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报】第二次青藏科考为立法提供核心支撑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9月1日,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针对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出台的专门区域性法律。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保护地位特殊,立法意义重大。
第二次青藏科考如何支撑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立法工作?科技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科考队核心立法意见被高度肯定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的制定特别强调了科技的支撑作用。第二次青藏科考为立法启动、内容起草、立法调研、立法论证、立法定稿等提供了核心支撑,科考队提出的一系列核心立法意见被高度肯定和采纳。”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介绍。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运用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的总体立法体系科学内容,建议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系统规划中,除了山水林田湖草沙,还要特殊考虑“冰”,要从地球系统整体观加强冰川变化综合观测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冰崩和冰湖溃决灾害监测与预警,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的地球系统保护修复治理。
同时,第二次青藏科考还阐释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系统性和特殊性。比如,青藏高原的雪山冰川冻土具有特殊的保护价值,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的一大亮点,就是提出建立健全青藏高原雪山冰川冻土保护制度。
“保护法明确了对高原雪山冰川冻土的保护,并强调建立健全青藏高原雪山冰川冻土保护制度,开展雪山冰川冻土的监测预警和系统保护。”姚檀栋说,“法律对青藏高原雪山冰川冻土的资源调查、基础研究、系统保护、资源开发和风险评估等做出了详细规定。这些规定的建立离不开长期对青藏高原进行科学考察研究所取得成果的支持。”
特别是,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明确,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与研究,推动长期研究工作,掌握青藏高原生态本底及其变化;充分运用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与研究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科技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中的支撑作用。“这也为第二次青藏科考队落实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提供了根本遵循。”姚檀栋说。
法律是研究成果的一次重要转化
2021年12月,受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托,中国科学院相关单位承担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草案建议稿)(以下简称草案建议稿)的起草工作。
接到任务后,中国科学院便迅速组织相关专家团队,组建了起草工作组,由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务三分队队长欧阳志云研究员担任组长,具体负责组织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立法重要问题研究、起草草案建议稿。
“我们分析了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类型与分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生态问题及其近40年的变化趋势,系统调研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进展,提出了青藏高原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架构。”欧阳志云说。
同时,起草工作组还对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立法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开展了专题研究,分析了青藏高原主要生态问题,评估了生态保护措施与政策的成效以及面临的问题,确立了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思路,并针对青藏高原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提出保护修复的法律要求与规定,以及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草地退化等生态问题的防治对策与措施。
“我们虽然只用了一个月就完成了相关的研究和草案建议稿的起草工作,但起草工作离不开兄弟单位的支持。”欧阳志云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纷纷贡献了在森林、土壤、湿地、草地、荒漠以及生物多样性等领域的科研力量和研究成果。
欧阳志云强调,中国科学院关于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与生态安全问题的研究积累长达几十年,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是这些长期系统性研究成果的一次重要转化。
报道链接:第二次青藏科考为立法提供核心支撑
2023-09-04
-
单质磷材料在能源环境领域呈现广泛应用价值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刁雯蕙 2023/8/29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材料所喻学锋、王佳宏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曲广波团队合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化学学会评论》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综述。
研究团队系统总结了单质磷材料的发展历史、物化性质、合成策略以及可持续能源与环境应用相关的研究,并进一步展望了单质磷材料的未来研究趋势,特别是新同素异形体预测、特殊理化性质探索、大规模合成及应用优化等关键领域。
