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 05.10 学位论文答辩公告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  
      论文题目:典型抗生素抗性基因与微生物群落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中的分布和关联 
      答 辩 人:魏子艳  
      指导老师:邓晔 研究员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  
      论文题目:森林和草甸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种—面积关系机制  
      答 辩 人:刘洋荧  
      指导老师:邓晔 研究员  
      答辩时间:2018年5月10日(周四) 上午9:00  
      答辩地点:生物技术楼101会议室 
    2018-05-07
  • 05.03 生态学学科发展前沿讲座 Progress of Socio-hydrology: A Meta-analysis of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报告题目:Progress of Socio-hydrology: A Meta-analysis of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报告人:Murugesu Sivapalan 教授
        单位: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时间:2018年5月3日(星期四)15:30开始
        地点:北京西郊宾馆第五会议室
        举办单位: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报告人简介:Murugesu Sivapalan,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土木工程系Chester and Helen Siess讲席教授、地理与GIS系教授。1986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2012年获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学荣誉博士。1988-2005年在西澳大学水资源中心从事研究工作,2005年至今在UIUC任教。Murugesu Sivapalan教授主要开展无测站和变化环境下水文过程预测、水文过程与地球生化过程相互作用和社会水文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至今已发表论文300余篇,主编著作4部 。
      Murugesu Sivapalan教授是IAHS-PUB计划的倡导者和前轮值主席,为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澳大利亚技术科学和工程院(ATSE)会士等。Murugesu Sivapalan教授曾先后获欧洲地球物理学会(EGU)John Daltion奖章(2003)、Alfred Wegener奖章和荣誉会员(2017),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国际水文奖章(2010),AGU水文科学奖(2010)和Robert E. Horton奖章(2011)等荣誉,并荣获“2015年度中国科学院国际杰出学者”。 Murugesu Sivapalan教授曾担任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执行主编,Water Resources Research副主编,Journal of Hydrology、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Environmental Modelling & Software、Hydrological Processes和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等刊物编委。 Murugesu Sivapalan教授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国内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2018-04-30
  • 05.11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
      论文题目:新型电离源的开发与环境检测的应用 
      答辩 人:张海旭 
      指导老师:束继年研究员 
      答辩时间:2018年5月11日(星期五)下午14:00 
      答辩地点:环境技术楼 423会议室 
      论文题目:挥发性有机物氧化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研究 
      答辩 人:马朋坤 
      指导老师:束继年研究员 
      答辩时间:2018年5月11日 下午15:00 
      答辩地点:环境技术楼 423会议室 
      欢迎各位老师、同学莅临指导! 
    2018-04-28
  • 04.25 学位论文答辩公告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 
      论文题目:入侵生物萨氏海鞘快速响应环境变化的分子机制 
      答 辩 人:黄雪娜 
      指导老师:战爱斌 研究员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 
      论文题目:污染河流集合群落空间分布格局成因解析 
      答 辩 人:彭衡 
      指导老师:战爱斌 研究员 
      答辩时间:2018年4月25日(周三) 下午1:30 
      答辩地点:环境生物技术楼101 
      欢迎各位老师、同学莅临指导! 
    2018-04-19
  • 04.25 博士后出站报告公告
      论文题目:压舱水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重塑机制 
      答 辩 人:林亚萍 
      指导老师:陈保东 研究员
                  战爱斌 研究员 
      答辩时间:2018年4月25日(周三) 下午1:30 
      答辩地点:环境生物技术楼101 
      欢迎各位老师、同学莅临指导! 
