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召开2011年中科院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
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发布时间:2011-03-09
3月7日,中科院信息办组织召开“2011年全院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会议回顾了院“十一五”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进展和成效,展望了“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前景,并重点部署了2011年度信息化各项工作。中科院副院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施尔畏到会并讲话,中科院副秘书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信息办主任谭铁牛介绍了院“十二五”信息化发展布局。
施尔畏在讲话中指出,中科院信息化经过十五年的磨砺,正在由集中建设阶段转向深入扎实的应用阶段,信息化应用成为支撑中科院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院信息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良好的发展机遇,对全院信息化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两点希望和五点要求:
第一,进一步认识信息化战略性、基础性定位,进一步增强加快信息化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十二五”期间,全院上下要把信息化作为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加快实现科研信息化服务环境的发展。
第二,抓应用、抓服务、抓安全,推进全院信息化“十二五”再上新台阶。“十二五”期间,院信息化工作将向全面渗透、深化应用方向迈进,将以信息化推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牵引信息化,突出抓应用、抓安全、抓服务,带动能力建设。院党组已原则同意“十二五”信息化规划发展纲要,院属各单位要认真学习的“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的理念、思路和主要措施,推进院信息化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2011年是“十二五”信息化各项工作的开局之年,各院属单位要在以下五个方面重点支持配合、认真落实:充分依托“十一五”已有服务能力,深入推进信息化各类应用;大力促进信息化资源融合和共享;积极做好“十二五”规划的启动实施;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保障工作。
谭铁牛在中科院“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主题报告中指出,“十二五”期间院信息化工作将围绕“面向创新2020发展战略建成信息化的科学院”的核心目标,紧紧抓住科研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两条主线,重点形成科技云、管理云、教育云三类云集,着力提升资源整合共享、辅助决策支持能力、应用服务支撑能力及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等四项重要能力,加速实现从硬件建设到环境构建、从强调建设到突出应用、从条块布局到整体推进、从单点示范到全面推进、从相对封闭到共建共享等五大转变。
本次会议由信息办副主任廖方宇主持,院机关有关部门、京内外各单位等200位信息化领导及工作人员分别在一个主会场及37个视频会议地点参加了会议。
2011-03-11
-
-
-
-
-
-
生态城市的灵魂有四大文明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如松
日期:2010-08-26 21:09:15光明网
http://www.gmw.cn/content/2010-08/26/content_1229829.htm
生态城市建设追求的是城市物、事、人、境之间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与秩序间关系上的高效和谐而不只是保护生物或防治污染。生态城市的灵魂是生态文明,包括认知文明、体制文明、物态文明和心态文明。生态城市的文明演化过程包括环境的演化、产业的转型与社会的进化, 需要利用生态规划、工程、管理、教育和监督五个抓手去调控。
城市环境的五色效应使城市生态代谢失衡
城市生态是人类行为的社会生态、物质代谢的经济生态和环境演化的自然生态三个层次的耦合关系,是城市绿韵(蓝天、绿野、沃土、碧水)与红脉(产业、交通、城镇、文脉)的复合生态关联状态;而生态城市则是一类具有开拓、适应、反馈、整合的系统机理与竞生、共生、再生、自生的生命活力,经济繁荣、生产高效、体制合理、社会和谐、代谢健康、景观适宜的人居环境。
