从、不跟风、不迷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找准科技突破的新方向新任务,树立雄心,奋起直追,勇于提出新理论、不断开辟新领域、努力探索新路径、奋勇攀登新高峰,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作出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贡献。
       弘扬改革精神,要求我们勇于实践,着力解决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存在的“四个不相适应”的突出矛盾。要按照“有利于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发展、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原则,积极推进和深化科研管理改革,打破制约科技创新的各种体制和机制障碍,提升抢抓机遇、协同创新的能力,提升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能力,提升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协调发展,调整和优化科研布局,前瞻培育新学科方向,建立和完善以重大产出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益;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和激发创新活力。
       增强爱国情怀,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科技价值观。爱国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士不可以不弘毅。我们要大力弘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精神,继承老一代科学家爱国奉献、淡泊名利的优良传统,引导和教育广大科技人员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胸怀科技报国的高尚情怀和民族复兴的远大理想,全面认识国情,心系国计民生,担当历史责任,致力创新为民,把个人兴趣与国家需求结合起来,把追求学术价值和创造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在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创新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全面落实讲话要求,努力实现“四个率先”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对中国科学院成立60多年来的创新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强调这是一支党、国家、人民可以依靠、可以信赖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勉励和要求我们不断出创新成果、出创新人才、出创新思想,并对中国科学院未来发展提出了“四个率先”的更高要求。这对广大科研人员既是热情鼓励,也是巨大鼓舞,更是有力鞭策。我们将牢记责任,以“四个率先”统揽改革创新发展大局,进一步发挥好科技国家队和火车头的作用,带动和促进我国科技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作为代表我国科技水平的国家队,中国科学院将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前瞻布局,协同创新,力争在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高端科技领域率先实现重大突破。为此,我们按照“上天入地下海,宏观微观贯通,顶天立地结合”的战略重点,突出优势、特色和不可替代性,确定了一批重大突破方向,加快实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加强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建设一批代表我国最高科技水平、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卓越研究中心,努力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实现创新跨越发展。
       深化人才强院战略,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科学殿堂,人才为本。立足高水平创新实践,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是中国科学院的显著特色和优势。我们将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相结合,出成果和出人才并举,用科技创新事业凝聚海内外一流人才,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培养造就世界级科技大师和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努力建成大师云集、英才辈出的大学校。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构建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生态系统,深入实施关心和帮助科研人员解决住房、家庭、健康三方面实际困难的后勤保障工程,为科研人员专心科研、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坚持科研与教育并举,探索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服务国家宏观决策,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中国科学院是国家科学思想库。我们将发挥院士队伍和研究机构多学科综合优势,组织凝聚全国的智力资源,建立持续开展战略研究的机制,从科技规律和科学技术影响与作用出发,围绕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战略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事关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系统开展科学评估,进行预测预见,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咨询建议。
      发挥“三位一体”优势,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充分发挥中科院集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于一体的优势,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建设在国际科技领域有重要学术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科研机构。以提升创新能力和促进重大产出为导向,改革科技评价体系。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深化与企业、地方、部门、大学的战略合作,共享创新资源,形成创新合力,提高创新效益。积极实施国际化推进战略,在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与协同创新中,更加积极主动主导合作,更加奋发有为促进发展,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参与引领重点领域全球科技创新、支撑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参与领导国际科技组织等方面,发挥我国科技界应有的、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重要作用,为世界科技事业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中国科技界应有的重要贡献。
      原标题 [牢记历史责任 实现“四个率先”]
    2013-08-17
  • 科技日报:中科院为何启动机关科研管理改革?
      转引自:中国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cn/xw/zyxw/yw/201308/t20130808_3910264.shtml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李大庆 发布时间:2013-08-08

      2013年7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作为国家一支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中科院历来注重“向机制要动力”,战略定位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做“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先行者’”。自1998年启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2011年启动“创新2020”,中科院15年来“刮骨疗毒”,进行了一系列体制改革探索,成为国际科技领域透视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窗口。

      日前,经中央编制办公室批准,中科院再次对机关科研管理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新部门组建、职能与人员调整等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本次大刀阔斧改革的出发点和目标何在?就此问题,科技日报记者独家采访了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

      科技日报:白院长,我们注意到,自知识创新工程实施以来,中科院对院属各研究所一级的改革较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那么这次中科院的机关科研管理改革,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对院属研究所一级单位改革的呼应?本次改革主要想解决哪方面的问题?

