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与北京林业大学第一届“生态环境菁英班”开班仪式举行
    11月27日下午,中心与北京林业大学联合共建的第一届“生态环境菁英班”(以下简称菁英班)开班仪式在北京林业大学综合楼举行。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占剑,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洪元,副校长张志强出席仪式。42名第一届菁英班全体学员,以及中心和北京林业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参加仪式。仪式由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志强主持。王洪元在致辞中指出,学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联合生态环境中心设立菁英班,旨在融汇科教资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能够参与全球竞争、为现代化强国建设出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栋梁之材。占剑在致辞中表示,热烈祝贺和欢迎首届菁英班学员到中心学习交流,中心将大力支持菁英班建设,配备优秀导师,开放高水平科研平台,帮助学生树立科技报国志向、提升科研素养、增强创新能力,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高质量发展。开班仪式上,朱永官院士以《生态系统微生物组与人类健康》为题做第一课报告,报告内容展现了国际科学前沿,富有学术思辨,为菁英班学员带来首场“学术大餐”。报告后,学员们与朱院士积极进行学术探讨和交流,现场气氛活跃。在菁英班首次班会中,双方部门负责人对学生重要关切问题依次解答,双方班主任分别介绍了菁英班的实施方案和未来班级管理等方面情况。设立菁英班是落实中心与北京林业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与高校科教融汇、构建贯通式联合培养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尝试,旨在通过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开班仪式现场朱永官院士做开班第一课报告教育处2024年12月2日
    2024-12-02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召开2024年离退休工作会议
    11月27日下午,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24年离退休干部工作会议在生态科研楼601会议室召开。中心主任朱永官院士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占剑介绍中心发展近况。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中心离退休工作委员会成员、离退休协调小组成员和部分离退休代表现场参会。朱永官代表中心领导班子向离退休老同志长期以来对中心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离退休老同志是单位发展传承的基石,对中心的贡献不可磨灭,希望老同志能多记录和分享智慧和经验,同时中心也会尽力提供医疗和生活上的便利,确保大家的健康和幸福。期待老同志继续关心和支持中心发展,宣传中心文化,帮助吸引更多高水平的青年人才,共同迎接建所50周年的到来。占剑从中心总体情况、核心任务、年度重点工作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四方面介绍中心发展近况。详细介绍了中心加快抢占生态环境科技制高点的重点举措、全力推进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在聚力科研攻关、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办好研究生教育、推进科技条件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下一步,中心将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进一步深化改革、健全制度、提升效能、优化创新生态,也将继续尽心尽力服务好老同志的晚年学习和生活。党委委员张秀丽主持荣休仪式,朱永官主任和占剑副书记为2024年退休的同志们颁发证书和慰问品。杨克武代表退休人员讲话,他回顾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并对中心未来的发展表达了美好的祝愿。整个环节充满了温馨和感激之情,展现了中心对退休人员的深切关怀和祝福。离退休党总支书记张文婧汇报了中心离退休工作的开展情况。从强化党建引领、引导老同志发挥作用、助力安享晚年和狠抓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心离退休工作。现场参会的离退休人员还进行了“二十届三中全会”知识答题,以增进对全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老干部办公室2024年11月30日
    2024-11-30
  • 先导引领,创新启航——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专项“我国典型新污染物风险识别与控制前沿技术”启动会暨2024年度工作会顺利召开
    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我国典型新污染物风险识别与控制前沿技术”启动会暨2024年度工作会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顺利召开。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局大气海洋与生态环境处处长任小波、江桂斌院士、指导专家,以及专项各级负责人、核心骨干、中心职能部门相关人员80余人参会,会议由中心科技开发处处长张洪主持。江桂斌院士回顾了中心在新污染物研究方面做出的奠基性贡献,同时也指出了该领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希望专项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一步聚焦国家需求,以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来推进专项执行,加快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为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任小波在发言中强调,要加强协同创新,将专项研究工作与重点实验室建设紧密结合,转变科研组织模式,形成创新合力;要坚持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重大成果产出,不断巩固和提升我院在新污染物研究相关领域的优势地位。专项负责人王亚韡研究员围绕专项研究目标、总体思路、研究方案、技术路线、预期成果和年度重要进展进行了汇报。四位项目负责人阮挺研究员、廖春阳研究员、宋茂勇研究员和祝贵兵研究员分别汇报了项目的基本情况、研究进展及工作基础、人才队伍与条件保障等内容。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专项的立项意义,认为专项研究目标明确、技术路线清晰,并在关键科学问题凝练、项目间协调配合、标志性成果产出、专项成果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王亚韡研究员代表专项向专家表达衷心感谢,并表示专项将认真吸收专家的指导意见,确保专项按计划、高质量的实施。中心还在会后组织了先导专项档案管理和知识产权专题培训,旨在进一步提升专项档案管理能力,加强专项知识产权布局、保护和管理水平,为专项顺利实施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保驾护航。与会专家合影任小波处长致辞江桂斌院士致辞专项负责人王亚韡研究员汇报科技开发处2024年11月30日
    2024-11-30
  • 中心主办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JES)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英文领军期刊项目
