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 邓晔研究团队在气候情境-微生物-土壤属性的预测模型方面取得进展
      土壤pH是维持地球生物生长和生存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土壤系统的复杂性,很难预测未来气候变暖下的土壤pH变化。由于土壤的缓冲能力,土壤pH值在受到外界干扰时一般也会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土壤pH值并非一成不变,如微生物参与的氨化和反硝化过程会使得pH值上升。土壤微生物群落可以对气候变暖快速响应,同时与土壤pH高度相关,是气候和土壤系统的桥梁,因此微生物可以作为土壤pH变化的生物指示物。  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的邓晔团队围绕着“气候情境-微生物-土壤属性“的框架,提出了核心细菌预测模型(CoBacFM),用于研究全球草地在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的核心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分布。该模型通过提取全球核心微生物物种和与环境变化高度相关的生态类群,大大降低了微生物群落分析的复杂度。我国的研究人员与国际同行广泛合作,联合美国、德国、加拿大、瑞典、爱沙尼亚等国家的12个研究团队,系统收集和整理了来自全球1251个草地生态系统中3703个土壤样本,利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数据,结合土壤样点的气候信息、土壤理化指标、植被等地理信息数据,采用10×交叉验证的Cubist决策回归树方法,训练CoBacFM模型,探究了未来三种气候情境下不同时间阶段的草地核心微生物组和土壤pH的地理分布与变化趋势。  据模型结果估计,63.8%-67.0%的草地区域土壤pH值将升高,10.1%-12.4%的地区土壤pH值将降低。同时,全球约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碱性或近中性草地区域,在未来其碱性程度增强,pH值将上升5.6%,尤其在东北亚、非洲和大洋洲的草地区域较为明显,同时碱化区域在所有未来情境中都会逐渐扩大。这些结果得到了中国青藏高原草地、内蒙古草地、冰岛、北美等全球14项野外草地的模拟增温样地实验的验证。  相关成果发表在Cell子刊、环境与生态Top期刊One Earth (IF=15.1)。课题组助理研究员冯凯为论文第一作者,邓晔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沙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云南省烟草公司文山州公司等项目的支持。图1 全球草地土壤pH值分别在未来3种气候情境下的4个时间段的变化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oneear.2024.06.002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2024年7月8日 
    2024-07-08
  • 中心3项成果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6月24日上午,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3项成果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牵头完成1项,参与完成2项。中心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曲久辉院士主持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发明了“加密活区”净水及调光抑藻等生态型水源水质改善技术,攻克了嗅味、毒害副产物、耐氯生物、砷、氟等系列水质净化难题,创制了标准化装配式水厂及农村供水远程运维模式,实现了全场景水质监测系列装备首台套突破和自主可控,创建了从源头到龙头、分散到集中、监测到管控、城乡全覆盖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成果应用于1431项工程、覆盖4500个公共供水厂,直接受益人口2.58亿,服务人口7.2亿,支撑城乡居民喝上“放心水”。该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10家单位;主要完成人为曲久辉、杨敏等15人。中心作为第二完成单位参与朱永官院士主持的“环境中耐药基因的形成和扩散机制”和清华大学刘会娟教授主持的“无机非金属废水处理与资源回收技术及应用”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环境中耐药基因的形成和扩散机制”项目针对细菌耐药这一全球公共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聚焦动物养殖业和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在One Health的框架下系统研究了耐药基因在环境中的持久性存留、扩散及潜在风险,5篇代表论文4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为遏制耐药性的蔓延提供了科技支撑。“无机非金属废水处理与资源回收技术及应用”项目针对高含盐废水中的氮、氟等污染物,突破了共存无机物分步去除、协同调控、深度净化等关键技术,创建了无机非金属废水深度处理、资源回收和近零排放技术体系,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科技开发处2024年6月24日<!--!doctype-->
