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任膜分离过程研究组组长、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副主任,同时兼任中国膜工业协会疏水膜技术与工程应用专委会副主任、国家环境保护石油化工和煤化工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中国海水淡化与水资源利用学会理事、北京市膜学会理事等职务。
主要从事水处理功能材料、水处理技术、工艺及装备创新:1)推动了“疏水膜分离成套技术”、“智能导电膜”及“功能纳滤膜”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形成集功能膜材料、设备与工艺开发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研发体系。已成功在国内五省实现PVDF、PP、PTFE等疏水膜材料产业转化。开发的“膜蒸馏脱盐装备”、“精准疏水膜脱氨”及“膜接触氧化”等工艺及装置,分别在内蒙、天津、安徽、湖南、广西及河北等地企业完成了10-1500m3/d规模的工程示范,促进了行业新型产业链形成与进步;2)开展了提质增效降耗目标导向型膜分离过程创新,形成了膜接触氧化-UV、膜电极、膜催化、膜电催化臭氧氧化、膜吸附-催化臭氧氧化、反向焦耳热膜蒸馏、电芬顿-膜蒸馏、正渗透-膜蒸馏、膜蒸馏/电絮凝-膜吸收、高效除油-稳定脱氨协同工艺等系列成果; 3)针对石化、印染、农药、精细化工等典型行业废水达标、提标及资源回用,近五年,以水质甄别为基础,为辽宁、湖南、河北等地5家企业解决了“卡脖子”的水处理提标难题。工作以来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专项子课题、863重点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及省“揭榜挂帅”项目等20余项,另主持企业横向课题等20余项,主持或技术支持工业废水治理工程项目近30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Appl. Catal. B Environ.、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及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12项;参与制定规范/标准等6项;获得省部级奖励5项,202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