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调研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科研经费管理工作
    11月9日,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以下简称条财局)副局长高军带领专项监督检查专家组成员调研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主任欧阳志云、科研人员代表、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及业务主管、科研财务助理代表参加了调研座谈会。 调研围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1〕32号)的推进落实情况,一线科研人员对深化“放管服”的意见建议等展开。欧阳志云介绍了中心的总体情况、近年经济资源配置举措、中心落实科研经费“放管服”改革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与会人员围绕调研主题,就财政经费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科技专项经费管理等方面工作进行了交流。 高军副局长对中心优化经济资源配置的改革举措及近年财务管理工作给予了肯定,在回应与会人员关切的同时,希望中心及时总结经验,继续深入推进科研经费“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服务重大科技产出。专项监督检查专家组成员对科学家代表提出的部分经费管理问题进行了解释。 此次调研既有答疑解惑,又有指导建议,结合同期开展的科研经费专项检查,将进一步明确中心深化落实“放管服”改革的方向,坚定我们做好生态环境科学研究和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 计划财务处 2021年11月9日
    2021-11-11
  • 中心获两项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主持的“黄土高原生态系统过程与服务”和王爱杰研究员主持的“污水深度生物脱氮技术及应用”两个项目分别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生态系统服务是21世纪地理学和生态学研究的前沿。“黄土高原生态系统过程与服务”项目将生态系统过程与服务有机结合,建立了河流输沙量变化归因诊断方法,阐明了黄河输沙量大幅减少的驱动机制;定量揭示了植被恢复中固碳和产水的权衡关系,量化了水资源植被承载力阈值;研发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估与优化模型,提出了多目标优化的土地利用配置方案。为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推动生态系统服务深化到过程机制研究,8篇代表论文4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该项目完成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要完成人为傅伯杰、陈利顶、吕一河、冯晓明、王帅。 “污水深度生物脱氮技术及应用”项目提出了水处理微生物呼吸代谢调控新原理,创建了优化生物脱氮路径、加速呼吸代谢进程和强化微生物代谢偶联等新方法,发明了控碳脱氮、解构脱氮和自养脱氮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突破了低成本深度脱氮的技术瓶颈和工程难题。成果在全国17个省市87项污水处理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降碳耗、稳达标、低成本的优异效果,引领了行业低碳创新与发展,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该项目完成单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为王爱杰、彭永臻、程浩毅、梁斌、邵凯、侯锋。   科技开发处 2021年11月3日
    2021-11-03
  • 傅伯杰院士荣获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10月28日,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会上,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联合表彰了一批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傅伯杰院士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研究,在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他长期潜心在生态保护与恢复一线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取得了重大创新成果并应用于生态建设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和社会影响。他的研究成果为我国脆弱生态区生态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恢复模式和技术途径,对我国生态保护和恢复政策的制定做出了重大贡献。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每5年一次,重点表彰在关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重大工程项目、重大基础科学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中涌现出来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本届共有93名先进个人和97个先进集体获得表彰,其中中科院获3项杰出人才和2项先进集体称号。 人事处2021年10月29日
    2021-10-29
  • 中柬环境联合实验室仪器捐赠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10月18日,中柬环境联合实验室仪器捐赠签约仪式在柬埔寨驻华大使馆举行。应柬埔寨驻华大使H.E.KHEKMCAIMEALY女士邀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生态环境中心”)副主任杨敏研究员、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主任李永红、技术交流部处长唐艳冬、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亚非处处长龚海华、生态环境中心王东升研究员、谱育科技总经理张良库等出席签约仪式。中柬水与环境合作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捐赠仪式上,H.E.KHEKMCAIMEALY大使首先向生态环境中心的援助支持表示感谢。柬埔寨约有65%的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和卫生设施,清洁水对柬埔寨来说非常重要,迫切期待中柬两国在水资源特别是清洁水领域加强合作。李永红分享了近年来中柬环境合作取得的积极成果,并就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柬未来环境合作,提出与生态环境中心一起进一步推进中柬环境中心运行,开展环境监测设备安装和低碳示范区建设,以提升柬埔寨环境管理水平的建议。杨敏回顾了生态环境中心在柬埔寨水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联合实验室组建与运行、人员交流和培训方面等方面的合作成效,并表示未来将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中心的优势,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为提升柬埔寨环境监测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做出更多贡献。最后,H.E.KHEKMCAIMEALY大使代表柬埔寨工业、科学、技术和创新部部长ChamPrasidh先生与杨敏共同签署了中柬环境联合实验室仪器捐赠协议。 生态环境中心先后于2014年与柬埔寨工业与手工业部建立合作关系,2016年与柬埔寨环境部建立合作关系,2018年推动中国科学院与柬埔寨环境部签署合作备忘录,2020年与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中国-柬埔寨环境合作中心建设。在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和“中国科学院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支持下,与柬埔寨工业、科学、技术和创新部共建的中柬环境联合实验室是落实中柬两国合作备忘录的重要成果之一。此次仪器设备捐赠,对于推动联合实验室建设成为中柬科学研究与合作基础平台以及中国科技力量在柬埔寨进行环境标准体系构建、技术培训、合作研究及示范工程建设的窗口,加强柬埔寨环境监测能力和检测能力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水与环境卓越中心 国际合作办公室 2021年10月27日
