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北京奥运会期间大气中二噁英浓度大幅降低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庆华课题组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治理措施对大气中二噁英浓度影响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表明: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大气中二噁英浓度大幅降低,相关成果于2011年3月21日发表在最近一期美国化学会《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Environ. Sci. Technol., ASAP,DOI: 10.1021/es103926s)上。

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市政府采取了诸多污控措施来提高空气质量。在机动车污染控制方面,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奥运会期间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搬迁、关闭重污染工业企业,调整能源结构,控制燃煤污染等。二噁英是一类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三致效应。奥运会前后这些污控措施的施行对于减少大气二噁英排放有没有效果也是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研究人员采集分析了北京奥运会前后(2007-2010)的120个大气样品,结果表明奥运会期间(2008年8月)北京大气中二噁英相比奥运会前一个月(2008年7月)降低了30%,相比奥运会前一年(2007年)同期降低了70%。二噁英浓度与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因素无相关性,而与空气质量显著性相关。北京大气中二噁英的浓度呈持续降低的趋势,这也与国家“十一五”期间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相一致。研究人员还估算了北京大气中二噁英的半衰期为3.2-5.8年。

该研究对国家长期和短期污控措施在降低大气二噁英的排放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