    11月15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项目完成公示。中心主办的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s(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JES)入选英文领军期刊项目。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由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实施,旨在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持续增强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引领力与国际影响力,服务科技强国建设。该计划以5年为周期,面向全国科技期刊系统构建支持体系,是迄今为止我国在科技期刊领域实施的力度最大、资金最多、范围最广的重大支持专项。2019年起开始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一期项目。2024年是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启始年,共设置英文单刊、中文单刊、高起点新刊、高水平办刊人才培育、集群(集团)化试点5个子项目。经项目申报、资格审查、答辩会评和结果复核,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2024-2028年)产生入选项目共计463项,其中英文领军期刊项目50项。JES入选英文领军期刊项目是对其学科引领力和学术影响力的高度肯定。未来JES将继续围绕国家环境保护重大战略需求,推动环境综合治理;不断争取和刊发国际一流研究成果;力求跻身并稳定在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行列,为科研人员获取高质量学术资源、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提供专业服务,为高水平论文在国内期刊优先发表提供平台支撑。衷心感谢中心领导和专家同仁对JES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JES官方网站:www.jesc.ac.cnJES投稿网站: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jescJES期刊主页: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s文献信息与学术传播中心2024年11月22日
    2024-11-22
  • 曲久辉院士荣获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奖
    当地时间11月20日,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峰会,期间举行了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奖颁奖仪式,将可持续发展杰出研发奖授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曲久辉院士,以表彰他在饮用水安全保障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今年是该奖项首次在水研究领域颁发,体现出对中国水科技巨大进步的认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SlavW.Hermanowicz教授代表可持续发展奖评委会,介绍了曲久辉院士在“从源头到龙头”饮用水净化、水生态保护以及污水资源概念厂等方面的成就。随后,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主席彼得·诺贝尔向曲久辉院士颁奖。曲久辉院士在发言中表示,十分荣幸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奖。他结合具体案例,分享了团队在水处理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方面的成功经验。他指出,水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水科技发展将惠及全球众多发展中国家,并期待与更多机构开展合作,为全球水危机提供“中国方案”。可持续发展奖由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于2022年设立,分设实施领导力奖、杰出研发奖和特别贡献奖。杰出研发奖聚焦于应用科学,奖励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包括能源、水和农业等领域。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主席彼得·诺贝尔向曲久辉院士颁奖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4年11月21日
    2024-11-21
  • 中心青促会小组举办“啃硬骨头”系列报告第五期
    11月1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简称“青促会”)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小组在生态楼601举办“啃硬骨头”系列报告第五讲,本期报告嘉宾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朱永官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刘歆研究员,分别以“抢占科技制高点——两个环境地球科学创新故事”、“冯康——独创‘有限元’,开启无限可能”为题进行报告,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占剑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心青促会小组组长庄媛主持。朱院士通过化学领域制造和确认污染正反两个方面的几个小故事,介绍了五位化学家不屈不挠的创新和探索精神,提出在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创新过程中全局性视角和完整的逻辑体系的重要性,鼓励青年科研人员要坚持和坚守,奔着困难去而不是绕着困难走,力求突破原创性的方法和理论框架,为青年科学家抢占科技制高点起到有力的指引作用。刘歆研究员分享了中国计算数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冯康先生的一生。介绍了冯康先生迎难而上、勇于创新,独立于西方所创造了有限元方法,以及该方法对计算数学发展所起到的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和在科学与工程计算各相关领域中的巨大影响力。刘歆还分享了冯先生披荆斩棘、引领学科发展的科学视野;提携后辈、甘为人梯的广阔胸襟。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组建了CAX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将弘扬冯康精神与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紧密结合。“啃硬骨头”系列报告由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朱永官院士命名,在鼓励青年职工积极探索如何围绕瓶颈问题啃硬骨头。此次活动联合研究生会,也是中心工会“聚力创新智汇双清”能力提升系列活动的一次尝试,旨在抢占科技制高点、学科交流促创新。参会人员合影留念朱永官院士报告刘歆研究员报告中心青促会小组人事处研究生会2024年11月14日
    2024-11-14
  • 中心举办科技成果转化实务培训
