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举办2016年公众科学日活动
5月14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举办了2016年公众科学日活动。来自兴华中学、史家小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中铁电气化公司等大、中小学生及其他社会公众共200余人,近距离了解了生态环境科学技术前沿、体验科学研究过程、观看科技创新成果。本次公众科学日以“科技创新追梦未来”为主题,结合生态环境中心研究特色,设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展示,涵盖科普报告、科普读本、展板讲解、互动交流、实验室参观等多项环节。
在科普报告环节,水污染控制实验室魏源送研究员作了题为“如何保护我们身边的河流”的报告,他用通俗的语言向大家讲述了河流的污染状况及保护措施,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逯非副研究员作了题为“我们生活中的碳排放”的科普报告,结合科普视频向听众们介绍碳排放的相关知识,并引导同学们计算衣食住行产生的碳排放数量。报告会上,同学们就感兴趣的话题与两位专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报告会后,在科普志愿者的带领下,参访者依次参观了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环境水质学模拟实验大厅、环境污染过程模拟实验室(烟雾箱)、大型分析仪器实验室和二恶英实验室,并观看科研情况展板。科研人员热情的为参观者讲解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实验仪器、科研成果、应用前景和最新科技研究动态,也分享了他们的科学探索故事。在部分实验室,参观者亲自动手操作简单的实验仪器,与科研仪器设备“零距离”接触。大家在开心愉悦的氛围中受到科学熏陶,感悟科研精神,激发创新创造的兴趣。参观者不时向科研人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科研人员均耐心地为大家解疑答惑。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公众科学日是公益性质的科学传播活动,是“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每年5月举行。中心综合办公室、团委联合组织各实验室科研人员和科普志愿研究生20余人共同参与了科学日服务工作,向社会公众和青少年集中展示生态环境科研工作,普及科学知识,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今后,生态环境中心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科普宣传与教育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形式,让更多的人关注生态环境科研事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热爱并积极投身于“高大上”的科学事业。
魏源送研究员作科普报告
逯非副研究作科普报告
认真记录
交流互动
交流互动
参观二恶英实验室
参观大型分析仪器室
参观生物毒性监测实验室
参观城市生态研究站
参观雾霾箱
小学生合影
中学生合影
中心团委
2016年5月14日
2016-05-14
-
生态环境中心2016年公众科学日安排
时 间:2016年5月14日(星期六)上午9:00-11:00
地 点:环境科学楼报告厅
一、科普报告
如何保护我们身边的河流
报告人:魏源送 研究员
我们生活中的碳排放
报告人:逯非 副研究员
二、参观实验室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
大型分析仪器实验室
二恶英实验室
大气污染过程模拟实验室(烟雾箱)
环境水质学模拟实验大厅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网址:www.rcees.ac.cn
邮箱:chenjinjing@rcees.ac.cn
联系人:陈劲憬
联系电话:62923549 13810128968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6年4月28日
2016-04-28
-
04.30 北京城市生态监测联盟论坛(第6期)
报告题目:北京原生鱼类
报告人:闻丞 北京大学博士后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项目主任
报告时间:2016年4月30日 10:00-11:00am
报告地点: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科研楼 601会议室
邀请单位: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报告人简介:
闻丞
闻丞,博士毕业于北京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博士毕业后至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事濒危物种分布格局研究和数据库建设、应用工作。现任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项目主任。十余年来长期在北大校园组织校园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在此基础上近年发表《北京大学燕园鸟类组成》,并主笔撰写《燕园动物》。目前作为主要工作人员参与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和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等项目。
生态室诚邀各位老师同学前来!