      白春礼:习近平总书记在我院考察工作时强调,党中央对我国科技界寄予厚望。中国科学院要牢记责任,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率先”为中科院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广大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正是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几代科学院人不懈努力,顽强拼搏,勇攀高峰,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关于院机关科研管理改革,我先讲这样一件事:我院从事深海探测工作的单位,在院机关原来的部门中由高技术局归口管理。但这项工作需要多学科协同配合,虽然深潜技术属于高技术领域,海底生物多样性和新物种研究却属于生物领域,海底地质构造研究又属于资环领域,实际上涉及生物局、资环局管理的业务。我们怎么管理这样的研究机构?这就需要我们创新管理方式,打破学科壁垒,打破研究所藩篱,协调并有效集成院内研究优势,进行综合交叉集成研究。

      以前我们也一直在提倡这种创新模式,但真正实行起来却面临很多困难,原因就在于科研管理上的条块分割。这次院机关科研管理改革的目的,就是要理顺机关管理部门与院属研究机构的关系,强化协同,提高效能,保障中央批准的“创新2020”规划的深入实施和各研究所“一个定位、三个重大突破、五个重点培育方向”的落实。
     
      中科院是院所两级管理体系,研究所是一级法人,包括104个研究所、2所大学,它们和中科院学部一起,形成了以自然科学为主的完备学科体系,每个组成单元独具特色、各有优势。这是中科院发挥建制化优势、强化协同创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有利条件。但院机关的业务管理部门有的按学科设置,有的又按工作性质设置,职能交叉、条块分割现象比较严重,经费切块管理方式也带来经费分配、项目组织等方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研究单元的协同合作,难以发挥跨所跨学科统筹布局、集中协同攻关、解决多学科综合性重大问题的优势。另外,把研究所按条块划分给业务局联系和管理,把经费切块分配给各业务局,必然带来经费分配、项目组织等管理权限和利益性考量上的问题。

      这次改革的目的,正是按照科技创新活动的性质及其功能、特点来设置组建科研业务管理序列,以避免职能交叉、重叠,理顺工作关系,提高管理效能,并为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提供科学、高效的组织架构,更好地发挥我院建制化特点和“集团军作战”的创新优势。 
    科技日报:我们了解到,本次改革后,中科院机关各部门的设置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归并了一些部门,也新设了一些部门,能否介绍一下,这些管理部门是如何布局的?

      白春礼:此次改革后,中科院机关设立了科研业务管理和综合职能管理两个序列。其中,科研业务管理序列按照科技创新活动性质及其功能,设置前沿科学与教育局、重大科技任务局、科技促进发展局。三个业务局工作性质、管理方式不同,将建立三类不同的评价体系,其工作均覆盖全院所有科研院所和教育机构。综合职能管理序列,设置办公厅、学部工作局等10个部门。

      这次还新设了中科院发展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育委员会、科学思想库建设委员会等4个委员会,统筹全院科教资源以及院士群体和科技专家智力资源,将科技创新、思想库建设、人才培养和发展战略等有机统一起来,形成相互衔接、互为支撑的系统,从宏观层面整体谋划和推进全局与长远发展。 

      这样改革的目的,是适应当代科技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新特征,适应中科院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三位一体”发展架构和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战略使命,推进“创新2020”跨越发展体系建设。比如,创新人才培育是中科院的重要产出之一,但一直以来,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相对独立,难以充分发挥合力。筹建前沿科学与教育局的目的之一,就是促使基础前沿研究、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有机结合,发挥综合优势,为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此外,本次改革不仅对院机关科研管理体系进行了重新布局,对各管理部门的运行机制也重新进行了规划,坚持“一件事情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优化院机关管理职能,完善科研管理组织体系、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扩大研究所和科研人员创新自主权,进一步释放和激发创新活力。
     
      需要提到的是,本次改革后机关编制和领导岗位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进一步压缩了。我要感谢机关的同志,尤其是那些不再担任领导职务和降低一个职级聘任的局处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
     
      科技日报:科研业务管理改革是否会削弱对部分学科的支持?如资源环境、生命科学等领域原设有独立的业务管理部门,改革后这些领域的科研工作和创新发展是否会受到削弱和影响?

      白春礼: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打破思维定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改革后,资源环境、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科研工作和创新发展不会削弱,只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首先,这些学科领域按科技创新活动性质分别纳入相应的新部门,这些新部门在内设处室上也考虑了相关的学科门类,形成了科技创新价值链和学科领域两个维度兼顾、纵横贯通的矩阵式管理模式。为保持学科平衡协调发展,各业务部门除明确主管院领导外,还就相关的业务领域安排了协管院领导,各位主管和协管院领导与相关部门建立了日常工作协调机制。
     
      其次,院层面成立了发展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机构,从宏观和战略把握全院的主要学科方向和重点科研布局。这样既能适应科技创新活动价值链的要求,有利于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又能在创新价值链的各个层面、各个阶段,使各学科领域得到更好更快、更加协同的创新发展。
     
      另外,研究所本身一级法人,生命科学、资源环境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力量都在研究所,改革并不涉及研究所科研力量的消减。改革后,原来由业务局管理的方向性课题经费取消,直接按照研究所“一三五”工作布局下放到研究所。同时,院机关减少了对研究所微观事务的管理,抓大放小,强化宏观管理,把该管的事管好。这必将释放和激发研究所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使他们集中力量抓重大突破、重大项目、重大产出。而院机关的同志可以有更多精力组织和申报国家重大任务,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对研究所提供更好的服务。
     
