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 中心2024年研究生开学典礼暨新生入所教育顺利举行
    9月5日至6日,中心2024年研究生开学典礼暨新生入所教育在环境科学楼报告厅举行。中心主任朱永官院士,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占剑出席会议。2023级硕士生、2023级直博生、2024级秋季博士生和新入所联培生共计近300名学生,以及导师代表、教育处等职能部门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教育处处长连静主持。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占剑首先致辞并讲了题为《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党课。他从“借好外因——时势造英雄”“强化内因——英雄当自强”“用好纽带——个人归集体”三个方面展开,向同学们讲述了院史、所史和中心优秀科学家的故事,勉励同学们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从内心、身体、能力、底线四个方面完善自我,培养独立的思想,锻炼健康的体魄,促进综合能力提升,严守道德底线,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朱永官以《成为时间的主人,成就更好的你》为题,为同学们带来开学第一课。他从中科院和中心的发展历史和使命定位讲起,结合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推进的国家战略,勉励同学们既要坚定理想,又要脚踏实地,注意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从阅读中获得知识和经验。他还向同学们传授了生态环境领域职业发展的一般性和专业性要素:独立思考、具有批判精神;善于合作,培养领导力;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以及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保持终生学习的习惯等。他用充满激情的演讲,深情勉励同学们相信自我,勇毅前行,成就更好的自己。环境纳米技术与健康效应重点实验室室主任阴永光研究员作为导师代表发言。他鼓励同学们要肩负科技强国使命,从问题出发深入探究科学本质;同时面对科研的挑战和机遇,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他邀请同学们携手前行,共同经历既有荆棘也有花香的科研之路。博士生易诗懿作为老生代表发言。她回顾过去三年在中心的时光,由读《百位著名科学家入党志愿书》展开,向学弟学妹们分享在生态中心的学习体会,并祝愿大家在双清路18号的日子里,永远怀揣希望,脚踏实地,不惧困阻,共同书写生态环境学子的时代答卷。博士生花秀志作为新生代表发言。他表达了进入生态中心学习的喜悦心情,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并与新生共勉:要努力培养严谨的学术态度,锤炼过硬的专业能力,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生态环境科学领域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书写精彩篇章。入所教育环节,北京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刘海娟做了题为《乐享研途 向阳而生——研究生阶段压力调适与情绪管理》的心理健康专题报告,前程无忧网校招部金牌讲师范雯做了题为《厚积薄发 蓄势未来——致在校生的一堂职业规划课》的就业指导专题报告。中心综合办公室、科技开发处、计划财务处、纪检监督与审计办公室、基建与后勤处、文献信息中心、生态系统研究站的工作人员和东升派出所民警,从反诈意识、学术道德、知识产权、野外科考安全、实验室安全等多角度向同学们做了全面细致的专题教育报告,并详细介绍了中心的网络服务、财务报销流程、仪器测试平台和图书馆文献资源等。教育处工作人员就学籍管理、培养教务、学位要求、奖学金评审、研究生津贴和研究生公寓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政策宣讲。最后,组织全体新生开展了校规校纪测试,引导学生学习并理解学校管理规定,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新生入所教育作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第一环,是落实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对帮助新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标、尽快适应环境、合理规划新阶段的学习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会议现场朱永官院士上《开学第一课》占剑副书记讲党课导师代表、老生代表、新生代表发言入学教育系列报告(部分)教育处2024年9月10日
    2024-09-10
  • 联合国气候变化秘书处适应司司长访问中心
    9月4日下午,联合国气候变化秘书处适应司司长Youssef Nassef博士访问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推动水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南南合作。工业废水无害化与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杨敏研究员向Youssef Nassef详细介绍了中心十年来在水与环境领域与发展中国家开展科技合作的情况,并在引领参观实验室后,进行了深入交流。Youssef Nassef高度评价了中心为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的科技支撑,他认为,中心在斯里兰卡等国家推动实施的饮用水安全保障、农村污水处理、水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小而美”工程,切实为当地国家加快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并希望未来双方围绕“小而美”示范项目开展合作。联合国气候变化秘书处适应司项目官员Yu Chen女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林秀研究员陪同访问。实验室参观交流国际合作处2024年9月9日
    2024-09-09
  • 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副院长率团访问中心