    2018-04-19
  • 北京城市生态监测联盟论坛第24期预告(3月25日):如何保护北部湾湿地

      广西北部湾位于我国南海的西北部,中国乃至东南亚重要的海岸/海洋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该地区不仅拥有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如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潮间带滩涂等),而且为许多重要的、濒危的海洋和沿海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包括中国鲎、中华白海豚、儒艮、勺嘴鹬等)。 
      然而,与多样的生境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相对应的,却是日益加剧的开发与破坏压力和自然保护土壤的贫瘠。 
      唯有行动才能带来希望。民间组织的环境保护项目往往能以多种方式对一个关注的问题持续施加影响力,不仅仅是改善环境,也在改变人心。 
      这一期,我们一起来了解湿地,也聊聊保护项目,听听林吴颖在北部湾的心路历程。最后,她还会跟我们讲她关于南极的故事。 
      主题:如何保护北部湾湿地? 
      时间:2018年3月25日(星期日)下午14:00-16:00 
      地点: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601会议室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主讲嘉宾
      林吴颖
      美境自然科学总监
      她生于东南沿海的福建,在地处西北内陆的兰州大学完成学士学位,是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和Fairchild Tropical Botanic Garden联合培养的环境研究硕士。求学路上她涉猎甚广,从大熊猫到濒危兰花,从高原到热带雨林,都留下了她的身影。 
      从科研的道路走进自然保护领域,从国际自然保护NGcO的项目官员到草根NGO美境自然的科学总监,林吴颖喜欢用笔描述自然的奥秘,也热爱以行动改变自然的困境,自然母亲是她努力守护、不断前行的动力,14年的自然保护经历,使她的努力更加坚定。 
      她是一名滨海与海洋保护的先锋者。她创立了FFI中国和美境自然的滨海生态系统保护项目,她发起的爱鲎及栖保护行动使中国更多人开始了解和关心北部湾滨海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她目前正在开发中国滨海生物多样性公民科学平台。 
      由于她做出的卓越贡献,她被选为IUCN鲎专家组的成员,也入选了2018年的PEW海洋保护学者(Pew Marine Fellow),成为自1990年以来第一位入选的中国女性。 
      同时她还入选了全球最大的女性科学家领导力培训计划——“家园归航”。 
      报名方式:请登录微信平台填写: 
      https://mp.weixin.qq.com/s/E8gyQIwz6_k5gz-1JCNA5w 
      或将报名表直接发(点击下载报名表):lihongbin92@163.com<lihongbin92@163.com 
      联合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猫盟CFCA 
      北京市教委学生活动管理中心社会大课堂管理办公室 
      千龙网教育通科技频道 
      家园归航 
      “家园归航”是一个全球性创新项目:由澳大利亚南极办海洋科学家Jess Melbourne Thomas和澳大利亚领导力专家FabianDattner 联合发起,致力于倡导和提升女性在科学和技术等相关领域的领导力和决策影响力,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 
      “家园归航”是全球最大的女性科学家领导力培训计划:计划从2016年开始,用十年时间在全球范围招募1000名女性科学家和女性青年领袖,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和领导力培训,开展跨界合作,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政策、行动和创新。 
      2016年至今,来全球28个国家的近300名女性科学家参与了“家园归航”三届项目,其中12名来自各个科学领域的中国女性已入选该项目,成为“家园归航”的中国大使。 
      广西北部湾
      守“鲎”北部湾
      北部湾为候鸟提供重要栖息地
      “家园归航“女科学家
      撰文、供图 / 美境自然 林吴颖 
      
    2018-03-21
  • 03.26 博士后出站报告公告
      报告题目:城市植物多样性及其对空气臭氧浓度的影响 
      报告人:郭培培 
      合作导师:王效科 研究员 
      时间:2018年3月26日下午 14:00开始 
      地点: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科研楼505会议室 
      欢迎各位老师同学莅临指导! 