    (原载于《科技日报》2013-08-08 01版)
    2013-08-12
  •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考察时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文章来源:新华社 李斌 发布时间:2013-07-17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7日来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他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结合实际坚持运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经验,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上午9时许,习近平来到中国科学院西郊科教园区,首先考察了高能物理研究所。习近平走进实验区3号厅,考察我国第一个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在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的介绍下,他仔细察看对撞机加速器模型、储存环等,了解该所在粒子物理、先进加速器技术、先进射线技术领域的发展成就和建设世界级科研中心的计划,不时同科研人员交流。
    在北京谱仪控制室,习近平同当年参与对撞机建设的叶铭汉、方守贤、陈森玉3位院士亲切握手,感谢他们作出的贡献,祝他们身体健康。科研人员告诉总书记,今年3月科学家在采集的数据中发现一个新粒子,这一重大物理成果引起科学界广泛关注。习近平十分高兴,向科学家们表示祝贺。他表示,中国科学院建院以来,荟萃了一大批我国最优秀的科技人才,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取得一大批令人瞩目的重大创新成果,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发挥了火车头作用,这种拼搏精神要继续保持和发扬。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面向全社会开放,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科学装置,也是我国科学研究的公共实验平台。9时30分许,习近平来到实验区12号厅,了解利用这一装置开展科研的情况。科研人员介绍,同步辐射装置每年为来自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100多个单位的500多个课题提供服务,取得了一系列基础研究成果和重要应用研究成果。习近平对他们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他强调,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科研平台作用,是提高科技投入效率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认真研究。
    随后,习近平乘车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多功能厅,了解中国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工作情况和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他指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和焦点是科学技术。现在,各主要国家都在抢占未来科学技术制高点,包括国防科技制高点。我们要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力更生,勇攀高峰。
    10时20分许,习近平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礼堂会议室,同中国科学院负责同志和科技人员代表座谈。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汇报了中国科学院工作。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毕业生冯端分别就盐碱地治理、量子信息领域科研等先后发言。习近平不断插话,就有关问题同他们进行探讨。在听取大家意见和建议后,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当今世界,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我们必须树立雄心、奋起直追,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加快发展。要坚决扫除影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有力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优化科技政策供给,完善科技评价体系。要优先支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科技领域,重点突破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强新兴前沿交叉领域部署。要最大限度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尊重科技人才创新自主权,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引进和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成果,更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科技界要共同努力,树立强烈的创新自信,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
    习近平指出,党中央对我国科技界寄予厚望。中国科学院要牢记责任,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习近平强调,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广大科技人员要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
    临别时,一群研究生围拢过来,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同他们一一握手,询问他们学习生活情况。他对同学们说,我们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有着伟大的目标,可谓生逢其时、责任重大。希望同学们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坚持理想,脚踏实地,既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打牢知识功底、积蓄前进能量,又勇于探索、勇于突破,不断认识科技世界新领地,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王沪宁、刘延东、栗战书陪同考察。
    2013-07-31
  • 中科院传达2013年夏季党组扩大会精神
    转引自:中国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cn/xw/zyxw/yw/201307/t20130716_3900047.shtml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筹),发布日期:2013年7月16日
    7月15日,中国科学院以视频会议的形式传达了院党组2013年夏季扩大会议精神。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党组副书记方新主持会议。