    8月29日下午,应中国科学院邀请,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副院长吐尔迪库洛娃率团一行7人访问我中心,就未来在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刘娟博士对代表团到访表示欢迎。代表团成员首先介绍了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的整体科研情况,中心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实验室刘振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王雯研究员、工业废水无害化与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焦茹媛助理研究员分别介绍了各研究室概况及科研成果,随后双方就共同感兴趣的科学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友好的讨论。最后,代表团在国际合作处丽达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实验室。  吐尔迪库洛娃对中心园区环境、科研水平、实验条件等给予高度评价,她表示,此次来访是双方首次建立友好联系,期待未来进一步加深了解,推动在科学研究、人员交流和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共赢合作。  朱建新研究员、张聪聪副研究员、刘斌副研究员、陈义永助理研究员、冯凯助理研究员参加此次交流活动。访问合影国际合作处2024年9月6日
    2024-09-06
  • 欧阳志云研究员荣获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科技贡献奖
    2024年8月28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第二十六次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大会对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进行了表彰,我中心欧阳志云研究员获得2024年度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科技贡献奖。  欧阳志云研究员主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并于2001-2008年任首任站长。他主要从事城市生态、生态系统服务、生态规划与评价等研究。以北京和深圳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城市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功能、生态环境效应及其演变;创立了生态功能区划与GEP核算的理论和方法,开发了深圳GEP核算系统;主持完成了《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全国生态系统评估和国家公园布局方案研究等,在自然生态保护理论、方法与政策创新方面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和保护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鉴于他在生态系统服务及生态保护政策等方面的创新性贡献,202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科技贡献奖由CERN科学委员会于2014年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授奖人数不超过10名,旨在肯定和鼓励长期在 CERN 工作的科研人员的技术与管理工作,促进CERN监测、研究和示范工作的发展。获奖证书科技开发处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2024年9月2日
    2024-09-05
  •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参与编制的WHO首部制药行业耐药性管控指南正式发布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2024年9月3日正式发布了《抗生素生产废水和固体废物管控指南》(Guidance on wastewater and solid waste management for manufacturing of antibiotics,下文简称“指南”)。这是联合国首次针对抗生素生产过程中抗生素污染发布的指导性文件,旨在遏制生产过程中环境微生物耐药性的传播。该《指南》是WHO与来自学术界、监管机构、UNEP等国际组织的专家密切合作和共同努力的结果。工业废水无害化与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杨敏研究员和张昱研究员全程参与了《指南》的编制过程,并基于相关研究成果承担了抗生素生产废水与固体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环境细菌耐药性管控可行性技术及工程案例相关内容的编写。WHO将抗生素耐药列为本世纪健康领域的最大挑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国,针对制药行业绿色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的长期支持及制药行业的协助下,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关注制药废水环境耐药性传播问题,发现制药废水生物处理系统是多重耐药菌产生的高风险源,创建了耐药菌传播源头阻断的废水和菌渣处理新工艺,成功实现常规污染与耐药性同步控制技术工程应用突破,先后为WHO《关于防止感染和减少抗生素耐药性传播的水、环境、个人卫生和废水管理技术导则》(2020年)、中国生态环境部标准《制药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HJ 1305-2023)以及本《指南》等的编制提供了关键技术与工程范例,使我国制药行业耐药性源头阻断技术走在世界前列,有力推动了环境耐药风险的管控。团队20年如一日聚焦制药行业环境耐药性传播机制与管控技术研究,形成了从基础到应用、从工程到管理的系列化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和国际组织的高度认可,杨敏和张昱先后应邀参加了由WHO、UNEP等国际组织召开的关于绿色采购、环境抗生素和耐药性管控的系列高端会议,并作为WHO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战略与技术高级专家组(WHO STAG-AMR)成员,为国际社会应对耐药性挑战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团队正依托“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网络开展环境微生物耐药性风险识别与控制技术研究,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升耐药性应对能力。《指南》引用和下载:Guidance on wastewater and solid waste management for manufacturing of antibiotic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4. Licence: CC BY-NC-SA 3.0 IGO.https://iris.who.int/bitstream/handle/10665/378471/9789240097254-eng.pdf工业废水无害化与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处2024年9月3日
    2024-09-03
