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 现代城市“病”的系统识别理论与生态调控机理2008上半年总结与交流会议召开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现代城市“病”的系统识别理论与生态调控机理》2008上半年总结与交流会议于2008年7月16日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顺利召开。来自科技部、环境保护部、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及生态中心的专家,以及来自北京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多家课题单位的研究骨干共7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项目首席黄国和教授以及生态中心杨建新研究员主持,欧阳志云副主任代表中心致开幕词。科技部以及环境保护部的代表针对项目的要求和希望作了大会发言,希望项目成果能为城市的生态环境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次会议本着“总结提高,深入交流,展望未来”的宗旨,7个课题组分别就课题进展、主要成果、未来计划等作了精彩的报告。会议邀请的南开大学朱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杨志峰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如松研究员、欧阳志云研究员等专家针对各课题的汇报内容分别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要求。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上半年的项目进展达到了预期的要求,各课题组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项目在城市能源与大气污染的关系研究、城市水循环系统分析研究、城市固体废弃物系统分析研究、城市生命体特征辩识和健康评估、城市交通系统问题识别和调控研究、城市生态工业复合体系理论与方法、城市生命体综合诊断与调控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希望项目组成员再接再厉争取圆满完成项目任务。专家评议后,各课题组成员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大家取长补短,深受启发。最后首席黄国和教授作了会议总结,他在肯定各课题组取得的成果的同时,还对各课题组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并鼓励大家加强相互交流并不断创新,争取出色完成项目的研究任务。 
      本次会议讨论热烈而富有成果,通过交流和听取与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项目各课题组都受益匪浅,激发出了许多新的思路,必将推动项目顺利而圆满地完成。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8年7月23日 
    2008-07-24
  • 《科学》关注中英水稻砷污染研究进展
      随着全球粮食危机的进一步加剧,水稻生产成为解决粮食危机关注的焦点问题。2008年7月11日出版的Science对全球水稻生产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展望。在同一期中的另一篇文章则详细评述了中国科学院朱永官研究员和英国阿伯丁大学Meharg教授的系列合作研究成果,文章认为,砷作为一个无临界值的一类致癌物在水稻中的累积是人体健康面临的一个威胁,而水稻砷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这些研究表明,含砷地下水灌溉、含砷农用化学品的使用和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导致土壤砷污染的主要原因,而水稻砷积累能力明显高于其它旱地作物(如小麦和玉米)。尽管目前尚缺乏环境流行病学的数据,对以大米为主食的人群来说,即使是轻度的大米砷污染也可能导致人体健康问题。除了大米砷污染以外,以砷污染大米为原料的各类制品也存在着砷污染问题。该联合研究小组发现米粒中的砷主要集中在表皮的糠中,因此以米糠为主要原料的制品中砷含量异常的高,而米糠制品似乎被认为是“健康食品”。更为严重的是,这些所谓的“健康食品”被用于国际食品援助计划提供给贫穷国家的儿童食用。 
      为了应对全球性的砷污染问题,各国政府在饮用水砷污染控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如果水稻砷污染问题得不到切实解决,砷污染仍将通过食物链进威胁以水稻为主食的人群的健康。为了缓解水稻砷污染问题,该联合研究小组已经开始探讨解决的途径,包括土壤改良,水分管理,水稻育种和转基因技术等。该项国际合作研究得到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英国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理事会等机构的资助,相信这些研究成果将在不同层面影响全球水稻生产和环境砷污染控制。 
                                        土壤环境研究室 
                                        2008年7月10日 
    2008-07-11
  • 国家基金重点项目《水中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安全转化过程及控制》通过中期检查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曲久辉研究员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水中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安全转化过程及控制》,顺利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材料科学部专家组的中期检查。 
      《水中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安全转化过程及控制》于2006年1月立项,项目计划完成期为2009年12月。在中期检查会上,项目负责人曲久辉研究员就项目整体进展、已取得的成果及创新点、下一步研究思路、国内外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及经费使用等情况向专家组做了汇报。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魏复盛院士任组长的专家组在认真听取报告、审阅项目组提供的书面材料并经过讨论后,充分肯定了该项目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认为该项目启动实施以来,出色地完成了阶段性研究工作计划,部分工作甚至超出了计划书的要求。专家组还对该项目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在两年半的时间内,该项目已经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31篇,包括SCI论文27篇,其中ES&T论文5篇,受理发明专利5件。 
                                                 
                                          科技开发处 
                                         2008年7月10日 
    2008-07-10
  • 中英科学家发现英国市场婴儿米粉中无机砷含量令人担忧