    2024-06-24
  • 魏源送研究组在污泥高级厌氧消化工艺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与汞结合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针对我国市政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需求,围绕污泥处置工艺过程中汞的迁移机制和污染控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魏源送研究组开展了系列研究,近日在污泥高级厌氧消化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与汞结合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汞(Hg)是一种具有高神经毒性和生物积累性的重金属。市政污泥既是城市污水中汞的“汇”,又是环境中汞的“源”。溶解性有机物(DOM)对汞在水体中的迁移性、生物可利用性和生物毒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污泥处理过程中DOM与汞的结合机制尚缺乏深入认识。污泥高级厌氧消化是实现污泥中有机质高效降解转化产甲烷进而能源回收利用的主要途径,其应用日益得到重视。因此,本研究深入研究污泥高级厌氧消化过程中汞的形态演变和DOM的影响,从而为污泥中汞污染风险控制提供新思路。本研究以某再生水厂的污泥高级厌氧消化工程为对象,通过现场调研和实验室研究,明确了污泥DOM的组成变化及其与汞结合的关键组分。研究发现,有机螯合态汞、强络合态汞和硫化物结合态汞是该工艺过程中污泥中汞的主要形态。不同工艺阶段污泥和分子量大小的DOM具有不同的组成特性,从而与Hg(II)的结合能力也不同。污泥DOM中色氨酸类物质具有较高的Hg(II)结合能力,通过促进污泥中色氨酸类物质的溶出,可有效促进污泥中汞溶出释放(溶出释放率为30.34%)。该研究为深入理解污泥高级厌氧消化过程中调控DOM组成与性质,进而控制汞污染并降低其生态风险提供了新认识。相关成果相继发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20, 406, 124310),Bioresource Technology(2021, 347, 126394),Water Research(2022, 226, 119204;2024, 259, 121845),以上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906502)的支持。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为魏源送研究员和刘吉宝副研究员,第一作者为硕士生张义鑫。论文链接如下: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4.121845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2.119204https://doi.org/10.1016/j.biortech.2021.126394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0.124310水污染控制实验室2024年6月17日
    2024-06-17
  •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宋杨团队最新Nat Nanotech:聚苯乙烯纳米颗粒暴露诱导蛋白质相分离
      随着聚苯乙烯制品在现代生活和各种产业中的广泛使用,其对环境的影响逐渐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微/纳米颗粒已经在各种人类组织样本中被发现,因此解析微/纳米颗粒对机体造成的毒性,以及寻找潜在的毒性作用机制至关重要。  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LLPS)是介导生物大分子在细胞中时空调控的重要机制,参与多种重要生物功能调控。然而,异常相分离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 LLPS的异常相变被认为是导致胞浆形成TDP-43(TAR DNA binding protein-43, TAR DNA结合蛋白43)蛋白聚集并引发ALS的关键致病机制之一。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的疾病模型并不是渐冻症,不能由此推断这种纳米颗粒与渐冻症的关联。  颗粒污染物作为外源性物质导致细胞应激响应,部分颗粒不仅逃逸溶酶体降解,而且其自身性质可抵抗溶酶体强酸性,导致其成为持久性应激源。此外,颗粒污染物与LLPS驱动形成的亚细胞结构(生物分子凝聚体)之间的关系仍然是未知的。  研究发现,内化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作为持久性应激源,诱发细胞氧化应激,促进ALS相关的TDP-43在相分离驱动下形成细胞核内生物分子凝聚体。然而,持久性细胞内应激导致Hsp70(Heat shock protein 70,热休克蛋白70)的伴侣保护作用受到抑制,导致液样态的TDP-43凝聚体向固样态转变,并生成TDP-43相关的病理性结构,如磷酸化TDP-43和淀粉样蛋白。  受损的Hsp70无法护送TDP-43回到细胞核以及有效的蛋白质量控制,导致TDP-43在细胞质中积聚并促进了PS和TDP-43之间形成“PS@TDP-43 complexes”,加剧细胞质TDP-43的凝结和固化。应激颗粒(Stress granules, SGs),一种多成分组装的无膜细胞器,被认为是异常定位的TDP-43的短暂“庇护所”,内部的RNA或DNA可延缓TDP-43病理化。