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伯杰院士荣获2022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地球科学奖

      12月16日,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公布了2022年度陈嘉庚科学奖获奖项目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获奖人。本年度共有6个项目获陈嘉庚科学奖,6人获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作为主要完成人的“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项目荣获陈嘉庚科学奖-地球科学奖。
      黄土高原是我国典型生态脆弱区,干旱缺水、土壤侵蚀严重,揭示土地利用结构与水土过程的相互作用是有效开展水土保持的科学基础。以退耕还林为主的大规模植被恢复以来,认识碳水过程变化及其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成为新的挑战。傅伯杰院士及其团队通过野外观测与调查、遥感监测和模型发展等多种手段,创立了“格局-过程-服务”的综合分析方法,在土地利用类型、坡面、小流域和区域多个尺度上开展了土地利用结构与水土过程的相互作用研究,系统阐明了土地利用格局对土壤水分、养分和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发展了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分析方法,揭示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固碳与产水服务的权衡关系及其时空变异规律;确定了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水资源承载力阈值,发现目前植被恢复规模已接近区域水资源可持续承载力阈值;研发了具有生态系统服务定量评估、土地利用管理情景模拟、优化决策等功能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估与优化模型系统,提出了面向生态系统服务多目标优化的土地利用配置方案。研究推动了自然地理学从定性结构到定量过程研究的发展,引领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深入到过程机制和综合集成,为黄土高原生态恢复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陈嘉庚科学奖是以对我国科教事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励。它的前身是1988年设立的陈嘉庚奖。2003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成立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设立陈嘉庚科学奖。陈嘉庚科学奖目前共设六个奖项:数理科学奖、化学科学奖、生命科学奖、地球科学奖、信息技术科学奖和技术科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个奖项每次评选一项,获奖人数一般为一人,以奖励近期在中国做出的重大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2年12月19日 
    2022-12-19
  • 汤鸿霄先生的讣告

      讣 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原主任,我国环境水质学学科创始人、著名环境工程学家汤鸿霄先生因病于2022年12月16日6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汤鸿霄先生1931年10月出生于河北徐水,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59年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任教,1977年到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现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工作。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汤鸿霄先生是我国环境水质学学科的开拓者,先后从事蓟运河汞污染、湘江镉污染、鄱阳湖铜污染等重金属形态、评价及治理研究,率先开展了环境微界面水质过程和表面络合计算模式研究,在无机高分子絮凝理论和絮凝剂研发上取得系列突破,主持创建我国第一座聚合氯化铝现代化生产厂及稳定化聚合氯化铁工艺。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等。
      汤鸿霄先生一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事业。他学识精深,治学严谨,谦虚谨慎,淡泊名利,提携后人,为国家水环境保护与饮用水安全保障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培养了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和行业专家。他的逝世,是我国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界的重大损失。
      汤鸿霄先生的杰出贡献和高尚风范,将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后人奋勇前行!我们对汤鸿霄先生的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汤鸿霄先生永垂不朽!
      家属及学生代表初定于12月19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举行简单的遗体告别仪式。有发送唁电、唁函与送花圈的单位或个人,请与汤鸿霄先生治丧办公室联系(刘杨,62923549,13426409747,yangliu@rcees.ac.cn)。
      汤鸿霄先生治丧委员会
      2022年12月16日
      汤鸿霄先生治丧委员会
      主 任:欧阳志云
      治丧委员会名单(按姓氏笔划排序):
      王 军 毛振钢 曲久辉 朱永官 刘俊新 刘 博 江桂斌
      严 岩 杨克武 杨 敏 连 静 宋茂勇 张长城 张文婧
      张利田 张秀丽 张 昱 欧阳志云 房自正 胡承志 祝贵兵
      贺 泓 曹 青 傅伯杰 强志民 魏源送
      联系人:刘 杨(62849180,13426409747)
      刘 超(62849136,18910081298)
      传 真:010-62923549
      E-mail:yangliu@rcees.ac.cn,ryuutyou6@rcees.ac.cn
      汤鸿霄先生告别仪式
      时间:12月19日15时
      地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告别厅(外科楼B2层)
      请参加的朋友、同事、师生,自行乘车前往。疫情期间,请注意加强自我防护,尽量减少聚集时间。
      
