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 Ecology:树大未必招虫!研究揭示热带森林植食率的垂直分布格局

      动物对植物的取食,即植食过程,是自然界最为常见的生物间相互作用之一。这一过程对植物的生长、繁殖、生存以及生物多样性维持有着深远影响。然而,自然界中的植食程度在不同物种之间差异巨大,如何解释这种差异,已成为当前群落生态学领域数十年来关注的基本科学问题之一。 
      当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解释主要包括几个假说。1)化学防御假说,认为植物化学防御物质(如次生代谢物)的差异是导致植食率高度差异的主要原因。但该假说的推测往往只在单个物种或少数近缘物种之内成立。在群落尺度上,特定次生化合物的含量和植食率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弱;2)“显示度”假说,该假说认为在群落中更容易被发现的个体或物种(比如更高,更大的个体),遭到植食性动物取食的程度会更高;即自然界存在“树大招虫”的格局。3)负密度制约假说,认为一定范围内同种植物密度越高,则这种植物遭受的植食程度也越高;4)生长速率假说,认为物种的生长策略,决定了其植食程度。采取高生长速率策略的物种会对植食动物采取耐受型策略,所以这些植物的植食率会更高。目前,在物种高度多样化的热带森林群落中,上述哪种机制决定了物种之间的虫食率格局仍不清楚。 
      为回答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张霜副研究员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版纳热带植物园徐国瑞副研究员借助塔吊系统,在补蚌热带雨林大样地开展合作研究。通过对目前已知的全球最大幅度林冠垂直落差采样(地上1.6 – 65 m高),同时考虑了目标植物叶属性及其邻居的多样性、多度、高度异质性、系统发育历史等因素,综合分析了这些因素对于虫食率种间变异的影响。通过对129种乔木6700片叶片的系统采样分析,发现: 1)植食率随着林冠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这与显眼度假说的预期相反;2)邻居的多样性、同种个体多度、邻居高度异质性等因素,对目标植物的植食率均没有显著影响。即没有检测到明显的协同防御效应和负密度制约效应;3)叶面积越大,则植物的植食率越高,这说明占据稳定、优质的食物资源,可能是植食性昆虫进行宿主选择的重要依据。这一研究揭示了在高度复杂的生态系统中,种间相互作用的垂直格局是一个不同忽视的因素,这给我们理解种间相互作用变异规律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提供了新思路。日前,这一研究以“Canopy height, rather than neighborhood effects, shapes leaf herbivory in a tropical rainforest”为题,在生态学经典期刊Ecology上在线发表。Ecology当值主编认为“This paper will do a great job of advanc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herbivory in tropical forests”。 
      本研究受到了中国科学院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1481)、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9046, 2022401)等项目的资助。特别感谢西双版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给予本研究的大力支持。 
      全文链接:https://esa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ecy.4028 
       
      图1 补蚌塔吊样地树种取样分布点和取样乔木个体的高度分布(红色点为采样个体,灰色点为塔吊范围内的其他个体) 
       
      图2 树冠高度、叶片大小、比叶面积和邻居物种丰富度(NSR)与植食率的关系 
       
      图3 贝叶斯谱系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植食率的作用路径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3年3月15日
       