然而,由于PS@TDP-43 complexes之间的相互作用限制了细胞质TDP-43募集至SGs,进一步促进细胞质TDP-43病理化结构形成。  纳米颗粒吸附蛋白质通常会改变其结构特征,主要是因为纳米颗粒表面具有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促进蛋白质的纤维化速率。通过计算机分子对接模拟了TDP-43在PS表面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S的存在改变了TDP-4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为TDP-43分子间亲和力提高和分子间相互作用位点增多。两分子TDP-43同时对接PS时,TDP-4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更强,这可能归因于PS的对接或接触导致TDP-43在界面作用力下使结构域内的残基重新排列或暴露,从而加强分子间相互作用。  通过鼻腔滴注聚苯乙烯纳米颗粒,不仅导致小鼠运动行为学异常,还在小鼠大脑皮质层区域发现典型的ALS疾病标志物形成,如磷酸化的TPD-43和淀粉样结构。此外,在动物水平上还发现液滴样TDP-43结构生成,暗示动物水平上可能具有形成TDP-43凝聚体的可能。  总的来说,该研究阐述了纳米颗粒诱导的一种独特的毒理学机制,并为环境污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见解。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以“Polystyrene nanoparticles trigger aberrant condensation of TDP-43 and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like symptoms”为题发表于Nature Nanotechnology。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5-024-01683-5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4年6月8日
    2024-06-08
  • 经典论文解读: 全球变暖与珊瑚的大规模持续性白化
    解读人:徐琳论文背景:珊瑚礁是以美丽和多样性而闻名于世的海中奇观。然而,珊瑚礁生态系统其实十分脆弱,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珊瑚白化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珊瑚白化的实质是其附着的不同颜色的共生藻类的大规模死亡脱落。珊瑚白化的可能触发因素复杂多样,包括水温改变、水质污染和过度的渔业捕捞活动等,而寻找珊瑚白化大规模爆发的主导因素,对于珊瑚礁的管理和保护具有关键作用。主要发现与结论:本文的作者利用卫星、航空、和水下调查等手段获取澳大利亚大堡礁珊瑚白化较为严重区域的热应力空间分布,评估了1998年、2010年和2016年的三次泛热带大规模白化事件过程中海水温度和珊瑚白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发现,1998年、2002年和2016年的三次重大事件中,大堡礁珊瑚白化程度逐渐加剧。2016年调查的珊瑚礁中,未产生白化的仅占8.9%,而1998年和2002年的未白化的珊瑚礁比例分别为44.7%和42.4%。在2016年经历极端白化的珊瑚礁(>60%的珊瑚白化)比例是1998或2002年的四倍多。为了评估海水温度对珊瑚白化的影响,文章中引入了Degree heating weeks(DHWs, 单位”摄氏度×周”)指标,将海水温度与基准温度进行比较,计算一定时间内珊瑚礁所受到热应力的总和。基准温度为当地夏季的海水平均温度,测量温度高于基准则意味着对珊瑚造成了热应力影响。研究表明,大堡礁每年约有61-63%的珊瑚遭受四周以上的热应力影响,并且其影响程度也呈逐步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1-8DHWs上升到8-16DHWs。作者将三次白化事件中大堡礁海水热应力和珊瑚白化的空间地理分布进行交叉比照,很明显的发现了水温升高对珊瑚白化的促进作用。虽然经历了数十年水温异常-珊瑚白化的过程,大堡礁珊瑚截止目前依旧没有表现出对水温变化的适应性。在全球持续变暖的背景下,对于它们来说,也许下一次危险降临就会是致命的打击。(a)三次珊瑚白化的地理分布热图;    (b)珊瑚白化期间海域的热应力分布;  (c) DHW与珊瑚白化概率的广义线性拟合:黑色曲线仅取DHW为自变量,蓝色和棕色曲线取DHW+叶绿素(25%,75%)为自变量,红色曲线取DHW+捕捞分区为自变量同时,该论文通过广义线性模型分别考察了DHW、DHW+叶绿素(水质指标)、DHW+捕捞分区对珊瑚白化地理足迹的影响,发现与水温相比,海水水质和捕捞行为对于珊瑚白化几乎没有影响。这一发现意味着,区域性的污染防治和渔业保护并不能真正阻止珊瑚白化的蔓延,而只有全球性共同行动以求减缓气温上升才是治本的方法。意义与反响:该论文提供了对全球变暖和珊瑚白化现象之间关系的深刻见解,对于珊瑚礁的管理和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研究结论强调了采取全球行动以减少未来变暖对珊瑚礁保护的必要性,指出了地方层面进行的管理和保护无法有效抵抗严重的热应力事件对珊瑚礁的破坏,需要全球层面的迅速行动来减少全球变暖的影响。该文章发表后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被《卫报》(Guardian)、《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每日邮报》(MailOnline)和《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在内的近三百个新闻媒体广泛报道,SCI他引2000余次。
