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生态环境中心生态补偿研究成果得到高度关注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华等有关北京生态补偿与区域生态合作的研究成果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 2013, 110(41): 16681-16686)发表后,针对该文章,PNAS同期发表了题为“Integrated assessments of payments for ecosystem services programs”的评述(Commentary)文章(PNAS, 2013, 110 (41): 16297-16298),全面评述了该项研究成果,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文章认为,该项研究针对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者、受益者和生态补偿项目开展了成本效益分析,充分考虑了生态补偿项目的利与弊,揭示了项目难以预料的社会和环境影响。研究成果为如何通过整合途径应对复杂的水资源管理挑战提供了确凿的证据,也为定量评估社会经济和环境远距离相互作用的远程耦合系统、评估不同于短期效应的长期效应奠定了重要基础。在远程耦合系统中,充分考虑系统内外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应,有助于设计良好的政策,推动生态系统服务的生产和人类福祉改善。 

  最后,文章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充分考虑生态远程耦合关系,分析多个尺度发送系统、接收系统和外溢系统的关系,实现三赢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持续供给。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3109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