    2018-03-20
  • 第十七届中国生态学大会暨中国生态学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中国生态学学会定于2018年5月3日至6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第十七届中国生态学大会暨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大会主题为“创新生态科学,建设美丽中国”。本次大会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南京林业大学承办。 
      会议安排了大会特邀报告会、分会专题报告会、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学术墙报展示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同时举办与生态学研究领域相关的仪器设备、应用软件、文献出版物展示和生态产品宣传活动。欢迎广大生态学工作者积极报名,踊跃参会。热烈欢迎相关企业利用此次契机,扩大影响,参加展览。 
      一、第十七届中国生态学大会 
      1、大会特邀报告会:拟邀请国内外10位著名生态学家作大会报告。 
      2、分会场专题报告会:拟设置29个专题分会场(详见附件)。由分会场负责人根据提交的论文摘要遴选口头报告人。 
      3、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由青年工作委员会从报名参加大会的研究生中遴选产生。 
      4、学术墙报交流:由青年工作委员会根据报名情况决定。 
      5、生态仪器、设备、软件和文献展示会(由大会组委会根据报名情况确定)。 
      二、中国生态学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中国生态学学会各分支机构、各省(直辖市)生态学会,以及各相关单位推选的正式会员代表参加,代表大会时间和学术会议时间穿插进行。 
      三、初步日程安排 
      5月3日下午 报到(金陵之星大酒店,南京市玄武区龙蟠路169号)  
      5月4日上午 大会开幕;大会特邀报告会(南京林业大学体育馆) 
      5月4日下午 分会场专题报告会(南京林业大学) 
      5月5日上午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南京林业大学) 
      5月5日下午 分会场专题报告会(南京林业大学) 
      5月6日上午 大会特邀报告会,闭幕式及颁奖(南京林业大学体育馆) 
      四、参会须知 
      1、参会者需交纳会议注册费,提前交费和中国生态学学会有效会员可享受注册费优惠。新入会者须在4月15日前完成会员注册,方可享受注册费优惠。请通过第十七届中国生态学大会会议平台(www.esc2018.cn)完成报名注册、提交摘要、在线交费和酒店预订事宜。 
      在线交费(4月15日前) 现场交费 
    普通会员800元1000元
    学生(会员)600元700元
    学生(非会员) 650元750元
    非会员1000元1200元

      2、大会将制作《第十七届中国生态学大会摘要汇编》(U盘),审核通过的摘要将收录入论文摘要汇编,并在会议报到时发给与会者。提交的论文摘要内容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及所属单位;关键词(3-5个);字数800-1000字。摘要正文后列作者简介(姓名、工作单位、职称、主要研究领域及联系方式),不列参考文献。参会者须先在会议网站www.esc2018.cn注册,然后提交摘要。 
      摘要收稿截止:2018年4月5日 
      3、会前征集论文全文,择优在《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以专辑或专栏形式刊出,论文全文被《生态学报》或《应用生态学报》择优选用的作者,须保证至少1人注册参加会议交流。文章格式请按照期刊要求,直接登陆期刊网站点击相关栏目投稿。刊物网站及预计刊出时间: 
      《生态学报》(http://www.ecologica.cn)2018年第38卷第18期; 
      《应用生态学报》(http://www.cjae.net)2019年第30卷第2期。 
      学术期刊全文截稿:2018年3月30日 
      4、口头报告和墙报展示:申请口头报告、墙报展示的人员须提交论文摘要,供相应专场的负责人遴选安排口头报告参考。 
      口头报告和墙报申请截止:2018年4月5日 
      5、大会评奖:(1)研究生优秀报告奖;(2)研究生优秀墙报奖;(3)青年优秀报告奖。上述奖项分别各专场负责人按学会有关规定组织评选,最终结果经大会组委会审定后,在大会闭幕式上颁发荣誉证书。 
      五、会议地点和住宿事宜 
      会议地点: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市玄武区龙蟠路159号) 
      住宿安排:本次大会的住宿事宜由上海万怡会展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服务,会务组和以下酒店商议了会议期间有限数量的优惠房量,请参会代表尽早在会议网站报名注册,并通过会议网站预订房间。数量有限,订完为止。其他住宿地请自行联系预订事宜。 
      六、联系方式 
      学术及冠名赞助事宜:李博 xs-esc@rcees.ac.cn 010-62849101-202  
      会员入会相关事宜:张丹 zz-esc@rcees.ac.cn 010-62849101-203  
      网站技术支持及酒店预订:上海万怡会展管理股份有限公司owenma@healife.com 010-87380159-810 
      大会网站:www.esc2018.cn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100085 
