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 水专项课题“北运河水系中游段生态治理关键技术与示范”通过验收
    3月24日至26日,国家水专项管理办公室会同北京市水专项管理办公室在北京对水专项课题“北运河水系中游段生态治理关键技术与示范”进行了验收。以魏复盛院士为组长的验收专家组在听取了课题负责人魏源送研究员的课题验收报告及示范工程现场考察后,经质询和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课题成绩优秀,同意通过任务验收。随后,课题顺利通过财务验收。
    该课题以水质改善为核心目标,分析了北运河中游段30年(1980-2010)的水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和水化学演变特征,提出了温榆河水质改善综合实施途径;开展了旁路离线河流净化器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成果已在北京未来科技城滨水森林公园和温榆河(昌平段)流域管理中得到推广应用。课题研究成果可为海河流域非常规水源补给河流的生态治理与修复提供科技支撑。
    “北运河水系中游段生态治理关键技术与示范”课题属于国家“十一五”“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河流主题海河项目,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持,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
    科技开发处
    2013年3月29日
    2013-03-30
  • 汪海林课题组在毛细管电泳-单分子成像分析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单个DNA分子不连续运动成像揭示场强变化的等速电泳动力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汪海林课题组在高灵敏分析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利用先进的单分子成像技术研究并揭示了独特的等速电泳聚焦和分离的机理,其有关“DNA单分子不连续运动成像揭示场强变化的等速电泳动力学”的研究发表在国际著名化学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 2013, 135, 4644 - 4647)上。
    带电组分在均一和非均一电场中的运动是电泳应用于化学、物理学、生命科学以及新兴的纳米科技领域的基础。目前,人们对带电组分在均一电场中的运动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而对其在非均一电场中运动的了解却有限。事实上,通过巧妙设计非均一电场,可实现其它技术难以分离的超大DNA分子(80 kb) 的分离和多种分析物的高倍浓缩(可达百万倍)。因而,认识非均一电场中带电组分的运动机制对发展高灵敏的生物分子分析技术和方法具有特殊意义。尽管非均一电场的使用已有百年历史,但对于其形成机理的认识由于存在技术瓶颈而踯躅不前。
    为了解决这一学科难题,汪海林课题组通过改造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成像仪器,首先实现了毛细管电泳-单分子荧光成像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毛细管等速电泳(cITP)作为非均一电场模型,对流经毛细管检测窗口处单个DNA分子实时成像。由于每一幅像记录了单个DNA分子在50 毫秒内的运动轨迹,因此可以计算出每一时间点DNA单分子的运动速度。而DNA运动速度的大小直接与电场强度相关,从而可获得毛细管中电场强度的动态分布信息。通过研究电场强度的实时变化,揭示了电渗流存在下等速电泳的动力学,并首次提出了三区带模型,突破了传统二区带模型的局限。利用这一研究成果,他们发展一种新颖的DNA单分子聚焦方法,实现对极低浓度下随机分布的、难以检测的单分子成像,可检测出4′10-17mol/L DNA分子。
    在这项研究工作中,汪海林课题组创造性地利用单分子成像技术测定电场强度的分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非均一电场研究方法,这对发展基于电泳分离的高灵敏生物分析技术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973计划、重点实验室等的支持。
    全文及相关录像:
    http://pubs.acs.org/doi/pdfplus/10.1021/ja400126b
    http://pubs.acs.org/doi/suppl/10.1021/ja400126b/suppl_file/ja400126b_si_001.avi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3年3月29日
    2013-03-29
  • Current Opinion i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期刊出版“生态系统服务”专辑
    受Current Opinion i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期刊邀请,傅伯杰、Martin Forsius和刘建主编的专辑“Ecosystem services: climate change and policy impacts”在该刊2013年第1期刊出。该期刊主要特邀环境可持续领域跨学科的综述和观点性文章,侧重于跨学科与社会实践。生态系统服务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双重影响,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综合研究对生态系统恢复,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保障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专辑共邀请刊发了16篇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文章,从生态系统服务科学方法、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的政策和人文方面以及地区案例研究等四个方面总结和介绍了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生态系统过程、长期生态研究与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的多尺度评价;生态系统恢复与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与减贫及生态系统服务综合管理等。
    专辑内容详情请见: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18773435/5/1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3年3月28日