单质磷材料独特的多态性使其在物质科学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综述从磷元素的发现、到历史上各单质磷结构的测定、再到近期基于机器学习的结构搜索,系统回顾了单质磷材料的发现过程。论文对白磷、黑磷、非晶红磷、蓝磷、紫磷和纤维磷等代表性单质磷材料迥异的原子结构、丰富的电声子性质、多变的氧化还原活性和稳定性等进行了总结。论文从理论和实验的角度分析了这些理化特性的结构起源,详细讨论了各种单质磷材料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单质磷材料并非天然产物,所有单质磷都需要人工合成,因此,高效绿色的合成策略在单质磷材料的发展中有决定性的作用。论文梳理了各类单质磷材料不同维度结构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合成策略,涵盖了从块状晶体到层状薄片,再到纳米带和量子点等多种形态。于此同时,论文还简述了针对微纳米结构开发的掺杂、包覆等功能化技术。
近年来,单质磷材料在多种能源环境相关领域的应用场景中崭露头角。首先,单质磷的微纳材料覆盖了从紫外到红外较宽的光谱范围和明显的富电子特性,因此在水分解、二氧化碳转化、固氮等领域表现出可观的光、电催化性能;其次,单质磷材料的碱金属离子存储容量大、电位适中、层间距大,是储氢、碱金属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各种储能器件的重要候选电极材料。此外,单质磷材料在化学分子传感、污染物降解、细菌消毒、土壤修复等领域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得益于先进的结构分析方法和纳米制造技术,单质磷材料的研究在过去十年里取得了巨大进展,涌现出来的新性质、新应用不仅让磷单质这一古老的材料焕发新生,也加深了研究人员对单质磷材料的结构、性质与功能之间关系的理解。
作者提出,磷作为我国的关键战略矿产资源,发展单质磷材料的新型大规模的绿色合成技术及高附加值工业产品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研究中不仅要寻找性能更优异的磷单质材料或微纳米结构,还应关注其在环境中的回收与再利用。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9/D2CS01018F
2023-08-30
-
【人民政协报】魏源送:科技支撑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主任魏源送:
科技支撑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报 (2023年07月27日 第05版)
原文链接:http://www.rmzxb.com.cn/c/2023-07-27/3384479.shtml
生态兴,文明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们广大的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但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科技支撑。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区域流域水污染控制研究与应用的科研人员,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牢记使命担当,树立科技自信,心无旁骛埋头科学研究,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加强科研攻关和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勇攀科技高峰,投身到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征程中。
2023-07-27
-
【中国科学报】空气污染化身“特洛伊木马”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2023-06-27 第1版 要闻) 记者 冯丽妃
原文链接:
https://rmtzx.sciencenet.cn/app/kexuewang/liveShare/#/newPaper?nums=15&pg=1&type=kxsbonenews&articleId=375078
红细胞上的流感颗粒(蓝色,人工着色),可在细颗粒搭载下进入细胞。图片来源:NIBSC / SPL/Nature
空气污染究竟是否会加重呼吸系统病毒感染?中国科学家发现,答案是肯定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思金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微生物所)研究员方敏等合作,发现大气细颗粒物可以打破流感病毒本身在动物体内散播的方式,像“特洛伊木马”一样将病毒运送到细胞中,同时让病毒更容易进入肺脏深部,甚至进入肝脏、脾脏和肾脏等肺外器官。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我们的研究详细阐释了空气污染如何影响呼吸道感染,说明了空气质量管理和减少空气污染的紧迫性。”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刘思金对《中国科学报》说。
诞生在校车上的合作
2020年9月的一天,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思金像往常一样搭乘校车从研究所前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给研究生上课。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里,他喜欢和邻座的老师、学生聊聊感兴趣的研究。
这一次,刘思金遇到了方敏,交流中,他们找到了感兴趣的话题——空气污染与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M2.5等大气颗粒物可以吸附携带多种病原微生物,但它们是否会增加人群患病的风险以及相关机制并不清楚。
刘思金团队主要开展大气细颗粒物暴露的健康危害研究,特别关注颗粒物诱发机体损伤效应的过程和机制。而方敏团队主要从事病原微生物感染和免疫、病原与宿主互作的研究,在流感病毒的致病机理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两个团队对大气细颗粒物如何影响呼吸系统病毒感染这个长期未获解答的跨学科问题十分感兴趣。
两人越聊越投机,路途中就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随后,两个团队合作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面上项目以及原创性探索项目。他们以流感病毒为对象,开始研究大气细颗粒物和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与机制。
“之所以选择流感病毒,是因为它是造成呼吸系统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并且可以在微生物所的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进行操作。我们也在小鼠流感病毒感染模型的建立方面积累了一些技术方法和实操经验。”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方敏对《中国科学报》说。
细颗粒化身“特洛伊木马”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当空气污染严重时,人类呼吸道病毒传播似乎也会增强。空气中细颗粒与病毒究竟如何协作?