2016-04-14
-
北京城市生态监测联盟论坛第五期成功举办
3月26日上午,北京城市生态监测联盟论坛第五期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科研楼601举办。来自中关村二小、北工大附中英才分校、翠微小学3所学校的师生家长及生态环境中心研究生、博士后约40人参加了论坛。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北京市花与北京植物。北京植物园科普中心副主任陈红岩老师讲述了北京的双市花及双市树,详细讲解了如何区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植物,比如月季、玫瑰与蔷薇等。报告素材丰富,图片生动活泼,讲解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通过本次论坛,同学们及家长了解到了从传统媒体无法得到的植物学信息,对生活在我们周围的花花草草的生活习性,来源,使用价值等有了详细的了解。大家表示,听了老师的讲解,增加了对植物知识的了解,进一步认识到植物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生活中,要亲近自然、保护自然。
陈红岩老师从事植物科普工作多年,始终专注于植物科学传播、科普活动策划、科普新媒体设备研发及科普文章写作。在多家杂志发表植物科普文章40余篇,参编《中小学生环境教育》、《看图识野花》、《公园文化活动策划》等图书,编著《美味植物园:植物营养与草木文化之旅》。
北京城市生态监测联盟论坛为广大生态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让学生,社会各界有机会走进研究院所,常态化听取生态科学前沿报告,领略自然风采,探究生态文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是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的资源单位,面向全市中小学及家长,每月一期,常态化对社会开放,用平实通俗的语言,讲述科学故事。具体请关注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网络通知(http://www.bjurban.rcees.cas.cn/),或关注千龙网北京教育通微信客户端。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6年3月27日
2016-03-28
-
03.26 北京城市生态监测联盟论坛(第5期)
报告题目:从市花说起的北京植物
报告人:陈红岩 北京植物园科普中心副主任
报告时间:2016年3月26日 10:00-11:00am
报告地点: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科研楼 601
邀请单位: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CFCA)
报告人简介:陈红岩,北京植物园科普中心副主任,园林植物工程师。从事植物科普工作多年,始终专注于植物科学传播、科普活动策划、科普新媒体设备研发及科普文章写作。在多家杂志发表植物科普文章40余篇,参编《中小学生环境教育》、《看图识野花》、《公园文化活动策划》等图书,编著《美味植物园:植物营养与草木文化之旅》。
百合科-山丹
毛茛科-翠雀
2016-03-14
-
北京城市生态监测联盟论坛第四期成功举办
2月27日,北京城市生态监测联盟论坛第四期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举办。来自中关村二小、北工大附中英才分校、北京101中学、翠微小学、国科大附属玉泉小学等5所学校的30余名师生及家长参加了论坛。
本次论坛邀请了北京大学博士后闻丞作了题为“北京绿地生物多样性—以北京大学为例”的专题报告,通过其十余年来长期在北大校园组织校园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为大家讲述北京绿地,特别是北京大学校园里的生物多样性。通过本次论坛,同学们及家长了解到了从传统媒体无法得到的动物学信息,对处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校园内生物的构成、数量、分布、生活习性及捕食过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报告启发大家从身边做起,注意细节,养成观察自然的习惯。报告素材丰富,图片生动活泼,讲解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激发了大家爱护动物,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的热情,受到师生家长的欢迎。
北京城市生态监测联盟论坛为广大生态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让学生,社会各界有机会走进研究院所,常态化听取生态科学最前沿的报告,领略自然风采,探究生态文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是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的资源单位,面向全市中小学及家长,每月一期,常态化对社会开放,用平实通俗的语言,讲述科学故事。具体请关注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网络通知(http://www.bjurban.rcees.cas.cn/),或关注千龙网北京教育通微信客户端。
闻丞作报告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6年2月27日
2016-02-29
-
关于征集生态环境科普作品的通知
中心各部门:
为大力普及生态环境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中心新媒体平台传播功能,拟在中心范围内组织开展生态环境科普作品征集活动,以生态环境学科知识点内容为大纲,用精彩图文的方式来解读科学知识、科学原理、科学魅力。具体事宜如下:
一、征集内容
1. 以“科普”和宣传推广中心科研成果为目的,作品主题围绕中心学科领域与学科方向,突出科学原理,不涉及政治、军事等敏感话题。
2. 具体内容包括科普文章(科学知识、环保常识、调研综述等)、最新科研进展、对公众关注问题的解读、国际科学界最新相关动态介绍、科普活动宣传等。
3. 言辞恰当、语句通顺、通俗有趣、符合科学原理,无科学性错误、数据准确。