当今世界的三大生态危机: 以气候变化、经济振荡和社会冲突为标志的全球生态安全问题,以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胁迫为特征的区域生态服务问题,以及以贫穷落后、过度消费和复合污染为诱因的人群生态健康问题,其风险的漩涡和动因都在城市化与工业化。工业文明时代的城市,以化石燃料为动力、矿石化工产品为支撑,在显著改善人类福祉的同时,导致工业社会生产流通的高度物质化、能源消费的过度化石化、信息反馈的离散破碎化、资金融通的周期危机化,自然演替的逆生态化、空间发展的城乡二元化以及人才使用的机械奴役化。工业生产的效果是用产品的产量产值与GDP来衡量,追求的是物质生产的正效益,而忽视其有害副产品、社会和自然生态服务的功效及对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忽视了工业格局和过程对区域甚至全球资源、环境和人群健康以及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影响。城市环境的五色效应(红色的热岛效应、绿色的水华效应、灰色的灰霾效应、黄色的沙尘效应以及郊区白色的秃斑效应)的生态学实质是城市生态代谢的失衡、生态系统的无序和生态管理的失调,包括资源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滞留和耗竭,系统耦合在结构、功能关系上的破碎和板结,社会行为在局部和整体关系上的短见和反馈机制上的缺损,即物、事、人和环境间生态耦合关系的失衡。如何辨识、模拟和调控城市错综复杂的生态关系,并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中将复杂性变为可持续性,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峻挑战。
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的文明
城市的“生态”包括城市生物和环境演化的自然生态、城市生产和消费代谢的经济生态、城市社会和文化行为的人类生态,以及城市结构与功能调控的系统生态四层耦合关系,是城市绿韵(蓝天、绿野、沃土、碧水)与红脉(产业、交通、城镇、文脉)的复合生态关联状态,是天、地、人、境间的和谐关系,而不是回归自然或城市生物生境的简单平衡。和谐的城市生态关系包括城市人类活动和区域自然环境之间的服务、胁迫、响应和建设关系,城市环境保育和经济建设之间在时、空、量、构、序范畴的耦合关系,以及城市人与人、局部与整体、眼前和长远之间的整合关系。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们对按生态学规律(包括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人类生态)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的文明、健康过程的简称,旨在通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和技术创新,调谐城市社会-经济-自然环境之间各类竞生、共生、再生、自生的生态关系,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去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文化和精神生活及生态和环境意识。
生态文明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灵魂。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它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以知识经济和生态技术为标志,是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竞生、共生、再生、自生机制于一体的高级文化形态。体现在人与环境关系的体制合理、决策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活俭朴、行为自觉、公众参与和系统和谐,展现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风尚。生态文明可分为体制文明、认知文明、物态文明和心态文明,包括对天人关系的认知、生产方式的组织、人类行为的规范、社会关系的调控、以及有关天人关系的物态和心态产品等。生态城市的文明演化过程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和城市循环再生功能渐进完善、及自然生态和社区人文生态服务功能的渐进熟化过程,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物理环境的正向演化,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功能性转型以及社会生活方式和管理体制的文明进化。
生态城市的环境演化是指:从以化石能源、化工产品、地表硬化、水体绿化、空气酸化、生物退化为特征的工业景观向以净化(干净、安静、卫生、安全)、绿化(景观、产业、行为、体制),活化(水欢、风畅、土肥、生茂)及美化(文脉、肌理、韵律、标识)为特征的生态文明景观演化。变死水为活水,霾天为青天、硬化地表为活性地表、灰色景观为绿色景观,促进城市建设从满足市民的居住空间需求到生活质量需求、污染治理需求到生态健康需求、景观绿化需求到生态服务需求转型。
生态城市的产业转型是指:在传承传统农业文明的再生和自生机制、工业文明的竞生机制以及社会主义的共生机制基础上,推进资源耗竭、环境破坏型的物态经济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经济方向演化,促进传统生产方式从产品导向向功能导向、链式经济向网络经济、自然经济向知识经济、厂区经济向园区经济、刚性生产向柔性生产、减员增效向增员增效、职业谋生走向生态乐生的循环经济转型。