    中科院党组2013年夏季扩大会议于7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是在深入实施“创新2020”关键阶段、实施机关科研管理改革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及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科技工作和中科院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扎实深入推进科研管理改革和创新发展,研究部署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中科院党组2013年夏季扩大会议学习讨论阶段,传达学习了中央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邀请中央编制办公室副主任张崇和就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问题作了专题报告,白春礼以题为“改革促进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做学习辅导报告。研究工作阶段听取了院机关3个科研业务部门、10个综合职能部门关于机关科研管理改革后职能细化优化、运行机制协调、重大产出目标和近期重点工作的交流汇报,听取了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国科大怀柔校区建设进展和有关重点工作的报告,审议通过了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会议深入研究分析了中科院面临的改革形势和发展任务,剖析了影响和制约院创新发展的突出问题,总结了院机关改革的工作进展,进一步明晰了深化科研管理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提出了加快改革创新发展的一系列重大举措,研究部署了下阶段重点工作,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白春礼在夏季党组扩大会精神传达会议上指出,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面临重大变革与调整,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中科院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乘势而为,迎难而上,推进改革,锐意进取,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时代洪流中,实现持续创新跨越发展。
    白春礼强调,中科院各单位要适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科技支撑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适应国家大部制改革和政府机构职能转变,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适应当代科技交叉融合协同发展以及重大成果产出和转化应用的新特点和新要求。今年5月,中科院机关启动实施了较大力度的科研管理改革,引起院内外广泛关注。本次改革是院党组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工作部署,集体研究做出的重大决定。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着力理顺关系,二是着力强化协同,三是着力提高效能。要建立健全院所联系新机制,重点做好院所之间、院机关相关部门间的工作衔接,确保“一三五”规划、先导专项及其他重点工作的正常进行。要进一步深入调研,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机关改革后科研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分类管理、分类指导,不仅要根据研究工作性质,还要充分考虑研究所的区域特点和发展状况,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不同类型研究所协调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宣贯,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增进院内外对中科院科研管理改革的理解、认同和支持。科技创新永无止境,科研管理改革与创新也没有止境。院机关改革需要总结经验,巩固成果,继续推进,不断深化;全院科研管理体系的改革更是任重道远,需要持续深入扎实推进。
    白春礼指出,进一步深化科研管理改革,必须从中科院的战略定位出发,以建设“三位一体”中国科学院为统揽,为深入实施“创新2020”和“一三五”规划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在谋划、推进和深化科研管理改革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学科与任务的关系、放权与尽责的关系。
    白春礼指出,为深化科研管理改革,进一步加快创新发展,中科院夏季党组扩大会议在对下半年全院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的基础上,就有关重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发展举措。一是深入实施“一三五”规划,力促重大产出;二是紧密围绕重大需求,支撑创新驱动发展;三是切实抓好先导专项,着力建设“卓越中心”;四是大力促进科教融合,夯实中科院永续发展根基;五是抢抓新的发展机遇,探索实施国际化推进战略;六是扎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他强调,近期要切实抓好几项重点工作,即学习贯彻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做好中央财政一般性支出压减工作,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从业风险防控工作,加强科学传播,深化职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安全保卫和保密工作。
    白春礼最后强调,中科院的改革创新发展正处于新的关键历史时期,全院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改革,促进创新,为实现“创新2020”和“一三五”规划目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应有的创新贡献。
    会上,中科院副院长阴和俊代表院党组对全院科研生产安全大检查工作进行了部署。他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对安全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要在更高起点上推动安全工作,深挖科研生产安全隐患根源和潜在风险;要强化大局意识,精心筹划设计,认真组织实施,切实发挥大检查的作用。各单位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安全工作,此次大检查要真查真改、真整真治,重在强化责任、重在基层落实、重在消除隐患、重在实际效果,通过进一步提升全院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为中科院科研创新体系快速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科院共5330人参加会议。其中,在京的院党组成员、院领导、院老领导和院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成员、各分院党组书记、京区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等在主会场参加会议;院属各单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科研骨干代表等分别在全国120个分会场参加了会议。
    2013-07-22
  • 傅伯杰:我国生态系统管理战略亟待转变