    2013-03-28
  • 水环境水生态研究组在湿地厌氧氨氧化氮循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氨的氧化只在有氧条件下发生。新近研究发现在缺氧/厌氧条件下,氨也可以由厌氧氨氧化菌以亚硝酸为电子受体直接氧化为氮气,完成封闭的产氮气循环,同时避免温室气体N2O产生。它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氮循环模式的认识,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前厌氧氨氧化在自然界的研究还局限于海洋生态系统,且已探明厌氧氨氧化反应的产氮气量(>50%)要高于反硝化反应。在此之前,厌氧氨氧化反应是否在陆地生态系统也发挥重要作用尚不明确。
    针对这一问题,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水环境水生态研究组祝贵兵副研究员在尹澄清、单保庆研究员的指导下,通过与国内外科学家的合作,从生物地球化学、微生物生态学以及环境科学等多个角度开展深入研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在相关领域的国际知名杂志。
    稻田是陆地生态系统N2O的最大释放源之一。以往研究认为,稻田中氮的流失主要包括氨挥发、径流、植物吸收等过程。祝贵兵通过田间实验证明,在典型高氮污染的稻田土壤中存在大量的厌氧氨氧化菌并发生显著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在研究地点,通过厌氧氨氧化反应流失的氮量占总氮气生成量的4%-37%,每年每平米损失的氮素高达76g。这是厌氧氨氧化反应首次报道于稻田土壤生态系统(ISME Journal. 2011. 5(12): 1905-1912)。
    在研究组多年岸边带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厌氧氨氧化的反应底物以及岸边带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和景观异质性特点,提出湖泊岸边带可能是厌氧氨氧化反应的热区这一假设。首先在白洋淀一处典型的岸边带系统进行现场实验,发现岸边带沉积物是厌氧氨氧化反应的热区和厌氧氨氧化菌的高丰度区域;在此基础上进行全湖大面积采样并进一步证实,且得到的厌氧氨氧化活性和丰度值均高于已报道的速率和丰度,占总氮气生成量的比值达到11-35%;另外还发现,厌氧氨氧化的反应热区能够显著降低N2O的释放。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Geoscience上(Nature Geoscience. 2013. Online Publication. DOI: 10.1038/NGEO1683)。.
    自然界厌氧氨氧化反应速率与厌氧氨氧化菌丰度和种群结构都密切相关。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河流表层具有很大的氨氮通量,而地下水系统是亚硝酸盐通量的最大载体,由此推测河流岸边交错带也可能发生显著的厌氧氨氧化反应。以珠江河流岸边带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时空变化条件下的相关研究。发现尽管河流岸边带具有非常高的厌氧氨氧化菌的丰度,还与种群结构密切相关,但是厌氧氨氧化反应速率并不与其丰度严格线性相关(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 46: 8834-8842)。
    综合以上自然湿地研究的成果,开发了人工湿地通过厌氧氨氧化反应实现N2O减排的方法。系统稳定后,厌氧氨氧化反应速率提高了10倍,占总氮气生成量的比值提高了5倍达到42%,而且减少了30%的N2O排放。成果发表于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1. 45(23): 9951-9958)。
    以上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项目、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由探索项目、中科院青年人才项目和北京市科技新星的资助。
    相关论文:
    1.     Guibing Zhu, Shanyun Wang, Weidong Wang, Yu Wang, Leiliu Zhou, Bo Jiang, Op den Camp, H. J. M., Hefting M, Risgaard-Petersen Nils, Yongzhen Peng, Lorenz Schwark, Mike Jetten, Chengqing Yin. Hotspots of 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 at land-freshwater interfaces. Nature Geoscience. 2013. Online Publication. DOI: 10.1038/NGEO1683. 
    2.     Guibing Zhu, Shanyun Wang, Yu Wang, Chaoxu Wang, Nils Risgaard-Petersen, Mike S.M. Jetten, Chengqing Yin. 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 in a fertilized paddy soil. ISME Journal. 2011. 5(12): 1905-1912.
    3.     Shanyun Wang, Guibing Zhu*, Mike S. M. Jetten, Chengqing Yin. Anammox bacterial abundance, activity and contribution in riparian sediments of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Anammox bacterial abundance, activity and contribution in riparian sediments of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 46: 8834-8842. 
    4.     Guibing Zhu, Shanyun Wang, Xiaojuan Feng, Gaina Fan, Mike S. M. Jetten, Chengqing Yin. Anammox bacterial abundance, biodiversity and activity in a constructed wetland. Anammox bacterial abundance, biodiversity and activity in a constructed wetl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1. 45(23): 9951-9958.