4. 为原创未发表的作品。凡出现侵权行为,责任自负。
二、表现形式
1. 文章:字数不超过2000字(包含少于120字摘要),标题要简洁、明确(标题字数在64字以内)。
2. 图片:每篇文章至少配一幅图片,要求图片清晰、原创,JPG或PNG格式,大小不超过2M。
3. 视频:内容完整、画面清晰,大小不超过20M。
三、征集对象
中心职工、研究生、在站博士后等。
四、投稿方式
作品发送至电子邮箱chenjinjing@rcees.ac.cn。请在文章中注明作者信息(包括姓名、部门、联系电话),图片请标注名称后单独发送,Word文档中标明图的位置和图题(请勿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如有多个作品,请分别打包压缩成rar文件后发送。
五、作品发布
征集的作品经审定无误后,在中心网站和新媒体传播平台(微信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上进行推送并署名,年底对投稿作品进行评选及表彰。
如果你热爱科学并乐于传播,就赶快参与吧!此通知常年有效,欢迎积极投稿。
联系人:陈劲憬 62923549 chenjinjing@rcees.ac.cn
扫描中心微信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综合办公室 中心团委
2016年2月22日
2016-02-22
-
02.27 北京城市生态监测联盟论坛(第4期)预告
报告题目:北京绿地生物多样性—以北京大学为例
报告人:闻丞
北京大学博士后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项目主任
报告时间:2016-02-27 10:00-11:00am
报告地点: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科研楼 601会议室
邀请单位: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报告人简介:
闻丞
闻丞,博士毕业于北京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博士后至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事濒危物种分布格局研究和数据库建设、应用工作。现任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项目主任。十余年来长期在北大校园组织校园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在此基础上近年发表《北京大学燕园鸟类组成》,并主笔撰写《燕园动物》。目前作为主要工作人员参与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和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等项目。
欢迎参加!
2016-02-22
-
北京城市生态监测联盟论坛第三期成功举办
北京城市生态监测联盟论坛第三期于2016年1月30日上午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报告厅举办。来自中关村二小、中古友谊小学、府学胡同小学、中关村三小、人大附中实验小学、北京科技大学附属小学、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北京师范大学朝阳附属小学、北京市一七一中学、中关村中学等10所学校的80余名师生及家长参加了论坛。生态环境中心王效科研究员、曹磊研究员和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监测人员等出席。
本次论坛邀请了《中国国家地理》、《博物》编辑张瑜讲解北京常见鸟类及小型动物的监测工作。通过本次论坛,同学们及家长了解到了从传统媒体无法得到的动物学信息,对北京喜鹊、绿头鸭、麻雀、松鼠、螳螂等身边的动物的生活习性,捕食过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报告启发大家从身边做起,注意细节,养成观察自然的习惯。报告素材丰富,图片生动活泼,讲解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激发了大家爱护动物,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的热情,受到师生家长的欢迎。
北京城市生态监测联盟论坛为广大生态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让学生,社会各界有机会走进研究院所,常态化听取生态科学最前沿的报告,领略自然风采,探究生态文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是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的资源单位,面向全市中小学及家长,每月一期,常态化对社会开放,用平实通俗的语言,讲述科学故事。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6年2月1日
2016-02-01
-
北京城市生态监测联盟论坛(第3期)
报告题目:走进身边的动物世界
报告人:张瑜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博物》编辑
报告时间:2016年1月30日 10:00-11:00am
报告地点: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楼报告厅
邀请单位: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报告人简介:
张瑜,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毕业,鸟类学专业。毕业之后从事科普工作,对北京城市及周边鸟兽有多年连续的观察拍摄记录。曾参与编著《常见鸟类野外识别手册》、《野外观鸟手册》、《北京鸟类图鉴》,独立著作《刀斧精灵——螳螂》,目前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工作,并且是《博物》的插图编辑。
欢迎参加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6年1月27日
2016-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