    2022-12-16
  • 庄媛当选院青促会地学分会副会长

      12月11日,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球科学分会(以下简称“青促会地学分会”)召开了换届工作会议,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庄媛副研究员当选青促会地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会长。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以下简称“青促会”)旨在通过有效组织和支持,团结、凝聚全院青年科技工作者,拓宽学术视野,促进相互交流和学科交叉,提升科研活动组织能力,培养造就新一代学术技术带头人。截至目前,青促会会员人数已超过5000人,设有地球科学、数理科学、化学材料、生命科学、工程装备和信息管理6个学科分会。  
      庄媛副研究员,入选2022年度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主要从事饮用水水质转化与控制技术方面的研究,已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1篇,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15项(含发明专利11项),担任水质学第一党支部副书记、国际水协会中国青年委员会委员、《环境工程学报》特邀学术编辑&青年编委、《Chinese Chemical Letters》青年编委等,获首创水星应用产业新人银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3/6)、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先锋团队”(排名7/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论坛优秀报告奖等奖项。 
        
      人事处 
      2022年12月15日 
    2022-12-15
  • 中心第九届学位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顺利召开

      12月12日,中心第九届学位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顺利召开。会议由学位委员会副主席贺泓院士主持,14名学位委员会委员出席了会议。
      会议对2023年冬季批次的研究生学位申请进行了审议和无记名投票,全票通过了17名学术博士生、2名学术硕士生和2名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学位申请,对1名博士生做出了缓议学位的决议;会议审定了中心行业导师新增备选名单,审核了中心行业导师资格申请;讨论通过了3名研究生的跨学科门类调整专业申请。此外,会议对《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学位工作细则》进行了审议,提出了修改意见。     
      教育处  
      2022年12月15日 
      
    2022-12-15
  • 中心召开“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区域生态产品核算技术方法与价值实现机制”项目启动与实施方案论证会

      11月24日,中心以线上会议的方式在北京召开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区域生态产品核算技术方法与价值实现机制”(项目编号:2022YFF1301800)项目启动与实施方案论证会。项目咨询专家傅伯杰院士、欧阳志云研究员、王克林研究员、贺金生教授、彭建教授、李周研究员、高敏雪教授、冯仁国研究员、钟华研究员、吴炳方研究员和谢高地研究员等11位任务专家,武晋云高级会计师和沈康利高级会计师2位财务专家,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生态环境处处长王磊、副研究员孙昊,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任小波处长,中心科技开发处处长严岩、项目主管门彬,项目负责人郑华研究员和各课题负责人、研究骨干等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 
      王磊代表项目管理机构围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最新要求,希望项目团队在高质量完成的“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基础上,认真归纳总结,继续开拓创新,提升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化,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落地实施。任小波代表项目推荐单位致辞,肯定了中心在生态产品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方面的成果与贡献,提出了项目实施和管理方面的具体要求,希望项目组加强协作、注重应用。严岩代表项目承担单位致辞,表示“区域生态产品核算技术方法与价值实现机制”项目的实施对推动建立健全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意义重大,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提供支撑,中心将全力保障项目实施,确保项目任务目标全面落地。   
      郑华研究员汇报了项目的整体情况和总体实施方案,课题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朱军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郑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王学志研究员和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刘桂环研究员分别详细汇报了4个课题的实施方案。与会专家一致通过项目和各课题的实施方案,认为本项目的实施将为国家推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科学的理论、方法及技术,为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奠定基础。同时,专家还对项目及课题实施方案的完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本次会议为进一步推动项目研究任务有序开展,保障项目目标顺利实现奠定了重要基础。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2年12月5日 
    2022-12-05
  • 首届环境与健康论坛暨Environment & Health新刊发布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美国化学会联合举办首届环境与健康论坛暨Environment & Health新刊发布会于2022年11月30日在北京盛大召开。这是继美国化学会2005年聘任江桂斌院士为ES&T在亚洲的第一位副主编之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美国化学会的再一次的深度合作。E&H国际编委会成员、美国化学会总部及北京Office的相关负责人、生态环境中心领导欧阳志云、张长城、宋茂勇及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部分师生参加了会议。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通过多个在线直播平台面向所有观众开放,吸引了超过3万的观众在线收看。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志云研究员、美国化学会出版部高级副总裁Sarah Tegen博士和沈洪兵院士分别致辞祝贺E&H的启动并对期刊的未来发展提出期许和愿景。 
      欧阳志云主任表示,生态环境中心将会全力支持E&H的快速发展,希望通过与美国化学会的紧密合作,推动学科进步,为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提供高水平的学术平台。在江桂斌院士的领导下,相信一定能为E&H的国际化发展及影响力提升提供巨大的推力,进一步带动我国环境健康学科的发展,提升我国在环境健康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美国化学会出版部高级副总裁Sarah Tegen博士表示很高兴能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这样的知名研究机构再次开展合作,E&H不仅能为环境与人类健康的最前沿研究提供一个国际科研交流平台,同时也将为这一领域的国际政策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相信在江桂斌院士的领导下,该刊将迅速成长为被科研人员高度认可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质量期刊。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CDC主任沈洪兵院士表示,一个期刊要想办得好,最重要的是要有特色,要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让先进的出版理念更好地为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服务;同时,也要面向国家需求,面向未来应用,努力使其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希望E&H期刊为青年学者们提供展示其学术独立和雄心的平台,为打造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全球生命共同体做出贡献。 
      江桂斌院士介绍了创办E&H期刊的初衷和环境健康领域目前的学科发展与需求情况,提出了期刊的发展规划和未来目标,并对编委团队进行了详细介绍。E&H编委会目前由50位来自12个国家的从事环境健康相关领域研究的知名科学家组成,其中国际编委占比为56%,体现了期刊的国际化水平。E&H将致力于为环境健康领域最前沿、最重要和最新颖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和跨越发展,为建立“清洁、健康和可持续的环境”做出贡献。 
      论坛邀请了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阿尔伯塔大学X. Chris Le教授,复旦大学阚海东教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Francesco Faiola研究员和瑞典厄勒布鲁大学Heidelore Fiedler教授,分别就目前最为关注的新冠病毒检测与环境传播、大气污染健康效应、干细胞毒理学和新污染物国际合作等主题做了学术报告。学术报告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受到入会听众好评。 
      环境与健康论坛将在今后持续开展,形成系列学术活动,从而促进环境健康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扩大E&H的学术影响力。 
      论坛线上会场
      文献信息与学术传播中心
      2022年12月1日
      