合作团队选择4种来源不同、组成不同的颗粒物验证其与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包括大气环境中采集的PM2.5、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粉尘颗粒、通过生物质燃烧形成的生物炭颗粒以及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黑颗粒。
“大气中的病毒不是以纯粹自由态存在的,它往往是有载体的。我们发现,细颗粒物就可以作为载体,它们像‘特洛伊木马’一样将病毒运送到细胞中。”刘思金比喻说。
研究者发现,细颗粒物与病毒的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物理化学性质。例如PM2.5比其他3种细颗粒物吸附的病毒要多得多,因为它具有较高的表面积和孔隙率等。生物炭的病毒载量紧随其后。
那么,搭载在细颗粒物上的病毒是否具有感染能力呢?
研究者通过经典的血凝素实验对细颗粒物与病毒的复合物进行了检验。“血凝素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一种糖蛋白,它能够与多种禽类和哺乳动物红细胞上的血凝素受体结合,引起红细胞凝集。”方敏介绍,研究发现细颗粒物与病毒复合物的凝聚能力是纯病毒的70%~90%,其活性在培养4小时后保持不变,这说明被吸附或者沉积在颗粒物上的病毒仍然具有较高的感染活性。
针对搭载“特洛伊木马”的病毒被机体吸入后产生的损伤效应,合作团队发现所有细颗粒物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增强病毒对细胞的感染能力并促进病毒的出芽和释放。更为重要的是,小鼠实验发现颗粒物可以运载病毒进入肺脏深部,并且突破气血屏障到达肝脏、脾脏和肾脏等肺外器官,导致更严重的损伤效应,比如全身性炎症、局部组织损伤和体重减轻等。
“颗粒物的载体作用改变了流感病毒在呼吸道的分布,能运载病毒到达肺外器官。因此,与单独的病毒相比,复合体由于颗粒性质更容易被细胞摄取,这个过程可以不依赖病毒特异性受体。另外,颗粒物可以通过脂筏促进子代病毒出芽释放,导致病毒的感染过程重排、加速。”方敏解释说。
摸着石头过河
《自然》对这项研究进行了报道,认为该研究“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空气污染严重时流感病毒感染更加严重”。
“我们的研究为空气污染对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提供了详细见解,表明了空气质量管理和进一步减少空气污染的紧迫性。”刘思金说。
刘思金课题组成员、论文第一作者董政告诉《中国科学报》,该研究从2020年9月开始到现在花费了将近3年时间。由于研究中涉及环境化学、病毒学以及免疫学等跨学科知识和技术方法,很多实验思路和方法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逐步建立。
“做研究有趣的地方在于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后获得的喜悦感。”董政说。
不过,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实验室模拟与真实环境条件可能存在差别、实验动物与人体存在很大差别、单纯动物实验得到的结论不能完全外推到人体等,接下来需要进行深入探索。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adv.adf2165
2023-07-10
-
【中国绿色时报】让森林生态系统更好地服务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十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体现出对我国林草生态工作的高度重视。今年,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总书记首次提出“林草兴则生态兴”的重要论断,并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对新时代林草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和更高要求。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多年来始终围绕“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位,为我国林草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创新贡献。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林草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推动林草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近日,国家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专家、实验室董仁才研究员在《中国绿色时报》发文《让森林生态系统更好地服务人民》,结合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研究成果,充分阐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价值,宣传和普及生态系统服务理念、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思路和景感生态学方法,受到广泛重视。文章同时发布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链接http://www.forestry.gov.cn/main/5383/20220402/093708016417024.html)。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2年4月16日
2022-04-16
-
疫情下斯里兰卡留学生接受科研“云指导”
文章来源:新华网 2020-08-23
原文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0-08/23/c_1126402749.htm
新华社科伦坡8月23日电(记者唐璐) 通讯:疫情下斯里兰卡留学生接受科研“云指导”