    11月11日,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了主题为“技术合同风险点控制及新《公司法》下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实务”的培训会。会议邀请了业内知名律师战飞扬和院内从事科研项目管理的专家马振军进行专题报告。此次培训旨在加强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对科研合同风险防控的意识,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实务能力,以促进科研活动的规范化和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中心科研人员代表、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近50人参加了会议,中心副主任胡承志出席并讲话。胡承志表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非常重要,科技管理部门也在通过多种形式推广和宣传中心的技术成果,希望科研人员在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也要有风险防控意识,做到安全转化,快乐研究。战飞扬律师解读了新《公司法》的修订背景和内容,就公司股权设计与架构、注册资本规模及股东责任、董监高履职等方面的法律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并结合实际案例对新形势下开展科技合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马振军老师强调了技术合同撰写的重要性,合同的规范性和合法性直接关系到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科研成果的保护,并分享了技术合同常见的风险点,提出了一系列风险预防措施建议。通过此次培训,不仅增强了中心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对成果转化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的认识和了解,而且提升了风险防控能力和实操技能,助力中心科研业务的高质量发展。培训现场科技开发处2024年11月14日
    2024-11-14
  • 欧阳志云研究组为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工作提供GEP核算与应用培训
    10月23日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工作推进会暨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启动会》期间,欧阳志云课题组为试点地区进行全国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与应用业务培训。欧阳志云研究员在培训会上做了题为《生态系统核算与应用》的大会报告;韩宝龙副研究员介绍了《全国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平台》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并现场演示了平台的操作流程。来自34省市和12个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地区的80余位代表现场听取了报告,并在12位软件运维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了上机操作。与会人员在集中答疑环节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同志、GEP核算专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同志指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础性、引领性和创新性的工作,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环节。参与培训的各地代表认为培训会提供了丰富的专业信息,全国核算平台的推出有利于提升各地GEP核算工作的规范性,业务流程设计符合政府部门数据采集方式,为地方开展GEP核算提供了方便、可靠的核算工具。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同志做动员讲话欧阳志云研究员作《生态系统核算与应用》大会报告韩宝龙副研究员讲解和演示全国GEP核算平台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2024年11月13日
    2024-11-13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北京市中关村中学教育集团签署合作协议
    11月7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与北京市中关村中学教育集团(以下简称中关村中学)召开合作交流座谈会并签署合作协议。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副局长李强,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房自正,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占剑,副主任宋茂勇,中关村中学总校校长苏纾,党委书记祁建欣,以及中关村中学相关校领导、教师代表,中心各实验室科研骨干、机关相关处室负责人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占剑主持。会上,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党委办公室主任张秀丽介绍了中心的基本情况和合作基础,播放了中关村中学国科大实验班宣传片,中关村中学嘉木英才培养创新学院院长刘运宸介绍学院情况。随后,双方代表分别发言,就合作方向和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苏纾指出,中关村中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蕴含着科学的基因,中国科学院与中关村中学历史渊源深厚,希望中心能深入提供学术支持,助力中关村中学培育出科技创新的栋梁之才。李强表示将积极发挥作用,全力支持中关村中学的建设发展,服务校所联系。最后,房自正表示中心将全力支持中关村中学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教育特色发扬,希望双方深化交流研讨、清单式推进落实,实现合作双赢。座谈会后,宋茂勇与苏纾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签约现场合影座谈现场综合办公室人事处2024年11月10日
    2024-11-10
  •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饮用水处到访中心
    11月7日上午,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饮用水水源与重大工程水质保障处(以下简称“饮用水处”)三级调研员信达一行到访中心,并围绕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和管理进行调研座谈。中心相关实验室科研骨干、代表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科技开发处处长张洪研究员主持。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祝贵兵研究员介绍了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并结合国家重大需求提出了未来实验室的重点研究方向;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苏命副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实验室在饮用水水源工程水质研究与应对策略方面的具体工作。与会人员分别就饮用水水源保护、调水水质安全和新型污染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信达简要介绍了饮用水处的主要工作重点,认为中心在饮用水水源水质保障、水源控藻抑嗅、南水北调工程水质保障等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工作业绩。这些研究和管理工作,与饮用水处的业务重合度很高,希望后期在饮用水水源水质保障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入的交流,争取更进一步深入合作。中国科学院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开发处2024年11月8日
    2024-11-08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