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阳志云研究组在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显著改变了生态系统格局和过程,导致生态系统服务的不均衡供给。如何协调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之间(尤其是生态系统产品提供服务与调节服务)的权衡关系,既是生态系统服务科学研究的难点,也是土地利用管理者面临的重要挑战。
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欧阳志云研究组以水资源保护与农业发展矛盾突出的北京密云水库流域为对象,采用InVEST模型和情景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和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与土地利用现状相比,农业发展和河岸带保护相结合的情景能同步提升生态系统水资源供给、水质净化、土壤保持和农产品供给服务。该结果表明,科学地土地利用规划,可以有效协调生态系统产品提供和调节服务的权衡关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该研究为如何协调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之间的权衡关系提供了重要启示:(1)理解导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的共同驱动因子(如:植被恢复、农业发展);(2)定量阐明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之间的权衡关系;(3)识别和保护生态系统服务高值区域,实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的协调。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生态学学会期刊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2016, 14(10): 527-532)。
论文链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fee.1432/pdf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6年12月2日
2016-12-02
-
贺纪正研究组在土壤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抗性微生物在环境中的产生和传播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风险因素。养殖业中抗生素的应用及其产生的废弃物的农用被认为是农田土壤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蓄积的主要来源。然而,绝大部分抗生素在土壤中可以快速降解,有机肥来源的含ARGs细菌在土壤环境中难以有效存活,这说明其它因素也可能在土壤ARGs的产生和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过去的研究发现,微生物对重金属和抗生素产生抗性的机理较为相似,并且重金属抗性基因和ARGs往往能够存在于相同的DNA片段上。因此,微生物在面临重金属胁迫对重金属产生抗性机制的同时,极有可能也会对抗生素产生抗性。
为了检验这一假设,贺纪正研究组与中国农科院等单位合作,利用高通量定量PCR技术对中国农科院长期铜污染的两种农田土壤中ARGs的丰度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分别在湖南红壤和山东潮土中检测到了157和149种ARGs,以多耐药性(multidrug)抗性基因和内酰胺类抗生素抗性基因为主。ARGs的多样性和相对丰度随着铜污染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加,并且与可移动遗传原件(MEGs)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铜污染土壤中ARGs具有潜在迁移性。网络分析表明ARGs和微生物类群之间存在显著的共存关系,揭示出微生物群落和ARGs之间密切相关。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发现铜污染对于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细菌的群落组成和可移动遗传原件实现的。
该研究证明了在田间实地条件下,长期铜污染会显著改变环境抗性基因的多样性、多度及其可移动性。该成果为人们认识农田土壤中ARGs的产生途径和维持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该研究成果(Field-based evidence for copper contamination induced changes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agricultural soils. 18, 3896-3909)最近发表于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的“病原菌与抗生素抗性生态学专刊(Special Issue on Pathogen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Ecology)”上。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等课题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1462-2920.13370/full
土壤环境科学实验室
2016年11月21日
2016-11-21
-
江桂斌研究组在纳米银环境过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桂斌研究组在纳米银(AgNPs)环境过程与归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近期发表于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ES&T, 2016, 50, 188-196; ES&T, 2016, doi: 10.1021/acs.est.6b04042)。
AgNPs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增加了其向环境释放的机会,其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环境成为纳米污染物。AgNPs的环境过程与归趋影响其生态与健康风险。消费产品释放的AgNPs大部分进入到污水处理系统,并迅速转化为纳米硫化银(Ag2SNPs)。Ag2SNPs被认为是AgNPs生命周期中非常稳定的存在形态,甚至被广泛认为是AgNPs的一种天然解毒途径。