      
    2023-03-15
  • 祝贵兵研究组在泥炭湿地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2O通量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泥炭地储存了全球土壤10-30%的总有机氮和总有机碳,对全球温室气体N2O、CH4和CO2的释放影响重大。自人类世(Anthropocene)以来,北方季节性冻土区泥炭地以地球平均升温速率两倍的速度(每10年0.6°C)升温。升温引起氮矿化速度加快,导致冻土区泥炭地大量非活性氮变为生物可利用态氮,并进入微生物氮循环过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北极和亚北极地区永久冻土区泥炭地已经融化并释放大量N2O。与活跃层融化的永久冻土相比,季节性冻土区泥炭地在土壤剖面中融化过程更强烈,具有更大的氧化还原电位梯度,因此可能释放更多的N2O。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科学假设:季节性冻土区泥炭地是N2O释放的“热区”,而融化时期是每年N2O释放的“热时”。 
      图1 采样时间和土壤剖面实景照片
      研究发现,季节性冻土区泥炭地在春季土壤融化时期的N2O排放通量为1.20±0.82 mg m-2 d-1,显著高于其他时期和同纬度的其他生态系统,甚至高于全球最大的天然陆地N2O释放源——热带森林。15N-18O同位素示踪和抑制剂联用研究结果显示,细菌和真菌反硝化作用(83.1±8.4%)是泥炭地剖面(0–200 cm)N2O的主要微生物来源。宏基因和宏转录组测序技术进一步分析表明,季节性冻土区泥炭地具有较高的N2O产生潜力,冻融作用显著刺激了N2O产生基因的表达,加强了N2O产生微生物之间的互作关系,从而导致了春季融化时期N2O的大量产生,融化时期大量的N2O释放使得季节性冻土区泥炭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N2O排放源。这项研究提供了关于季节性冻土区泥炭地解冻后潜在氮释放的新见解,并为地球系统模型提供了重要信息,从而能够更好地预测气候变暖条件下北方泥炭地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图2 样点和区域尺度上季节性动土区炭地N2O释放通量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泥炭地中碳降解和氮矿化速率将大幅增加。我们的研究表明,季节性冻土区泥炭地“热时”时期N2O的排放将加剧变暖效应,可能使泥炭地成为一个净“加热源”。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都可能加速这种效应。因此,保护泥炭地对于全球生态安全和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研究成果发表于微生物生态TOP期刊The ISME Journal,并受Nature Portfolio Communities邀请发表评述:Behind the paper of “Hot moment of N2O emissions in seasonally frozen peatlands”。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毕业生王晓敏为论文的第一作者,祝贵兵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396-023-01389-x 
      评述链接:https://earthenvironmentcommunity.nature.com/posts/hot-moment-of-n2o-emissions-in-seasonally-frozen-peatlands-bfb1fe91-95b0-4cfc-bfcb-0bb572bd7cdf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3年3月13日
       
      
    2023-03-13
  • 刘思金研究组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关于纳米佐剂方面新进展

      刘思金研究员研究组与广州大学闫兵教授团队等合作在纳米佐剂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期以研究论文形式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Engl)(Ma, et al. Angew Chem Int Ed Engl. 2023, DOI: 10.1002/anie.202218719)。 
      佐剂是疫苗制剂制备中不可或缺的,具有增强对疫苗组分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反应的功效。传统佐剂主要是天然的免疫激活物质及其衍生产物,但往往效果欠佳,也存在副反应,而且其作用机制不完全清楚。纳米化的佐剂主要利用纳米颗粒实现对现有佐剂的包封、运载和呈递等,对如何调控纳米颗粒物结构及提高其自身佐剂活性方面亟待深入研究。 
      为了开发高效的促进免疫系统激活的纳米佐剂,该合作团队联合攻关,利用机器学习及分子模拟方法,深入接受了天然免疫受体的激活模式,总结了关键分子作用靶点的活化规律。据此,设计、合成了具有广谱Toll样受体靶向及激活的小分子配体库,将其修饰在纳米金球表面。进一步,利用定量构效关系(nano-QSAR)模型解析了表面配体及纳米金球对纳米金颗粒物@配体复合物诱导树突状免疫细胞(DC)活化,增强其表面与T细胞的共刺激分子及促炎细胞因子表达的贡献,优化小分子配体在纳米金颗粒物表面的展示模式,形成纳米金佐剂库。研究发现,新型纳米金佐剂能够显著提高DC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及淋巴结运移能力,并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有效实现淋巴结靶向。同时,利用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模型以及乳腺癌模型,评价纳米金佐剂及肿瘤抗原形成的纳米疫苗的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发现该纳米疫苗能显著活化以DC细胞活化为核心的多种抗肿瘤免疫细胞,抑制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本研究为纳米佐剂设计及合成提供了新的策略及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Angew Chem Int Ed Engl。 
        
