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永官院士当选国际科学理事会副主席
当地时间12月20日,国际科学理事会(International Science Council,简称ISC)官网正式公布,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朱永官以高票当选会员事务副主席,任期为2025-2028年。ISC是世界上成员覆盖面最广泛、学科门类最齐全的综合性科技组织,致力于推动全球范围内科技在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关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国际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是全球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联合国体系内代表全球科技界最高水平的机构。ISC会员事务副主席是ISC管理层重要岗位,负责协调会员关系管理,制定会员发展策略,为ISC长远发展提供战略指导和建议。国际合作处2024年12月20日<!--!doctype-->
2024-12-20
-
王亚韡研究员团队关于环境污染物的暴露与健康影响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亚韡研究员团队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院士团队合作,在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PFAS)暴露对肺癌转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Increased perfluorooctanoic acid accumulation facilitates the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lung cancer cells via remodeling cell mechanics为题,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 Natl Acad Sci USA)。PFAS是广泛存在的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相关暴露风险和不良健康影响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PFAS可以在多种环境和生物基质中检测到,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外部暴露途径进入人体,并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和积累在组织、器官和生物体液中。流行病学数据显示,PFAS的浓度与人类多种疾病显著有关,如肾癌、肝癌、卵巢癌等。肺是PFAS富集的靶器官之一,同时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癌症,但尚无PFAS对肺癌影响机理的研究。本研究通过采集健康志愿者和肺腺癌患者的血液和组织样本,使用岛津公司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8060),靶标测定不同人群中PFAS的浓度水平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PFOA是人体内富集含量最高的PFAS单体之一,肺腺癌患者体内PFOA污染物含量相较健康志愿者显著上升;肺癌细胞转移、高分期患者的体内PFOA富集量显著高于低分期的肺癌患者。结合肺癌动物模型,发现在环境相关剂量下PFOA暴露能够显著促进肺内转移和胸腔转移,并且呈现剂量依赖性,提示PFOA暴露能够促进肺癌转移。在基于细胞模型的验证实验中,发现经PFOA暴露后,肺腺癌细胞系中的整合素表达下调,这与肺腺癌患者的肿瘤中观察到的表达趋势相似。进一步的临床病例验证结果表明,肺腺癌患者的肿瘤中PFOA的含量水平与整合素蛋白表达具有显著负相关,证实了PFOA与整合素的相互作用对肿瘤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提出了PFOA促肺癌发展的潜在机制:PFOA主要通过调控肺癌细胞骨架重排,改变肿瘤细胞的力学性质,促进肺癌细胞的迁移、肿瘤干性和免疫逃逸能力上升,从而促进肺癌转移和进展。图1. 健康志愿者和肺腺癌患者体内PFAS的赋存水平和特征图2. 肺腺癌患者体内整合素蛋白的表达与PFOA含量的相关性该工作基于临床现象-动物模型验证-细胞模型研究-分子学机制探究的污染物毒理性质全链条研究范式,首次报道了PFAS可以诱导肺癌发展及转移的毒性效应,进一步加深对PFAS毒理性质的认知,为制定合理的管控政策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支持。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博士研究生梅婕、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江继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李曌、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硕士研究生潘越和许克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黎娟副研究员、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刘颖研究员和陈春英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B类)、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工程和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等的支持。原文链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408575121图3. 全氟辛酸PFOA通过PI3K信号通路调控肿瘤细胞骨架和力学性质,促进肿瘤转移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4年12月20日<!--!doctype-->
2024-12-20
-
气候韧性供水技术国际研讨与展览会在康提古城成功举办