生态城市的社会进化说的是:推进决策方式从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管理体制从条块分割走向区域统筹、城乡统筹、人与自然统筹、社会与经济统筹以及内涵与外延统筹方向演化;基础设施、居住社区和产业园区从单功能向各类服务功能完善的成熟社区演化;生活方式从以金钱为中心的富裕生活到以健康为中心的和谐生活、以数量多多为目标的占有型消费到以功效优化为目标的适宜型消费、从以外显为中心的摩登消费由到以内需为中心的科学消费、从以利己为中心的物理型关爱到以爱它为中心的生态型关爱演化。
生态城市有四大体系建设
生态城市建设包括生态基础设施(文明支撑体系)、生态人居环境(文明彰显体系)、生态代谢网络(文明运作体系)和生态能力建设(文明保障体系)四大体系的建设:
首先是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文明支撑体系)。生态基础设施包括流域汇水系统和城市排水系统、区域能源供给和光热耗散系统、城市土壤活力和土地渗滤系统、城市生态服务和生物多样性网络、城市物质代谢和静脉循环系统、区域大气流场和下垫面生态格局等。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是维持这些系统结构功能的完整性及生态活力,强化水、土、气、生、矿五大生态要素的支撑能力。可以选择以下指标对其进行测度:
生态用水占用率指城市生产、生活活动用水量与维持本土自然生态系统基本功能所需要的常年平均水资源量的比例,一般应低于35%;生态服务用地率指建成区内城市农业、林业、绿地、湿地及自然保护地面积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之比.生态服务用地面积一般应不低于建设用地的两倍;生态能源利用率:地热、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一般不低于10%,强热岛效应地区(温差超过2°)面积率,一般不超过10%;生态安全保障率:本地物种比例一般不低于65%、景观多样性逐年上升、灾害发生频率逐年下降。
生态人居环境(文明彰显体系):城市人居和产业环境的适宜性取决于社区或园区环境的肺(绿地)、肾(湿地)、皮(地表及立体表面)、口(主要排污口)和脉(山形水系、交通主动脉等)的结构和功能的完好性。在2009年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八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上,代表们一致倡导制定一套生态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标准。根据中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我根据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研究的经验提出十点建议:
紧凑的空间格局:从平面建设向空中和地下空间发展,注重街道及地下空间的立体开发,倡导6-10层互动型居住小区,层数过低土地利用不经济,过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不好,社区人口密度不低于1万人/km2;
凸显城市主动脉:新城和产业园沿轻轨和大容量快速公交主动脉呈糖葫芦串型布局与主城区相连,各组团间由绿地、湿地、城市农田、城市林地等生态服务用地隔开。生态交通网络覆盖人口超过城市人口的80%,从主动脉上任何一站乘快速直达公交到城市中心不超过半小时;
宽松的红绿边缘:破解摊大饼的城市格局,每个居住小区的绿缘要尽可能长,居民步行到最近的大片绿地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健全的肾肺生态:城市开旷地表100%可渗水透绿,屋顶和立面绿化、下沉式绿地兼湿地功能,湿地兼生态给排水功能;城区人均生态服务用地面积不低于30m2,其中人均湿地面积不小于3m2;
混合功能就近上班:居住、工商、行政和生态服务功能混合,1/3以上职工能就近上班,从居住点到工作地点乘公交车正常情况下不超过30分钟;
便民生态公交:居民高峰期出行80% 以上是公交、轻轨或自行车,城市任何一点步行到最近公交站点不超过10分钟;
生态建筑比例:新建社区生态建筑占70%,与传统建筑相比生态建筑节能60%,碳减排50%, 化石能源消耗减少15%-30%;彰显生态标识:通过标志性建筑、雕塑、生物和文化景观凸显当地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特征、文脉和肌理,生态标识满意度高于80%;
生态游憩廊道:在汽车和轻轨交通网络外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无断点出行、游览观光及生态服务的游憩绿道,包括自行车+步道网络,修闲驿站及人文服务设施、生物绿篱及缓冲廊道。人均生态游憩廊道面积应不低于5m2,生态游憩绿道能覆盖和连接市域内每一个社区、乡村和景点;
民风淳朴邻里交融:社区和睦、治安良好、积极参与、文体设施与场所健全,2/3 以上居民能天天见面、周周交流。
还有生态城代谢网络(文明运作体系)。城市生态代谢网络是一类以高强度能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口流为特征、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具备生产、流通、消费、还原、调控多功能,经历着孕育、发展、繁荣、熟化、衰落、复兴等演化历程的自组织和自调节系统。可以用以下指标来衡量其生态经济效率和环境影响;