研究组采用实验室模拟光照和室外阳光照射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探究典型环境因素对Ag2SNPs稳定性的影响,发现Ag2SNPs在环境浓度Fe3+作用下,能发生明显的形态转化,并对其可能的转化机理开展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黑暗下,Ag2SNPs主要通过与Fe3+发生阳离子交换反应,置换少量银离子;(2)光照下,Ag2SNPs主要通过Fe3+还原为Fe2+时水溶液中生成的羟基自由基的氧化作用,释放大量银离子;(3)释放的银离子由于Fe2+的还原性,又逐渐转化为AgNPs,引起银离子浓度持续下降;(4)Fe3+作用下的Ag2SNPs光促形态转化生成AgNPs在河水、景观用水和污水处理厂排放出水等天然水体中均能发生。此结果为进一步揭示AgNPs的环境归趋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先导专项和博士后科学基金的资助。论文第一作者是博士后李灵香玉,通讯作者为王亚韡研究员。
论文链接: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est.5b03982
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est.6b04042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6年11月16日
2016-11-18
-
魏源送研究组在污泥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控制取得重要进展
城市污泥既是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重要蓄积库,又是向环境传播抗性的重要污染源。生物处理(如堆肥、厌氧消化)不仅广泛应用于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也是削减ARGs及控制抗性传播的重要环节。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魏源送研究组多年来致力于污泥生物处理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以污泥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控制为目标,在强化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效果的同时提高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的削减效果,今年以来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重要期刊Water Research(Water Research, http://dx.doi.org/10.1016/j.watres.2016.09.055; Water Research,2016, 91, 339-349)和Bioresource Technology(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6, 217: 28–36;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6, 217: 37–43)。
研究组采用实验室研究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工艺操作参数的优化,分别研究了两种污泥厌氧生物处理(污泥和餐厨混合厌氧消化、基于微波预处理的强化污泥厌氧消化)和两种污泥好氧处理(堆肥和生物干化)对ARGs的削减效果,实现了在强化污泥堆肥、污泥生物干化和污泥厌氧消化的同时对ARGs的有效削减,并对其中的微生物学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优化的通风策略不仅强化了污泥生物干化效果,而且提高了ARGs和水平转移元件(MGEs)的削减效果。添加沸石粉不仅能够提高污泥堆肥的保氮效果,而且能够有效削减ARGs。2)污泥厌氧消化对ARGs具有一定程度的富集作用,但基于微波预处理的污泥厌氧消化、污泥和餐厨混合厌氧消化,不仅能够强化污泥厌氧消化,而且能有效削减ARGs。综合考虑污泥产甲烷效果、耐药菌与抗性基因的削减效果,基于微波-过氧化氢-碱组合预处理的强化污泥厌氧消化工艺最为适宜。3)统计学分析表明,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是影响污泥生物处理过程中ARGs归趋的主导因素,其次是基因水平转移和重金属选择压力。上述研究结果为实现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及其抗性基因污染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上述研究得到国家水专项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论文的第一作者分别是张俊亚助理研究员、佟娟助理研究员,通讯作者为魏源送研究员。
水污染控制实验室
2016年10月1日
2016-10-01
-
Nature再发吕永龙等有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观点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吕永龙研究组继2015年4月23日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Five priorities for the 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的文章,提出国际科技界为实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UN SDGs)的5项优先工作(Nature 520,432–433. doi:10.1038/520432a)之后,又于2016年9月1日在Nature上发表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ate oceans’ capital to help achieve SDGs的快讯文章(Nature 537,34.doi: 10.1038/537034d),提出应该提升海洋资本在推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的作用。该文的作者包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吕永龙(第一与通讯作者)、苑晶晶、贺桂珍,德国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GEOMAR)的Martin Visbeck、UNEP世界保护监测中心和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Steve Fletcher。
