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环境中心组织集中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

      10月16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中心党委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组织党员、科研骨干、职工群众、研究生共300余人在环境科学楼报告厅集中收看了开幕会直播。 
      大家一致认为,党的二十大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高瞻远瞩、举旗定向、总揽全局、气势恢宏,是中国共产党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政治宣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 
      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极大鼓舞了各位党员干部群众。有的同志谈到:“习总书记的报告是未来奋斗的行动指南,新的伟大征程上,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挑战如何严峻,我们都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有的同志谈到:“作为生态环境工程学科的一名科研人员,感受到时代赋予我的责任感,更要沉下心潜心研究专业知识,做对国家环境治理有实际意义的研究,争取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方面有所贡献”;有的同志谈到:“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一名学生,我深知自己专业对于国家环境治理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党员,将时刻以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提高自身修养,为党的中心任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家纷纷表示,身为“国家队”“国家人”,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始终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充分发挥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作用,为推进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创新贡献。 
        
             
       党委办公室 
       2022年10月17日 
    2022-10-17
  • “多通道污水病毒富集设备”专家论证会顺利召开

      9月2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形式顺利召开了“多通道污水病毒富集设备专家论证会”。会议邀请侯立安院士、曲久辉院士、吴清平院士,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张岚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张勇研究员、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戚宇华研究员、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仪器分会曾伟高级工程师、北京中科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原霖高级兽医师、宜昌市城发集团建投水务有限公司陈茂东高级工程师组成多领域专家组进行论证。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敏研究员、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长城,科技处处长严岩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城市建设与更新处副处长任海静主持。 
      张长城首先介绍污水中病毒检测以及设备开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会议成立论证会专家组,推举侯立安院士为专家组组长。杨敏代表设备研发团队介绍了污水病毒富集方法的原理、创新点以及设备的示范应用效果。于丽娜博士现场展示了“多通道污水病毒富集设备”的设计原理和操作方法。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创建了一种新的污水病毒富集浓缩方法——基于铝盐混凝沉淀络合促溶法,该方法目前已纳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污水中新型冠状病毒富集浓缩和核酸检测方法标准》(WS/T 799—2022);会同北京华科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多通道污水病毒富集设备,可灵活自动化处理1~16份样品,无需人工值守,与人工富集技术相比,提高了污水病毒富集效率,并已在我国的江苏省、香港地区以及尼泊尔等地进行了验证和示范应用。专家组认为,该项成果创新性强,应用价值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对病毒的及时有效监测预警、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开发处 
      2022年10月8日
      
    2022-10-08
  • 魏源送研究员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1届会议上发言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1届会议于9月12日至10月7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理事会负责讨论全年所有需要关注的人权问题和状况。受北京科协和北京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联合推荐,魏源送研究员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1届会议远程发言,分享了“中国-斯里兰卡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中心”在饮用水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合作成果。 
      201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64/292号决议,明确“享有安全和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的权利是一项人权,这项人权对于充分享受生命和所有人权来说必不可少”。2014年以来,在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的指导下,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开启了与斯里兰卡在水与卫生领域的全面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中斯水科技合作体现了如下特点: 
      有理念。聚焦清洁饮用水和卫生设施,符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第六条; 
      接地气。切实帮助当地老百姓解决安全饮用水等重大民生问题; 
      模式新。通过人才培养-科教援助-企业落地的新型合作链模式为受援国提供中国经验和技术; 
      有成效。围绕饮用水安全保障,双方在能力建设、人才培养、合作研究、工程示范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产生了丰硕的成果; 
      有影响。中斯水科技协议的签署得到了两国元首的见证,并被列入中斯两国政府联合声明,自启动初期就受到了双方政府的高度关注。 
      视频及相关报道:北京市科协常委魏源送教授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1届会议上发言 
        
      中国-斯里兰卡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中心
      国际合作办公室
      2022年9月27日
    2022-09-27
  • 中斯水中心召开绩效评估与工作推进会

      中国-斯里兰卡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中心(以下简称“中斯水中心”)于2022年9月20日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形式召开了2018-2021年绩效评估与工作推进会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聘教授邱华盛、中国科学院大学农学院执行院长冯锋以及华北电力大学肖峰教授作为专家应邀出席了会议。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等项目参加单位、青岛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项目合作单位以及生态环境中心4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生态环境中心副主任杨敏研究员主持。魏源送研究员首先汇报了中斯水中心2018-2021绩效评估情况、2022年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工作设想。各项目参加单位围绕CKDu追因、安全供水、水资源管理、材料防腐等主题报告了取得的主要工作进展、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三位专家高度评价了中斯水中心各项目承担单位的工作成效,并指出了进一步明确中斯水中心的建设目标、凝练科学问题以及工作成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院国际合作局、生态环境中心的大力支持以及各参加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由商务部援建的中斯水中心大楼已于2021年10月投入使用,中斯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斯水中心在首次院海外科教合作中心绩效评估中获得“优秀”的成绩。面向未来,中斯水中心需要将工作阵地前移,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在斯里兰卡开展工作,加强与斯方全方位的科技合作,并将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展到大气污染、材料腐蚀等领域,促进科研成果在斯里兰卡的转化应用以及造福民生。
       