城市生态足迹:指维持城市基本的消费水平并能消解其产生的废物所需要的土地面积的总量。通过提高自然资源单位面积的产量,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存量及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方式可以减小城市的生态足迹;
城市生态服务:指生态系统为维持城市社会的生产、消费、流通、还原和调控活动而提供的有形或无形的自然产品、环境资源和生态公益的能力。其核算框架包括空间测度、时间测度、当量测度、格局测度和序理测度;产业生态效率:指产业系统生态资源满足城市需要的效率,是产品和服务的产出与资源和环境的投入的比值。评价时从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出发,分析从自然资源开采、材料加工、产品生产、运输、消费及循环再生的所有环节,以寻求合适的经济方法或者政策手段来提高产业系统的生态效率;
生态物流循环:本地食品生产和消费占城市总生产和消费需求的百分比不低于50%,高效率的污水处理和节水及中水设施,人均生活用水低于100升/日,普及城乡生态卫生工程,户均1m2的社区堆肥池,70%的生活垃圾在社区内就地减量化和资源化。
再有生态城能力建设(文明保障体系)。城市生态文明的能力建设以更新人的观念、调节人际关系、诱导人的行为、提高人的素质为主导,强调城市生态的人文过程。通过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调节和能力建设带动整个城市形态的彰显和神态的升华,促进物态谐和、业态祥和、心态平和与世态亲和的城市文明发展。要大力推进区域协同共生、城乡一体共荣、体制条块整合、天人关系和谐和社会均衡发展,着力调整局部和整体、眼前和长远、发展速度和质量、自主创新和对外开放的统筹关系。提升城市各部门、各单位和各阶层竞生、共生、再生、自生的社会生态活力。可以选择以下指标来度量:
生态认知指数:包括决策者、企业家、科技人员和普通民众的生态知识(生态哲学、生态科学、生态工学、生态美学和生态经济学)、生态意识(全球环境变化、区域生态服务、人群生态健康、生态可持续性管理)和生态境界(温饱、功利、道德、信仰、天地)。
生态统筹能力:指城市各级管理部门对区域统筹、城乡统筹、人与自然统筹、社会与经济统筹及内涵与外延统筹的一种协调与管理水平,及竞生、共生、再生、自生能力。
经济发展活力:腹地自然资源的支撑能力和潜力,生态系统的承载和涵养能力,科技和人力资源的孵化和培育能力,产业结构和布局的生态合理性,研究与开发、服务与培训人员的比例,经济发展的力度、速度、多样性和稳定性。
社会参与能力是指城市为公众参与所提供的机制、体制和平台的完善程度,公众关心和参与重大决策的意愿、知识与技能, 社会自下而上监督渠道和自愿者的参与力度。
生态城市强调整合性、共轭性、进化性和自组织性的协调
城市管理的“生态”内涵有三层:一是作为管理工具的生态学理念、方法和技术,包括生态动力学、生态控制论和生态系统学;二是作为管理主体的人与环境(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社会、文化)间的共轭生态关系(生产、流通、消费、还原、调控);三是作为管理客体的各类生态因子(水、土、气、生、矿)和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湿地、农田、海洋)的功能状态。生态管理不同于传统环境管理,它不是着眼于单个环境因子和环境问题的管理,而是更强调整合性、共轭性、进化性和自组织性的协调。
生态城市不同于传统城市的主要特点在于其竞生、共生、再生、自生机制的生态耦合,在于其从链到网、从物到人、从优到适、从量到序的生态管理方法的转型。生态城市建设需要通过生态规划、生态工程、生态管理、生态教育和生态监督的科学手段系统推进生态文明的能力建设。
生态城市管理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方式的结合与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包括政府主导、科技催化、企业兴办、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生态教育是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要从观念更新认识到位、体制革新合纵联横、技术创新催化孵化、管理维新动态监控等多方面全面提高决策管理人员、生产经营人员、科学技术人员和城乡居民的生态意识和知识水平,启迪全市官、产、研、民运用科学发展观去认识、简化、调控和欣赏复杂性,运用生态工程手段去规划、建设、管理和宣传可持续性。具体的行动路线包括制定生态城市发展纲要、强化生态城市体制建设、实施生态城市工程建设、加强生态城市宣教系统,推广生态城市文明地图、组建生态城市自愿军团等。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渐进过程,是一场技术、体制、文化领域的社会变革,需要强化完善生态规划、活化整合生态资产、孵化诱导生态产业、优化升华文化品位、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典型示范滚动发展。(本报记者任生心整理)
2010-09-09
-
低碳是一个渐进目标
王如松