    2021-10-27
  • 第十一届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暨村镇环境科技产业论坛成功举办
    10月13日至10月16日,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生态市政建设专业委员会、“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环境科技产业联盟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暨村镇环境科技产业论坛”在环保之都-宜兴成功召开。来自国家有关部委、地方政府、高校及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等60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开幕式上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会长卢英方到会致辞,他对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也对生态市政建设专业委员会在今年5月份成立不久就组织如此规模的会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生态环境中心副主任、生态市政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杨敏简要介绍了生态环境中心在村镇生态设施建设领域砥砺前行的历史。2008年成立了住建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北方研究中心,系统研究农村污水治理的技术、政策、标准和模式,在此基础上2020年7月成立了ANSO环境产业联盟,并于今年5月成立了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生态市政建设专委会,将视野从农村污水进一步拓展到整个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环境科技合作,用中国的技术和智慧服务沿线国家。宜兴市副市长周峰、ANSO秘书处高级业务主管贾波也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祝贺。 “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是由生态环境中心与水工业市场杂志联手打造出的一个全国性农村环境技术交流平台,十一年来,论坛促进了政产学研的合作,见证了中国农村污水治理产业从无到有,从乱到治,从模仿到自主创新全过程。作为生态市政建设专委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大会,本次会议对交流领域做了大幅拓展,除了传统的农村污水治理模块,还增加了村镇厕所、垃圾、供水三大板块,总计45场主论坛报告,31场分论坛报告。ANSO环境产业联盟理事长刘俊新研究员主持了村镇污水论坛,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李子富教授(北京科技大学)、何品晶教授(同济大学)和胡承志研究员分别组织了厕所、垃圾、供水三个分论坛。此次大会邀请中国工程院曲久辉、徐祖信和任洪强三位院士分别做了“脱贫地区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战略研究”、“我国东部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实践”、“农村污水处理装备标准化的思考”主旨报告,三位院士为今后农村生态设施建设指明了方向。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住建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北方研究中心 ANSO环境产业联盟 2021年10月19日
    2021-10-19
  • 第十一届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暨村镇环境科技产业论坛成功举办
    10月13日至10月16日,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生态市政建设专业委员会、“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环境科技产业联盟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暨村镇环境科技产业论坛”在环保之都-宜兴成功召开。来自国家有关部委、地方政府、高校及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等60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开幕式上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会长卢英方到会致辞,他对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也对生态市政建设专业委员会在今年5月份成立不久就组织如此规模的会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生态环境中心副主任、生态市政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杨敏简要介绍了生态环境中心在村镇生态设施建设领域砥砺前行的历史。2008年成立了住建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北方研究中心,系统研究农村污水治理的技术、政策、标准和模式,在此基础上2020年7月成立了ANSO环境产业联盟,并于今年5月成立了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生态市政建设专委会,将视野从农村污水进一步拓展到整个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环境科技合作,用中国的技术和智慧服务沿线国家。宜兴市副市长周峰、ANSO秘书处高级业务主管贾波也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祝贺。 “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是由生态环境中心与水工业市场杂志联手打造出的一个全国性农村环境技术交流平台,十一年来,论坛促进了政产学研的合作,见证了中国农村污水治理产业从无到有,从乱到治,从模仿到自主创新全过程。作为生态市政建设专委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大会,本次会议对交流领域做了大幅拓展,除了传统的农村污水治理模块,还增加了村镇厕所、垃圾、供水三大板块,总计45场主论坛报告,31场分论坛报告。ANSO环境产业联盟理事长刘俊新研究员主持了村镇污水论坛,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李子富教授(北京科技大学)、何品晶教授(同济大学)和胡承志研究员分别组织了厕所、垃圾、供水三个分论坛。此次大会邀请中国工程院曲久辉、徐祖信和任洪强三位院士分别做了“脱贫地区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战略研究”、“我国东部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实践”、“农村污水处理装备标准化的思考”主旨报告,三位院士为今后农村生态设施建设指明了方向。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住建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北方研究中心 ANSO环境产业联盟 2021年10月19日