    傅伯杰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孙爱民 发布时间:2013-07-02
    近10年来,我国对生态保护的投入在加大,生态建设方面已经投入1.2万亿元,投入规模史无前例。然而我国的生态系统管理严重滞后,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仍在退化。
    日前,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在第15届中国科协年会作特邀报告时提出,针对我国可增加森林和草地面积有限的情况,我国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必须尽快实现从“以增加面积为主”转向“以提高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为主”的战略转变。
    据统计,我国自然保护区已经达到国土面积的15.5%,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已经由15.6%提升到超过20%,草地和湿地加速退化的趋势已得到一定遏制。
    尽管如此,我国的生态系统服务仍然在退化。所谓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中所获得的各种益处,包括生态系统给人们提供的各种食物、纤维和产品,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调节服务,包括清洁的水、空气和文化服务。
    “我国森林的蓄积量和木材的生产能力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草地生态系统目前还处于退化阶段,单位面积的产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0%,湿地仍然面临萎缩的危险,功能也在退化。”傅伯杰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随着国家未来发展的经济社会需求和有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我国生态系统管理也将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傅伯杰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生态系统管理严重滞后导致了虽然投入一直在增加,但生态系统服务仍在退化。
    我国重视生态系统产品的提供功能,却忽略了生态系统的环境和生态调节功能、支持功能和文化功能。
    “我们是重建设、轻管理,管理分属为不同的管理部门,对生态系统管理的科技支撑还不够。”傅伯杰表示,“我国近一半未利用的土地根本不可能改造成森林或草地,例如我国西北地区大面积分布的自然沙漠和戈壁等,因此只有11%未利用的土地尚有转变成森林、草地或湿地的可能。”
    制定新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或是解决问题的可行之道。傅伯杰建议新规划要从全局的角度、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优化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类生态系统和建设用地、耕地和城镇化的发展,要“进行‘全国一盘棋’的国土空间优化和生态系统建设”。
    “要提高生态系统管理的科技支撑能力,建立国家层面的生态系统监测研究网络。”傅伯杰表示。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在1988年开始建立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目前涵盖了42个生态站,科技部也在支持建立生态系统的监测和研究网络。“但是目前投入的力度,生态系统的类型和涵盖面还远远不够。”傅伯杰说。
    开展国家生态系统状况与变化的周期性调查与评估也是傅伯杰重点呼吁的建议之一。据了解,英国、美国基本上都是5年进行一次全国生态调查和周期性评价,而我国这方面的资料非常缺乏。“应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以便我们掌握生态系统的变化状态。”
    加强生态系统的管理需要提升全社会对生态系统服务理念的认识。“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傅伯杰说,“要将生态系统服务与管理的理念引入到学校的教材,并通过各级党校等渠道,向各级领导干部提供培训。”
    2013-07-03
  • 白春礼在兰州分院召开科研管理改革工作座谈会
    文章来源:办公厅 兰州分院 科学传播局(筹)
    发布时间:2013-06-12
    原文网址:http://www.cas.cn/xw/zyxw/yw/201306/t20130612_3864475.shtml
    6月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在青海盐湖研究所召开兰州分院系统所级领导干部座谈会,通报院机关科研管理改革工作,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就院机关改革和研究所关心关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座谈会上,院秘书长、党组成员邓麦村首先介绍了此次院机关改革的目标、思路、措施和进展。他指出,这次院机关改革着力理顺关系、强化协同、提高效能,目标是为“一三五”规划的落实提供保障,以重大产出推动“创新2020”的深入实施。目前,院机关改革已完成第一阶段工作任务,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平稳有序。
    随后,大家围绕院机关科研管理改革、研究所“一三五”规划实施进展、西部地区研究所创新发展等问题纷纷发言,热烈讨论。大家认为,这次院机关改革方向正确、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实施迅速、平稳有序,不仅减少了院机关对研究所的所谓“归口管理”,可以避免由此产生管理上的条块分割,有利于解决目前科研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且进一步明晰了院机关与研究所两级的战略定位、职能事权和管理目标,减少了院机关对研究所微观科研活动的外部干预,扩大了研究所的自主权,有利于释放和激发研究所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大家还围绕改革过渡期有关工作、继续深化院机关科研管理改革、加强院机关与研究所沟通协调、进一步支持西部地区研究所发展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在认真听取11位与会人员的发言后,白春礼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这次院机关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理顺关系,打破原有业务局归口联系研究所的格局,避免科研管理特别是资源配置和业务指导上的条块分割现象。新成立的三个业务局要按照科研工作性质,面对全院的研究所;同时,在内设处室上考虑了相关的学科门类,形成了科技创新价值链和学科领域两个维度兼顾、纵横贯通的矩阵式管理模式。为了保持学科平衡协调发展,各业务局除明确主管院领导外,还就相关的业务领域安排了协管院领导,各位主管和协管院领导与相关部门建立了日常工作协调机制。院层面成立了学术委员会,为重大学术发展问题提供高水平、专业性的咨询和指导、统筹和把关,促进学科建设和科研布局更加科学和全面,更加有利于协同创新和协调发展。