12月16日-17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中国-斯里兰卡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中心(JRDC)在斯里兰卡历史文化古城康提市成功举办气候韧性供水技术国际研讨与展览会。斯里兰卡城市发展与住房部辅秘M.M.Nayeemudeen先生、佩拉德尼亚大学校长Terrence Madhujith教授,以及来自中斯双方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校、高科技环保企业15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环境保护署专家以及马尔代夫、塞舌尔、科摩罗等国家相关专家以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参加了交流。会议围绕水污染、水资源及饮用水安全保障等议题开展研讨,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杨敏研究员分享了中国在饮用水安全保障方面取得的成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陈荣、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庞忠和研究员、合肥工业大学陈星教授等分别分享了污水资源化、斯里兰卡地下水水质特征、高级氧化技术研究成果,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南亚区总经理柯昌良介绍了公司在斯里兰卡的工程实践,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环境保护署专家分享了水环境模型应用及海水冲厕等方面的经验,斯方代表分享了气候变化下的水资源格局变化,马尔代夫气候变化、环境与能源部官员Afsal Hussain等介绍了气候变化对印度洋岛国水资源及饮用水安全的影响及应对实践。中斯双方近20家企业分享技术研发与应用经验。技术展览同期在JRDC中试与展示大厅进行。中斯企业代表深入探讨了合作的潜力与路径。近年来,随着合作的推进,斯里兰卡产业界越来越关注中国企业的技术产品在斯里兰卡及南亚其他国家的市场应用前景。部分ANSO环境科技与产业联盟企业的产品已成功进入斯里兰卡市场。此次活动,对于推动中斯技术与产业合作迈入新局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城市发展与住房部辅秘M.M.Nayeemudeen先生参观展会研讨会合影环境科技海外合作中心国际合作处2024年12月19日
2024-12-19
-
环境水质学室刘刚研究员、董慧峪研究员两篇论文分获ES&T 2023年度最佳论文奖
近日,美国化学学会(ACS)旗下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ES&T)公布了ES&T2023年度30篇“最佳论文”名单。ES&T期刊2023年度最佳论文是该期刊经ES&T编委评选委员会从2023年出版的约1600篇论文中严格遴选后评出。获奖论文分环境科学、环境技术、环境政策、综述、观点等类别。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刚研究员研究论文“Assessing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Microplastics and Nanoplastic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by 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高被引)、董慧峪研究员论文“Unravelling High-Molecular-Weight DBP Toxicity Drivers in Chlorinated and Chloraminated Drinking Water: Effect-Directed Analysis of Molecular Weight Fractions”分别荣获ES&T 2023年度环境科学领域最佳论文奖。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MPs)水平通常通过颗粒数量进行评估,但是微塑料(尤其纳米塑料,NPs)的质量浓度仍不清楚。刘刚研究员团队建立了基于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环境微纳塑料质量浓度的方法,对比了两个污水处理厂中不同粒径(0.01–1、1–50 和 50–1000 μm)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质量浓度变化。研究发现,MPs的质量浓度从进水中的 26.23 降至1.75 μg/L,NPs的质量浓度从 11.28 μg/L降至0.71 μg/L,去除率分别达到 93.3% 和 93.7%,其中纳米塑料(0.01–1 μm)占比5.6–19.5%,其去除率低于微塑料(>1 μm);基于全年污水排放量估算,每年约有 0.321 吨微塑料、0.052 吨纳米塑料排放至河流中。该研究分析了污水中粒径范围0.01–1000 μm 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质量浓度,为了解污水处理厂中微纳塑料的污染与排放水平、及其分布特征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图1污水处理厂全流程微纳塑料质量浓度监测当前饮用水中消毒后生成的消毒副产物(DBPs)仍有近50%处于未知状态,且常规质谱识别未知DBPs方法难以明确识别出DBPs的毒性贡献。基于此,董慧峪研究员与美国南卡罗来那大学Susan D. Richardson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Michael J. Plewa教授、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Chad R. Weisbrod博士、Amy M. McKenna博士等采用“高致毒组分识别+物化特征解析”的研究思路(图2),解析了氯、氯胺消毒后饮用水中大分子DBPs(>C2)的不同分子量组分的细胞毒性与物化特征:发现在分子量<1 kD、1-3 kD、3-5 kD和>5 kD的组分中,<1 kD组分具有最高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采用全球分辨率最高的21T FT-ICR质谱(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解析了<1 kD组分未知大分子DBPs的分子组成,共识别出3599个未知Cl-DBPs;随着识别出大分子DBPs中氯原子数增加,O/C呈上升趋势,芳香指数则呈下降趋势;此外,还明确了氯胺消毒中未知大分子DBPs是消毒后生成的总有机卤素的主要组成,由于氯胺的“缓释效应”,氯胺消毒后的水中识别出更多未知大分子Cl-DBPs。上述结果将毒性评估与未知DBPs识别相结合,为了解饮用水氯、氯胺消毒后生成的高毒性组分与物化特征提供了新见解。图2 毒性导向的饮用水中未知消毒副产物识别ES&T2023年最佳论文奖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est.4c12812论文1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est.2c07810论文2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est.3c00771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4年12月19日