    5.     Guibing Zhu, Mike S.M. Jetten, Peter Kuschk, Katharina Ettwig, Chengqing Yin. Potential roles of anaerobic ammonia and methane oxidation in the nitrogen cycle of wetland ecosystems.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0. 86(4): 1043-1055.
    6.     Wang Yu, Guibing Zhu*, Harhangi, H. R.; Zhu Baoli, Jetten, Mike, Yin Chengqing, Op den Camp Huub, . Co-occurr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nitrite-dependent anaerobic ammonium and methane oxidizing bacteria in a paddy soil.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2012. 336: 79–88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3年1月21日
    2013-01-23
  •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获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将国家生态保护战略需求与国际生态学前沿结合,针对协调开发与保护的科学基础和调控方法,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及其应用为主线开展了系统研究。建立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经济价值评价方法,阐明了我国生态服务功能特征,创立了生态功能区划的理论、程序与方法,揭示了我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规律,制定了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方案,确定了对保障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重要生态功能区。
    项目提出的区划方法和区划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区划方案与生态评价方法直接应用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省级主体功能区域划分技术规程》。确定的重要生态功能区为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转移支付范围、《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确定国家基础生态用地提供了基础和依据。基于《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编制完成了生态功能区划方案。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和生态功能区划方法在青藏高原环境保护、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区域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中得到应用,数百个市县用于编制生态功能区划,并为北京和广州等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等提供了技术支撑。环境保护部认为该成果“对促进我国生态保护工作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转变、由定性型管理向定量型管理转变、由传统型管理向现代型管理转变奠定了科学基础”。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成果被认为“是我国继自然区划、农业区划等工作之后,在生态保护与建设领域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区域生态系统管理、自然资源开发、产业调整布局及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提供科学依据,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基础”。Paul Ehrlich等三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在国际著名杂志《自然》(Nature, Vol 486,June 7, 2012)的研究评述中,对中国生态功能区划和重要生态功能区进行了重点介绍,并给予高度评价。文章认为“中国重要生态功能区模式及其政策创新,为整合生态保护与人类发展提供了新的范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项目主持人欧阳志云等还应邀在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IUCN等相关国际组织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做特邀或主题报告介绍中国生态功能区划及其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在环境保护部指导和组织下开展,由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生态系统评价与规划研究组为主承担完成,并得到全国各省环境保护部门及有关单位协助和支持。全国生态功能区划获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主要完成人有欧阳志云、傅伯杰、高吉喜、王效科、郑华、赵同谦、肖荣波、赵景柱、肖燚、徐卫华等。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3年1月21日
    2013-01-22
  • 国家863计划“化学品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技术”重大项目启动并在京召开首次学术研讨会
        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牵头的“十二五”国家863计划“化学品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技术”重大项目于2012年12月27日在北京召开了首次学术研讨会。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王磊处长、王顺兵博士、周斌博士,以及社会发展科技司唐松博士等领导专家应邀出席了会议。来自项目的9个课题团队30余家参加单位的科研骨干积极参与了此次研讨。