      马娟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以上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中科院青促会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详见:https://doi.org/10.1002/anie.202301059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3年2月28日 
    2023-02-28
  • 朱永官院士团队在环境中致病菌毒力基因高通量检测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土壤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朱永官院士团队在环境中致病菌毒力基因高通量检测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VFG-Chip: A high-throughput qPCR microarray for profiling virulence factor genes from the environment”为题发表于环境领域主流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 
      环境中的致病菌及其迁移扩散会导致一些人畜共患疾病,进而威胁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致病菌所携带的毒力基因(Virulence factor genes, VFGs)是一种具有微生物性质的新型污染物,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与生态风险。然而,由于缺乏高效可靠的量化工具,目前关于环境中致病菌的毒力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为此,团队基于高通量实时定量PCR技术开发了一种致病菌毒力基因芯片(VFG-Chip),可用于环境中致病菌的毒力组研究。VFG芯片针对环境中4种典型人畜致病菌——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肠道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覆盖了其中参与编码毒素、粘附因子、分泌系统、免疫逃避/入侵和铁摄取等5种主要功能的96个毒力基因,基于SmartChip高通量实时定量PCR平台,可在2小时内一次性检测42个样品的毒力组,且大于91%的引物扩增效率为90%至110%,具有高效、快速、准确等特点。目前,VFG芯片已成功地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以及土壤等环境样品毒力组的检测(图1)。VFG芯片为量化环境中致病菌毒力组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高通量检测手段,未来有望在致病菌毒力组特征及其健康风险与生态风险评估等相关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团队已为VFG芯片及其应用申请了发明专利。 
        
      图1 VFG芯片的设计、验证与应用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谢舒婷和丁龙君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朱永官院士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envint.2023.107761 
        
      土壤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2023年2月27日 
    2023-02-27
  • 傅伯杰院士团队在大数据分析量化中国生态恢复固碳效应方面取得新进展

      森林固碳是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之一,近20年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森林碳储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急需开展高精度森林碳储量动态监测。遥感具有大尺度时空动态监测的潜力,但是存在着单个传感器监测时空分辨率和空间覆盖范围有限、光学和微波遥感监测融合不足、难以捕捉生态系统地下部分状态等问题,因此如何基于遥感监测开展多数据融合,准确量化地上和地下森林碳储量变化仍是一大挑战。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傅伯杰院士团队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等单位开展合作研究,通过多源遥感与地面观测数据融合,量化了中国森林地上和地下植被碳储量动态。研究利用2444个地面样地实测的森林地上碳储量(AGBC)数据校正由C、L波段主动微波(ALOS PALSAR、Envisat ASAR载荷)反演的森林地上生物量,得到全国森林AGBC基准图;基于光学遥感(MODIS)森林和非森林植被覆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定量关系开展空间迭代形成2002-2021年AGBC动态数据,并进一步植被光学厚度(VOD)校正AGBC时间序列。此外,通过收集全国8729个森林样地的实测数据建立随机森林模型,根据年AGBC、林分年龄、气候背景等信息计算全国各栅格逐年森林地下植被碳储量(BGBC),数据分辨率为1km。 
      研究发现:2002-2021年中国森林AGBC和BGBC分别为8.6±0.6和2.2±0.1 PgC,植被碳储量较高的区域为西南和东北地区。全国森林碳储量以114.5±16.3 TgC/年的速率显著增加,其中AGBC和BGBC的增加分别贡献81.9%和18.1%。全国40.3%面积的森林植被碳储量显著增加,其中黄土高原、秦岭、西南喀斯特地区和东南森林地区增加最快;仅3.3%的森林植被碳储量出现减少,集中在大兴安岭、横断山脉和藏南地区的老龄林。东北针叶林和北方地区的落叶阔叶林具有较高的根冠比,而南方森林的根冠比相对较低。 
      此研究是团队继量化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固碳速率及其影响因素(Global Change Biology.,2021)之后,在生态恢复固碳效应方面取得的又一进展。团队基于生态环境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形成了全国尺度陆地生态系统地上、地下植被碳储量和植被固碳速率等方面的高精度动态监测能力,为我国碳中和目标提供新的数据支撑。 
      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著名数据期刊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同时数据产品发布于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冯晓明研究员,第一作者是博士毕业生陈永喆。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项目(41991233)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团队计划项目(YSBR-037)资助。 
      文章链接: 
      1.https://doi.org/10.5194/essd-15-897-2023  
      2.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gcb.15854 
      数据链接: 
      1.https://data.tpdc.ac.cn/zh-hans/data/fa3e5766-95a4-4de2-9d45-f51f917b73d9 
      2.https://data.tpdc.ac.cn/zh-hans/data/515d3a4d-fb66-4b56-9851-35622bac9576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3年2月24日
      