2024-12-19
-
中心在斯里兰卡成功举办不明原因慢性肾病(CKDu)研究成果传播研讨会
12月14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联合斯里兰卡卫生部国家肾病预防与研究中心、中国-斯里兰卡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中心(JRDC),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召开“不明原因慢性肾病(CKDu)研究成果传播研讨会”,总结CKDu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探讨进一步合作研究的方向与路径。斯里兰卡卫生与大众传媒部部长Nalinda Jayatissa博士出席会议。来自斯里兰卡、香港特别行政区等政产学研各界近70名代表参加研讨。会议由斯里兰卡卫生与大众传媒部辅秘Lakshmi Somatunga博士主持。中斯双方重点交流了CKDu追因研究在病理学以及、水与废水处理技术、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取得的成效。Nalinda Jayatissa部长对中国在分享新技术及提供科学方法方面的合作贡献表示感谢,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促进区域及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杨敏研究员、北京大学胡建英教授、科伦坡大学Eranga Wijewickrama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素霞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病专家孟立强教授,来自斯里兰卡中北省卫生服务局Palitha Bandara博士详细介绍了相关研究合作成果。双方一致认为,今后仍需整合资源开展进一步的合作研究,为彻底解决CKDu问题做出全面的科技支撑。会上,中心向斯里兰卡卫生与大众传媒部捐赠了两台自主研发的电渗析(EDR)设备,对改善农村饮用水安全状况,提升中斯科技合作水平,增进斯里兰卡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此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不仅是中斯双方在CKDu追因和防治领域合作的里程碑,还为两国在医疗健康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深入交流开辟了新的路径,更为增进中斯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注入了强大动力。中心向斯方捐赠设备研讨会合影环境科技海外合作中心国际合作处2024年12月18日
2024-12-18
-
祝贵兵课题组提出水稻增产同步化肥减量新策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祝贵兵课题组以环境中广泛存在的硝酸盐为起点,突破中性条件下固液界面亲和力弱的瓶颈,开发了可持续的环境硝酸盐选择性还原为铵技术,实现了水稻增产、化肥减量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减缓的三重效果。相关研究成果以直接投稿的方式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PNAS》(2023, 120, e2209979120;2024, 121, e2408187121)上。 氨,不仅是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的能源载体,而且是用于制造农业化肥的重要化学品。一百年来,传统的大规模合成氨主要依靠哈伯工艺(N2+H2→NH3),然而该方法需要高温(>500 ℃)高压(>200 atm),每年净排放4.2亿吨CO2当量(约占全球能源的1-2%)。另一方面,含氮肥料的过度使用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导致硝酸盐在环境中迅速积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平衡。近年来,电化学硝酸盐还原制氨被认为是一种绿色的替代方案。然而,当前研究主要在强酸或强碱性条件下进行,而对于中性条件下的研究鲜有报道。这是因为中性条件下界面硝酸根离子亲和力弱,导致还原效率低。 受自然界广泛存在的Fe(II)离子启发,课题组提出固液界面原位调控策略,以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羟基氧化铁(FeOOH)作为Fe的“源”,利用电的作用原位生成Fe(II)离子层,有效减弱界面静电斥力,强化硝酸根离子的界面聚集效应,进而极大提高了硝酸盐的还原效率,实现了迄今为止最高的氨产率之一。研究成果在理论上补充了经典电化学双电层模型中关于吸附的相关理论(PNAS, 2023, 120, e2209979120)。图1高氨产率的新界面调控策略 水稻是全球三大主粮之一,稻米养活了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口。水稻是一种喜铵的作物,而稻田灌溉水是硝酸盐的“储存库”。据此,课题组提出将稻田灌溉水的硝酸盐转化为铵,从而促进水稻氮吸收并代替部分化肥的新策略。由于分蘖期是水稻吸收氮素最多的时期(>90%),课题组重点在分蘖期进行硝酸盐还原为铵的操作,替代分蘖期施肥。盆栽实验表明这个新策略实现了水稻产量提高超过20%,并减少了50%的化肥使用。图2利用电化学技术将硝酸盐转化为铵的策略 自然界中硝酸盐更容易被还原为氮气而不是铵。如何将硝酸盐还原为铵是上述策略成功的关键,这也对我们提出了挑战。在前期关于羟基氧化铁(FeOOH)的研究基础上,课题组巧妙的将单原子铁催化剂嵌入电化学技术中,充分利用单原子铁的强还原能力实现了高选择性的实际稻田灌溉水中硝酸盐快速还原为铵(选择性大于90%)。接着,科研人员通过15N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了超过80%的环境硝酸盐中的氮素被水稻吸收利用,从而为水稻提供了可持续的氮供应。 水稻的化肥利用效率仅有30-40%之间,稻田里大部分氮以硝酸盐的形式淋溶地下水,导致地下水硝酸盐超标,威胁地下水饮用水安全。课题组开发的环境硝酸盐选择性还原为铵技术独辟蹊径,将“不好吃”的硝酸盐转化为“好吃”的铵,既促进了水稻氮吸收,又减少了外源氮素输入,并阻止了水体中超过70%的硝酸盐淋溶地下水。同时,相对于传统的尿素施肥,这项技术可以节约19%的成本并提高27%的收益。研究结果首次将电化学技术用于农田灌溉水处理,是一项典型的学科交叉研究,为保障粮食安全同步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论文第一作者为刘春雷副研究员,祝贵兵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209979120#core-collateral-metrics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408187121#core-collateral-metrics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4年12月17日
