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与乌海市签署新一轮合作协议

      11月20日,乌海市副市长孙昊率领乌海市科技局、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环境投资公司领导一行访问中心,与中心副主任杨敏签署新一轮全面合作协议。中科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北京分院)科创办副主任黄韶勇与中心部分科研骨干见证了签约仪式,并参加了合作座谈会。
      杨敏对孙昊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中心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他表示,中心在第一轮合作期间同乌海市在工业废水处理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为双方今后开展全面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希望在新一轮合作中,能够建立更加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机制,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契机,深度参与乌海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在水、气、生态、矿山修复等方面为乌海市提供系统的科技支撑,为乌海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孙昊对中心在乌海环境治理方面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并指出内蒙古自治区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乌海市今后将更加重视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希望今后能与中心形成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生态环境局、环境投资公司和自然资源局分别从环境治理需求和水土资源利用提出了现实需求,科技局从平台建设、运行及参与“科技兴蒙”计划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双方就制约乌海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就今后重点合作方向达成了一致。
      中心与乌海市于2017年签署第一轮合作协议,主要针对当时乌海市急需的焦化废水等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开展合作。第一轮合作期间,中心支撑了像千里山污水厂焦化废水处理工程等重点项目,为乌海市顺利通过环保督察提供了科技保障,此项目作为院地合作亮点成果在科技部网站报道。
      签约现场
      科技开发处
      2020年11月20日
    2020-11-30
  •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0年度第六期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班成功举办

      11月26日,中国科学院大学2020年度第六期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班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楼报告厅举办。本次培训班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承办。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校长王艳芬、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高随祥、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党委书记欧阳志云、党委副书记庄绪亮、副主任宋茂勇、傅伯杰院士、朱永官院士出席培训会,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余名研究生导师参加了培训。培训会由庄绪亮主持。
      欧阳志云首先感谢国科大领导对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教育工作的支持,并感谢中心全体导师积极参与此次培训。他强调研究生教育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导师的责任使命之所在。对导师进行培训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让导师了解最新教育制度和要求;二是通过导师经验交流,提升对研究生的培养能力;三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提高导师与研究生的沟通能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王艳芬在致辞中指出,导师是学校的主要组成部分,导师的精神气质、为人处事方式影响学生一生,学生的学术判断来源于导师的点滴传授。她号召导师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中国科学院大学导师手册》内容。王艳芬还介绍了国科大的基本情况和“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情况。
      高随祥在报告《守正尽职 全面育人》中强调导师要履行全面育人的职责,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养成正确的“三观”,要有大胸怀、大格局、高境界,既能读书穷理,又能待人接物。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傅伯杰院士应邀作了题为《守正、学习、创新:我对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的报告,他从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创新发展三个方面,与导师们分享了他的研究生培养经验,为导师们指导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培训会还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冉盈志、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小茹、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关梅林、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葛怡作报告。冉盈志做了题为《招生形势分析和相关政策解读》的报告,介绍了招生工作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研究生招录中导师需要注意的问题等。黄小茹以《科研道德与学术诚信宣讲》为题,结合当前国内外科研不端行为的基本情况、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国内科研诚信建设新要求和趋势,讲解了与导师和学生相关的预防和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办法及有关制度。关梅林以《基于心理学的有效师生沟通-学习成为幸福的导师》为题,向导师们讲解了如何成为幸福的导师,如何提高师生沟通能力。葛怡以《国科大心理健康工作体系介绍》为题,解读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指导意见(试行)》,介绍了国科大专业心理资源。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教育处副处长连静汇报了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生与博士后管理工作。参与培训的研究生导师进行了交流讨论。
      培训会上还表彰了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近15年来的优秀获奖导师,感谢导师们的辛勤耕耘。
      生态环境中心历来重视导师队伍建设。此次培训旨在增强研究生导师爱岗敬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提高师德修养,拓展专业知识,提升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为做好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及导师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培训会现场
      中心党委副书记庄绪亮主持培训会
      中心主任、党委书记欧阳志云致辞
      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校长王艳芬致辞并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高随祥作报告
      中心傅伯杰院士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冉盈志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小茹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关梅林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葛怡作报告
      中心教育处副处长连静作报告
      导师交流研讨
      导师表彰仪式-中心部分获奖导师合影
      教育处
      2020年11月29日
    2020-11-29
  • 中心“科技成果发布交流会”在盐城顺利召开