2010年03月20日18:0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当今世界面临三大生态风险:以气候变化、经济振荡和社会冲突为标志的全球生态安全问题,以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胁迫为特征的区域生态服务问题及以贫穷落后、超常消费和野蛮开发为诱因的生态健康问题。它们都与经济增长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而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已成为这三大风险一个主要的罪魁祸首。
温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了全面推进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五大建设,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提出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的新要求。
低碳发展的科学基础是生态学。我们要着力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生态知识、生态技术和生态文明水平,全面体现生态学的竞生、共生、再生和自生机制, 积极鼓励开拓型、适应型、循环型和整合型的进化式发展,大力宣传生态整合型的低碳技术、低碳生活,逐步走向一个环境经济和谐的低碳生态社会。
应当指出,低碳社会是一个渐进性、进化式的长远目标,只能逐步逼近,不能下猛药。我国现阶段尚处于工业化起步和快速发展的阶段,基础设施、能源交通、冶金化工的发展都是以化石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为基础的增碳和高碳发展,近期内要实现低碳、降碳甚至零碳经济十分困难。
有七千年悠久历史的我国传统农业虽然是一种低碳经济,其再生和自生能力很强,但生态效率和发展实力低下,其实是一种低速经济,与又好又快、平稳较快的发展方针相悖。虽然在一些生态涵养区可行,却需要发达地区提供一定的生态补偿来平衡。如果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一样回到低速发展的起跑线上平起平坐,只能是富国越来越富,穷国越来越穷,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可共生和不可持续的。
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节能减排、污染治理,还要开源增效,进行生态建设。要把污染治理、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生态政区建设相辅相成一起抓,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观念更新、体制革新和技术创新。要将环境保护改为环境保育,污染治理加上生态建设,从污染物排放的总量管理走向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与过程的管理。要把提高生态效率、减小生态足迹、强化生态服务、调谐生态关系与碳减排措施结合起来,同步减缓全球、区域和人群健康三个尺度上的生态风险。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存环境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改善。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2010-05-10
-
-
国际二恶英大会开在中国
作者:潘希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8-23 22:6:3 《科学时报》(2009-8-24A1要闻) http://www.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9/8/223140.html
8月24日,本来很普通的日子,但对某个领域的科学家来说却是一个特别的时刻。
“将有400多位国际顶尖科学家和400多位国内科学家汇聚在这里,几乎全世界POPs领域的专家学者都会到齐。”为此事忙活了好几个月的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郑明辉对《科学时报》记者说。
这一天正是第29届国际二恶英大会开幕的日子。更为难得的是,这是29年来国际二恶英大会第一次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召开。
“过程如申奥一样波折”
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一类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长距离迁移能力和高生物毒性的特殊污染物。二恶英是POPs中的一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有毒化学污染物。
从科学家们在环境中发现它开始,一场持久性战争已经无可避免地打响。
“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这个领域起步只是相对晚一些。”郑明辉说,国际二恶英大会每年召开一次,是国际公认最权威的会议,到今年已经走过30年。
“1993年,我国科学家才第一次出席这个会议,是中科院生态中心研究员蒋可参加的,1994年到1998年又无一人参与,1999年我才和中科院水生所徐盈老师一起去参加在意大利召开的二恶英大会。”回忆往事,郑明辉坦言,那时根本没想到几年后的今天,如此规模和权威的大会开到了家门口儿。