    会议由项目首席专家王子健研究员主持。王磊处长首先介绍了重大项目的实施概况。指出:作为我国“十二五”期间环境领域科技创新的重大举措,该项目是解决我国化学品环境问题、提升我国化学品风险管理技术总体水平的战略行动。
    项目首席王子健研究员总结概括了重大项目的整体思路,任务分工情况以及国际合作计划。该重大项目研究内容涵盖了化学品测试评估、监测监管、替代减量、处理处置等各相关技术领域;并注重化学品安全问题在我国的业务部门分管(环境管理和进出口管理)、典型行业特征(皮革、纺织和养殖行业)和区域集群特色(沿江化工园区),通过技术集成、工程实践、综合应用和业务示范,尝试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业务进步共同推进的科技创新模式;针对绿色技术壁垒等化学品管理的国际化特色,加强与SETAC、UNEP、OECD、USEPA等组织部门的学术交流合作,引进吸收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力量。
    该重大项目共设置了9个课题,分别在2012、2013年度先后启动。各课题团队集中了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保部南京环科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等科学院/环保/质检/工信等各部门隶属科研院所,以及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东华大学、南京大学等重点高校,科研实力雄厚;同时还兼有了环保部化学品登记中心、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环保/质检业务部门的科研力量,以及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的技术支持。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其中承担了课题2 “化学品毒性高通量生物测试与评价技术”的科研任务(负责人为马梅研究员)。9位课题负责人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明确的目标任务、具体的研究路线方案、以及预期成果等方面,分别对各自负责的课题实施方案、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
    与会领导专家对各课题汇报的实施方案给予了肯定,并建议有关课题围绕项目总体设计凝练研究目标,根据研究进展情况动态调整研究内容,加强各课题之间的交流合作,在研究数据共享、共性技术支持和综合示范应用等方面相互借鉴,协同促进,为最终解决我国化学品安全管理问题做出实质性贡献。鼓励项目推进国际科研合作,并提出了意向征询的总体要求。
    会议最后,王子健研究员总结了项目宗旨:发展化学品风险管理技术体系是科技理念创新的长期计划,任重而道远,“十二五”仅仅是这项计划的起始阶段 (initial phase),因此首要任务是构建符合国情、科学前瞻、注重实效的技术框架,并组建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的科研创新团队,从而为完善我国化学品风险控制技术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环境水质学实验室
    2013年1月10日
    2013-01-10
  • 贺泓研究组在分子氧对黑碳的光化学老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大气环境研究室贺泓研究组在分子氧对黑碳的光化学老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综合性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自由投稿;PNAS, 2012, 109(52), 21250-21255)。
    黑碳起源于化石和生物质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其化学成分主要由元素碳和有机碳组成。黑碳气溶胶能够导致正的辐射强迫,并且明显降低大气能见度,因而有着非常重要的环境和健康效应。黑碳进入大气后与活性气体组分发生非均相老化反应,一方面导致大气层化学组成的改变,另一方面还将影响黑碳的组成、形貌和结构,进而影响黑碳的环境和健康效应。
    贺泓研究组的研究工作发现了太阳光能够激发空气中分子氧对黑碳的老化过程;确定了黑碳表面的有机碳是分子氧对黑碳光化学老化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组分;有机碳由多环芳烃和脂肪烃组成,并在光化学老化过程中被转化成醌、酮、醛、内酯和酸酐等含氧物种;不同燃烧条件可以改变黑碳表面的有机碳含量及其氧化态进而影响黑碳的光化学氧化活性;在光照强度25 mW cm-2条件下,黑碳表面有机碳物种在20% 氧气气氛下的反应速率是100ppb 臭氧气氛下的反应速率的1.5-3.5倍,凸显了黑碳光化学氧化的重要性。另外,光化学氧化将显著影响黑碳的环境效应。例如,各种含氧极性物种的生成将提高黑碳作为云凝结核和冰核的能力,从而影响降水并减少黑碳在大气中的寿命;老化后的黑碳在波长200-700nm范围内的光吸收能力有所增强,这将影响大气层辐射强迫以及一些气体的光化学反应。
    该研究组近期系统研究了黑碳的大气老化过程。例如,确定了黑碳的亲水性、组成与燃烧条件和黑碳结构之间的关系;考察了黑碳结构和吸湿性在O3老化过程中的变化,发现了黑碳的微观结构对其O3活性的影响机制;确定了太阳光对黑碳NO2老化的促进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Phys. Chem. Chem. Phys., 2010, 12(36):10896–10903;J. Phys. Chem. A,2012, 116,4129?4136; J. Chem. Phys.,2012, 137, 084507;Atmos. Environ.,2013, 64, 270-276。
    该项工作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灰霾追因与控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07069, 50921064, 20937004)的支持。
    论文摘要及全文:
    http://www.pnas.org/content/109/52/21250.full.pdf+html
    大气环境研究室
    2012年12月27日
    2012-12-27
