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江桂斌研究组在四溴双酚A类溴代阻燃剂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四溴双酚A/S及其衍生物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的溴代阻燃剂,在电子电器产品、油漆、纺织品等日用品中大量使用,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环境,在各种介质中累积,成为广泛关注的污染物。随着这类化合物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其造成的环境与健康危害将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环境问题。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桂斌研究组自2010年以来针对四溴双酚A/S类溴代阻燃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组相继开发了基于电喷雾萃取电离技术、固相微萃取技术和高分辨质谱技术的新型分析方法,用于环境中四溴双酚A/S衍生物和副产物的分析,提高了衍生物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实现了复杂环境介质中未知溴代污染物的非靶向识别,为此类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环境归趋研究提供了必需的技术手段。相关的研究成果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并在TrAC上发表综述文章。 

  通过对实际环境样品的分析,研究组首次在土壤、底泥、河水、海水和海洋生物中发现和鉴定出8TBBPA/S副产物,并通过合成标准化学品进一步揭示了这些副产物的结构。对渤海生物样品的分析发现,TBBPA/S副产物主要呈现食物链稀释的趋势,对低等生物的危害更大。细胞毒性评价实验表明,TBBPA/S衍生物和副产物具有更高的神经毒性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先后在ES&T上发表。 

  近期,通过研究TBBPA在厌氧条件下的分子转化,发现并鉴定出10TBBPA衍生物相关的转化产物,其中6种溴代污染物为首次报道。该项研究将为TBBPA类衍生物的环境归趋和综合评价TBBPA类溴代阻燃剂的环境风险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研究成果已在ES&T上发表。

  原文链接 

TBBPA-MDBPE的分子转化过程图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7512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