几年间,我国对待减排POPs问题的立场、态度和在POPs领域的研究,开始让国际同行关注。而成功申办一次国际二恶英大会,被郑明辉戏称为“过程如申奥一样波折”。
原来,2002年国内几位从事二恶英研究的科学家曾申办过一次二恶英大会,但最终二恶英国际科学顾问委员会没有通过申请。
“当时申办的是2006年的大会,其实没通过我们也有思想准备,因为那个时候国内还没有几个单位有标准的二恶英实验室,能力建设明显比国际落后,研究人员也相对匮乏。”郑明辉说,当时生态中心的二恶英实验室也在建设中。
基础建设的落后造成了另一个状况,那就是研究水平在国际上也“可以忽略”,郑明辉说,当时中国科学家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POPs领域的论文比较少,国际上不了解中国的研究进展,把如此规模的会议主办权交给我国心存疑虑也在情理之中。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我国该领域的研究从2002年到2005年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到了2005年,我国的二恶英实验室已经有十多个了,而且国内科学家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也越来越多了。
“2005年我再去参加大会时,中国大陆代表已经有20多人了,而且当时我国还有许多二恶英实验室已经规划或正在建设。另外,一些大型的科研计划都在落实,包括2003年批准实施的、由江桂斌研究员负责的‘973’项目‘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安全、演变趋势与控制原理’。”郑明辉介绍。
“这些重大基础科学研究项目的成果之一,就是出现了一大批高水平且在国际上产生一定影响的学术论文。”郑明辉说。
郑明辉认为,这与我国2001年签署《斯德哥尔摩公约》以及2004年公约在中国生效有很大的关系,而且也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更多的研究资金投入,更多的科研人员参与进来,再次申办时机成熟。
“2005年申请的时候,以江桂斌为首的中国科学家团队作了非常认真的准备。”郑明辉说,“当时给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都发了精心准备的申请材料,说明中国现在以及未来在POPs研究领域的进展和前景,包括北京的一些优势。当然,一些赞助商在申办过程中也非常支持我们。”
江桂斌代表中国申办团队向国际科学顾问委员会作了精彩的申办陈述报告。
投票的时刻来临,这是三个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
“最后,我们全票通过。”郑明辉说。
指引研究方向的风向标
参与了几届大会后,郑明辉认为:“真正做这个领域的人都会觉得参加完这个大会收获极大。因为大会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组织,每年都有一些非常固定的行业领军人物按时参加,他们所报告的内容都是各自还未发表的最新、最好的成果。”
这样一个核心组织或圈子的范围大概在二三百人,高学术水平无可置疑。如果不能参与会议,等看到这些国际顶尖科学家的论文发表肯定要两年之后了。
也正因如此,国家二恶英大会成了指引研究方向的一个风向标。
最初,国际二恶英大会重点关注是二恶英类物质,但从1999年开始,会议上就出现了对除二恶英之外的一些溴代化合物和全氟化合物的研究和讨论。
“这就是一种指向,2001年签署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中开始规定的POPs物质全部是12种氯代有机污染物;今年《斯德哥尔摩公约》第四次缔约方大会通过的9种新POPs就包括了溴代化合物和全氟化合物,这些污染物在以前的大会上也早就讨论过,大会与国际动态有非常高的关联度。”郑明辉说。
正是因为这个核心圈中的科学家们不但基础研究水平高,而且对决策非常有影响,这也造就了国际二恶英大会的规模效应。
郑明辉说:“当时申办成功之后,我们就希望借此机会进一步促进中国POPs研究的发展,让中国的科学家更多地了解前沿研究和未来政策的导向。比如,我国以前在新POPs方面了解得不是那么多,收集的信息不够全面。大会来了这么多该领域的顶尖科学家,也可以增加我国对这方面技术和背景的了解。”
郑明辉认为,国际二恶英大会在中国举办,将是中国学者及研究生开阔眼界的一个很好机会。为期5天的会议每天安排一场大会报告,而这些报告早在一年前就已经把题目预定出来。
“这与一些国内的学术会议不同,因为我们希望每天都有精彩的内容让与会者有兴趣去认真听。”郑明辉说,而大会报告也是非常与众不同的,准备了一年的研究到这里全部拿出来,这是一个精彩之处。令郑明辉记忆深刻的是在英国召开的一次会议,科学家以漫画《辛普森一家》的形式来谈POPs的管理问题。
另一个精彩之处在于大会最后的总结。每一个话题都有一个国际权威人士总结今年以来这部分研究的进展,比如,在POPs分析领域有什么值得注意的技术,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仪器设备,今后可能有什么样的发展;这次大会收到论文的情况,论文主要集中在什么研究领域等。
“这样的总结在一般的学术会议上很少,所以国际二恶英大会能够一直精彩到底。”郑明辉说。
《科学时报》(2009-8-24A1要闻)
2009-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