    2021-10-19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一级巡视员李世东一行调研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0月12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以下简称国家林草局)科技司一级巡视员李世东一行5人调研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主任欧阳志云、相关处室负责人、科研人员代表和科技开发处等相关人员参加了调研座谈会。会上,科技开发处处长严岩介绍了中心发展历程、学科布局、成果产出等情况,并着重介绍了中心近年在科技管理方面的改革举措。研究团队代表徐卫华研究员汇报了中心在全国生态系统评估、自然保护地体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和对国家相关政策与管理的支撑情况。随后,与会代表们围绕人事、教育、财务和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举措和成效展开了热烈交流。 李世东充分肯定了中心在科技支撑国家林草局生态保护方面的贡献和在科技管理机制创新方面做出的成绩,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推动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对国家生态保护的科技支撑力度。 欧阳志云表示,感谢国家林草局对中心长期的支持和帮助,双方具有良好、紧密的合作关系,本次调研对于增进双方了解和深化合作交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希望中心能够在科技支撑国家林草局、推进国家生态保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会议现场   科技开发处 2021年10月13日
    2021-10-13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一级巡视员李世东一行调研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0月12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以下简称国家林草局)科技司一级巡视员李世东一行5人调研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主任欧阳志云、相关处室负责人、科研人员代表和科技开发处等相关人员参加了调研座谈会。会上,科技开发处处长严岩介绍了中心发展历程、学科布局、成果产出等情况,并着重介绍了中心近年在科技管理方面的改革举措。研究团队代表徐卫华研究员汇报了中心在全国生态系统评估、自然保护地体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和对国家相关政策与管理的支撑情况。随后,与会代表们围绕人事、教育、财务和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举措和成效展开了热烈交流。 李世东充分肯定了中心在科技支撑国家林草局生态保护方面的贡献和在科技管理机制创新方面做出的成绩,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推动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对国家生态保护的科技支撑力度。 欧阳志云表示,感谢国家林草局对中心长期的支持和帮助,双方具有良好、紧密的合作关系,本次调研对于增进双方了解和深化合作交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希望中心能够在科技支撑国家林草局、推进国家生态保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会议现场   科技开发处 2021年10月13日
    2021-10-13
  • 中心成功举办2021年度科研财务助理专业胜任能力提升培训班
    为积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1】32号)文件的有关要求,深入推进科研财务助理队伍建设,提升科研财务助理专业胜任能力,9月27-29日,我中心与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联合举办科研财务助理专业胜任能力提升培训班。来自中心各实验室、编辑部的40名科研财务助理参加了本次培训。 培训采用“定制课程+内部培训”相结合的形式,旨在提高科研财务助理的综合业务能力。定制课程由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从国家科技战略发展规划、科研财务助理履职能力、科研资金审计及办公软件使用等方面进行讲授。内部培训由计划财务处、科技开发处、国际合作办公室分别就中心近期修订的财经制度要点,以及科研项目、材料资产采购、国际交流等科研相关业务的办理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集中宣讲。 在培训最后的交流环节,科研财务助理畅谈学习心得,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受益匪浅,既了解了科研管理改革的宏观政策,又进一步提升了履职能力;既坚定了工作信念,又增强了工作信心。 中心将持续推进科研财务助理队伍建设,健全科研财务助理制度,全面提升科研财务助理专业水平,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更好地服务科研。 本次培训由计划财务处牵头组织,科技开发处、国际合作办公室协助,人事处指导,中心自主部署的《科研财务助理队伍建设项目》提供经费支持。 培训现场 合影 计划财务处2021年10月8日
    2021-10-11
  • 中心成功举办2021年度科研财务助理专业胜任能力提升培训班
    为积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1】32号)文件的有关要求,深入推进科研财务助理队伍建设,提升科研财务助理专业胜任能力,9月27-29日,我中心与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联合举办科研财务助理专业胜任能力提升培训班。来自中心各实验室、编辑部的40名科研财务助理参加了本次培训。 培训采用“定制课程+内部培训”相结合的形式,旨在提高科研财务助理的综合业务能力。定制课程由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从国家科技战略发展规划、科研财务助理履职能力、科研资金审计及办公软件使用等方面进行讲授。内部培训由计划财务处、科技开发处、国际合作办公室分别就中心近期修订的财经制度要点,以及科研项目、材料资产采购、国际交流等科研相关业务的办理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集中宣讲。 在培训最后的交流环节,科研财务助理畅谈学习心得,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受益匪浅,既了解了科研管理改革的宏观政策,又进一步提升了履职能力;既坚定了工作信念,又增强了工作信心。 中心将持续推进科研财务助理队伍建设,健全科研财务助理制度,全面提升科研财务助理专业水平,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更好地服务科研。 本次培训由计划财务处牵头组织,科技开发处、国际合作办公室协助,人事处指导,中心自主部署的《科研财务助理队伍建设项目》提供经费支持。 培训现场 合影 计划财务处2021年10月8日
    2021-10-11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