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王亚韡课题组在基于界面载流子调控的四溴双酚A光催化降解中H2O2持续产生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53月,王亚韡课题组在基于界面载流子调控的四溴双酚A光催化降解中H2O2持续产生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以“Unexpected Persistent Production of H2O2 during Tetrabromobisphenol A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Based on Interface Carrier Regulation”为题,发表于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 and Energy期刊。

光催化技术在H2O2生成和有机污染物降解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在传统的光催化产H2O2过程中,ORR技术被视为一种具有潜力的策略,即通过光催化剂上的光生e-将水中的溶解氧还原并转化为H2O2。在这一过程中,通常会添加牺牲性质子供体(如乙醇和异丙醇等)以促进H2O2的生成。这些质子供体通常会消耗光生h+,从而使更多的光生e-参与ORR过程生成H2O2。然而,额外添加质子供体不仅增加了成本,还由于光生h+ROS的氧化能力未被充分利用,导致光催化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较低。因此,额外的能量输入和较低的能量转换效率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假设典型有机污染物在加入光催化系统后,能够与光生h+高效反应并作为质子供体发挥作用,那么H2O2将在这一过程中协同生成。同时,污染物也能被氧化和降解,从而实现污染物去除与H2O2生成的双重目的。然而,H2O2作为一种常见的ROS,在光催化过程中很容易分解为·OHO2·-,然后参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因此,耦合不同的光催化领域以构建一个既能降解污染物又能生成H2O2的双功能体系仍然是一个挑战。

本研究发现在构建S型异质结ZrO2/ZnIn2S4光催化降解四溴双酚ATBBPA)过程中,H2O2可持续产生和累积,这不同于传统有机污染物光催化降解中依赖于H2O2的高消耗。进一步系统研究了TBBPA溶液中ZrO2/ZnIn2S4界面光生载流子的界面迁移、ROS形成和转化及TBBPA降解协同H2O2生成过程及机制。结果表明,ZrO2/ZnIn2S4催化剂界面InSO原子的电子轨道重叠促进了光生载流子在异质结界面的离域和转移,进而提供大量具有高氧化还原电位的光生载流子。TBBPA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后,其与ZrO2/ZnIn2S4之间形成表面电场(SEF),加速了光生空穴(h+)直接攻击TBBPA降解,促进其界面产生更多光生电子(e-)用于ORR反应生成H2O2。其中TBBPA及其降解中间产物的酚羟基β剪切反应是促进H2O2持续生成的关键路径。此双功能光催化体系还可以用于其他酚羟基化合物降解同时伴随H2O2的累积,这为光催化系统在废水资源化利用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博士生王思龙,通讯作者为吕继涛副研究员和赵利霞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杨雪晶教授为共同作者。 该工作获得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重点研究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pcatb.2025.125274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