      11月3日,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承办的“科技成果发布交流会”在盐城水与环境技术研发中心召开,介绍并发布了在生态环境领域取得的最新技术成果以及应用转化情况。盐城市科技局调研员李树伟、环保科技城党工委副书记吉旭东及100余位企业代表参加了成果发布会,中心副主任杨敏出席会议并讲话。
      本次科技成果交流会共邀请了中心9位科研骨干,涉及生态园区建设、二恶英控制、水土气治理等方向,就最新技术研发成果、工程化应用等工作向与会人员进行了详尽的推介,与会企业就各自关心的技术与推介专家进行积极交流与互动,现场交流气氛热烈。
      此次“科技成果发布交流会”是我中心主动对接地方需求和企业需要,对促进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具有积极作用。与会企业代表认为,企业在工程实践中经常遇到一些技术难题,这样的成果发布会非常好,希望今后能经常组织类似的活动。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敏致辞
      会议现场
      科技开发处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2020年11月16日
    2020-11-18
  •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第一届技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顺利召开

      11月2日,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国工室”)第一届技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江苏盐城环保科技城举行。曲久辉院士、任洪强院士等技术委员会专家以及国工室科研骨干共30余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技术委员会主任曲久辉院士主持。国工室主任杨敏研究员作了主任工作报告,北京化工研究院栾金义(国工室副主任)、华东理工大学张金龙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田哲博士分别作了代表性成果汇报。
      专家们对国工室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建设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也对今后国工室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国工室应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方面发挥技术引领作用,并积极参与标准和政策的制定,支撑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曲久辉院士在总结发言时指出:(1)针对国家发改委对工程实验室的定位,要加强体制机制研究,寻找适合国工室的模式;(2)要聚焦“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同时要关注高盐废水的问题;(3)基于国工室将工程化基地设在盐城,要思考盐城市的需求,如何为盐城做出应用的贡献。
      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委员会委员合影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2020年11月16日
    2020-11-16
  • 中心开展2020年度消防培训及演练活动

      为增强中心职工和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掌握消防逃生技能和消防器材使用方法,11月9日,中心联合海淀区公安消防支队八家中队,组织了“关注消防、生命至上”为主题的消防安全培训及演练活动。中心职工和学生、驻所物业、中科院社区居民等近450人参加本次演练。中心副主任宋茂勇担任演练总指挥。本次活动由机关党支部主办,基建与后勤处承办。
      宋茂勇副主任作开班致辞,指出消防安全对工作、生活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培训及演练提升消防安全意识和能力。八家消防救援站作消防安全培训,并指导演练人员现场操作灭火器,学习消防逃生技巧,参观了专业消防车辆及其设备,并体验了模拟烟雾逃生帐篷。
      经过培训及演练,中心职工和学生对消防安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高了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预防及处置能力,为安全开展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消防培训会场中心
      职工和学生体验模拟烟雾逃生帐篷
      中心职工和学生练习使用灭火器
      基建与后勤处
      2020年11月9日
    2020-11-09
  • 中心举行2020科学教育沙龙活动

