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昱
职  称: 研究员
性  别:
电  话: 62919883
学  历: 博士研究生
Email: zhangyu@rcees.ac.cn
简历:
张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任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水环境微生物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近年来在环境微生物耐药性传播与阻断研究方面取得创新成果,应用于行业工程示范和环境管理。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集体)、朱李月华优秀教师等奖励。入选WHO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战略和技术专家组,任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及微生物生态专委会主任、中国制药企业管理协会EHS技术专家等。
研究方向:
水环境微生物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
招生方向:
水环境微生物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欢迎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微生物、分析化学、化学工程等专业学生报考.
专家类别:
高级
社会任职: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战略和技术咨询组专家
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及微生物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期刊One health advance 编委
期刊Water Conserv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编委
获奖及荣誉:
张昱(主要完成者),饮用水水质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集体,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21
张昱(4/15),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特性与调控机制,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0
张昱(2/5),饮用水中天然源风险物质的识别、转化与调控机制,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7
张昱(2/6),基于物质形态原位调控的难降解有机废水低耗处理与资源化技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2016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A类,2008
张昱(7/8),饮用水质安全风险的末端控制技术与应用,科技进步,国家二等奖,2007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黄河流域饮用水病原微生物数据库构建及风险管控技术,2022YFC3204700,2022-11-2026-10,2443万,在研,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学部专项项目,32141002,重要耐药菌/耐药基因在“动物-环境-人群”链条中的传播机制和风险研究,2022-1-2025-12,280万,在研, 任务三负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22076203,新型四环素类药物替加环素的环境细菌耐药特征及其产生机制研究,2021-01至2024-12,63万,在研, 主持
制药行业,制药企业技术服务,抗生素发酵菌渣(废水)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2019-5至-2021-4, 212万元,结题,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中英)子课题,81861138051,肠杆菌科细菌广泛耐药株/耐药基因在动物相关环境的传播与消减,2019-01至2022-12,40万人民币,结题,子课题主持
英国Cardiff(卡迪夫) 大学, Determining the clinical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burden and cost of 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in China HUB,2019-01至2022-12,13万英镑, 结题,主持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项目(STS计划):制药废水的强化水解预处理技术工程化示范,2019-01至2019-12,40万,结题,主持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子课题:城市污水难去除和新兴微量污染物特征及去除途径研究,2017-2020,结题,主持
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制药行业抗生素与抗药基因的排放特征、环境行为及控制技术,2015-2019,结题,子课题主持
中科院-法国TOTAL公司国际合作项目,Biodegradation solution for the viscosified water management, 2014-2015, 结题,技术负责人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抗生素废水处理剩余污泥中抗药基因在环境中的水平转移分子机制及调控原理研究,2013-2016,结题,主持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抗生素残留效价在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生态效应与调控原理研究,2012-2015,结题,主持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子课题:微量有害污染物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2012-2016,结题,主持
科技部国际合作子课题:水体中抗生素抗药菌和抗药基因的高效控制技术研究,2013-2016,结题,主持
中科院-日本学术振兴会国际合作课题,强化厌氧组合新工艺处理抗生素废水,2012 -2015,结题,主持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抗生素高胁迫条件下抗药基因的形成、传播和控制研究,2009-2011,结题,主持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课题,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及水质安全保障技术开发与工程示范,2008-2011,主持
科技部863探索课题:2007AA06Z319,复合包覆型铝基稀土氧化物高效除氟剂开发及应用研究,2007.12-2010.12,主持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基于降解基因信息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降解机制研究,2006-2008,主持
科技部863青年课题:2004AA649280,用于垃圾渗滤液中高氨氮去除的循环式MAP工艺研究,2004-2006,主持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金属氧化物配位羟基对水体有害阴离子的作用机制研究,2003-2005,主持
代表论著:
Yu Zhang, Jianping Xie, Miaomiao Liu, Zhe Tian, Zhili He, Joy D. van Nostrand, LirenRen, Jizhong Zhou, Min Yang*. Microbial community functional structure in response to antibiotics in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s. Water Research. 2013,47:6298-6308.
Miaomiao Liu, Ran Ding, Yu Zhang*, Yingxin Gao, Zhe Tian, Tong Zhang, Min Yang. Abundance and distribution of Macrolide-Lincosamide-Streptogramin resistance genes in ananaerobic-aerobic system treating spiramycin production wastewater. Water Research, 2014, 63:33-41.
Yu Zhang*, Zhe Tian, Miaomiao Liu, Zhou Jason Shi, Lauren Hale, Jizhong Zhou, Min Yang*. High Concentrations of the Antibiotic Spiramycin in Wastewater Lead to High Abundance of Ammonia-Oxidizing Archaea in Nitrifying Population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49 (15), 9124–9132.
Zhe Tian, Yu Zhang*, Yuyou Li,Yongzhi Chi , Min Yang. Rapid establishment of thermophilic anaerobic microbial community during the one-step startup of thermophilic anaerobic digestion from a mesophilic digester. Water Research, 2015,69:9-19.
Zhe Tian, Yu Zhang*, Bo Yu, Min Yang. Changes of resistome, mobilome and potential hosts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anaerobic digestion from mesophilic to thermophilic. Water Research, 2016, 98: 261-269.
Hongrui Chen, Hui Peng, Min Yang, Jianying Hu, Yu Zhang*. Detection, Occurrence, and Fate of Fluorotelomer Alcohols in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 2017, 51, 8953?8961.
Qizhen Yi, Yu Zhang*, Yingxin Gao, Zhe Tian, Min Yang. Treatment of Antibiotic Production Wastewater Pretreated with Enhanced Hydrolysis: Simultaneous Reduction of COD and ARGs. Water Research, 2017, 110:211-217.
Dev Raj Joshi , Yu Zhang*, Yinxin Gao, Yuan Liu, Min Yang. Biotransformation of nitrogen- and sulfur-containing pollutants during cok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Correspondence of performance to microbial community functional structure. Water Research, 2017,121: 338-348.
Ziming Han, Yu Zhang*, Wei An, Junying Lu, Jianying Hu, Min Yang*. Antibiotic resistomes in drinking water sources across a large geographical scale: Multiple drivers and co-occurrence with opportunistic bacterial pathogens. Water Research ,2020,183,116088.
世界卫生组织(WHO) 技术导则“Technical brief on water, sanitation, hygiene and wastewater management to prevent infections and reduce the spread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领域责任编制专家,2020年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