    2023-02-24
  • 汪海林研究组在同源重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汪海林研究组在同源重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Nucleic Acids Research (Flanking strand separation activity of RecA nucleoprotein filaments in DNA strand exchange reactions, doi: 10.1093/nar/gkad078)。 
      同源重组是一种十分保守的生物学机制,主要参与DNA双链断裂的准确修复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非等位基因重组,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和促进遗传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多种环境污染物可引起最为严重DNA损伤(双链断裂),产生遗传毒性。而同源重组修复可有效消除这类遗传毒性。同源重组步骤繁多,需要多种蛋白质机器的协同参与,并受到精细调控。RecA/Rad51家族蛋白在单链DNA上组装形成的核蛋白纤维丝(nucleoprotein filament)具有同源寻找和识别功能,其介导的与同源双链DNA之间的链交换过程是同源重组的核心步骤,对其分子机制的解析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在前期的研究工作中(Cell Discov., 2017, 3: 16053; Chem. Sci., 2021, 12: 2039–2049等),汪海林课题组通过发展新颖的分析方法(包括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偏振、酶切保护介导的单DNA片段分子测序等)可解析RecA蛋白在单链DNA上的动态组装。研究表明,在生理条件下(即存在有效的ATP水解),RecA在单链DNA组装形成低密度、不饱和的核蛋白纤维丝结构,含有大量裸露(未结合RecA蛋白)的核苷酸位点。经典模型中,RecA全覆盖的ssDNA形成的核蛋白纤维丝才能进DNA链交换。因此,他们的这一发现对过去经典模型的颠覆。同时也提出了新的科学问题:核蛋白纤维丝结构中RecA-缺失区域是如何进行链交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对链交换这一过程进行精细测量。然而,由于RecA蛋白介导的链交换反应非常迅速,对其动态过程进行高分辨的解析非常困难。针对这一难题,汪海林研究团队将链交换核心过程进行有效“分解”,即双链的分离和新碱基配对的形成两个步骤。同时通过巧妙设计一系列非常规的DNA底物以及发展新颖的双色交替激发-单分子荧光成像技术在单分子水平对这两个关键步骤进行实时观察,研究不饱和组装RecA核蛋白纤维丝介导DNA链交换的分子机制。 
      该团队首先利用截短的单链DNA作为入侵链,发现其仍能与全长的供体双链DNA进行有效的链交换反应,表明供体双链上“多出”的DNA片段在此过程中也发生了双链解旋。由于缺少对应的入侵链,该“多出”的部分不能被RecA蛋白直接接触,研究人员将这种不依赖RecA直接接触的解旋作用命名为RecA核蛋白纤维丝的侧翼链分离活性,并进一步利用两端同时延长的供体双链作为底物,对侧翼链分离所需的能量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他们通过将1-3个不具有RecA成核能力的短片段(15个碱基长度)与较长的DNA片段(48-78个碱基长度)进行化学串联,构建了一种新的入侵链底物进行链交换反应。在ATP水解条件下,这些短片段不能被RecA结合,也不能与其对应的同源双链DNA发生链交换,但仍然具备碱基配对能力,因此能够用于模拟不饱和组装核蛋白纤维丝上未被RecA结合的裸露核苷酸位点。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截短的入侵链,偶联有短片段的入侵链具有更高的链交换能力,表明这些短片段的碱基配对能力能够促进侧翼链双链分离活性,使其达到一个较长的范围(>45个碱基长度),揭示了长程侧翼链双链分离活性的存在。他们利用双色交替激发-单分子荧光成像技术对不同底物之间的链交换过程进行了实时观测并比较了它们的反应动力学,发现侧翼链分离是链交换反应的限速步骤,而入侵链与互补链的碱基配对可以通过降低能量壁垒加速这一过程。 
        
      图1. 不饱和组装RecA核蛋白纤维丝介导DNA链交换的分子模型 
      基于这些实验结果,研究人员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侧翼链分离依赖的DNA链交换模型,揭示了不饱和组装RecA核蛋白纤维丝介导DNA链交换的分子机制。这一发现为深入理解同源重组及相关生物过程提供了新的方向,受到了审稿人的积极评价(the data is very interesting and exciting…it will definitely make many people in the field think)。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余方志博士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汪海林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academic.oup.com/nar/advance-article
      /doi/10.1093/nar/gkad078/7048501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3年2月24日 
    2023-02-24
  • 吕永龙团队在iScience上发表有关洲际尺度物流碳流动文章