    白春礼强调,这次改革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简政放权,扩大研究所自主权,释放和激发研究所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这也符合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国务院转变机构职能工作的方向和要求。他指出,改革要进一步强化重大产出导向,现在国家和社会对科技的投入不断增加,如果只是小富即安,满足于得到一点照顾性的支持来维持研究所的生存,那是永远没有出路的,必须集中力量去抓重大突破、重大项目、重大产出。改革后,院机关要抓大放小,强化宏观管理,把该管的事管好,研究所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由研究所自主解决、自主发展,所长要把法人的更多权利和责任承担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院机关改革后,研究所的责任不是小了,而是更大了。
    针对与会人员所关心的西部地区研究所创新发展问题,白春礼强调,西部研究所的定位要紧密结合西部地区的区域特色,紧密围绕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重大创新贡献。他还就西部研究所吸引稳定和培养优秀人才、突出重点加强与地方和企业合作、加强和改进院机关与研究所沟通协调等问题,提出了工作要求。
    白春礼最后说,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关键要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否正确,我们的改革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完善。他希望全院干部职工主动适应和支持改革,积极参与和促进改革,通过这次院机关改革,带动全院科研管理体系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促进“三位一体”的中国科学院建设,促进“创新2020”和“一三五”规划的深入实施。
    中科院办公厅、科学促进发展局(筹)、兰州分院和青海省科技厅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会。
    这次座谈会是院机关改革后,白春礼院长以科研管理体系改革为主题召开的第一个座谈会,也是我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前期试点工作。此后,院党组还将继续围绕科研管理改革工作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7月份,院党组将召开夏季党组扩大会,总结这次院机关改革工作,进一步梳理、细化、协调、优化机关各部门的职能,研究部署深化和完善我院科研管理体系改革相关工作。
    2013-06-14
  • 中国科学院机关科研管理改革工作问答
    (2013年5月)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办公厅  发布时间:2013-05-17
    原文网址:http://www.cas.cn/xw/zyxw/yw/201305/t20130517_3841509.shtml
    中国科学院党组近日决定,对中国科学院机关科研管理体系进行重大改革,受到普遍关注。为帮助院属单位、科技人员及关心关注中国科学院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了解中国科学院机关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意义、目标任务、主要举措和进展情况,理解和支持科研管理体系改革,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深化,现以问答方式将中国科学院机关改革工作相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这次院机关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是什么?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前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和“一三五”规划也正进入实施关键阶段。创新不光是科技创新,也包括管理创新。我们要建设“四个一流”的中国科学院,之前比较强调“一流的成果和一流的人才”,对于“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效益”关注不够。如何用一流的管理产出一流的效益?如何用一流的管理为创造一流成果、培养一流人才提供重要支撑?根本在于走改革之路。两会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启动了新一轮的政府职能转变和大部制改革,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也一直强调中国科学院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新要求,不断完善体制机制,适应当代科技交叉融合协同发展以及重大成果产出和转化应用的新要求。着力建设符合“三位一体”中科院要求的组织管理体系,着力建设符合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一三五”规划实施要求的组织管理体系,全面推进“创新2020”跨越发展体系建设,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改革课题。
    此次院机关机构改革正是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指示精神,适应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政府大部制改革及政府机构职能转变的新趋势,适应科研管理体系改革、简政放权、充分发挥研究所和科研人员创新自主权的新要求,适应当代科技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新特征,适应中国科学院“三位一体”发展架构和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的战略使命,推进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跨越发展体系建设。
    二、这次改革主要希望解决机关管理中存在的哪些问题?
    中国科学院有104个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学部、2所大学,形成了以自然科学为主的完备学科体系,每个组成单元独具特色、各有优势,这是中国科学院发挥建制化优势、强化协同创新、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的有利条件。
    但院机关的业务管理部门既有按照学科、又有按照工作性质来设置,职能交叉、条块分割现象比较严重,经费切块管理方式也带来经费分配、项目组织等方面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研究单元的协同合作,难以发挥跨所、跨学科统筹布局集中协同攻关、解决多学科综合性重大问题的优势。另外,把研究所按条块划分给业务局联系和管理,把经费切块分配给各业务局,必然会带来经费分配、项目组织等方面的管理权限和利益性考量。
    为解决这些问题,很多研究所负责人和科研骨干都曾向院提出改进机关科研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今年2月份,有研究所负责同志通过院长信箱反映:“目前院机关除了综合管理部门外,专业局的管理方式依然是按条块式划分,不利于发挥科学院的整体优势,解决多学科综合性重大问题。目前所有项目(包括先导专项)都是按大的学科来安排。例如有的研究项目,仅仅靠地质、大气、环境的学科可能有局限,如果加入化学、物理、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力量,也许更容易突破。”前不久,国际知名地球化学家、三亚深海所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也向院长反映,深海探测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多学科配合协同的工作,其中深潜技术属于高技术领域,在海底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和发现新物种的研究又属于生物领域,研究海底地质构造又涉及资环领域,然而深海所属于高技术口管理,需要创新管理方式,协调并有效集成院内研究优势。