      中国生态学学会 
      2018年1月29日 
        
      附件 拟设置的专题分会场 
        
    01.城市群生态安全:从风险评估到安全格局 
    召集人:陈利顶、曾辉 
    联系人:彭建(jianpeng@urban.pku.edu.cn) 02.变化环境下的生态水文学理论与实践 
    召集人:王根绪 
    联系人:徐宪立(xianlixu@isa.ac.cn) 
    03.农业生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召集人:吴文良、骆世明、李凤民、陈欣 
    联系人:李隆(lilong@cau.edu.cn) 04.生态海洋,创新发展 
    召集人:黄凌风 谭烨辉、张玉生 
    联系人:黄凌风(huanglf@xmu.edu.cn) 
    05.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旅游业发展 
    召集人:钟林生 
    联系人:钟林生(zhlsheng@263.net) 06.城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监测、模拟与评价 
    召集人:李俊祥 周伟奇 
    联系人:李俊祥(jxli@des.ecnu.edu.cn) 
    07.化学生态学:从基础研究到应用 
    召集人:娄永根 
    联系人:周国鑫(gxzhou@zju.edu.cn) 08.产业生态学展望 
    召集人:石磊 
    联系人:刘晶茹(liujingru@rcees.ac.cn) 
    09.流域生态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召集人:蔡庆华 
    联系人:唐涛(tangtao@ihb.ac.cn) 10.森林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召集人:何兴元、于景华 
    联系人:吴琼(wuqiong@iae.ac.cn) 
    11.城市群生态修复与生态安全保障方法和技术 
    召集人:李锋、杨军 
    联系人:李锋(lifeng@rcees.ac.cn) 12.湿地生态恢复的理论,技术与应用 
    召集人:吕宪国、姜明 
    联系人:姜明(jiangm@neigae.ac.cn) 
    13.盐碱/山地等脆弱生态系统恢复与治理生态工程 
    召集人:刘金铜、黄锦楼 
    联系人:刘金铜(jtliu@sjziam.ac.cn) 14.污染生态过程及修复原理与实践 
    召集人:周启星、魏树和 
    联系人:魏树和(Shuhewei@iae.ac.cn) 
    15.退化淡水生态系统修复 
    召集人:吴庆龙、刘正文 
    联系人:张修峰(wetlandxfz@163.com) 16.生物入侵与生境脆弱性 
    召集人:冯玉龙、杨继、刘万学 
    联系人:冯玉龙(yl_feng@tom.com) 
    17.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 
    召集人:陈尚 郑华 
    联系人:郑华(zhenghua@rcees.ac.cn) 18.国家重要生态保护地与国家公园保护与发展 
    召集人:闵庆文 
    联系人:刘某承(liumc@igsnrr.ac.cn) 
    19.森林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的耦合及对环境 
    召集人:刘世荣 孙建新 
    联系人:王晖(wanghui@caf.ac.cn) 20.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 
    召集人:万方浩 
    联系人:刘万学(liuwanxue@caas.cn ) 
    21.入侵植物与入侵地的生态恢复 
    召集人:彭少麟 
    联系人:陈宝明(chbaoming@163.com) 22.生物多样性惠益分享与生态文明 
    召集人:薛达元 
    联系人:杨京彪(133666880756@126.com) 
    23.红树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恢复       
    召集人:范航清 王文卿 
    联系人:王文卿(wqwq1971@163.com) 24.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 
    召集人:沈泽昊 
    联系人:沈泽昊(shzh@pku.edu.cn) 
    25.动物行为、生理与生态:格局与机理 
    召集人:李明 
    联系人:黄乘明、宛新荣(wanxr@ioz.ac.cn) 26.生态遥感与应用 
    召集人:吴炳方、马荣华 
    联系人:曾源、罗菊花(zengyuan@radi.ac.cn) 
    27.稳定同位素生态学研究与应用 
    召集人:林光辉 
    联系人:温学发(wenxf@igsnrr.ac.cn) 28.生态系统多尺度观测与控制实验关键技术 
    召集人:于秀波、王艳芬 
    联系人:何念鹏(henp@igsnrr.ac.cn) 
    29.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的联网观测与集成研究 
    召集人:于贵瑞、牛书丽 
    联系人:张雷明(zhanglm@igsnrr.ac.cn)   

        
    2018-02-01
  • 01.15 博士后出站报告公告
      报告题目:饮用水处理及输配过程中Se(IV)和I-的氧化动力学与机制研究 
      报告人:刘绍刚 
      合作导师:强志民 研究员 
      时间:2017年1月15日14:00开始 
      地点: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技术楼423会议室 
      欢迎各位老师同学莅临指导! 
