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文章强调,随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推进,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总结新时代10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  文章指出,一是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我们都要把握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把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前提和基础,自觉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通过高水平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文章指出,二是正确处理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坚持系统观念,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同时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当前,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文章指出,三是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首先要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给大自然休养生息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依靠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系统平衡。同时,自然恢复的局限和极限,对人工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留下了积极作为的广阔天地。要把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有机统一起来,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持之以恒推进生态建设。  文章指出,四是正确处理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只有人人动手、人人尽责,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才能让中华大地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必须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  文章指出,五是正确处理“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对于传统行业,要推动工艺、技术、装备升级,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形成更加主动有利的新局面。    
    2023-11-16
  • 【中国环境】江桂斌院士:对化学品认识只是冰山一角,新污染物防治是长期工程
      来源:中国环境 作者:中环报记者徐卫星
        “说起污染物、污染我们都清楚,但新污染物可能并不是特别了解。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化学品,近代工业催生了化学品的快速增加,有相当部分会进入到我们的环境,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11月13日,在由中华环保联合会、民革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五届环境与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江桂斌作题为“碳中和与新污染物治理”的主旨报告中指出,我国是化学品生产和使用大国,新污染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底数不清,环境与健康风险隐患大。开展新污染物监测并加强治理,对于可持续发展,改善人们生产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江桂斌作报告  那么,什么是新污染物?  “新污染物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是跟传统污染物相比较而言,任何的人工合成或自然存在的化学品或者是微生物,它存在环境当中,可能引起毒性作用、造成健康危害,我们把这些化合物都叫做新污染物。”江桂斌表示。
        江桂斌所在的课题组在一些海域开展长期分析研究中发现,海洋里的生物体、水体包括跟海洋平行的大气中,有很多新化学品、新污染物结构性质未知,这些化合物已经对健康产生毒性的作用。  他指出,新污染物一般具有几大特征,一是目前在环境、社会、经济、食品方方面面发挥作用、正在生产和使用的化学品,这些化学品不是放在瓶子里面,而是释放在环境当中。二是污染事件正在发生,例如某种化学品在环境和人体当中的含量不断增加。三是风险数据、毒性数据、健康等相关数据缺乏等。  “新污染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底数不清,我们在基础研究跟应用、技术、标准的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衔接现象。怎么来实施新污染物治理,我们面临着重大的需求。”对此,江桂斌建议,要重视化学品管理,特别是源头管控,提升包括微生物、超滤膜、生态修复、纳米等源头控制技术;同时,加强对化学品的风险评估及替代品的基础研究,提高认识,加强学科间交叉融合。  “新污染物防治是长期工程。对于海量的化学品,我们已知的结构只是冰山一角,五年、十年污染攻坚战是攻不下来的,需要长期打基础并坚持下去。”江桂斌表示。
    2023-11-15
  • 【科技日报】第二次青藏科考为立法提供核心支撑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9月1日,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针对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出台的专门区域性法律。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保护地位特殊,立法意义重大。
      第二次青藏科考如何支撑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立法工作?科技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科考队核心立法意见被高度肯定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的制定特别强调了科技的支撑作用。第二次青藏科考为立法启动、内容起草、立法调研、立法论证、立法定稿等提供了核心支撑,科考队提出的一系列核心立法意见被高度肯定和采纳。”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介绍。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运用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的总体立法体系科学内容,建议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系统规划中,除了山水林田湖草沙,还要特殊考虑“冰”,要从地球系统整体观加强冰川变化综合观测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冰崩和冰湖溃决灾害监测与预警,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的地球系统保护修复治理。
      同时,第二次青藏科考还阐释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系统性和特殊性。比如,青藏高原的雪山冰川冻土具有特殊的保护价值,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的一大亮点,就是提出建立健全青藏高原雪山冰川冻土保护制度。
      “保护法明确了对高原雪山冰川冻土的保护,并强调建立健全青藏高原雪山冰川冻土保护制度,开展雪山冰川冻土的监测预警和系统保护。”姚檀栋说,“法律对青藏高原雪山冰川冻土的资源调查、基础研究、系统保护、资源开发和风险评估等做出了详细规定。这些规定的建立离不开长期对青藏高原进行科学考察研究所取得成果的支持。”
      特别是,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明确,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与研究,推动长期研究工作,掌握青藏高原生态本底及其变化;充分运用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与研究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科技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中的支撑作用。“这也为第二次青藏科考队落实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提供了根本遵循。”姚檀栋说。
      法律是研究成果的一次重要转化  
      2021年12月,受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托,中国科学院相关单位承担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草案建议稿)(以下简称草案建议稿)的起草工作。
      接到任务后,中国科学院便迅速组织相关专家团队,组建了起草工作组,由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务三分队队长欧阳志云研究员担任组长,具体负责组织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立法重要问题研究、起草草案建议稿。
      “我们分析了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类型与分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生态问题及其近40年的变化趋势,系统调研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进展,提出了青藏高原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架构。”欧阳志云说。
      同时,起草工作组还对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立法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开展了专题研究,分析了青藏高原主要生态问题,评估了生态保护措施与政策的成效以及面临的问题,确立了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思路,并针对青藏高原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提出保护修复的法律要求与规定,以及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草地退化等生态问题的防治对策与措施。
      “我们虽然只用了一个月就完成了相关的研究和草案建议稿的起草工作,但起草工作离不开兄弟单位的支持。”欧阳志云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纷纷贡献了在森林、土壤、湿地、草地、荒漠以及生物多样性等领域的科研力量和研究成果。
      欧阳志云强调,中国科学院关于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与生态安全问题的研究积累长达几十年,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是这些长期系统性研究成果的一次重要转化。
      报道链接:第二次青藏科考为立法提供核心支撑
       