      最近,英国阿伯丁大学Andy Meharg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朱永官研究员和孙国新博士等负责的一项研究发现英国市场上销售的部分婴儿米粉含有较高含量的无机砷,超过中国卫生部规定的0.15 mg/kg无机砷的限量标准。阿伯丁大学Andy Meharg教授认为:“在欧盟,食品中砷污染限量至今还没有标准,这很令人担心。英国采用的也是1959年公布的标准,规定最大砷含量为1 mg/kg,在当时人们还不知道砷是一种致癌物质。中国最新颁布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中规定,大米制品中砷的最大允许含量为0.15 mg/kg。在该项研究所检测的所有婴儿米粉中,35%的产品中无机砷含量超过了中国规定的最高标准而无法在中国销售。”   婴儿米粉因刺激性小,过敏性低,营养价值高在欧洲广受欢迎。但是,众所周知,砷是一种致癌物质,而且生命早期砷暴露将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后果。此项研究指出,一个婴儿如果每天吃三勺婴儿米粉,最高砷吸入量达到欧盟饮用水标准中规定最大含量的6倍。该项研究还发现,其他以大米为原料的婴儿食品中也有较高含量的无机砷,例如米糊,布丁,空心粉等。婴儿如以这些高砷米粉为主要食物,可能存在不利健康的隐患,特别是刚断奶的婴儿。   此项研究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上以Rapid Report发表后引起一些媒体(如Independent)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2008-04-17
  • 朱本占研究员在新型羟基自由基产生分子机理的研究中取得新突破
      朱本占研究员在自由基化学研究方面又取得重要进展,其有关“过氧化氢和卤代醌不依赖于金属离子存在型的羟基自由基产生分子机理”的研究在国际著名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   羟基自由基(HO·)被公认是生物系统中最具活性的活性氧物种,能导致生物体内DNA,蛋白质和脂质氧化损伤。目前,关于羟基自由基的产生机理,最被广泛接受的是过渡金属离子催化的Fenton反应。朱本占等曾发现五氯酚的代谢产物之一四氯苯醌与H2O2反应可产生羟基自由基,其特别之处在于此过程不依赖于金属离子的存在。但其潜在的分子机理仍不清楚。   以电子自旋共振结合二级自由基自旋捕获技术为手段,通过研究发现:四氯苯醌(TCBQ,五氯酚等环境污染物的有毒代谢产物),而不是相应的半醌负离子自由基(TCSQ·-)对羟基自由基的产生极其重要。TCBQ和H2O2反应的主要产物采用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鉴定为三氯羟基-1,4-苯醌(TrCBQ-OH)的离子形式。研究还发现,反应产物TrCBQ-OH中的氧原子来自于H2O2。 基于这些数据和分析,提出以下假设:TCBQ和H2O2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不是通过一种依赖于半醌的有机Fenton反应进行,而是通过下述机理:H2O2对TCBQ进行亲核攻击,形成一种三氯氢过氧基-1,4-苯醌(TrCBQ-OOH)中间产物,这种中间产物能均裂产生羟基自由基和三氯羟基-1,4-苯醌自由基(TrCBQ-O·)。TrCBQ-O·随后能歧化形成三氯羟基-1,4-苯醌的离子形式(TrCBQ-O-)。   上述反应途径展示了一种新型的羟基自由基产生机理:羟基自由基的形成不需要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过渡金属离子参与,也不需要光照,辐射和高温加热。该机理能部分解释许多杀虫剂(如多氯代酚,六氯苯和橙色剂等)的致癌性,这些物质能在体内代谢成四氯,三氯,二氯和一氯苯醌。这方面研究成果2007年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连续发表两篇论文。 
    2008-03-23
  • 贺纪正课题组在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传统上人们往往认为微生物的地理分布与大型动植物的分布有着根本区别,即微生物是全球性随机分布的。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近年来发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同样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格局,颠覆了人们传统上对于微生物全球性随机分布的认识。这些研究证明了微生物的分布在空间上是非随机的,却仍没有回答微生物的这种非随机分布是如何产生和维持的,即哪些因子驱动了微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近日,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贺纪正课题组有关大尺度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驱动机制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论文发表于Nature系列杂志The ISME Journal上(Differences in soil bacterial diversity: driven by contemporary disturbances or historical contingencies? The ISME Journal (2008) 2, 254–264)。   他们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先进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大量土壤样品细菌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历史进化(以地理上分隔的不同取样点或土壤类型、土壤剖面层次来表征)是驱动大尺度下(约1000公里)土壤细菌多样性变化的主控因子,其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变化的贡献约为60%;当代环境扰动(以不同的取样时间和施肥处理来表征)也可造成局部土壤细菌多样性变化,其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变化的贡献约为20%;另有约20%的贡献来自于该研究尚未考察到的因子。这一研究首次在大尺度下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变化给出了定量表征,并为开展类似的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方法思路。该项研究成果表明,历史进化和现代环境扰动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变化的作用模式与大型动植物有相似之处,可能有一些对所有类型生物都适用的生物地理分布规律存在。   贺纪正研究员为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入选者,2005年到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组建“土壤分子生态学”课题组。该项研究受到科技部“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的支持。 
    2008-03-13
  • 生态中心举行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结题报告会
      为了更好地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提升项目的完成质量,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于2008年2月20日召开了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结题报告会。结题报告会由中心学术委员会主持,学术委员会成员、项目负责人、部分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会。 
      会上,2007年结题的18个面上基金项目的负责人向学术委员会做了详细汇报,并认真地回答了委员们的质询。学术委员会委员们对各个项目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和指导意见。 