正值中国高校暑期,中国科学院的4名斯里兰卡留学生却已开始了忙碌的研究工作。虽然受新冠疫情影响,他们一直无法返校,但在中国导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魏源送主任的“云指导”下,他们奔赴斯里兰卡不同地点采集水样并进行实验室检测。
“眼看斯里兰卡旱季就要结束,旱季是这里水质最差的季节,魏教授要求我们在旱季结束前抓紧采集水样,以便为我们的水质净化研究做好基础资料收集工作。”刚刚在斯里兰卡北部圣城阿努拉达普拉结束采样的因迪卡说。提起研究,他和一直在实验室里忙碌的维马拉维拉和伊苏鲁都一脸兴奋。
今年1月初,维马拉维拉回国休寒假,原本计划回北京后开始进入生态中心实验室做研究,并确定博士论文主题。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他所有计划。
于是,魏源送为这4名学生重新制定了学习方案,指导他们在国内开展现场调研和资料收集。他和学生们每周定期召开视频会议,讨论研究进展。
“每周视频会是我最期待的时刻,虽然平时也与老师交流,但视频会议是与老师面对面的机会,听他对其他同学的指导自己也获益匪浅。”主攻方向是斯里兰卡饮用水安全的硕士生因迪卡说。
斯里兰卡并不缺水,但饮水安全问题却始终未得到根本解决。近年来斯里兰卡一直被一种不明原因的慢性肾病(CKDu)所困扰。在魏源送等中国专家和斯里兰卡合作伙伴的不懈努力下,2015年中科院启动了中斯水中心项目,水中心不仅把CKDu追因和饮用水安全保障作为研究核心目标,也把为斯里兰卡培养水专家视为己任。
伊苏鲁的研究方向是城市河流水环境污染控制,疫情期间伊苏鲁几次乘坐火车前往科伦坡的凯勒尼河取水样,“只有弄清水质状况才能为下一步的水质净化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尽管是在疫情期间,但学生们的现场调查工作都进展得非常顺利。中斯水中心项目斯方负责人维拉孔达博士告诉记者:“在确保防疫前提下,魏教授每次都会把学生的研究计划提前通报给斯方合作伙伴,以便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帮助学生打通各个环节。”
维拉孔达表示,魏教授对指导斯里兰卡学生尽心尽力,希望把他们培养成斯里兰卡水研究的栋梁,因此帮助魏教授的工作也是帮助斯里兰卡发展。
专攻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的维马拉维拉高兴地告诉记者,由于疫情,他意外地获得了更多在斯里兰卡进行实地考察的机会,自己的博士论文也终于在魏教授的帮助下确定了方向。
魏源送说,清洁饮用水和水环境污染控制是斯里兰卡面临的重大民生问题,很高兴能将中国在水与环境领域的经验与教训分享给斯里兰卡的青年学生,他们将是未来建设美丽斯里兰卡的主力军。
2020-08-25
-
中国援建斯里兰卡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中心项目开工
文章来源:新华网 2018-09-28
原文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18-09/28/c_1123499211.htm
新华社科伦坡9月28日电(记者朱瑞卿 唐璐)由中国援建的斯里兰卡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中心项目28日在位于斯中部城市康提的佩勒代尼耶大学举行开工仪式。
斯里兰卡城市规划和供水部部长劳夫·哈基姆在开工仪式上表示,项目开工建设为斯里兰卡不明原因慢性肾病的研究及安全饮用水技术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两国以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中心项目开工建设为契机,深化科技领域合作。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侯建国说,斯里兰卡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中心项目是中国科学院在海外建立的第九个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建成后将为解决当地旱区不明原因慢性肾病和饮用水安全问题作出贡献,造福当地民众。
斯里兰卡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中心由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中心总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有科研综合楼、专家公寓等设施。项目完成后,中方还将为斯方提供水质分析平台以及100多套水处理实验仪器。
当天,中国科学院大学——佩勒代尼耶大学联合科教中心成立。
2018-09-29
-
构建多元体系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2018-08-06 第6版 战略管理)
核心阅读
为保障土壤污染防治计划的有效落实,应全面构建涵盖法律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可持续管理体系的“法律—技术—管理”三位一体土壤污染防治体系。
土壤污染关系国家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2016年5月,国务院发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明确了“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的土壤污染防治基本思路,从十个方面对有效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了系统的战略部署。当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仍任重道远。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有序推进
地方“土十条”陆续出台。自2016年国务院发布“土十条”以来,地方各级政府陆续制定并公布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或实施方案,确定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任务和工作目标。地方版“土十条”主要以“摸清家底,风险管控”为主要思路对“国标”进行分解和细化,其中也不乏根据当地土壤污染特点、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突出地方特色。