      吕永龙研究团队与国内外科学家合作,在洲际尺度道路物流碳排放流动特征和影响因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Carbon flow through continental scale ground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为题于2023年1月20日发表在iScience(2023,26(1):105792)上。 
      交通运输部门的脱碳具有挑战性,同时也是气候变化减缓计划的关键。在全球范围内,运输部门约占碳排放总量的16%-24%。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蓬勃发展的物流运输成为温室气体(GHG)排放的重要贡献者,约占全球人为碳排放的13%。目前,物流运输主要依靠重型卡车,公路货运占交通运输GHG总排放的60%以上,对全球变暖的作用至关重要。电子商务的兴起带动了中国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地面物流的碳排放也随之增加,给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带来了严峻挑战。 
      物流的主要特征是与供应链的整合,本研究基于多源大数据模型和源-向(OD)分析构建了洲际尺度物流GHG排放网络,量化了城市和区域间的排放效率以及供应链的排放承载,旨在从区域间GHG排放流动的角度考察物流在碳转移中的作用,为国际国内物流业的低碳转型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结果表明,物流GHG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以重点城市为中心轴线,物流GHG的排放网络以“双三角”为主体结构特征,横跨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以交叉条带状分布。研究发现,中国的物流排放网络以七个城市群为核心: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地区和关中平原,这些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占物流排放总量的63%以上(图1,中国大陆的物流GHG排放流动模式:https://doi.org/10.1016/j.isci.2022.105792)。 
      文章指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与其效率之间存在空间一致性。运输距离短、道路基础设施发达的地区排放效率相对较高。效率最高的区域包括“长三角-京津冀”、“长三角-山东半岛”、“珠三角-长三角”的内部物流。长江中下游地区是物流线路高排放效率的中心,重心迁移模型的结果表明GHG排放效率由东向西逐渐下降(图2,中国大陆物流GHG排放效率:https://doi.org/10.1016/j.isci.2022.105792)。供应链分析显示商品的潜在价值流伴随着供应链上的GHG流动。其中,东部沿海省份消费商品的GHG排放主要来自西部省份。西北地区通过提供高碳密集型但低附加值的产品,支持发达省份的经济发展,而其自身的排放是由发达地区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供应引起的。文章发现,快递业务量、城镇化率和货运周转率是影响物流GHG排放的重要外部驱动因素,而内部驱动因素主要为货车的行驶速度。文章在情景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能源替代、路线优化、基础设施和运营规划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物流行业的综合管理措施。 
      如果能将更多的时间序列数据与温室气体排放模型相结合,可用于衡量全球物流碳排放的空间热点和环境影响,为行业的绿色发展路径和协同减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国际评审专家认为“该项研究非常有趣且具有重要意义,可为理解物流温室气体排放流动及空间分异提供新的见解”。 
      文章的通讯作者为吕永龙教授,第一作者为其博士研究生崔昊天,共同作者包括博士生王瑞、韩国祥、易小洁、杜荻、程寅益和王思雨,硕士生杨胜杰,以及贺桂珍研究员、宋帅副研究员、周云桥博士、Nils Chr. Stenseth教授、Dag O. Hessen教授和陈德亮教授。厦门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为共同第一完成单位。参与该项研究的其他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挪威奥斯陆大学、清华大学、瑞典哥德堡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761147001和4203070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0507505)、中国科学院国际大科学计划项目(121311KYSB20190029)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20720210083)的资助。特别鸣谢G7公司提供的基础物流数据。 
      原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iscience/fulltext/S2589-0042(22)02065-X?_returnURL=https%3A%2F%2Flinkinghub.elsevier.com%2Fretrieve%2
      Fpii%2FS258900422202065X%3Fshowall%3Dtrue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3年1月20日 
      
