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葛源研究组揭示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磷循环微生物全球分布格局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葛源研究组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全球磷循环微生物分布模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近期发表于Global Change Biology。磷对所有生命体都至关重要,但在土壤中磷的养分限制普遍存在。大量的磷肥投入可以提高土壤磷含量,但往往造成磷利用率低下、环境污染等一系列负面效应。微生物在土壤磷循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丰度往往决定土壤磷的形态并影响地上植物的磷利用效率。然而,在全球范围内人类活动如何影响土壤磷循环微生物的分布格局?是否存在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磷循环过程指示物种?目前尚不明确。该研究通过系统分析全球土壤宏基因组样品,探究有机磷酸酯水解、无机磷溶解、双组分系统、磷酸转移酶系统、磷转运系统等磷循环过程在全球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分布(图1),对磷循环微生物的分布“热区”进行可视化分析。进一步通过拟合磷循环微生物丰度与人类活动强度的关系,发现强度较低的人类活动有利于土壤磷循环微生物丰度的增加,而更高强度的人类活动不会进一步增加其丰度。同时也发现Pseudomonas等微生物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可以指示人类活动对土壤磷循环微生物的影响(图2)。王继琛助理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葛源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朱永官院士对研究工作进行了全程指导。上述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的资助。论文链接:http://dx.doi.org/10.1111/gcb.17477图1:磷循环过程相关微生物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分布图2:磷循环基因总丰度(左)及代表性物种(右)对人类活动强度响应趋势土壤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2024年8月21日<!--!doctype-->
2024-08-21
-
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到访中心开展调研
8月19日,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党委书记余新星等一行到中心调研,并开展座谈交流。中心党委副书记占剑、副主任胡承志出席会议,会议由科技开发处处长张洪主持。占剑代表中心欢迎温泉镇领导莅临中心开展合作交流,并介绍了中心基本情况。余新星说明了此次调研的背景并简述温泉镇基本情况。科技开发处就中心科技服务北京绿色发展作了专题汇报。双方就产学研平台合作、生态产业发展、党建联合、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讨论。座谈现场余新星感谢中心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未来能够充分发挥温泉镇“四区叠加”的政策优势,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开展生态环保领域成果转化,提升温泉镇的生态价值。胡承志在讲话中表示,双方下一步要紧密围绕温泉镇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打造新质生产力,科技支撑温泉镇及域内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占剑总结指出,希望双方能够以本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结合中心的科研特色和重大项目布局,探索创新驱动发展的合作机制,不断扩大合作深度和广度,不断推进科技、人才、党建、教育融合发展,真正把温泉镇打造成生态文明的科学试验田。中心所务委员、综合办公室主任张秀丽,中心所务委员、人事处处长曹青,教育处处长连静等机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座谈。合影科技开发处2024年8月21日<!--!doctype-->
2024-08-21
-
曲久辉院士领衔创建的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项目获得国际水协会金奖和大奖
8月13日,两年一度的国际水协会(International water association)创新项目奖颁奖仪式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本次共有六个类别奖励,每个类别设金、银、铜奖,六类获奖项目再角逐唯一最大奖(Grand Award)。由中国城市污水处理概念厂专家委员会、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激发技术与市场变革:中国污水资源概念厂”项目荣获PIA类金奖,并在六类获奖项目中胜出获最大奖(Grand Award)。这是中国水领域在国际水协会首次获此殊荣,这标志着中国污水处理技术与范式由过去的跟跑变为现在的领跑,展示了中国水科技和产业创新取得的巨大进步,体现了国际本领域对中国污水概念厂事业的高度认可。2014年,曲久辉等6位行业权威专家提出创建“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的理念和范式,并将“水质永续、资源循环、能量自给、环境友好”作为概念厂建设和发展的四个追求。历经近8年的创造性努力,由中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承建的中国宜兴污水资源概念厂于2022年10月18日在江苏宜兴落成。宜兴概念厂完全实现了“四个追求”,创造了具有“美丽深邃的外观,标新立异的构造,无限循环的资源,智慧轻松的大脑,技术创新的高地,充满爱意的花园”特征的污水处理厂新范式,已经成为国际上污水处理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举。颁奖现场合影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开发处2024年8月14日