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取得实质性进展。土壤污染防治法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必不可少的法律保障。2017年底,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二审稿提请至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强化农用地风险管控责任进行审议。2018年对草案进一步修改完善。目前,土壤环境立法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土壤污染防治法有望快速出台。
土壤污染详查工作稳步进行。各省区市按国家统一要求,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持续推进土壤污染详查工作,摸清地方土壤污染底数。根据“土十条”要求,2018年底要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共布设详查点位55.3万个。据了解,大部分省区市与计划进度基本一致,但分析测试环节总体滞后,个别省区市工作进展缓慢。
技术标准规范配套实施。为深入推动“土十条”的贯彻落实,相关部门先后配套发布了一批技术文件、标准和管理办法,不仅为指导、规范各地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样品分析测试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撑,也为开展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据,对于贯彻落实“土十条”、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污染防治示范工程效果显著。“十三五”以来,中央启动了多个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并加快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当前,各示范工程和先行区已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但总体来讲,我国土壤污染治理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距“出模式、出经验、出效果”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任重道远
首先,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污染形势复杂,家底尚未完全摸清。当前各地正遵循《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开展土壤污染详查工作,然而掌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是一项艰巨工程,土壤污染空间异质性强,区域差异大,“点位超标率”不等于污染超标面积。据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经过5次的逐级调查才确认台湾的农地污染总数为约400公顷。因而,很难通过一两次的调查查明土壤污染的面积和程度,以及对农产品质量和人群健康的影响。
其次,土壤污染成因复杂。土壤污染输入途径多,工矿企业活动、农业生产活动、交通运输等都可能造成土壤污染,虽然单次输入量很小,但日积月累也会导致土壤污染状况逐步恶化。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累积和残留也与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和植物覆盖等密切相关。总之,土壤是污染物的主要受体,大量水、气污染也能陆续转化为土壤污染,因而,在我国整体环境质量改善之前,土壤污染形势难以根本逆转。
再次,土壤污染风险不确定性高。土壤功能的多样性和区域差异性决定了土壤污染风险的复杂性。如农田重金属污染并不一定导致农产品重金属超标,不同污染物和不同情景下,污染暴露途径和暴露剂量差异很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有很多差别,需因地制宜采取风险管控措施。
构建科学有效的防治体系
为保障土壤污染防治计划的有效落实,应全面构建涵盖法律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可持续管理体系的“法律—技术—管理”三位一体土壤污染防治体系。
首先,法律体系。尽管“土十条”被当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行动纲领,在一定程度上为土壤质量管理提供了政策性指引,但其约束力有限,必须全面构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尽快出台土壤污染防治法案,尤其需要明确土壤污染预防与责任机制、土壤监测与信息公开机制。
因为土壤一旦被污染,治理与修复难度大、投入多、周期长,因此,污染预防比污染后修复更重要,必须严格遵循“谁污染、谁治理、谁付费”的责任认定原则,但在个体责任人不明或者不履行相关义务的情况下,政府主体需承担兜底责任。与此同时,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是实现土壤污染防治可持续的基本前提,依法公开土壤污染监测数据及污染状况、调查结果、修复效果等土壤环境相关信息,以“公开+激励”的管理机制保障公民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和监督土壤污染防治的权利,可最终形成全民监督、同治共进的土壤污染防治格局。
其次,技术体系。随着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推进,许多专业性、技术性问题已然引起业界关注,需要针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体系等关键问题开展深入调研。