    2018-01-11
  • 12.25 学术报告:土壤中电子转移网络研究
      报告题目:土壤中电子转移网络研究 
       (Electron Transfer Network in Soil) 
      报告人: 孙天然 博士 
      单位:University of Cornell, USA
        报告时间: 2017年12月25日(星期一) 下午2: 30
        报告地点: 生态楼505会议室
        邀请人: 贺纪正研究员 

    孙天然 博士
      孙天然博士简介:丹麦科技大学环境工程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自然存在的电子转移网络在土壤微生物代谢和矿物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人为构建的电化学迁移网络在去除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的应用。主要成就:(1)发现了有机质中热解炭的快速直接电子转移机制,突破了以氧化还原循环为电子转移主导的传统认识,研究成果发表于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并被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等多家科学媒体广泛报道;(2)针对热解炭的官能团和炭本体双重电子转移途径,开发了双界面电子转移捕捉的电化学新方法;(3)探索了快速电子转移机制对土壤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发现电容代谢新途径。近五年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 ElectrochimicaActa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 论文10余篇。     
      代表性论文: 
      Sun T.R., Levin B., Guzman J., Enders A., Muller D., Angenent L., Lehmann J., 2017. Rapid Electron Transfer by the Carbon Matrix in Natural Pyrogenic Carbon. Nature Communications,DOI: 10.1038/ncomms14873 
      Sun, T.R., Pamukcu, S., Ottosen, L.M., Wang, F., 2015. Electrochemically Enhanced Reduction of Hexavalent Chromium in Contaminated Clay: Kinetic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ulse Current.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62, 1099-1107. 
      Sun, T.R., Ottosen, L.M., Jensen, P.E., Kirkelund, G.M., 2013. Effect of Pulse Current on Acidification and Removal of Cu, Cd, and as During Suspended Electrodialytic Soil Remediation. Electrochimica Acta 107, 187-193.  
      Sun, T.R., Ottosen, L.M., Mortensen, J., 2013. Electrodialytic Soil Remediation Enhanced by Low Frequency Pulse Current – Overall Chronopotentiometric Measurement. Chemosphere 90, 1520-1525.     
      Sun, T.R., Ottosen, L.M., Jensen, P.E., 2012. Pulse Current Enhanced Electrodialytic Soil Remediation –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Pulse Frequencie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37–238, 299-306. 
      Sun, T.R., Ottosen, L.M., 2012. Effects of Pulse Current 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Removal of Heavy Metals During Electrodialytic Soil Remediation. Electrochimica Acta 86, 28-35. 
      Sun, T.R., Ottosen, L.M., Jensen, P.E., Kirkelund, G.M., 2012. Electrodialytic Remediation of Suspended Soil – Comparison of Two Different Soil Fraction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3–204, 229-235. 
      Sun, T.R., Cang, L., Wang, Q.Y., Zhou, D.M., Cheng, J.M., Xu, H., 2010. Roles of Abiotic Losses, Microbes, Plant Roots, and Root Exudates on Phytoremediation of Pahs in a Barren Soil.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176, 919-925. 
    201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