    2024-06-07
  • 李琳研究组在污水处理生物气溶胶逸散规律与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污水及其处理过程逸散的生物气溶胶包含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对区域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等均存在潜在危害。特别是近年大规模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频繁爆发,引起了全球关于生物气溶胶传播途径的极大关注。然而对于污水处理过程中生物气溶胶的产生机制、逸散规律和其影响因素尚不十分清楚。李琳研究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际(区域)合作与交流项目、面上项目(52091545、52041004、41961134033、51878650、51478456)、环境保护公益项目(201509008)等项目的资助下,全面解析了全球13个国家、37个城市的市政污水厂生物气溶胶中可培养细菌、真菌全球多样性、区域丰度及决定性因素;系统分析了我国典型区域不同村镇污水处理模式下生物气溶胶的分布与逸散特征;深入研究了生物气溶胶的产生过程与机制;综合评估了污水处理过程生物气溶胶的潜在致病风险。结果表明:(1)市政集中污水厂生物气溶胶中潜在致病微生物种群结构呈现明显地域异质性,污水水质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2)村镇污水处理生物气溶胶的逸散规律与污水治理模式密切相关,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可有效减少生物气溶胶的产生与扩散;(3)气泡破裂后空腔崩塌形成射滴是微孔曝气产生生物气溶胶的主要机制;盘面卷带形成向心加速度是表面曝气产生生物气溶胶的主要原因;(4)呼吸吸入是人体暴露生物气溶胶引起健康风险的主要途径,其中气溶胶粒子携带的潜在致病微生物会加剧暴露风险。该研究结果为污水处理过程生物气溶胶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Water Research(Ying Wang et al. 2024(258):121764; Yunping Han et al. 2024(256):121646; Jun Zhan et al. 2024(254):121359; Yanjie Wang et al. 2023(231):119624; Yunping Han et al. 2020(170):115324; Yanjie Wang et al. 2019(163):114862; Kaixiong Yang et al. 2019(149):596-606)、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Yunping Han et al. 2020(391):122256)。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俊新研究员、李琳研究员、郭雪松副研究员、韩云平副研究员分别为这些文章的主要作者和通讯作者。(a) 市政污水厂逸散特征与潜在风险  (b) 村镇污水处理设施逸散特征及传输    (c) 曝气方式的影响机制图1 污水处理过程生物气溶胶逸散规律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4.121764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4.121646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4.121359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3.119624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19.115324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19.114862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18.11.027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0.122256水污染控制实验室2024年5月23日<!--!doctype-->
    2024-05-23
  • 魏源送研究组在高盐废水膜过程的结垢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随着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要求的提升,零排放(ZLD)与水回用已成为工业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转型的必然要求,膜分离技术是ZLD的核心。但高盐工业废水的盐含量高且组成复杂,同时存在硅、有机物、微生物等复杂组分,且不同组分间存在复杂的物化与生物作用,导致结垢过程与机制复杂,因此,膜结垢是限制膜脱盐过程稳定运行的难点。揭示ZLD系统的膜结垢机制有利于开发膜结垢控制技术。然而,目前膜结垢机制及其控制研究主要关注单一或简单二元的膜结垢体系,其成核与结晶机制无法推广到实际复杂工业废水的ZLD系统。  针对ZLD系统中膜结垢的复杂过程与机制,魏源送研究组与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Mathias Ulbricht教授、比利时鲁汶大学Bart Van der Bruggen教授合作,以膜蒸馏(MD)与纳滤(NF)的两个潜力ZLD技术为对象,基于实际工业废水的关键组成,解析了不同组分在膜结垢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阐明了不同驱动力膜过程的结垢模式差异及其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揭示了MD过程从异质结晶到同质结晶转变的三阶段结垢过程,阐明了高盐条件下体相结晶是MD的关键结垢机制,明确了有机物和硅对MD膜结垢的关键影响。