2024-08-14
-
曲久辉院士荣获国际水协会荣誉会员奖
国际水协会(International Water Association, IWA)于2024年8月10日宣布,授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曲久辉院士Honorary Membership 奖。该奖是IWA授予其成员的最高荣誉之一,用以表彰对水行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个人,每两年在IWA世界水大会暨展览会上颁发一次。曲久辉是目前获此殊荣的唯一中国学者。曲久辉院士曾于2008年到2012年担任IWA董事会成员,于2013年当选IWA首批杰出会士。他在推动中国参与国际水协事务、促进国际水协在中国发展、扩大中国水业的国际影响力方面做出重大贡献,得到国际本领域高度认可。曲久辉院士在水环境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多项开创性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各1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项,光华工程科技奖1项,国际水协会全球创新项目奖1项。曲久辉院士此次获奖,也标志着我国水科技领域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开发处 国际合作处 2024年8月11日
2024-08-11
-
海南省政协“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转化”专家协商会在中心顺利召开
7月29日,海南省政协组织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转化”专家协商会会议在我中心召开。会前,中心主任朱永官院士与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政协副主席、民盟海南省委会主委刘艳玲及海南省考察调研组代表进行了交流。会议由徐卫华研究员主持,刘艳玲及海南省考察调研组,中心党委副书记占剑,生态系统评估与核算中心负责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阳志云,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原副司长马强、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忠、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谷树忠研究员、清华大学钟德钰教授、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刘桂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钟林生研究员等专家共40余人参加会议。占剑代表生态环境中心致欢迎辞,对刘艳玲带队的考察调研组一行以及受邀参会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对海南省有关领导和各位专家长期以来给予生态环境中心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海南省政协常委、民盟海南省委会副主委、海口市政协副主席陈洪代表考察调研组介绍了“海南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转化”调研情况和研究初步成果。专家围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转化的理论与实践,针对海南省做优生态产品、做活市场路径、做实长效机制的目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海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建议。海南省生态环境厅、统计局、农业农村厅、发展改革委、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以及五指山市、琼中县等有关同志与各位专家针对海南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转化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刘艳玲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她对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及与会专家对海南工作的支持表示诚挚感谢。她指出,海南调研组将充分吸纳专家们提出的宝贵建议,进一步完善考察报告,并欢迎有关专家到海南省指导工作,共同推动海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2024年8月2日
2024-08-02
-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俞文正研究组NC:中国草地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的空间特征和环境功能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俞文正研究组在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环境效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Spatial patterns and environmental functions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grassland soils of China”为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土壤溶解有机质(DOM)是土壤生态系统中最易变和流动性最强的有机碳组分,其与生态系统碳循环、水环境乃至饮用水密切关联。草地土壤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40%,在全国尺度草地土壤溶解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从中国 30 个省份采集了共 89 个旱季草地土壤样本,并对DOM的数量、分子组成及消毒副产物生成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草地土壤是巨大的DOM库,但中国南北地区草地土壤的DOM 地球化学性质存在差异(图1)。