    此外,在综合管理方面,院机关的一些管理职能分割过细、线条过多,界面不清晰,设置不尽合理,导致一些管理工作陷于具体事务管理,很多专项工作需要院机关各部门共同参与,统筹协调难度大、成本高、效率低,难以有效进行长远的战略谋划。
    这些情况和现象引起了院党组的重视和深入思考。这次机关改革正是为了从组织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上解决这些问题。
    三、这次院机关改革的目标和总体思路是什么?
    这次院机关改革以党的十八大、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导,以实现科学、协同、规范、高效的机关管理为目标,以理顺关系、强化协同、提高效能为着力点,转变职能,打破旧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惯性,抓大事、议长远、谋全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减少具体事务管理,为推进“创新2020”和“一三五”发展规划的全面深入实施,保障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组织指挥系统和中枢管理支撑。
    一是着力理顺关系。按照科技创新活动规律优化管理职能配置,坚持一件事一个部门负责,减少职能交叉,解决制约科技创新活动交叉协同、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二是着力强化协同。促进研究所、学部和教育机构的融合与一体化发展,促进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推动产出更多重大成果、杰出思想和一流人才。
    三是着力提高效能。简政放权,改变机关切块管理研究所的做法,减少机关对研究所具体事务的管理,机关各部门的管理工作都面向全院所有研究所,提高机关工作的战略性、科学性、协调性和执行力。
    四、这次院机关改革主要有哪些重大措施?
    一是改革院机关科研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根据“科学、协同、规范、高效”的要求,坚持一件事情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优化院机关管理职能,完善科研管理组织体系、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扩大研究所和科研人员创新自主权,进一步释放和激发创新活力。
    二是设立科研业务管理和综合职能管理两个序列。科研业务管理系统按照科技创新活动性质及其功能特点设置组建,根据工作性质不同、管理方式不同、评价方式不同,建立不同的评价体系。各业务局工作均应覆盖全院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业务管理按科技创新价值链和学科领域两个维度构成矩阵式管理模式。
    三是新设院教育委员会、科学思想库建设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发展咨询委员会等4个委员会,统筹全院科教资源、院士群体和科技专家智力资源,将科技创新、思想库建设、人才培养和发展战略等有机统一起来,形成相互衔接、互为支撑的系统,从宏观层面整体谋划和推进全局与长远发展。为减少职能交叉重叠,提高工作效率,此前院设立的各类领导小组、委员会等非常设机构原则上停止活动,待院机关改革调整到位后,对确有工作需要的非常设机构另行审批组建。
    四是精简机构,机关部门和内设处室数量、局处级岗位设置和机关编制都有所减少,同时取消以前超编的非实职局级领导序列,按照中组部有关要求规范了机关干部管理。
    五、科研业务管理改革是否会削弱对部分学科的支持,影响相关领域科研工作的发展?
    这次机关改革中,按照科技创新活动性质及其功能特点设置组建科研业务管理序列,改变了原管理序列中兼有按科技创新活动性质和按学科领域设置科研管理部门的序列,可以避免职能交叉、重叠,理顺工作关系,提高管理效能,并为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提供了科学、高效的组织架构,有利于中国科学院更好地发挥建制化特点和集团军作战的创新优势。
    打破思维定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是这次实施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有人担心,资源环境、生命科学等领域原设有独立的业务管理部门,改革后按科技创新活动性质分别纳入相应的新部门,这些领域的科研工作和创新发展是否会受到削弱和影响。其实不然。虽然新的机关各业务局以工作性质特点设置,围绕基础前沿与学科建设、重大任务组织与管理和科技应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来开展,但每个业务局的内设处室则依据学科类别,形成科技创新价值链和学科领域两个维度兼顾、纵横贯通的矩阵式管理模式。同时,在院层面设立学术委员会、发展咨询委员会等机构,从宏观和战略把握全院的主要学科方向和重点科研布局。这样既能适应科技创新活动价值链的要求,有利于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又能在创新价值链的各个层面、各个阶段,使各学科领域得到更好更快、更加协同的创新发展。
    另外,中科院是院所两级管理体系,研究所是一级法人,生命科学和资环领域的研究力量都在研究所,这些研究力量和工作布局并没有改变。机关改革只是减少了对研究所微观事务的管理,原先由业务局管理的方向性课题经费已取消,直接按照研究所“一三五”工作布局下放到了研究所。
    六、改革后院机关如何开展对研究所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研究所需要提请院机关协调解决问题如何办理?
    这次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按照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工作的要求,进一步简政放权,把院机关该管的事情管好,该履行的职责履行好;同时进一步扩大研究所和科研人员的创新自主权,研究所凡是在国家法律法规和院规定的政策范围内自己能做的事,都可以放手去做,从而进一步释放和激发中国科学院创新活力。
    改革后,院机关各业务局不再简单地对口联系研究所,而是按照职能定位的要求全面履行管理职责,其工作均应覆盖全院各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和其他院属单位。同时,各部门要按照改革的新要求,在理清职能的基础上切实简政放权,改变工作作风,改进和完善机关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改变切块管理研究所的做法,减少机关对研究所具体事务的管理;要集中精力,紧密围绕“一三五”规划、先导专项、协同创新、科教融合、国际合作等院重点工作,与院属各单位共同做好规划设计、政策制定、业务指导、学术评估、协调服务、督查推进等工作,力求推动和促进重大创新突破和成果产出。研究所和其他院属单位需要提请院机关协调解决的问题,按工作性质与对应职能的机关管理部门对接。