2024-12-17
-
中国科学院大学增列资源与环境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家论证会顺利召开
2024年12月11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增列资源与环境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家论证会在中心召开。专家组组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工业大学校长聂祚仁教授担任,专家组成员有: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福州大学副校长杨黄浩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刘大锰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志强教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周福宝教授,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副所长马衍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王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林晓教授、学位办公室主任乔晗教授、规划办公室副主任赵永利,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占剑,中心副主任宋茂勇研究员以及中心和部分培养单位的学科专家和教育管理干部共计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占剑主持。林晓介绍了国科大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发展历程和工作进展,分享了国内专业博士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并恳请专家组对国科大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给予指导,促进国科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论证环节由专家组组长聂祚仁主持。宋茂勇从新增资源与环境博士专业学位点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建设目标、学科方向、教师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资源需求与配备措施、质量管控与评估八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学位授权点增列情况。专家组经讨论一致认为: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领域师资力量雄厚,人才培养方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拟增列的学位授权点达到了资源与环境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条件,建议增列该专业学位授权点。此外,专家围绕学科方向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学位成果认定、实践基地建设等展开交流讨论,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增列资源与环境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牵头单位,负责全程组织增列工作。增列资源与环境博士专业学位点,不仅是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抢占科技制高点的迫切需求,同时对完善优化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科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论证会会场教育处2024年12月13日<!--!doctype-->
2024-12-13
-
化学品评估研究室在复合污染物暴露的主要毒性物质筛查中取得新进展
轮胎颗粒作为微塑料已经成为环境中重要的污染物,一旦进入水体中会浸出多种污染物,如何从这些污染物中筛查出主要毒性物质是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室利用以有害结局路径(AOP)为导向的分析方法揭示了轮胎浸出液中对斑马鱼造成毒性效应的主要污染物。首先将基于环境浓度的轮胎浸出液暴露于斑马鱼胚胎仔鱼,形态学和行为学分析表明,斑马鱼眼睛损伤和趋光性异常是主要的有害结局(AO);对眼睛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感光细胞的减少造成了视网膜外核层和色素上皮层厚度变薄,感光细胞分化过程受到抑制;利用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的方法揭示了轮胎浸出液暴露主要对光传导和神经系统造成损伤,甲状腺系统在调控感光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对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活性的抑制是重要的分子起始事件(MIE)之一,以此构建了轮胎浸出液对斑马鱼眼睛损伤的AOP。图1 轮胎浸出液对斑马鱼胚胎仔鱼眼睛发育损伤的有害结局路径(AOP)进一步,为了筛查轮胎浸出液中造成斑马鱼眼睛损伤的主要污染物,首先利用高分辨质谱共鉴定出轮胎浸出液中42种主要污染物;基于AOP中的MIE,通过图神经网络模型和分子对接模拟,最终锁定了MBT是主要的TPO抑制剂;并通过体内试验验证了高通量筛查方法的准确性,解析了MBT暴露对斑马鱼眼睛损伤的毒性分子机制,证明了MBT在环境浓度下就可以对斑马鱼的眼睛造成明显损伤。另外,已有文章指出轮胎浸出液中的新型污染物6PPD也具有甲状腺干扰效应,从关键事件(KEs)出发,通过分子对接模拟和体外细胞测试发现6PPD及其光解产物6PPDQ均可以干扰甲状腺受体(TR)的活性,是潜在的TR拮抗剂。