文章指出,海洋具有提供食物和原材料、维持生计、休闲娱乐等功能,了解海洋如何提供这些生态系统服务可以帮助根除贫困并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指导人类更好地向适应全球环境变化的方向发展。尽管海洋具有这些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但目前国际上的一些资源专家和相关的国家目标和战略还只是关注陆地生态系统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虽然SDG14明确把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作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但目前对海洋和海岸带管理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作用仍然不够重视。作者认为发展海洋生产总值(gross marine product,GMP)指标来度量海洋自然资本对实现SDG14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加强对海洋资本估算的研究,提供一种在国家或全球尺度上衡量海洋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的方法,基于各个海洋对GMP指标进行估算。估算结果提供给相关决策者、企业和公众,以推进SDG14以及17个SDGs中与海岸带地区相关的其他60个分目标的实施。建议设立集测量、监测和评估人类-海洋系统健康为一体的综合研究计划,以全面评估与监督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
全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37/n7618/full/537034d.html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6年9月1日
2016-09-01
-
傅伯杰研究组在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可持续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傅伯杰研究组在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可持续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通过揭示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碳水权衡关系,构建自然-社会-经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耦合框架,提出了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黄土高原的退耕还林阈值。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Nature Climate Change。
2000年以来我国实施的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植被恢复工程,其中又以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增加和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高最为显著,但是,同时观测也发现该地区流域产流和土壤含水量显著下降。半干旱地区植被与水的关系一直是国际生态水文学研究的重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可持续性也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傅伯杰研究组通过耦合地面观测,遥感和生态系统模型等多种研究手段,量化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的固碳、径流、蒸散发等生态效应,构建了自然-社会-经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耦合框架,建立了区域碳水耦合分析方法,提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应综合考虑区域的产水、耗水和用水的综合需求。研究揭示了黄土高原水资源植被承载力的阈值,并指出目前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已接近这一阈值,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该承载力阈值在383-528 g C m-2 yr-1间浮动。这一研究成果在区域生态系统碳水耦合分析方法上有所突破,并对于指导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nclimate/journal/vaop/ncurrent/full/nclimate3092.html
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承载力阈值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6年8月9日
2016-08-09
-
陈利顶研究组揭示全球梯田分布格局及其综合生态效益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利顶研究组在全球梯田分布格局及其综合生态效益集成评价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项成果近期在线发表于国际地学领域的顶级刊物Earth-Science Reviews(2016, 159: 388-403)。
数千年以来,为了消减洪涝、防控侵蚀、保持水土和获取粮食,人类在不同的坡地条件下创造了类型多样的梯田景观。梯田已经成为古老农耕文明和人类智慧的重要象征与载体,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有大量分布,形成了壮丽独特、多姿多彩的农业文化景观,许多古老梯田还成为知名旅游胜地乃至被列入地区和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历史悠久,人类对于全球范围内的梯田种类划分、历史沿革、时空分布、综合生态效益及其演变机理仍知之甚少。与此同时,受全球气候变化、城市化和新技术革命影响,人类农业生产耕作方式和生活观念发生重大改变,因大面积弃耕而造成的梯田荒废、退化乃至坍塌、损毁时有发生,梯田景观及其文化传承面临着被边缘化的不利局面,并有走向消亡的危险。