南方地区蛋白类组分 (Protein-like) 和小分子组分 (<1.2 kDa) 的比例高于北方地区;北方地区腐殖酸类组分(Humic-like)和大分子组分 (3.4-25 kDa)的比例高于南方地区;而西部地区,尤其是亚洲水塔区域(青藏高原),DOM具有较高的氯反应活性。图1. 中国草地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的组成差异中国南北地区草地土壤DOM在当地生态系统和环境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图2)。3.4-25 kDa 和腐殖类组分与土壤呼吸作用和生态系统净生产力呈负相关,在中国北方有助于抑制碳排放并保留生态系统生产力,而1.2 kDa 和蛋白质类组分在中国南方地区作用与之相反。回归分析和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结果表明,低分子量和蛋白类组分与当地鼻咽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显著的统计相关性(P < 0.01),而高分子量和腐殖类组分与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显著的统计相关性(P < 0.05)。而且,草地土壤DOM的分子组成与当地饮用水水水质存在显著相关性,因而土壤DOM可能通过饮用水与人体健康产生联系。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仅强调土壤DOM与人体健康的潜在关系,不能由此推断其是致病因子。图2. 溶解有机质的组成与生态系统交换和人类健康之间的联系本研究构建了土壤-水源水-饮用水/人类健康间的联系,为了解土壤 DOM 对当地和下游水环境及饮用水安全的潜在影响提供了新视角。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本研究呼吁应通过生态管理或工程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 DOM 在更广泛的生态系统和过程中的不利影响,包括采用针对性的工艺去除相关的有害化合物以及防止有害产物(如消毒副产物)的产生。此外,DOM与癌症病例之间的联系有助于进一步识别环境中对人体健康不利的风险因子。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直博生周鹏,通讯作者为俞文正研究员、耶鲁大学Menachem Elimelech教授和厦门大学吕永龙教授。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0745-8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4年7月30日<!--!doctype-->
2024-07-30
-
土壤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2024年战略研讨会成功举行
7月15-16日,土壤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以下简称土壤室)2024年战略研讨会在密云召开,土壤室全体职工共29人参加了会议。7月15日,与会人员先后参观考察了密云区北庄试验站备选地点和我所密云园区。陈卫平主任做战略研讨会动员讲话,肖可青副主任随后做土壤室近期工作汇报,与会人员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和热烈的讨论。中心主任、朱永官院士指出土壤室全体全体职工要面向学科前沿,发扬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鼓励青年科研人员要有远大的理想,积极申报国家重要人才项目;最后指出要加快密云园区实验室建设,有效助力科研工作的开展。大家一致认为今后要积极谋划科研项目和高水平文章,打通各课题组实验平台;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实验室安全和科研诚信培训。7月16日,土壤室副研究员和助理研究员做工作汇报,就个人情况、最近3-5年科研项目和成果、下一步计划等展开交流和讨论,现场气氛热烈。大家表示通过这次战略研讨会的梳理和交流受益匪浅,增进了对实验室长远发展战略的了解。会议明确了下一步行动,未来将积极谋划,狠抓落实,会议圆满结束。土壤室副主任肖可青做近期工作汇报考察密云北庄试验站备选地点会议现场合影土壤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2024年7月17日
2024-07-17
-
中心推动中斯科技合作得到斯里兰卡总理接见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代表团于7月2日至10日在斯里兰卡围绕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不明原因慢性肾病(CKDu)追因、生态工业园建设等一系列主题与斯里兰卡供水部、卫生部、中北省政府、国家投资委员会、国家供排水委员会等机构进行深入交流,为中斯科技合作进一步凝练重点,明确思路。 斯里兰卡总理古纳瓦德纳于7月10日下午在总理府会见了代表团。会见中,杨敏研究员向古纳瓦德纳总理详细介绍了中国-斯里兰卡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中心(JRDC)的工作进展、主要成就和今后计划,并期待基于JRDC平台与斯方开展更广泛的合作。古纳瓦德纳总理对中国科学家们为改善斯里兰卡民生所作的贡献表示由衷感谢。他说,对斯里兰卡国家和人民而言,中国科学家的付出是无价的,希望双方合作获得新的成果,并表示斯里兰卡将为合作项目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杨敏向古纳瓦德纳总理赠送十年前(时任供水部部长)合影 随后代表团前往中国驻斯里兰卡使馆向戚振宏大使汇报了此次出访的成果及近期工作安排。戚大使高度评价了中心今年来在推进中斯科技合作方面付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就。他强调,应充分利用JRDC这个平台开展全方位的中斯科技合作,造福斯里兰卡人民,并进一步辐射周边国家,为南亚地区及环印度洋区域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贡献。他还对JRDC未来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并表示使馆将全力支持相关合作。