      11月3日,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20科学教育沙龙”活动在生态科研楼601会议室举行。中心党委副书记庄绪亮、北京创新发展中心(北京分院)宣传培训处副处长王晓磊出席。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刘倩研究员,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周伟奇研究员,中科院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刘刚研究员,作为受邀嘉宾参加活动,本次沙龙活动的主题为“生态环境科学和科学教育”,吸引40余人参加。
      沙龙活动由三部分组成。首先庄绪亮致辞,他在讲话中对中心的科学传播开展工作给予肯定。近年来中心科普工作一直不断发展,每年组织公众开放日、科普论坛,邀请青少年到中心参观学习等活动,在2020年,更是首次举行在线直播科普活动,受益人群不断扩大,受到公众的广泛欢迎。对于今后科普工作的工作,庄绪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支持为科普工作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鼓励更多的科研人员参与中心的科学传播工作。王晓磊做了《中科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北京分院)科普工作情况》的报告,详细介绍北京分院在科学传播方面开展情况,以及今后科学传播工作的发展重点,为中心的科学传播工作提供了思路。
      党委副书记庄绪亮致辞
      北京创新发展中心(北京分院)宣传培训处副处长王晓磊作报告
      在第二阶段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报告中,刘倩研究员作了《极地科考与污染物全球传输:浅谈对科普的一点体会》报告,通过他在南北极科考的经历和体会,图文并茂,从多个角度向现场观众介绍如何做好、做精科普工作。刘刚研究员作了《我的科研与科学传播之路》,报告揭示了公众科普对科研工作的影响,并从他研究之路中,向大家展示科学思想的重要性。周伟奇研究员作了《城市生态学:你我身边的生态学》报告,从城市生态学发展过程出发,解读开展科学传播对公众尤其是对决策层的必要性,并介绍中国生态学会和北京城市生态站的科普资源情况。三位嘉宾深入浅出的精彩报告引起广大参会人员的热烈反响,听者意犹未尽,纷纷举手发言。
      刘倩研究员作报告
      刘刚研究员作报告
      周伟奇研究员作报告
      最后,三位嘉宾和观众还就“科研资源如何融入科普工作”、“科学教育探讨”等热点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嘉宾与观众互动,为中心今后的科学教育工作献言献策。同期,还举办了科学摄影征集评选活动。
      活动现场
      通过本次沙龙活动,在院传播局、北京分院的指导下,中心明确了中心今后科学教育和传播工作的发展重点,在整合现有科研资源,提升科学教育质量的基础上,中心会就如何有效提高科学传播渠道和科研人员激励机制开展新的计划。
      部分人员合影
      综合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
      2020年11月6日
      
    2020-11-06
  • 深圳市陆域生态调查评估项目圆满结题

      11月1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召开了深圳市陆域生态调查评估项目结题验收评审会。与会专家听取并审议了深圳市陆域生态调查评估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由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委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项目自2017年启动以来,历时近4年,组织了全国近20家科研单位,超过1000名科研人员参与。  
      项目回顾评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深圳市生态系统动态变化,分析其与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驱动的规律性联系,密切跟踪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形势、新要求,并结合深圳客观实际,提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生态修复与保护重点项目和任务,推动城市生态精细化管理。从深圳市生态系统格局、过程、构成、服务和问题等方面揭示了深圳市陆域生态系统的状况与演变过程。一是揭示了深圳市生态系统格局现状与演变特征:深圳市生态系统以城镇和森林为主导,建市以来,城镇生态系统持续快速扩张,森林、农田和湿地等生态系统持续减少;但是最近几年,城镇生态系统扩张明显减速,生态系统总体格局趋于稳定,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变,生态基本控制线对生态空间保护成效显著,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二是阐明了深圳市的生物多样性状况:调查记录了深圳市野生维管植物共计199科858属1916种,约占广东省野生植物5933种的32.3%;自然生态系统动物566种,建成区动物282种,部分保护动物(唐鱼)重新发现建群种。三是揭示了典型生态过程与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深圳城市耐用物质存量随着城市化进程增加,经济增长的能源依赖性降低,能源效率远远高于国内其他城市,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四是揭示了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状况:深圳市陆域生态系统在水土保持、热岛效应缓解、暴雨径流削减、固碳释氧、空气净化和海岸线防护方面效果显著,实现了房地产和酒店溢价,增加了旅游服务,稳步提升了环境健康水平。最后通过综合评估,揭示了深圳市城市生态健康居我国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之首,在生态系统代谢效率和生态系统典型问题上显著优于其他三个城市,但在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上落后于北京和广州。在揭示了深圳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发现深圳在城市发展空间与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水平、生态产品需求与供需不匹配、城市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率、城市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仍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项目首次科学、系统完善地示范了城市生态调查评估,并形成了“六个一”的成果:“一张城市生态系统状况图”、“一套城市生态评估技术规范”、 “一张城市生态保护问题清单”、“一套城市生态保护管理政策”、“一个城市生态信息化平台”和“一个城市生态监测监控网络”,服务于深圳市的城市生态建设与管理。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评审,并认为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欧阳志云研究员汇报项目完成情况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0年11月3日 
    2020-11-03
  • 城市生态管理与城市生态保护咨询座谈会在中心召开