  •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思金团队在NC发文揭示大气细颗粒体内转运新机制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思金研究员研究组在大气细颗粒物诱发肺内免疫应答及肺外组织分布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Lung megakaryocytes engulf inhaled airborne particles to promote intrapulmonary inflammation and extrapulmonary distribution”为题,在线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DOI:10.1038/s41467-024-51686-y)。大气细颗粒物能否以及如何进入血液循环并扩散至肺外远端器官,是认识细颗粒诱发多组织器官损伤风险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环境流行病学和毒理学证据显示,吸入大气细颗粒改变肺内免疫细胞的类群及应答状态,引起肺部及周身炎症,目前细颗粒突破肺屏障实现在肺外器官中再分布的载体和途径尚不清楚。研究团队利用小动物呼吸暴露实验仓,模拟人体呼吸暴露大气细颗粒的剂量,设置不同时长的实验小鼠暴露组。利用多种体内高分辨成像技术,在暴露小鼠肺部识别并鉴定了一种新的肺内原位免疫亚群细胞——肺泡巨核细胞。进一步构建荧光报告基因小鼠,以及对细胞及荧光标记颗粒的体内双示踪模型,发现该细胞能快速捕获并定植颗粒在肺泡内壁,持续刺激肺泡,诱发免疫损伤,在细颗粒暴露诱发的肺损伤中起到关键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肺泡巨核细胞沿肺泡内部爬行“巡逻”,持续捕获入肺的细颗粒,导致细颗粒在细胞膜界面富集,诱发巨核细胞表达多种炎性因子,参与诱发肺内的炎性风暴。更为重要的,巨核细胞是典型的造血细胞,肺泡巨核细胞在吞噬颗粒物后被高度活化并迁移至肺泡毛细血管处,将伪足伸入血管中,在血流剪切力作用下以胞质分裂的方式释放新生血小板进入外周血。新生血小板不仅继承了母源巨核细胞胞内的颗粒,还获得了带有巨核细胞免疫活化分子的细胞膜,一方面使得外周血中具有高粘附与凝血能力的血小板数量增多,增加了肺部及外周器官产生血栓的风险,另一方面血小板作为细颗粒的载体,携载细颗粒随血液循环到达多个肺外器官。这一研究工作不仅发现了新的、特异性指示细颗粒暴露的新免疫细胞——肺泡巨核细胞,还发现了区别于传统认知中细颗粒直接突破气血屏障的方式,即由细胞携载细颗粒由肺内向肺外传递的细颗粒体内转运新途径。该文的通讯作者为马娟副研究员,第一作者为2023届博士生丘嘉煌。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始创新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项目的支持。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1686-y?utm_source=rct_congratemailt&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oa_20240827&utm_content=10.1038/s41467-024-51686-y<!--!doctype-->
    2024-09-03
  • 贺泓院士团队发现大气活性溴(Br2)生成新机制
    大气活性溴是引发臭氧空洞和汞沉降的关键物种,对大气氧化性也有重要贡献。传统理论认为,海盐气溶胶中Br-的氧化需要强氧化剂(如OH自由基、O3等)的参与才能发生,但这些已知机制不能解释在日间观测到的Br2浓度峰值。近期,贺泓院士团队与北京理工大学张秀辉教授团队、宾夕法尼亚大学Joseph S. Francisco教授团队和Blas Cabrera物理化学研究所Alfonso Saiz-Lopez教授团队合作研究发现,H3O+可以促使O2和Br-在气液界面上自发结合形成[Br--O2-H3O+]复合体,并通过质子电子转移过程自发生成Br自由基和HO2自由基,进而生成分子溴(Br2)和OH自由基。光照和溶液酸度对产生Br2均有显著促进作用,结合动力学测量结果,预估该机制对热带海洋环境Br2的贡献最大可达50%;同时,该过程产生的高活性氧化剂可以将SO2氧化为硫酸盐,而SO2氧化反应产生的H+又可以反过来促进Br-的活化,说明Br-离子活化和SO2氧化具有协同促进作用,呈现正反馈效应。研究以“Spontaneous molecular bromine production in sea salt aerosols”为题目发表在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Angew. Chem. Int. Ed., 2024, e202409779)。图1. 大气Br-和O2协同活化并自发产生分子溴的机制图颗粒物界面过程对大气氧化性的增强和二次颗粒物形成的促进作用及其正反馈机制,是“大气霾化学”污染区别于以往典型污染事件的重要特征,也是“大气霾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传统大气化学理论中,通常以气相氧化剂,特别是自由基的浓度作为衡量大气氧化性的标准。但气相氧化机制无法准确描述我国复合污染条件下二次污染的形成。而大气中高浓度的颗粒物为大气污染的转化提供了反应界面,可以极大降低反应能垒。然而,当前认识的大气界面过程只是冰山一角,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者对大气复合污染形成理论的认识和采取针对性治理的措施。因此,基于“大气霾化学”的概念和理论框架,贺泓院士团队总结了国内外大气界面过程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需要深入揭示界面过程对霾化学污染中大气氧化性的增强作用,才能实现对大气复合污染条件下二次污染形成过程的准确刻画,为PM2.5和O3的协同控制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以“Revealing the contribution of interfacial processes to atmospheric oxidizing capacity in haze chemistry” 为题目在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了展望(perspective)文章(Environ. Sci. Technol. 2024, 58, 6071−6076)。图2. 大气界面过程对大气氧化性的促进作用相关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22188102)、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701004)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项目的资助。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09779https://doi.org/10.1021/acs.est.3c08698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实验室2024年9月2日
    202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