2)明确了NF的主要结垢机制为表面结晶,解析了硅酸盐与镁形成无定型的硅酸镁类复合物是NF结垢的关键污染物。3)揭示了有机物在膜结垢的双面作用,一方面促进膜的初期污染与结垢,另一方面可通过晶面的定向吸附及络合作用阻碍钙盐的体相结晶,体现出一定的阻垢作用。4)系统比较了压力驱动膜(如,NF)与热驱动膜(如,MD)过程的差异化结垢模式及机制,解析了温度、操作压力、剪切速率和产水驱动力是结垢模式变化的关键原因,揭示了有机物和硅在MD和NF过程的作用差异。该研究结果加深了对ZLD处理实际高盐废水过程的膜结垢机制的理解,并可为高盐废水在管路运输、蒸发结晶及膜处理等过程的结垢控制提供借鉴,为膜技术在ZLD系统处理实际高盐废水提供科技支撑。图11 膜脱盐过程混合结垢解析研究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Water Research(Libing Zheng et. al 2024:121671 (In press); Libing Zheng et. al 2024(250):121023; Libing Zheng et. al 2023(238):120032)。郑利兵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生态环境中心魏源送研究员、杜伊斯堡-埃森大学Mathias Ulbricht教授和鲁汶大学Bart Van der Bruggen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7008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3201403)、德国洪堡学者项目、欧盟玛丽居里学者项目(101059796)等项目的资助。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4.121671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3.120032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3.121023水污染控制实验室2024年5月15日
    2024-05-15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环境效应和风险管控”年度会议召开
    5月9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环境效应和风险管控”年度会议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召开。江桂斌院士、中心副主任宋茂勇研究员、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项目主管杨帆出席会议。项目专家组、项目及各课题负责人、项目研究骨干共50余人参会。江桂斌院士发表讲话,要求项目组成员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科技部以及各位领导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持续提升项目研究质量,力争产出重大成果。宋茂勇研究员代表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致辞。项目负责人徐明与课题负责人向专家组汇报了项目与课题年度进展。专家组听取汇报后,认为总体进展达到阶段预期目标,强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始终聚焦总体目标,从环境管理的角度出发,重点方法创新与技术创新,突出研究增量。江桂斌院士讲话合影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4年5月11日<!--!doctype-->
    2024-05-11
  • 贺泓院士课题组在Cu基小孔分子筛催化剂NH3-SCR反应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氮氧化物(NOx)是酸雨、光化学烟雾、灰霾等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前体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方法是NOx控制最有效的技术之一。目前,以Cu-SSZ-13为代表的Cu基小孔分子筛催化剂由于其优异的NH3-SCR性能和水热稳定性等优点,已经成功商业化应用于机动车尾气NOx的净化处理。二聚Cu物种是该催化剂体系低温NH3-SCR反应的主要活性位点,而活性Cu物种在分子筛中的笼间迁移是形成Cu二聚体的前提条件和关键步骤。然而,分子筛骨架的微观结构特征对活性Cu物种笼间迁移的影响机制仍不十分清楚。  贺泓院士课题组与华南理工大学陈培榕副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量子化学理论计算、原位阻抗光谱(in situ IS)及原位漫反射紫外可见光谱(in situ DRUVS)等方法研究发现,在Cu-SSZ-13催化剂上的NH3-SCR反应过程中,分子筛骨架Brønsted酸性位点(Al位点)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影响活性Cu物种(即[Cu(NH3)2]+络合物)笼间迁移的关键因素,(局域)富Al骨架结构有利于[Cu(NH3)2]+络合物的笼间扩散,进而形成高活性二聚Cu物种、促进低温NH3-SCR反应。