    在这次机关改革中,院党组把职能转变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要求机关各部门认真抓好作风建设,树立新风气,改出新气象。院机关各部门都要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能,提高机关工作的战略性、科学性、协调性和执行力。在改革过渡期,机关各部门实行首问负责制,无论是院属单位还是院外单位询问工作事宜,首先被问到的部门和同志要负责解释,不清楚可以询问后再回答,与其他部门和岗位相关的工作也要做好联络衔接工作。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种改革和机关管理方式都不会尽善尽美,院机关同志会有一定的适应期,研究所的同志也会有一定的适应期,相互间不可避免会有一段时间的磨合。关键要看改革的大方向是否正确,如果方向对头,细节可以在工作中不断完善。院机关与研究所之间、机关部门之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与磨合,改革的成效将逐渐显现出来,中国科学院科研管理工作一定会更加科学、高效,研究所和科研人员的创新主体作用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七、这次院机关改革是怎样组织安排的?目前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如何安排?
    自2012年冬季党组扩大会以来,院党组就院机关改革问题进行了多次研究和部署,并成立了机关改革工作小组,在深入调研、反复讨论、认真研究和个别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院机关改革方案,经院党组会议多次研究并审议通过。2013年5月10日,院机关召开改革动员会,宣布机关改革方案和有关政策措施,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做动员讲话。会议还对机关改革的具体实施工作进行了部署,标志着院机关改革工作全面启动实施。
    目前,院机关已按改革方案组建了科研业务和综合管理两个序列的组织机构,各部门内设机构和人员岗位调整也已基本到位,需要审批的有关事项正在履行报批程序。此外,院机关各部门职能梳理和工作移交、办公用房和联系方式调整、公文运转和文档移交、印章使用、财务资产、安全保密等各项工作也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将在5月底以前基本完成。同时院机关各业务局和有关综合局还将与业务对口联系的国家相关部委(有关司局)进行对接,一方面通报中国科学院机关改革情况,另一方面做好相关工作的对口联络和衔接工作。
    今年院夏季党组扩大会议将以这次机关改革为重点,总结前一阶段改革进展情况,巩固改革成果,并部署深化改革有关工作。院机关各部门已开始认真梳理和细化工作职能,做好理顺关系、提高效能、拾遗补缺等工作,密切工作协调配合,减少职能重叠交叉。夏季党组扩大会后将及时向全院传达会议精神,并征求院属各单位对机关改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机关改革。
    八、如何稳妥高效地组织和推进此次院机关改革?院党组对机关各部门和机关工作人员有哪些具体要求?
    院机关是全院科研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枢纽,一直承担着全面管理协调全院事务、组织推进科技创新、服务院属单位、统一对外联络协调等重要职责,为全院科技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长期以来,院机关在中国科学院推动和深化科技改革中一直发挥排头兵作用。在这次改革中,院机关各部门、广大干部职工,要继续勇做全院科技体制改革的表率,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大局意识,积极支持改革,主动参与改革,自觉配合改革。这是院党组的要求,也是院机关干部职工义不容辞的责任。
    根据院党组要求,在机关改革工作中,院机关各部门和干部职工要把握和处理好几个关系,稳妥高效推进改革。
    一是要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坚决贯彻落实院党组决策,正确处理部门与全局、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意愿和组织需要的关系,自觉服从组织安排,确保政治稳定、人心不散、工作不断、秩序不乱。
    二是要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把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和坚持不懈地照常推进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的重点工作结合起来,确保过渡时期重点工作不断线、不松懈,努力做到以改革促进发展,以持续发展保障改革的深化和实效。
    三是要处理好岗位和事业的关系,要从全院改革发展的大局出发,迅速进入状态,转变岗位角色,抓紧理清思路,切实做好职能划转、人员定岗、工作交接和办公用房调整等工作,确保新的机构能够以新风貌、新气象尽快高效运转起来,力争无缝衔接。
    院党组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对这次机关改革中的人员调整工作采取慎重稳妥的态度,院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深入机关部门与部分干部职工反复沟通,多次恳谈,沟通情况,听取意见。此次机关改革在保证实现改革意图的同时,想方设法尽可能保障好每位职工的合法权益,确保每位在聘人员都有岗位,尽可能使发生岗位变动的同志在新岗位上能有更好的舞台并发挥潜能。这些措施为机关改革的顺利平稳有序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九、从目前得到的反馈信息看,院内外对中国科学院这次机关改革的反响如何?
    院党组高度重视对这次机关改革主要精神、政策措施、工作要求等情况的宣贯和沟通工作。白春礼院长和各位院领导都利用各种机会广泛深入听取院内外各级领导、专家和广大科研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通报此次院机关改革方案和有关情况,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沟通解释,对重点工作及时协调推动。
    为及时沟通信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保障全院各项工作正常有序进行,院机关改革启动后,办公厅及时向院属各单位印发了白春礼院长在院机关改革动员会上的讲话,并就院机关改革的目标与总体思路、改革后的机关机构设置及主要职能、院机关各部门领导班子组成人员和其他有关问题及工作要求等发出了情况通报,要求院属各单位、各部门认真组织学习,深刻认识此次院机关科研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积极支持和配合院机关改革工作,认真抓好工作落实,推动中国科学院科研管理改革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受院党组委托,院有关部门还将向院老领导和机关离退休干部代表通报机关改革情况。
    总体上看,这次机关改革工作得到院机关广大干部职工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得到院属各单位领导和广大科技人员、院老领导和机关离退休干部的充分认同和广泛支持。科技界和社会有关人士也普遍认为,在党中央国务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转变政府机构职能的新形势下,中科院率先推进机关科研管理体系改革,不仅方向正确、目标明确,而且力度较大、组织有序,相信会取得预期成效,并成为中科院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科研管理创新方面的又一重大改革成果。                 
                                (中国科学院办公厅编)
    201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