土壤污染本身极具复杂性,超标不等于污染,污染不等同于有风险,有风险不等同于要修复(可改变土地用途)。因此,需建立基于土壤调查的科学有效的分类、分区、分级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体系。同时,从修复技术角度来说,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面治理和彻底修复是不现实且不必要的。应建立以风险管控为导向、适合我国国情的修复技术体系,避免过度修复和修复技术选择的随意性,以及修复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等,科学有序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也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确立适合我国实际国情的绿色、可持续修复原则。
再次,管理体系。一是确立风险管理体系。我国土壤类型的多样性和土壤污染的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应按污染程度和土地用途实施土壤环境风险分类分级管理的基本决策。如农用地清洁土壤采取优先保护,轻度污染土壤采取农艺调控,中度污染土壤采取治理修复,对重度污染土壤采取替代种植措施等风险管控措施。对建设用地根据企业生产状态分别实施管理措施,形成集污染预防、环境调查、风险评估、治理修复、全过程监管和可持续再利用为一体的建设用地风险管理体系。
二是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土壤污染防治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也需要加强数据共享,为准确研判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趋势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撑。
三是完善融资机制。目前用于土壤污染防治的中央专项资金远不能满足巨大土壤污染修复市场需求。我国土地的国有性质、经营主体的多样化决定了我国污染土壤修复责任主体认定的复杂性,也造成了我国污染土壤环境修复资金机制的不明晰。“污染者付费”的实践证明,其在执行中会遇到诸如无法追溯责任人的历史污染、责任人无力承担巨额修复资金、多个污染方如何划分责任等各种难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发挥市场作用,制定资金管理办法和使用制度,拓宽土壤修复融资渠道和资金缴纳主体。
四是鼓励利益相关方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具有涉及领域广、专业性强、地域特色明显的特点,涵盖科技研发、工程施工、项目咨询、部门监理等多个环节。需要加强多部门联动,鼓励第三方评估机构、社会大众和新闻媒体的积极参与,开展国内与国际、企业与政府的密切合作,形成融合政府、企业、科学家、公众、新闻媒体等多方力量的跨地区、跨职能利益方参与体系。
2018-08-20
-
一泓清水系真情——中科院中—斯水中心建设纪实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8-07-09 第1版 要闻)
本报记者 丁佳
暴雨下个不停,魏源送在转机的机场已经滞留了两天。昨天是女儿的十岁生日,想到孩子委屈的脸,他的心里不免泛起一些愧疚。
但是,通往斯里兰卡的路,必须一路走到底。他揉了揉疲劳发红的眼睛,内心从未如此坚定。
2014年8月16日凌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水环境专家魏源送在经历了恶劣天气、机票超卖等一系列周折之后,终于第一次踏上了斯里兰卡的土地。
他的身上,肩负着为斯里兰卡人民送去安全饮用水的重要使命。
一封学员来信
2013年1月,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就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后,启动实施了“发展中国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设一批中科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卓越中心。
依托中科院生态中心建设的水与环境卓越中心即在其列。利用这一平台,生态中心举办了多场培训班,吸引了不少发展中国家科学家来华交流。
2013年8月,魏源送收到一封来自斯里兰卡的特殊邮件。一位名叫Weragoda的人说,自己在北京参加了生态中心举办的水与卫生培训班,听过魏源送讲授的膜处理水技术,觉得这项技术或许会对斯里兰卡有帮助。
中国科学家这才发现,原来这颗“一带一路”上的印度洋珍珠,已被饮用水安全问题困扰了多年。
“在斯里兰卡北中央省,流行着一种不明原因,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的慢性肾病。”中科院生态中心副主任、中科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水与环境卓越中心主任杨敏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这种肾病与当地老百姓所饮用的地下水关系密切。
患病者多为当地男性农民,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一旦得了病,只能靠费用高昂的透析维持生命,这几乎意味着整个家庭的支柱就垮掉了。因此,斯里兰卡饮水安全不仅是与环境和健康相关的民生问题,也成为该国重要的政治问题,而且是环境与健康领域的科研挑战。
这引起了中科院的高度重视。在中科院的支持下,生态中心依托中科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水与环境卓越中心平台,以斯里兰卡不明原因慢性肾病病区安全饮用水需求为切入点,围绕适用水处理技术、雨水收集与利用、水资源管理等,开始与斯方展开合作。
赢得信任的17次旅行
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魏源送决定到实地看看。
然而,尽管一方有需求,一方有技术,中斯合作关系的建立,却并非一帆风顺。
2014年8月,魏源送第一次来到斯里兰卡。“斯里兰卡的地理位置比较重要,很多发达国家都在那里开展援助工作。”他坦言,由于是非正式考察,他的到来起初没有引起对方的注意。斯里兰卡城市规划与供水部的工作人员见到他还感到很诧异:“有事情你应该去找大使馆呀?”