鉴于梯田对生态服务和人类福祉的重要影响和研究价值,本研究基于全球案例搜集、文献综合集成、梯田指数构建和定量耦合分析等方法,取得以下重要进展:(1)明确诠释了全球梯田的历史沿革、分类标准、利用方式和时空格局。研究发现,梯田与农业文明几乎同步产生,最早记载的梯田出现于5000多年前的巴勒斯坦、也门、以及中国的长江流域,随后分别向地中海干旱区和东南亚地区传播,目前已广布于热带亚热带山地、温带荒漠、干旱半干旱丘陵区乃至高寒脆弱山地,遍及亚、欧、美、非等各大洲的重要生态类型区。(2)定量揭示了全球梯田对多种生态服务效益的重要贡献。基于全球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构建了梯田和自然坡面效益比指数,研究发现全球梯田在侵蚀防控方面效益最为显著(11.46 ± 2.34),其次是消减洪峰径流(2.60 ±1.79)、生物量积累和生物多样性保护(1.94 ± 0.59)、提高土壤水分蓄积量 (1.20 ± 0.23)、提升土壤养分和土地生产力(1.20 ± 0.48);同时诠释了其在景观美学和休闲娱乐方面的重要价值。(3)基于全球60例梯田负效应报告,系统论证了全球梯田面临的挑战、突出问题及其驱动因子。发现弃耕是造成梯田衰败损毁的最重要因素,占所有案例的49%;其次是不合理的管理方式(20%),低质量的梯田设计(18%),梯田建设与维护者的知识与技能不足(10%),其他不确定因素(如土地利用和附加田间措施,约占3%)。而造成梯田弃耕的原因又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如全球城市化和新技术革命造成的人口迁移、观念更新和由此导致的青壮劳动力短缺,农产品价格长期低迷,投入产出比不理想,以及因道路状况不佳和距离成本高而造成的偏远地区梯田废弃等。(4)文章最后探讨了可能的解决途径和方案。提出了建立人地和谐的梯田生态系统亟需解决的若干问题,包括科学合理的梯田顶层设计、相关法律制度的保障、坡改梯工程的环境立法、水利和田间管理的改良措施、对梯田建设者和利益相关者的知识培训、技术传播与生态资金补偿。以期为加强全球梯田和文化景观保护、促进自然和人类福祉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重大项目、面上项目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方向性项目资助。该文第一作者为卫伟副研究员,通讯作者为陈利顶研究员。
全文链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2825216301313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6年7月2日
2016-07-02
-
傅伯杰研究组揭示黄土高原草本年轮材料的气候学价值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傅伯杰研究组在黄土高原草本年轮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了该地区多年生草本年轮材料的气候学价值。这一研究成果近期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Scientific Reports。
草本年轮结构是指在某些多年生草本物种的根部次生解剖结构会像木本植物一样在生长季早期形成较大的导管组织,而在生长季节晚期形成较小的导管组织,从而形成可以识别的逐年年轮组织结构。草根年轮材料的研究价值正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被逐渐应用于气候学和生态学研究当中。本研究采用了草本年轮气候学的研究方法,在黄土高原南北样带上沿200毫米降雨梯度(宜君:630毫米至神木:430毫米)获取了多个样点的典型多年生草本物种紫花苜蓿(人工物种)和委陵菜(自然物种)的草根年轮材料,并发现这两种草本物种均具有可以识别的年轮结构。研究发现1)两个草本物种的年轮生长均对干旱胁迫有较为敏感的响应,这意味着水分条件是决定黄土高原草本植物生长的先决条件;2)气候变暖导致的干旱胁迫加剧对黄土高原草本植物生长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3)黄土高原人工草本物种对水分胁迫的敏感程度要高于自然物种,表现出人工物种在未来气候变化适应方面上的脆弱性。本研究揭示了草本年轮材料可以用于揭示草本植被生长动态及其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并对黄土高原可持续生态恢复建设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文章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石松林,通讯作者为李宗善副研究员。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rep28435
黄土高原紫花苜蓿(人工)和委陵菜(自然)的草根年轮组织结构图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6年6月22日
2016-06-22
-
中心在纳米材料转化过程稳定同位素分馏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倩、江桂斌研究组近期在纳米材料转化过程同位素分馏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Nature Nanotechnology,doi: 10.1038/nnano.2016.93; Impact Factor35.267,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为该工作唯一完成单位。
该研究采用了天然稳定同位素来研究环境中纳米材料的过程和来源。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了纳米银在自然转化过程中的稳定同位素分馏现象,通过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测定了纳米银在转化过程中天然银同位素组成的极细微变化。研究发现不同的环境过程能够导致不同的银同位素分馏效应,进而通过同位素变化揭示了纳米银在自然水体中的转化途径与机理。这种基于天然同位素组成的研究思路完全不同于常规的基于浓度或粒度的方法,不但可以提供反应过程中不依赖于浓度的多维信息,而且无需添加任何人为标记物或放射性标记物,因此为纳米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手段。尤其是对于大时空尺度、难以人为加标的体系,该方法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研究途径。该研究将稳定同位素技术拓展到一个全新的应用领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员发现人工纳米材料与天然纳米材料在一些环境过程中具有显著不同的同位素分馏效应。这一现象为甄别环境中纳米材料的来源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方法,从而为更准确的环境纳米毒理学研究提供了可能。
这一工作被Nature Nanotechnology审稿专家高度评价为“一项开创性的里程碑式的工作—a pioneering landmark study”。Nature Nanotechnology同期以“Nanoecotoxicology: Nanoparticle behaviour dissected”为题专门配发了两页篇幅的news and views评论文章,对该工作的背景和科学意义进行了详细解读,认为“这一发现具有相当的重要性—the importance of thefindings reported is substantial”,“这一开创性的工作证明了纳米材料的同位素分馏值得深入研究—the pioneering work of Liu and colleagues has demonstrated that this is an issue (isotopic analysis of nanoparticles) worth looking at”。