        
       中国-斯里兰卡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中心 
      国际合作办公室 
      2022年9月27日 
    2022-09-27
  • 中心2022年度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申报取得优异成绩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2年集中受理期项目的评审结果公布。我中心在本次基金申报中取得优异成绩,共获得青年、面上、重点、杰青、优青等各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7项,资助数量、总体资助率与资助额度较去年同期均有所提升,其中资助数量与资助额度较同期增长超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国家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是衡量科研水平、实力和人才队伍的重要标志。我中心在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中取得的优良成绩,体现了中心在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期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中心始终高度重视国自然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工作,科技处将继续提高申报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项目申请质量,推动中心科研的高质量发展。 
      科技开发处 
      2022年9月19日
    2022-09-19
  • 气候变化背景下基于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和水力发电的自然资本投资研讨会顺利举行

      9月2日,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斯坦福大学自然资本项目和摩尔基金会共同组织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基于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和水力发电的自然资本投资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顺利举行,来自全球约200多名科研工作者通过线上和线下参加了研讨。  
      本次研讨会汇集了中国和国际水电建模以及自然资本评估方面的专家,基于全球和中国的案例研究,重点研讨了三方面内容:1)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管理对水力发电的作用;2)用于流域水电绿色开发的优先投资工具;3)水力发电过程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与成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欧阳志云研究员、美国斯坦福大学自然资本项目组负责人Gretchen Daily院士和项目主管Mary Ruckelshaus以及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副院长丁秀丽正高在开幕式致辞;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Stephen Polasky院士,美国斯坦福大学自然资本组的Adrian Vogl博士、 Rafael Jan Pablo Schmitt博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邬桐博士,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的苏伟博士、翟然博士以及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的刘纪根正高和陈端正高等进行了精彩汇报,线上线下听众积极参与讨论,研讨会受到与会科研人员的一致好评。 
      本次研讨会有效促进了科研工作者、生态系统管理者与水电企业的交流,将为气候变化背景下优化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投资、实现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和水力发电协同增益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 
      研讨会现场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2年9月13日 
        
      
    2022-09-13
  • “建设生态环境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支撑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暨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第二十三届发展战略研讨会成功举行

      为进一步助力首都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中心“十四五”规划深入实施,9月7-9日,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延庆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建设生态环境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支撑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暨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第二十三届发展战略研讨会。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陈添、副局长刘贤姝,延庆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颛孙永麒,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延庆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中心领导班子成员、科研和管理骨干1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在“建设生态环境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支撑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上,欧阳志云首先介绍了三方共同举办研讨会的背景与目的,并感谢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延庆区人民政府、延庆区生态环境局的支持。陈添介绍了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目标与科技需求。颛孙永麒以“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持续建设最美冬奥城,奋力谱写延庆绿色发展新篇章”为题,介绍了延庆区践行生态文明的实践案例。 
      贺泓从中国科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介绍、发展环境分析、定位与目标、主攻方向与重大任务、新兴前沿方向和未来技术、体制机制改革与实施保障措施等六个方面介绍了“十四五”发展规划情况。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倩研究员、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强志民研究员、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郑华研究员报告了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工作成果与国重重组的思路与进展。刘贤姝从基础成效、总体思路和科技需求三个方面做了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科技需求的交流报告;颛孙永麒重点从延庆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需求方面进行了交流;宋茂勇从服务北京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健康北京、服务北京生态文明建设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心有关工作。三方围绕如何进一步开展合作,拓展和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的战略需求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 
      在中心第二十三届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欧阳志云作了“强化使命担当 抢占科技制高点 推进中心更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分析了当前中心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汇报了中心一年来创新发展态势和各项举措以及下一步重点工作。房自正作了“聚焦主责主业 狠抓工作落实 推动中心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报告,报告从深入学习中央和院党组重要决策部署、中心2022年党建工作贯彻落实情况、下一步工作重点进行了汇报,并就党风廉政、科研诚信、安全稳定、疫情防控等方面工作进行了提醒。中心与会人员围绕做好“国家事”、勇担“国家责”,在“十四五”规划、国重重组、人才工作等方面,为中心更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欧阳志云在总结中指出,本次研讨会与服务北京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相结合,为中心与北京市建立更全面更全方位更深层次合作奠定了新的基础;在面向中心下一步重点工作中强调,要认真做好国重重组工作,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思考立足点和出发点,找准真需求,研究真问题,抢占科技制高点,作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新的更大贡献。 
      研讨会期间,与会人员还在颛孙永琪的陪同下,实地参观了“延庆区生态文明展”,进一步感受延庆区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变化。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阳志云作中心工作报告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添讲话
      延庆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颛孙永麒讲话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房自正作党建工作报告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贺泓作中心“十四五”规划报告
       