该研究发现为Cu-SSZ-13等Cu基小孔分子筛催化剂上的NH3-SCR反应过程提供了新的认识,并为进一步优化改进分子筛催化剂的脱硝性能指明了可行方向。图1. Brønsted酸性位点空间分布对活性Cu离子移动性的作用机制示意图  研究成果以“Spatial Distribution of Brønsted Acid Sites Determines the Mobility of Reactive Cu Ions in the Cu-SSZ-13 Catalyst during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with NH3”为题,发表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ACS)期刊上。生态中心博士后符瑜、博士生丁文庆和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雷华荣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生态中心何广智研究员、单玉龙副研究员和华南理工大学陈培榕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2276202和52270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22188102)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jacs.3c13725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实验室2024年4月22日  
    2024-04-22
  • “水质风险控制工程学”基础科学中心启动会在苏州召开
    3月19日,由南京大学牵头、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广东工业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水质风险控制工程学”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启动会在苏州顺利召开。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主任曲久辉院士、处长杨静研究员出席启动会。由曲久辉、李家彪、朱利中、徐祖信、王桥、王振常、余刚、俞汉青、汪华林9名院士和杨敏研究员、胡洪营教授组成的咨询专家委员会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项目负责人任洪强院士,以及骨干杨志峰院士、胡承志研究员、谭倩教授和罗义教授分别汇报了研究任务与实施方案。南京大学副校长王振林教授致辞,他表示,南京大学将全力支持项目实施,努力打造高水平示范性基础科学研究中心。曲久辉院士指出,水质风险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项目组要聚焦科学前沿,实现任务间统筹与支撑,在风险认知、调控技术和管控策略方面实现系统性突破,建立全新的水污染控制技术体系。杨静处长强调,基础科学中心在基金委人才类项目中定位最高、资助强度最大、影响力最广,旨在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制度的优势和特色,整合国内优势科研资源,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推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取得世界一流水平的原创性成果,抢占国际科学发展的制高点。她希望该中心打造成为引领国际水污染控制工程研究的学术高地、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水质风险控制工程学”基础科学中心是环境工程学科首个批准立项的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该项目聚焦物质和能量耦合驱动下的水质风险成因与调控机制,拟突破水质风险控制工程学的核心理论与关键技术,推动我国由“水环境质量控制”向“水生态健康保障”的跨越式转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承担“碳污与水质风险协同控制原理”的研究任务,拟揭示水质风险转化的分子机制,提出水质达标与风险减降协同控制技术原理和短程低耗的水质风险控制工艺原理,将采用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等新方法,着力突破水质风险控制的材料与装备等关键技术,为下一代水厂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最后,曲久辉院士、杨静处长与项目依托单位代表共同为“水质风险控制工程学”基础科学中心及分中心揭牌。项目组将按照咨询专家的意见,更加深刻理解工程学的科学内涵,致力突破科学前沿,通过多学科交叉和理论、技术突破,从微观机理认知、中观方法和技术、宏观效应和调控三个尺度,建立水质风险控制工程学体系;努力克服传统束缚,开创环境工程科学研究新思维、新方法、新路径、新模式,为水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项目牵头单位南京大学科技处处长姜田教授主持会议,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科技开发处处长张洪研究员以及项目主要骨干参加了会议。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开发处2024年3月29日<!--!doctype-->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