    2023-01-20
  • 祝贵兵课题组在完全氨氧化过程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氮(Nitrogen)是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是生物体生长的必需养分。在微生物的驱动下,氮的分布和转化会限制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随着氮循环新型功能微生物的发现,我们对氮循环过程和基本代谢机制的理解也在稳步提高。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祝贵兵研究组在新型氮循环过程-完全氨氧化方向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相继发表于Global Change Biology和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 
      硝化反应是全球生物氮循环的一个关键过程。自19世纪90年代发现以来,硝化反应一直被认为是通过两步过程进行,由不同的化能自养硝化菌群驱动,即氨氧化细菌/古菌(ammonia oxidation bacteria (AOB) and archaea (AOA))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itrite oxidation bacteria, NOB)。直到2015年,可独立执行硝化作用的完全氨氧化细菌(COMplete AMMonia Oxidization, comammox)被发现,打破了这一传统认知,引起广泛关注。近日,本研究组综述文章“Towards a more labor-saving way in microbial ammonium oxidation: A review on complete ammonia oxidization (comammox)”总结了全球不同生态系统中comammox菌的丰度分布和群落模式以及系统发育特征,并提出comammox研究需要回答的重点科学问题:①comammox对硝化作用有多大贡献?②comammox是否产生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2O)?③对全球变化的贡献有多大?(Sci. Total Environ, 2022) 1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组首先研究了comammox菌的生物地理学特征,厘清影响comammox菌分布的关键影响因素 (Sci. Total Environ, 2020) 2;开发了comammox菌的活性测定方法,研究湿地岸边带系统comammox的菌种分布、活性特征及生态贡献。结果表明,comammox广泛存在于岸边带土壤和水相沉积物,且主导陆向土壤区的氨氧化过程,其中,Candidatus Nitrospira nitrificans相对丰度较高,显著影响comammox速率,是岸边带系统的关键comammox菌3 (Environ. Sci. Technol., 2021)。相对而言,虽然在陆地农田土壤系统中comammox速率较低,但仍具有一定的氨氧化贡献4 (Sci. Total Environ, 2020)。以上结果表明,在多种自然生态系统中,comammox是一个重要的、被低估了的硝化过程,不同生境下comammox对硝化过程的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 
      以上研究在方法学上开发了comammox的硝化反应活性测定方法,但是comammox是否产生N2O,以及对全球变化的贡献等,还有待深入研究。为此,本团队进一步开发了多氨单加氧酶选择性抑制法,测定comammox对硝化反应和温室气体N2O产生的贡献。结果表明,在全球农业土壤中comammox主导了氨氧化反应,而其N2O产率则显著低于传统细菌氨氧化过程。其中,comammox对氨氧化的贡献具有显著时空异质性,在夏季耕作期大于冬季休耕期、在表层耕作层(0-0.2m)大于底层底土层(1.8-2.0m)。同时,发现comammox的氨氧化反应活性与土壤pH值呈显著正相关;在pH值大于6.5的土壤中,comammox会通过氨氧化反应造成了大量氨肥的流失5 (Glob Chang Biol, 2023)。以上结果证明comammox是农田生态系统中氨流失的重要途径,并伴有少量N2O气体产生,是一类不可忽视的硝化反应过程。 
      本团队的研究结果扩展了对comammox生物地球化学特性的理解,推动构建水体和土壤中氮污染治理的解决方案,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精确衡算、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Global Change Biology(姜丽萍博士生为第一作者),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王衫允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王晓敏博士和施瑶博士后分别为第一作者)等期刊。祝贵兵研究员为上述论文的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1:http://dx.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2.154590
      论文链接2: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0.137257
      论文链接3:https://doi.org/10.1021/acs.est.0c00915 
      论文链接4: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0.138563
      论文链接5:https://doi.org/10.1111/gcb.16586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3年1月12日
        
      
    2023-01-12
  • 祝贵兵课题组在硝酸盐还原为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氨,不仅是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的能源载体,而且是用于制造农业化肥的重要化学品。一百年来,传统的合成氨工业主要依靠哈伯工艺(N2+H2→NH3),然而该方法需要高温(>500 ℃)高压(>200 atm),导致年均4.2亿吨的CO2净排放当量(约占全球能源的2%)。另一方面,含氮肥料的过度使用和废污水的排放,导致硝酸盐在环境中迅速累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平衡。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祝贵兵研究组在硝酸盐还原为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相继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Water Research、Environmental Research等期刊。 
      近年来,利用环境中广泛存在的硝酸盐还原制氨被认为是合成氨工业的绿色替代方案。硝酸盐还原主要有两个过程,反硝化过程(需要5个电子)和异化还原产铵(需要8个电子),因此,硝酸盐还原更直接的产物多为氮气而非铵。结合硝酸盐异化还原产铵的反应原理,祝贵兵研究团队猜想:氧化还原梯度大的两相界面,很可能会发生显著的异化还原产铵。因此,团队从全球角度研究了硝酸盐异化还原产铵细菌的生物地理学分布特征,证实氧化还原梯度是决定硝酸盐还原产铵速率高于反硝化产氮气速率的一个关键因素(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2020、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0)。 
      基于以上认识,研究团队在全球湿地水陆交错带,进一步证实,氧化还原梯度大、电子传递剧烈的缺氧-好氧界面上,存在明显的硝酸盐还原产铵反应的热区(Water Research 2020a),其产铵速率与主导菌属菌群结构的相关关系不显著,但与电子供体(碳源)含量显著相关;对比而言,在相对均质化的污水处理单元中,硝酸盐异化还原产铵细菌虽广泛分布,但对硝酸盐还原的贡献显著低于反硝化过程(Water Research 2020b)。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充分发挥Fe的电子供体能力,提出了基于电子传递的原位界面调控策略。以自然界广泛存在FeOOH作为Fe的“源”,利用电的作用原位生成Fe(II)离子层,采用荧光显微镜证明了吸附态Fe(II)的存在,分子动力学模拟证明了界面硝酸根离子发生了聚集效应,并证实其以特异性吸附阳离子的方式位于内亥姆霍兹层。该方法有效减弱了界面静电斥力,强化了硝酸根离子的界面聚集效应,显著提高了界面电子传递速率,进而极大提高了硝酸盐的还原效率,是迄今为止最高的铵产率达成方法之一。成果以“Specifically adsorbed ferrous ions modulate interfacial affinity for high-rate ammonia electrosynthesis from nitrate in neutral media”为题、以直接投稿的方式,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2022。 
       