      汇报结束后,学委会常务副主任江桂斌研究员充分肯定了2007年度结题的面上基金项目取得的成果。他说,18个面上基金项目总体完成情况较好,大多数项目达到了预定的研究目标、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部分项目还超额完成了预期目标。最后,学委会主任汤鸿霄院士给科研管理部门提出了要求,要求认真总结各课题的成果,注意发表论文的标注情况,按基金委要求报送结题报告。 

     
                                        科技开发处
                                     二〇〇八年二月二十一日
    2008-02-22
  • 杨敏研究员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澄清太湖水质问题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敏研究员在2008年1月11日《Science》上发表题为“Taihu Lake Not to Blame for Wuxi’s Woes”文章。他利用第一手数据指出2007年8月31日在《Science》上发表的“Doing battle with the green monster of Taihu Lake”文章中关于2007年夏季太湖蓝藻暴发导致水质问题的论述不妥,当时无锡自来水中主要致嗅物质为以二甲基三硫为主的硫醚类化合物,主要通过有机体腐败后产生,而且,水源水及自来水中藻毒素含量都很低。 
            近年来,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度关注饮用水的嗅味问题,在多次饮用水嗅味应急处理方面为地方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上述文章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科学数据。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8年1月14日 
    2008-01-14
  •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示范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8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并为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者颁奖。我中心王如松研究员等完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示范研究”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示范研究”项目围绕我国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调控方法和模式,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取得的成果为:(1)独立提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研究方法,明确了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动力学机制和控制论原理,发展了可持续发展理论。(2)率先在我国开展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研究。通过对天津、北京、扬州、马鞍山、日照等大中城市的长期研究,揭示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服务功能、物质能量代谢和反馈规律与城市生态整合机理。(3)开创性地提出了泛目标生态规划、共轭生态规划和共轭生态管理的系统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之中。(4)在国内外率先提出生态工业理论框架和产业生态转型与设计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大丰链网经济、肇东市玉米产业生态工程等示范研究。建立了适合我国的生命周期评价AGP模型和中国主要能源物料生态影响清单分析数据库。(5)将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应用于城乡可持续发展实践中,规划并指导了我国第一个生态县、第一个生态市、第一个生态省的建设,创建了省、市、县不同层次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在国家尺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概念与内涵;构筑了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评价的框架和强国对策。   该项研究提出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与方法,以及生态工程的概念与原则,为指导城乡生态建设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依据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建立的生态评价、生态规划、共轭生态管理等方法为城市与区域的生态调控与生态规划提供了科学方法;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的模式直接推动了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近年来,全国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建设工作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2008-01-10
  • 高纯(纳米型)聚合铝系列絮凝剂现代化生产工艺技术获第三届中国技术市场金桥项目优秀奖
            2007年12月15日,第三届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揭晓,我中心栾兆坤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研制开发的“高纯(纳米型)聚合铝系列絮凝剂现代化生产工艺技术”获优秀项目奖。此前,该项技术还分别获得过第十届北京市技术市场金桥奖项目一等奖和“十大技术成果转化之星”称号。 高纯(纳米型)聚合铝系列絮凝剂现代化生产工艺技术项目是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和十五国家“863”计划课题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针对聚合铝絮凝剂的合成工艺、固化干燥工艺、生产运行技术参数和生产设备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性工程研究,使我国聚合铝絮凝剂产品品质和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自2000开始大力推进高效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的产业化工作以来成绩斐然。目前,国内新建的现代化、高品质聚合絮凝剂生产线基本采用此项目的专利技术和工艺设计,已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系国家奖励办批准设立的,旨在奖励在全国技术市场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是全国技术市场行业的权威奖项,分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项目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2008-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