    2022-12-01
  • 中心召开“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市格局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与调控技术”项目启动与实施方案论证会

      11月21日,中心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北京召开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市格局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与调控技术”(项目编号:2022YFF1301100)项目启动与实施方案论证会。项目咨询专家傅伯杰院士、舒俭民研究员、安树青教授、王克林研究员、宋长青教授、王世新研究员和彭建教授,财务专家武晋云高级会计师和沈康利高级会计师,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生态环境处处长王磊,中心科技开发处处长严岩,项目负责人周伟奇研究员和各课题负责人、研究骨干等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王磊代表项目管理机构介绍了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最新进展,以及科技部对“十四五”生态专项的管理理念和最新要求。强调项目实施过程要紧跟国家战略和前沿趋势、项目的研发技术要明确怎么用、用在哪,并对应用效果开展科学评价。严岩代表中心致辞,表示开展城市格局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与调控技术研究,对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中心将全力保障项目实施,确保项目任务目标全面落地实现。  
      周伟奇研究员汇报了项目的整体情况和总体实施方案,课题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史文娇研究员、北京大学的李培军教授、武汉大学的李慧芳教授、周伟奇研究员和上海交通大学的车生泉教授进一步详细汇报了5个课题的实施方案。项目咨询专家一致通过项目和各课题的实施方案,肯定了项目有望在城市格局表征与量化等关键技术实现技术方法创新、在格局演变的生态环境综合效应方面实现理论创新,认为通过这些技术方法和基础研究在城市多目标调控管理中的示范应用,将为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的精准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综合管理提供综合的科学与技术支撑和实践案例。项目咨询专家还对项目实施方案的完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项目立项后,项目组在已有研究基础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致地明确了主要研究任务、细化了关键技术途径、统筹安排了项目各项任务的实施进度。本次论证会后项目组将进一步根据专家意见,优化实施方案、明确研究工作重点及各项任务节点,为项目的具体实施阶段打好基础。 
      本次会议为进一步推动项目研究任务有序开展,保障项目目标顺利实现奠定了重要基础。 
      周伟奇研究员汇报项目总体实施方案 
      项目启动会现场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2年11月30日 
    2022-11-30
  • 中心召开“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水林田湖草沙耦合机制与系统修复模式”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