      部分代表合影
        
      综合办公室 
      2022年9月13日 
      
    2022-09-10
  • “面向发展中国家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南南合作与服务贸易国际论坛”上发布

      9月3日,由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共同主办的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南南合作与服务贸易国际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中外政府部门、驻华使领馆、国际机构、科研院所、行业组织、企业及私营部门等来自31个国家的600余位代表在现场或线上出席。我中心科技成果——“面向发展中国家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在本次论坛上发布。 
      中心副主任杨敏研究员受邀出席嘉宾对话,分享了CAS-TWAS水与环境卓越中携手ANSO环境科技产业联盟,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的实践经验与思考,并发布了“面向发展中国家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科技成果。该成果主要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6),针对发展中国家不同的饮用水安全保障需求,重点开发了低成本除砷、除氟、雨水收集净化、清洁水塘等技术,以人才培养为切入点,通过能力建设、合作研究、技术示范等方式开展南南合作,提升其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造福当地民众。 
      “南南合作与服务贸易国际论坛”以“加强南南技术合作,共促全球绿色发展”为主题,旨在深入研讨技术合作对加快推动南南及三方合作的作用和影响,探索优化创新南南及三方合作的形式与路径,助力全球经济恢复和绿色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国际合作办公室 
      CAS-TWAS水与环境卓越中心 
      2022年9月10日 
        
      
    2022-09-10
  • 中心召开青年骨干职工2022年情况通报会

      9月5日下午,中心召开了青年骨干职工2022年情况通报会,中心部分领导班子成员、副高级及以下专业技术人员、机关管理人员和特别研究助理等约3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副主任房自正主持。 
      中心主任欧阳志云首先介绍了中心总体情况,回顾了中心历史沿革和使命定位,对“十三五”期间发展态势和主要成就做了系统总结。欧阳志云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对科技创新做出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了院2022年度夏季党组扩大会议、所长专题研讨班有关要求。欧阳志云还介绍了下一步中心重点工作,强调中心将按照中央和院党组工作部署,聚焦主责主业,狠抓工作落实,深入推进“十四五”规划,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创新贡献。 
      房自正传达了中央和中科院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介绍了《院党组关于新时期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举措》文件内容,着重强调了青年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房自正还对中心人才工作现状进行了总结,指出中心人才工作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也面临压力和挑战,今后将持续优化人才工作举措,推动人才工作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科技处处长严岩简要介绍了中心十四五规划情况。房自正还传达了国家、中科院和北京市最新疫情情况和防控政策要求。 
        
        
      人事处 
      2022年9月7日
      
    2022-09-07
  • 中心2022年研究生新生入所教育成功举办

      9月2日,中心2022年研究生新生入所教育在环境科学楼报告厅举行。中心傅伯杰院士、中心主任欧阳志云,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房自正,中心副主任杨敏,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长城,中心党委委员、导师代表强志民出席会议。2022级秋季博士生、2021级直博生和硕士生、2021年9月后入所联培生共计406人接受了入所教育。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会议由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房自正主持。 
      欧阳志云主任首先祝贺并欢迎同学们进入中心学习深造,殷切期盼同学们在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平台上学有所成、科技报国。中心副主任杨敏以中心的历史沿革和使命定位为引,对中心实验室、研究方向、研究团队、科研实力和强大的科研平台进行了详细介绍,帮助新生们更快地融入中心大家庭。 
      傅伯杰院士在会上作“生态环境与社会责任”名师系列报告第一讲《守正、学习、创新——如何做好研究生》。傅院士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和研究生培养经验,强调了“恪守正道”、“不断学习”和“勇于创新”的重要性,分析了坚持一个研究方向和坚守一个区域的必要性,对研究生成长提出三个要求:多读本领域和跨领域前沿进展、实验设计需谋定而后动、与导师及时沟通共同进步。傅院士提出的建议对如何做好一名研究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导师代表强志民研究员建议同学们在研究生期间不仅要培养独立科研的能力,还要有人际交往的能力,注重与导师、同学的沟通交流,同时锤炼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老生代表刘美分享了自己的读研体会,提醒同学们做科研要提高主动性、端正心态,懂得创新,跳出舒适圈,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新生代表杨茜元发言表示要珍惜并充分利用中心的优秀平台,努力拓展国际视野,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勤奋拼搏,无悔于心。
      入所教育系列报告环节中,中心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老师为同学们讲解实验室安全和野外科考安全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中心科研道德委员会负责人为同学们做了科研道德工作专题教育;中心负责网络、文献、财务和仪器设备资源的老师们为同学们介绍了中心各类服务平台的使用;教育处工作人员分别为同学们讲解了学籍管理、培养教务、学位和奖学金评审、研究生奖助学金、就业以及研究生公寓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程序和相关规定。研究生会负责人对研究生会的定位进行了阐述并欢迎新生们加入。 
      新生入所教育,是中心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历届新生开学的第一课。中心希望通过举办入所教育,引导新生进一步融入中心的科研、学生和生活,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科学规划学习生涯,乘风破浪,扬帆起航,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教育处
      2022年9月5日
      
    202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