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名长春市2020年选调生相关工作的通知

2020届毕业生: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组织部和吉林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工作相关规定,进一步推动人才强市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执政骨干队伍,决定面向中国科学院大学选调应届毕业生到长春市工作。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选调对象

  选调对象为中国科学院大学2020年应届毕业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生。

  二、选调职位

  选调职位为长春市及所辖城区公务员岗位(含参照公务员管理岗位),具体岗位见《2020年长春市面向中国科学院大学招录专业选调生职位及条件一览表》。

  三、选调条件

  (一)具备《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规定的公务员报考资格条件。

  (二)2020年应届毕业生,具有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且当年考录的本科院校为本科一批院校。

  (三)硕士研究生年龄在30周岁以下(1990年7月31日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年龄在35周岁以下(1985年7月31日以后出生)。

  (四)报考人员应符合报考职位所需的专业及其他要求。

  四、选调政策

  (一)录用为国家公务员,试用期为1年。

  (二)博士毕业生试用期满后转正定级为二级主任科员,硕士毕业生试用期满后转正定级为四级主任科员。

  (三)录用后,纳入全市优秀年轻干部培养计划,由市委组织部跟踪管理,重点培养,为选调生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四)录用后,先在招录单位工作,试用期满后下派到基层岗位锻炼。

  (五)发放安家补贴,博士研究生每人10万元,硕士研究生每人8万元,以上安家补贴分5年拨付。同时,为每人发放住房补贴2万元/年,发放5年。

  五、选调程序

  (一)报名、学校推荐与资格审查。有意愿选调的2020届应届毕业生需认真阅读此公告,确定自己符合规定的选调条件后,再根据职位表选择符合专业要求的职位,填写《2020年长春市定向招录选调生报名表》(一式三份)和《2020年长春市定向招录选调生报名人选名册》,请于10月16日17:00前交纸质版至生态中心生态楼105房间,同时发送邮件至yingzhou@rcees.ac.cn邮箱,由教育处统一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审核汇总并加盖公章寄送长春市委组织部。长春市委组织部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复审,审核同意后方可参加考试。资格审查贯彻整个选调过程,任何时候发现考生资格不符,即取消选调资格。

  (二)考试。考试采取笔试+面试的形式进行。考试时间拟定于11月份,考场设在北京。具体考试时间和相关事宜将通过校园就业网站发布。

  (三)确定拟选调人选。按考生填报的志愿,由高分到低分确定拟选调人选,如考试成绩相同,依次以面试成绩、笔试成绩高者优先,若各项成绩均相同,则一同确定参加体检人选。若考生放弃录取资格或其他原因取消录用,在报考同一岗位考生中依次按成绩从高到低递补录取。当招录计划出现空缺时,根据考生专业和职位条件,按照考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进行调剂。

  (四)体检。根据国家公务员招录有关规定,赴学校组织进行体检。

  (五)考察和公示。结合各高校毕业考核鉴定,重点考察拟选调人选政治表现、学业成绩、奖励处分等情况。同时,通过校园就业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六)签订协议与录用审批。考试结束后,根据考试成绩和本人填报志愿与拟选调学生签订三方协议。2020年,待拟录用人员正式毕业后,集中办理相关录用手续。

  招录相关政策与具体工作程序由长春市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联系人:纪怀波   

  联系电话:0431-88776867

  电子邮箱:zzb88776867@126.com

  生态中心联系人:周莹 62849161

 

  附: 附件1《2020年长春市定向招录专业选调生报名表》

     附件2《2020年长春市定向招录选调生报名人选名册》

     附件3《2020年长春市面向中国科学院大学招录专业选调生职位及条件一览表》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教育处

2019年10月12日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