这并没有让中国科学家知难而退。在魏源送、Weragoda等人的推动下,两国人员慢慢熟络,交流逐渐频繁起来。
2015年3月26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的见证下,白春礼与斯里兰卡城市发展与供排水部部长哈奇姆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中国科学院与斯里兰卡供排水部合作备忘录》,两国合作大幕正式开启。
为了让合作更加顺畅,中科院机关相关负责部门也采取了灵活的工作方法,办事效率屡创“纪录”。
例如有一次,斯里兰卡供排水委员会负责人要来中国与生态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但时间十分紧急。生态中心和院机关的工作人员只花了一天时间,就把所有手续办好了。
渐渐的,双方合作还延伸到更大范围。2016年1月,魏源送准备去拜访斯里兰卡国家科学基金会主席,对方说自己很忙,只能给他10分钟时间。为了这宝贵的10分钟,魏源送驱车5个小时,准备了3个PPT,敲开了主席家的门。
结果两人一见如故,一直聊了两个半小时。这次会面,直接促成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斯里兰卡国家科学基金会合作项目的签订。
“这一件件事让斯方觉得,我们中科院做事是很真诚的,正是这些细节打动了他们。”魏源送始终觉得,中斯双方都是发展中国家,只有在平等和尊重的前提下开展合作,才能真正赢得信任,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斯开展援助工作最大的不同。
这些年下来,魏源送往斯里兰卡跑了17趟,终于把陌生人跑成了朋友,从一片空白中,推动了实打实的合作。
大自然的“净化工”
2015年以来,中斯两国以不明原因肾病追因和安全供水核心问题为导向,签署了多部门间、多层级的合作备忘录,搭建起稳固的合作框架。
中科院科研团队在斯里兰卡开展了模拟水处理实验、水质及污染物分析、水处理技术研发,以及地下水安全供水(地下水硬度、氟的去除)、雨水收集与净化的研究与示范。团队正在当地开展的电渗析示范工程净水能力达到每天300吨,能够为1500名居民提供水质优异的饮用水。
“老百姓敢喝水了,这对斯里兰卡的意义,可能比修一条马路、盖一座大楼还要重要。”杨敏说。
2016年,中国—斯里兰卡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中心(简称中—斯水中心)成立,这是中国政府援助斯里兰卡的第一项涉水科技工程。中—斯水中心由中国政府出资建设,斯里兰卡供水部提供支持,选址在斯里兰卡排名第一的佩拉德尼亚大学,在管理上,由斯里兰卡供水部常务秘书任主席,中科院副院长、佩拉德尼亚大学校长任共同主席,实施三方共建、共管、共享。
中—斯水中心不仅是中科院重要的海外中心平台,还将国内医学界、水务企业的队伍吸引到斯里兰卡。
比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疾控中心等单位的科研骨干,同斯方一道正在开展不明原因肾病的基线调查,构建肾病监测体系;解析患者代谢谱,精细定位相关危险因素;开展巢式病例对照研究,以便为病因调查与控制对策提供支撑。
科研团队的初步研究发现,这种肾病是多因素叠加造成的,高温气候,高硬度、高腐殖质、农药污染的地下水源饮用水,乃至卫生保健知识的缺乏等,都与肾病的发病有关。
真正打动人心的事
在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局长曹京华看来,中—斯水中心创立了一种新的合作模式。“我们不是简单地给对方送去几条鱼,而是要留下捕鱼的渔网。”
与一般项目性质的科教援助不同,中—斯水中心是以建立斯里兰卡国家独立研发机构为定位的,中心致力于建成南亚一流的水与环境科研中心、水与环境国际交流中心,以及水与环境技术与产品传播中心。
中心总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占地面积2公顷,包括科研综合大楼、先进水质分析实验室、中试中心、专家公寓和配套基础设施等。投资估算为8100万元人民币,含1600万元的水处理仪器设备费用和300万的设备运营维护费用。
水中心还借助中科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水与环境卓越中心水与卫生培训班、北大第一医院肾科医护技培训、北京疾控中心流调培训等平台,组织斯里兰卡水务部门和医务部门人员分批来华培训,为斯方培养科研和技术力量。
此外,国内一些水务企业也纷纷跟进。例如,力合(湖南)公司捐赠了一批水质分析仪器和水处理设备,并派技术人员定期去做维护。
一系列举措都让斯方感受到,中国人是厚道的朋友。自2015年以来,斯里兰卡供水部的负责人换了5个,但与中科院的合作却一直没有中断。