      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1+6的总体改革思路,其中《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定期开展全国生态调查与评估”、“到2020年实现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迎接深圳建市40周年,在美丽中国和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中超前谋划、及早布局,深圳市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按照生态环境部对全国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的要求,2017年率先在全国城市层面启动了深圳市陆域生态调查评估项目并圆满通过专家验收。
      以该项目的成果验收为契机,2020年11月1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召开了城市生态管理和城市生态保护咨询座谈会。欧阳志云研究员以《“生态进城”,实现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题,深入探讨了快速城市化中城市生态学研究的机遇与挑战及其对城市精细生态管理的科学支撑作用和实践经验;深圳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交流了深圳市40年城市治理和城市生态保护方面的经验。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充分肯定了深圳市城市生态调查评估的成果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深圳市城市生态保护与管理的成效;最后围绕“如何协调深圳城市发展与生态空间保护?”,“如何开展有效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改善人居环境?”以及“如何减少深圳城市发展对周边及其他区域的生态依赖和影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议题,根据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形势、新要求,并结合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形势下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机遇与挑战,开展了深入的讨论,为进一步推动城市生态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支撑。
      会议现场 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等
      相关负责同志就城市治理和城市生态保护交流经验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0年11月3日 
      
    2020-11-03
  • 中心与济南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环保科技合作

      2020年10月29日,《济南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框架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北京举办。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欧阳志云与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孙立成参加了签署仪式,并举行了会谈。
      孙立成指出,党的五中全会中确定了济南为新旧产能转换先行区,当前济南迈入了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次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框架合作协议的签署,对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加快打造“科创济南”“生态济南”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欧阳志云表示,济南市具有非常显著区位优势,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愿意加强与济南市在大气污染控制、水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全力支持“科创济南”与“生态济南”生态济南建设。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雾霾治理方面与济南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此次签署合作协议旨在双方进一步深入扩大合作。济南市将为生态科技提供优质服务和要素保障,创造良好展环境。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将以泰山环境研究所为基地建设大气污染控制研究中心、环境健康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与水安全保障研究中心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研究中心,为济南市和山东省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科技开发处
      2020年11月3日
    2020-11-03
  • 北京城市生态站2020年学术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

      2020年10月28日,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2020年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学术委员会主任傅伯杰院士主持了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主管领导和城市生态骨干研究人员30余人参加了会议。
      站长周伟奇研究员从生态站的科学任务和定位、研究队伍、项目成果、长期监测、研究工作、国际合作、示范及科普等方面,向与会专家报告了2019-2020年取得的工作进展,并汇报了国家站申报进度及建设设想。逯非副研究员、王静博士分别汇报了城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理示范、城市绿地景观动态与服务功能等2项代表性成果。
      学术委员会对北京城市站的科学定位、监测数据积累、研究成果、示范与服务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讨论了北京城市站的长期发展战略、平台联网布局以及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等问题,就如何进一步突出城市站的特色和引领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与会人员合影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
      2020年11月3日
    20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