      11月27日,中心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水林田湖草沙耦合机制与系统修复模式”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项目聘请了傅伯杰院士、欧阳志云主任、朱永官院士、李远研究员、刘国彬教授、范树印研究员、安树青教授、舒俭民研究员、仲崇峻研究员等9位专家,武晋云高级会计师、闫丽华高级会计师2位财务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实施方案进行论证咨询,中心科技开发处处长严岩研究员、项目主管门彬老师,项目负责人吴钢研究员以及各课题负责人、课题研究骨干共90余人参加了会议。  
      欧阳志云代表中心致辞,表示该项目的实施对于提升我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科技支撑能力意义重大,中心将全力保障项目实施,确保项目任务目标全面落地实现。严岩受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领导委托,介绍了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最新进展,以及科技部对“十四五”生态专项的管理理念和最新要求。 
      吴钢研究员汇报了项目整体实施方案,付晓高级工程师、郑栓宁研究员、陆兆华教授、刘世梁教授、王军研究员分别汇报了5个课题的实施方案。专家认为本项目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将为国家“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的科学实施提供理论、方法与技术支撑。同时,咨询论证专家对实施方案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项目组在立项后立即开展了各项相关工作,本次论证会后项目组即刻召开了内部会议,根据专家组意见,讨论优化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及各项任务时间节点,为项目实施打好基础。  
      本次会议为进一步推动项目研究任务有序开展,保障项目目标顺利实现奠定了重要基础。 
      会议现场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2年11月30日
    2022-11-30
  • 中心赴盐城进行调研

      11月25日,中心副主任杨敏研究员带队赴盐城就地方生态环保需求进行调研,并与生态环境局和湿地和自然遗产保护中心进行了实地对接,中心相关科研团队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参与交流。 
      杨敏在盐城市科技局、开发区科技局以及盐城环科城领导的陪同下前往盐城市湿地和遗产保护中心访问。湿地和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吴其江介绍了盐城市申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的发展历程,提出了今后在盐城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的设想,并希望生态环境中心能够发挥国家级平台的优势,助力盐城湿地保护工作。中心相关团队分别介绍了在仿自然湿地构建、盐城鸟类栖息地研究及国家公园规划方面的工作进展,双方并就此进行了讨论。杨敏总结指出,双方有很多结合点,下一步将组织中心相关专家进行进一步的对接,落实相关合作事宜,为盐城市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一份贡献。 
      25日下午,杨敏在盐城基地接待了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马志军一行,并交流座谈。马志军对盐城基地为盐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做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认为生态环境中心作为国家队,今后可在盐城市高质量发展及“双碳”目标实现上发挥更大的科技支撑作用,并希望中心能够针对新能源等盐城市支柱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除氟等一些技术难题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杨敏感谢生态环境局一直以来对生态环境中心工作的支持,对以上问题进行了部署,并进一步提出了为盐城市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监测提供科技支撑的设想。后期双方将密切沟通,推动相关工作落地。 
      盐城基地建成后,中心已经在化工污水限期达标治理、生态承载力评估、农村污水设施评估、排污权审核等当地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科技支撑作用,与盐城市生态环境局等政府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今后,中心将依托盐城基地,在湿地修复、鸟类保护、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支柱行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推进与盐城市有关部门的合作,并将合作成果向长三角城市群辐射,进一步提升中心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成效。 
      与湿地和遗产保护中心交流座谈
      与生态环境局交流座谈
      科技开发处 
      2022年11月30日
    2022-11-30
  •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与空间优化技术”项目正式启动

      11月18日,中心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与空间优化技术”项目召开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项目咨询专家组魏辅文院士、欧阳志云研究员、马克平研究员、任海研究员、袁继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雷光春教授、李江海教授、张朝晖研究员等8位专家,财务专家罗可处长和沈康利高级会计师,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处长王磊,中心科技开发处处长严岩,项目负责人徐卫华研究员以及各课题负责人、课题骨干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 
      王磊介绍了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最新进展,以及科技部对“十四五”生态专项的管理理念和最新要求。欧阳志云主任代表中心致辞,感谢科技部和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生态中心科技工作的指导和支持,表示该项目的实施对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具有重大意义,中心将全力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徐卫华研究员汇报了项目整体情况。课题负责人江建平研究员、江志坚研究员、杨兆萍研究员、李俊生研究员等分别汇报了课题实施方案。项目咨询专家认为本项目目标紧密契合国家发展战略与国际学术前沿,项目的实施可为提高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项目咨询专家还对项目实施方案的完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项目组在论证会后继续召开内部会议,根据专家意见,讨论优化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及各项任务时间节点,为项目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徐卫华研究员介绍项目总体实施方案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2年11月30日 
    202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