戚振宏大使会见代表团代表团参加由斯供水部部长吉万·桑达曼主持的水项目国际援助机构圆桌会议 期间,代表团还与佩拉德尼亚大学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等进行了交流,梳理了今后双方合作的重点与机制,并与JRDC的主要工作人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互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及力合科技、泰宁科技等ANSO环境与产业专题联盟全程参加了交流。 中斯水科技合作始于2014年,十年间中心代表团分别受到了斯里兰卡时任总统西里塞纳(2016年)和总理古纳瓦德纳(2024年)的接见,充分体现了斯国政府对我方的信任。此次出访主要是落实今年三月份JRDC第一次学术理事会会议的精神,对充分发挥JRDC作用和功能、推动中斯科技合作走深走远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访问得到了新华社以及斯里兰卡、香港地区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环境科技海外合作中心国际合作处2024年7月13日相关新闻报道:1,斯里兰卡总理会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科研人员一行-新华网 (news.cn),2,中心在斯里兰卡组织深化合作(生态环境研究中心)3,Chinese Scientists undertake research on CKDu in SL (Daily News),4,SL facing serious air pollution issues-HK's Enviroment Protection Director (Daily News)5,Improvi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lower-middle-income countries: Experts convene in Sri Lanka - (Hong Kong -點新聞-dotdotnews)6. 中国科学家助力洁净斯里兰卡水源(凤凰网)
2024-07-17
-
中心2024年 “生态环境与健康”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成功举办
7月8日至11日,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24年“生态环境与健康”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成功举办。本次夏令营营员的招募得到了全国各地众多优秀大学生的热烈响应,来自全国148所高校的498名优秀大学生踊跃报名,经过全方位遴选,178名优秀大学生入选并参加了夏令营。7月9日上午,夏令营开营式在环境科学楼报告厅举行,教育处处长连静主持开营仪式,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占剑出席并致辞。占剑介绍了中心的基本情况、主要优势以及研究生教育与就业情况,并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大学生积极报考中心研究生表示欢迎。本届夏令营共组织一场院士报告,六场学术报告。中心主任朱永官院士为营员们带来了以《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形成与扩散机制》为主题的报告,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科研成果、真诚地与同学们分享了科研经验与人生经验,殷切期望同学们在未来从实际问题出发,保持前瞻的思维、开放的心态与合作精神,勇于解决科研难题,担当起科技创新与时代复兴的重任。朱院士的精彩演讲使在座的同学们备受鼓舞和感动,纷纷向朱院士提问交流。郑华研究员、陈保冬研究员、刘睿研究员、王征研究员、柏耀辉研究员和维也纳大学陈松灿博士分别做了《生态系统服务与科学决策》、《菌根真菌:植物的共生伙伴》、《分析方法创新驱动的环境催化过程定量研究》、《面向碳中和的能源环境技术》、《水质与水生态》和《微生物介导的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分子机制和演化历史》的学术报告,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心不同学科方向的研究热点和科研成果。中心教育处老师做了招生政策宣讲。夏令营期间,营员们参观了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平台、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公用仪器平台、高通量多功能成组毒理学分析系统、大型分析仪器实验室、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实验室烟雾箱等八个实验站点,近距离接触了中心先进的仪器平台,沉浸式体验了中心浓厚的学术氛围,并认真聆听了实验室老师的精彩讲解,全方位了解了中心的科研资源。7月10日,中心组织营员参加了面试。根据学科方向设置了8个面试会场,共计90名导师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了面试,对营员的专业基础、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了全方位考核。中心鼓励营员们大胆主动与导师取得联系,同时建议导师们积极与营员互动,促进交流。研究生会志愿者在环境科学楼报告厅举办了营员与师兄师姐见面会,介绍在中心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回答了营员们关心的各类问题。活动间隙循环播放中心教师的杰出成果视频,增进营员对中心的认识。闭营仪式上,夏令营五个班级的学生代表依次上台分享了参营收获与感想,感谢中心提供的优质条件与温暖关怀,并表达了未来在中心读书的向往。至此,本届夏令营活动圆满结束。本届夏令营切实促进了优秀大学生与中心师生的沟通与了解,加深了优秀大学生对中心的认识和对资源环境科学发展的理解,为有志于进一步深造并从事生态环境领域科学研究的优秀大学生提供了走进中心、了解中心的平台。中心20余名研究生志愿者参与了夏令营的组织筹备,他们井然有序的工作保障了夏令营的顺利举办,给营员们送去了温暖。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占剑出席开营仪式并致辞中心主任朱永官院士报告专家学术报告 参观实验室 面试营员代表发言中心领导、老师与全体营员合影留念教育处2024年7月16日<!--!doctype-->
202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