“我敬佩你们为确保合作圆满成功而进行的孜孜不倦、坚忍不拔的努力工作和双边互访,以及真诚而温暖的友谊。”斯里兰卡供水部规划与发展司原司长Muinudeen说,“我要将深深的感激献给中国政府和人民,尤其是中科院,感谢慷慨敬业的团队成员在我们国家致力于根除不明原因慢性肾病,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在Muinudeen看来,在中国的帮助下,斯里兰卡控制这种肾病的研究已经出现了重大转机。他对中—斯水中心成为见证中斯友谊的众多项目中的巅峰之作充满了期待。
2017年7月,中国—斯里兰卡气候变化应对、环境与健康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期间,白春礼会见了斯里兰卡科技部部长、斯里兰卡基金委主席等多名斯方高级官员,对近年来中斯合作进展表示满意,并表示今后将在更广的领域开展对斯科技合作。
“中—斯水中心的诞生,不仅满足了其国家和民生的急需,还是一个解决科学问题的创新平台。”正如曹京华所说,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中科院不管走到哪里,“要做的都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事”。
2018-07-09
-
关于在学术论文署名中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
(2018年4月24日发布)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cn/jh/201804/t20180424_4643181.shtml
发布时间:2018-04-24
恪守科研道德是从事科技工作的基本准则,是履行党和人民所赋予的科技创新使命的基本要求。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办公室根据日常科研不端行为举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总结当前学术论文署名中的常见问题和错误,予以提醒,倡导在科研实践中的诚实守信行为,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
提醒一:论文署名不完整或者夹带署名。应遵循学术惯例和期刊要求,坚持对参与科研实践过程并做出实质性贡献的学者进行署名,反对进行荣誉性、馈赠性和利益交换性署名。
提醒二:论文署名排序不当。按照学术发表惯例或期刊要求,体现作者对论文贡献程度,由论文作者共同确定署名顺序。反对在同行评议后、论文发表前,任意修改署名顺序。部分学科领域不采取以贡献度确定署名排序的,从其规定。
提醒三: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数量过多。应依据作者的实质性贡献进行署名,避免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数量过多,在同行中产生歧义。
提醒四:冒用作者署名。在学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冒用其姓名作为署名作者。论文发表前应让每一位作者知情同意,每一位作者应对论文发表具有知情权,并认可论文的基本学术观点。
提醒五:未利用标注等手段,声明应该公开的相关利益冲突问题。应根据国际惯例和相关标准,提供利益冲突的公开声明。如资金资助来源和研究内容是否存在利益关联等。
提醒六:未充分使用志(致)谢方式表现其他参与科研工作人员的贡献,造成知识产权纠纷和科研道德纠纷。
提醒七:未正确署名所属机构。作者机构的署名应为论文工作主要完成机构的名称,反对因作者所属机构变化,而不恰当地使用变更后的机构名称。
提醒八:作者不使用其所属单位的联系方式作为自己的联系方式。不建议使用公众邮箱等社会通讯方式作为作者的联系方式。
提醒九:未引用重要文献。作者应全面系统了解本科研工作的前人工作基础和直接相关的重要文献,并确信对本领域代表性文献没有遗漏。
提醒十:在论文发表后,如果发现文章的缺陷或相关研究过程中有违背科研规范的行为,作者应主动声明更正或要求撤回稿件。
院属各单位应根据以上提醒,结合本单位学科特点和学术惯例,对科研人员进行必要的教育培训,让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对学术论文署名保持高度的责任心,珍惜学术荣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将科研诚信贯穿于学术生涯始终。
2018-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