该研究组在环境纳米材料方面已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前期工作中发明了一种基于毛细管电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在线联用(CE-ICP-MS)的纳米材料表征新方法,可在单次检测中完成复杂环境介质及消费产品中纳米材料的种类鉴定、尺寸分布表征和相关离子检测,相关论文已以VIP paper发表于化学类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i., 2014, 53, 14476-14479),成为继传统电镜、光散射技术之外的一种新的纳米材料表征技术。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环境健康先导专项、科技部973项目及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支持。
全文链接:http://dx.doi.org/10.1038/nnano.2016.93
news and views链接:http://dx.doi.org/10.1038/nnano.2016.119
通过银稳定同位素分馏揭示自然水体中纳米银的天然转化过程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6年6月21日
2016-06-21
-
吕永龙研究组在区域尺度污染物多介质生态风险评价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吕永龙研究组在区域尺度污染物多介质生态风险评价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刊物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发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16, 94: 283-291. 史雅娟为第一作者,吕永龙为通讯作者.)。
生态风险评价是研究化学物质对有机体和生态系统负效应的有效工具,概率风险评价(probabilistic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PERA)的发展则为特定研究区域多介质的污染物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了定量表征的方法。概率风险评价方法将风险评价结果以连续分布曲线的形式表征,不但使风险管理者可以根据受影响的物种比例来确定保护水平,而且也充分考虑了环境暴露浓度和毒性值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是一种更直观、合理和非保守的估计风险的方法。应用概率风险评价方法研究区域尺度下的污染物的多介质风险是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的重要前沿方向。
吕永龙研究组近年来以环渤海地区为研究区域,进行了重点污染物的多介质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本研究依据概率风险评价的基本理论,建立了五步法的风险评价程序:提出问题、暴露分析、效应分析、风险表征和风险验证。以污染物Cd为例,开展了环渤海区域多介质生态风险评价,将Cd在多介质(土壤、河水、河水沉积物、海水、海水沉积物)的实测暴露累积概率分布与污染物在相应水生、陆生、底栖的本地生物的效应累积概率分布构建联合概率分布曲线,评估多介质生态风险,并利用生态调查对风险评价结果进行验证。
对不同的介质类型(河水、河水沉积物、海水、海水沉积物、土壤),本研究分别进行了各介质的物种敏感性分布曲线(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 SSDs)计算。在物种的筛选过程中,筛选了在该研究区域存在的物种,只有被污染物直接影响的物种才被考虑。对于土壤生态系统,研究选择了植物和土壤无脊椎动物的毒性数据,因为这些物种始终暴露于土壤环境中,较少受其它介质中污染物的干扰。研究选取的毒性数据评价终点为直接作用于生物种群水平(如增长率、繁殖率、存活率等)。在不同的暴露时间和暴露条件下,同一种化学物质可能会对实验物种产生一系列不同的效应结果。此时很难判断哪一个评价终点最为适合,因此在选择评价终点时基于了以下几个原则:与生态系统密切相关,对潜在风险敏感,以及与环境管理目标契合。对同一个物种,有多种毒性效应数据,最低效应观察浓度(lowest observed effect concentration, LOEC)和无效应观察浓度(no observed effect concentration, NOEC)缺少统计上的精确性,并有多种表现效应。因此,研究选择了半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和/或半效应浓度(median effect concentration,EC50)作为评价终点指标。由于现实的生态环境中,污染物的暴露方式为多物种混合下的长期暴露,而毒性试验多为单物种的急性实验,因此在绘制SSDs之前,引入了一个评价因子,将毒性数据进行由实验数据到实际生态系统的外推。每一个SSDs中,一个物种的毒性数据只出现一次,当该物种有多个满足以上原则的毒性数据时,计算其多个毒性数据的几何平均数作为该物种的毒性效应数据。各介质的风险权重基于该介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和风险管理的目标,以专家打分法对权重进行赋值,得到研究区域的综合风险。通过构建暴露浓度历史数据或未来暴露浓度预测的概率分布,本方法同样可以用于生态风险时间尺度变化评估与预测。
该研究为在其他介质复杂的区域开展污染物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了可有效应用的方法和经验。研究成果为该地区的重点污染物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可为区域的环境风险管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上述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487,414201040045)、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2DFA91150)和中国科学院重点资助项目(KZZD-EW-TZ-12)等的支持。
原文:Yajuan Shi,Ruoshi Wang,Yonglong Lu*,Shuai Song,Andrew Johnson, Andrew Sweetman, Kevin Jonesd. Regional multi-compartment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establishing cadmium pollution risk in the northern Bohai Rim, China. 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 2016, 94: 283~291.( http://dx.doi.org/10.1016/j.envint.2016.05.024)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6年6月21日
2016-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