      
    2023-09-04
  • 单质磷材料在能源环境领域呈现广泛应用价值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刁雯蕙 2023/8/29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材料所喻学锋、王佳宏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曲广波团队合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化学学会评论》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综述。
      研究团队系统总结了单质磷材料的发展历史、物化性质、合成策略以及可持续能源与环境应用相关的研究,并进一步展望了单质磷材料的未来研究趋势,特别是新同素异形体预测、特殊理化性质探索、大规模合成及应用优化等关键领域。
       
      单质磷材料独特的多态性使其在物质科学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综述从磷元素的发现、到历史上各单质磷结构的测定、再到近期基于机器学习的结构搜索,系统回顾了单质磷材料的发现过程。论文对白磷、黑磷、非晶红磷、蓝磷、紫磷和纤维磷等代表性单质磷材料迥异的原子结构、丰富的电声子性质、多变的氧化还原活性和稳定性等进行了总结。论文从理论和实验的角度分析了这些理化特性的结构起源,详细讨论了各种单质磷材料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单质磷材料并非天然产物,所有单质磷都需要人工合成,因此,高效绿色的合成策略在单质磷材料的发展中有决定性的作用。论文梳理了各类单质磷材料不同维度结构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合成策略,涵盖了从块状晶体到层状薄片,再到纳米带和量子点等多种形态。于此同时,论文还简述了针对微纳米结构开发的掺杂、包覆等功能化技术。
      近年来,单质磷材料在多种能源环境相关领域的应用场景中崭露头角。首先,单质磷的微纳材料覆盖了从紫外到红外较宽的光谱范围和明显的富电子特性,因此在水分解、二氧化碳转化、固氮等领域表现出可观的光、电催化性能;其次,单质磷材料的碱金属离子存储容量大、电位适中、层间距大,是储氢、碱金属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各种储能器件的重要候选电极材料。此外,单质磷材料在化学分子传感、污染物降解、细菌消毒、土壤修复等领域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得益于先进的结构分析方法和纳米制造技术,单质磷材料的研究在过去十年里取得了巨大进展,涌现出来的新性质、新应用不仅让磷单质这一古老的材料焕发新生,也加深了研究人员对单质磷材料的结构、性质与功能之间关系的理解。
      作者提出,磷作为我国的关键战略矿产资源,发展单质磷材料的新型大规模的绿色合成技术及高附加值工业产品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研究中不仅要寻找性能更优异的磷单质材料或微纳米结构,还应关注其在环境中的回收与再利用。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9/D2CS01018F
      
    2023-08-30
  • 【人民政协报】魏源送:科技支撑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主任魏源送:
      科技支撑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报 (2023年07月27日 第05版)
      原文链接:http://www.rmzxb.com.cn/c/2023-07-27/3384479.shtml
      生态兴,文明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们广大的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但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科技支撑。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区域流域水污染控制研究与应用的科研人员,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牢记使命担当,树立科技自信,心无旁骛埋头科学研究,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加强科研攻关和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勇攀科技高峰,投身到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征程中。
      
    2023-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