      图1. 原位界面调控策略示意图 
      研究成果为水体硝酸盐污染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开发了从环境硝酸盐中合成铵肥的独特方法,实现变废为宝,对化肥工业节能降耗、农田土壤保肥增效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关论文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刘春雷助理研究员为第一作者)、Water Research(王衫允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Environmental Research(潘华伟博士后为第一作者)等期刊,祝贵兵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1:https://doi.org/10.1016/j.envres.2020.109612
      论文链接2:https://doi.org/10.1007/s11368-020-02707-y
      论文链接3: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0.115877
      论文链接4: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0.115539
      论文链接5: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209979120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3年1月12日 
      
    2023-01-12
  • 魏源送研究组基于高分辨质谱和数据挖掘方法揭示了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反应特性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魏源送研究组基于高分辨质谱和数据挖掘方法揭示了污泥厌氧发酵过程溶解性有机物的反应特性,相关成果近期发表在Water Research (2023, 229, 119488)。 
      尽管厌氧发酵技术已经具有近百年的发展和应用历史,其仍是近年广受关注的低碳排放资源化技术之一。但厌氧发酵技术的效率低和生物过程易受抑制影响是限制该技术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其中,深入开发针对厌氧发酵生物反应过程的智能监测特别是非稳定运行状态早期预警技术,是实现厌氧发酵技术升级、提升智能化运行水平和生物转化效率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现有研究尚缺乏对厌氧发酵过程中可用来指示微生物非稳定运行状态下代谢过程转变早期监测的目标物认识和辨别方法。本研究开发了以高分辨质谱结合机器学习和分子反应网络的数据挖掘方法,揭示了厌氧发酵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转化、反应特性和重要分子识别,为未来开发面向生物反应过程智能监测和早期预警的高级厌氧发酵技术提供理论方法。 
        
      本研究针对过硫酸盐(PDS)及其活化(Fe,Fe联合生物炭)预处理污泥的厌氧发酵体系,在预处理导致污泥结构破解和DOM释放的常规认识基础上,深入揭示了在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更多具有高O/C、N/C、S/C比和芳香指数(AImod)的分子生成,从而使挥发性脂肪酸(VFAs)产量得到提升的分子机制。结合机器学习,揭示了DOM分子的碳名义氧化态(NOSC)是决定PDS预处理导致不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分子的生成和去除的主要影响参数。并通过构建DOM分子反应网络及其拓扑关系分析,揭示了DOM分子的高连通网络(较高的网络路径和网络直径)有利于提升VFAs的产量,其中-NH相关的分子转化过程在VFAs产量提升中占主导作用。分子网路节点属性的拓扑分析发现,CHONS类DOM分子(如C13H27O8N1S1)属于关键性(keystone)分子。因此,含硫的DOM分子,如半胱氨酸类(cysteine-like),可能在厌氧发酵的DOM分子转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开发的基于高分辨质谱的DOM非靶标分析结合数据挖掘方法,为拓展和深化污泥生物处理过程中DOM分子转化机制及分子指纹识别提供了新思路。 
      论文第一作者为刘吉宝助理研究员,通讯作者为魏源送研究员。 
      论文连接详见: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2.119488 
        
      水污染控制实验室 
      2022年12月27日 
      
    202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