  • 陈保冬研究组在丛枝菌根提高植物抗旱性分子机制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最近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保冬研究组在丛枝菌根提高宿主植物抗旱性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在国际著名植物学期刊《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上发表(New Phytologist 197: 617-630;2013)。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能与绝大多数的陆地高等植物形成共生体系,是迄今发现的与植物关系最为密切的土壤微生物之一。很多研究表明,菌根共生体系对于植物适应各种逆境胁迫具有重要意义。有关丛枝菌根在植物抵御干旱胁迫中的积极作用已有较多文献报道,但多数研究集中在AM真菌的间接作用,及菌根影响植物自身抗旱生理方面,而对于AM真菌增强植物抗旱性的直接作用,尤其是干旱胁迫下AM真菌帮助宿主植物吸收水分的分子证据,还是一项研究空白。最近陈保冬研究组采用5’-和3’-RACE技术,从AM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中克隆了两个水孔蛋白基因GintAQPF1和GintAQPF2。通过毕赤酵母异源过表达证明GintAQPF1和GintAQPF2都有明显的输水功能。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模拟干旱胁迫发现,GintAQPF1和GintAQPF2在胁迫条件下蛋白活性增加,显著促进酵母生长。正常水分条件下,玉米菌根中GintAQPF1和GintAQPF2在含丛枝的根细胞表达量最高,其次是根外菌丝,最后是萌发孢子;干旱胁迫明显促进了在含丛枝的根细胞和根外菌丝中GintAQPF1和GintAQPF2的表达,同时根外菌丝的生长也受到干旱的明显诱导。干旱胁迫条件下,两个水孔蛋白的高表达和菌丝生长的促进导致了宿主植物根系相对含水量的显著增加。
    该研究为丛枝菌根真菌吸收水分提供了直接的分子证据,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认识逆境胁迫下菌根真菌和宿主植物之间的互动机制,同时也揭示了AM真菌在维系干旱半干旱地区脆弱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中的潜在重要作用。
    该项工作得到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和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方向项目的支持。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2年12月26日
    2012-12-26
  • 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项目一、二、三课题实施方案研讨与咨询会议召开
      11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组织的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项目一、二、三各课题实施方案研讨与咨询会在北京召开。中科院资环局副局长冯仁国、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庄绪亮、资环局生态与环境处相关人员等出席了会议。专项研究骨干30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研究人员分别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大气物理所、广州地化所、安徽光机所、过程工程所等14各研究所,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院外单位。
     
      专项首席科学家贺泓研究员首先介绍了专项的整体思路,以及任务分工情况。项目一、二、三的负责人围绕“灰霾追因模拟”、“大气灰霾溯源”和“大气灰霾数值模拟与协同控制方案”三方面内容做了项目整体实施方案简要介绍。14个课题负责人从明确研究的具体科学问题、目前该问题的理解程度、具体的研究路线方案、以及预期目标等方面,分别对各自负责的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
     
      以唐孝炎院士为首的专家组针对逐个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质询,并对每个项目所有课题进行了一个小时的集中讨论。专家组对各课题汇报的实施方案给予了肯定,认为各课题针对灰霾追因与溯源提出的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案基本合理,并建议有关课题凝练研究目标,根据研究进展情况动态调整研究内容,尤其是各项目和各课题之间需增加交流合作,研究数据相互借鉴共享,协同促进,为最终解决我国大气灰霾问题做出实质性贡献。
     
    大气环境研究室
    2012年11月15日
    2012-11-15
  • 朱本占课题组在羟基自由基与化学发光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最近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朱本占研究员课题组在自由基化学与毒理学研究方面又取得重要进展,其有关“一类新型羟基自由基依赖的二次化学发光产生体系”的研究在国际著名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自由投稿;PNAS109: 16046-16051;2012)。
    大多数的化学发光反应通常只产生一次化学发光,且极少只依赖于在生物和环境中十分重要的高反应活性的羟基自由基。最近朱本占课题组发现致癌性四氯苯醌与过氧化氢可产生前所未有的二次化学发光,该过程与其不依赖于金属离子的二次内源性羟基自由基的产生过程高度相关,且前者直接依赖于后者。朱本占等提出四氯苯醌/过氧化氢反应体系产生的非同寻常的二次化学发光是由依赖于羟基自由基形成的醌-1,2-二氧杂环丁烷高能中间体及其分解生成的多羰基激发态产生。研究证明可利用多卤代醌产生的这种独特的化学发光的性质来对这类致癌性有机物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羟基自由基参与的多卤代芳烃的高级氧化过程中,同样也能观察到显著的化学发光。上述发现可用于定量检测痕量的多卤代芳烃类持久性污染物/药物如五氯酚、三氯酚、四溴双酚A、橙剂、五氯苯及甲状腺素等,其中五氯酚的检测限可低达2.6ppb。该发现还可用于对高级氧化过程中卤代芳烃类有机物的降解动力学进行实时监测。上述研究及其先前系列相关成果朱本占研究员以第一并通讯作者身份在PNAS上连续发表五篇论文(自由投稿;Zhu, et al. PNAS(2012) 109: 16046; (2010) 107: 20286;(2009) 106: 11466; (2007) 104: 17575;(2007) 104: 3698).
    《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doi: 10.1073/pnas.1204479109,Ben-Zhan Zhu, et al.
    更多阅读
    朱本占个人主页: http://et.rcees.ac.cn/index.php/Troops/327.html
    PNAS论文摘要及全文: http://www.pnas.org/content/109/40/16046.long
    201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