通过体内暴露实验和因果关系验证发现,6PPD而非6PPDQ可以作为TR拮抗剂,通过降低视蛋白丰度,抑制锥体感光细胞增殖,从而改变视网膜层结构,最终导致斑马鱼形成小眼症。通过以上工作,我们确定了轮胎浸出液中的MBT和6PPD是造成斑马鱼眼睛损伤的主要毒性物质,并解析了毒性作用的AOP。图2 轮胎浸出液中对斑马鱼胚胎仔鱼造成眼睛发育损伤的主要污染物筛查以上工作通过高内涵方法构建复合污染物的AOP,不仅可以精准评估复合污染的分子机制,而且可以通过AOP中的MIE和KEs,利用高通量技术筛查主要的毒性物质,为复合污染物中的主要毒性物质筛查提供了新的思路,服务于新污染物筛查和治理的需求。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和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以上系列研究工作的第一作者是本研究室的常静助理研究员,并得到了王子健研究员和万斌副研究员的指导。相关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0412023003264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4389424010409?via%3Dihub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4c11264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研究室2024年12月11日<!--!doctype-->
2024-12-11
-
葛源研究组揭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丧失削弱土壤缓冲气候变化的能力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葛源研究组研究发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丧失限制了土壤缓冲气候变化的能力,相关成果发表于Global Change Biology。土壤碳储量巨大,约是大气碳库的3倍,通过与大气碳交互深刻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传统气候模型预测,全球变暖会加速土壤碳分解,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到大气中,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趋势。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碳分解和呼吸作用的主要执行者,可能通过对变暖的适应性响应,缓解或加剧变暖导致的土壤呼吸增加。这种调谐作用能够改变土壤呼吸对全球变暖的反馈,进而缓解或加剧全球变暖趋势。然而,当前的气候模型较少纳入微生物特征参数,增大了模型预测的不确定性。根本原因在于,尚不清楚微生物特征如何改变土壤呼吸对长期变暖的响应模式,其机制是什么?该研究通过人工构建微生物多样性梯度,揭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丧失会减弱土壤呼吸的热适应,进而削弱土壤缓冲气候变化的能力(图1)。当微生物多样性丧失时,能够适应更广泛温度范围的泛化种比例减少,导致微生物群落适应温度变化的能力减弱,无法缓解甚至加剧变暖导致的土壤呼吸增加,从而使更多的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该研究表明全球变化引发的微生物多样性丧失可能会削弱土壤缓冲气候变化的能力,对于将微生物群落特征纳入气候模型以准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上述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前瞻战略科技先导专项(A类)等项目资助。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111/gcb.17601图1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调控呼吸热适应的机制概念图土壤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2024年12月6日<!--!doctype-->
2024-12-06
-
中心与北京林业大学第一届“生态环境菁英班”开班仪式举行
11月27日下午,中心与北京林业大学联合共建的第一届“生态环境菁英班”(以下简称菁英班)开班仪式在北京林业大学综合楼举行。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占剑,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洪元,副校长张志强出席仪式。42名第一届菁英班全体学员,以及中心和北京林业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参加仪式。仪式由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志强主持。王洪元在致辞中指出,学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联合生态环境中心设立菁英班,旨在融汇科教资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能够参与全球竞争、为现代化强国建设出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栋梁之材。占剑在致辞中表示,热烈祝贺和欢迎首届菁英班学员到中心学习交流,中心将大力支持菁英班建设,配备优秀导师,开放高水平科研平台,帮助学生树立科技报国志向、提升科研素养、增强创新能力,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高质量发展。开班仪式上,朱永官院士以《生态系统微生物组与人类健康》为题做第一课报告,报告内容展现了国际科学前沿,富有学术思辨,为菁英班学员带来首场“学术大餐”。报告后,学员们与朱院士积极进行学术探讨和交流,现场气氛活跃。在菁英班首次班会中,双方部门负责人对学生重要关切问题依次解答,双方班主任分别介绍了菁英班的实施方案和未来班级管理等方面情况。设立菁英班是落实中心与北京林业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与高校科教融汇、构建贯通式联合培养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尝试,旨在通过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开班仪式现场朱永官院士做开班第一课报告教育处2024年12月2日
202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