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风险评价与环境管理研究组
组 长: 史雅娟
所属实验室: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方向:

1.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与调控;2. 环境管理与政策

区域生态风险与环境管理研究组

  吕永龙,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前主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专家组成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科学顾问、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生态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Science姊妹刊Science Advances副主编,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创刊主编,创建国际期刊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Transdisciplinary Journal of SCOPE并任副主编,《生态学报》责任副主编,并担任多个国内外核心刊物编委。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50多篇,其中ScienceNature等SCI收录150多篇,发表中英文专著16部。先后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次,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首届青年科技奖,BHP Billiton导师科研奖,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SCOPE杰出成就奖等。 

研究方向:(1)区域生态风险评价与调控;(2)环境管理与政策。 

联系方式:Email:yllu@rcees.ac.cn;电话:010-62915537;传真:010-62849820

区域尺度污染物多介质传输模拟研究

刘世杰,吕永龙*,谢双蔚,王铁宇 

  以环渤海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逸度模型原理构建了区域尺度上的 POPs空间多介质迁移模型,根据区域特点对模型进行了参数化。以苯并[a]芘(BaP)为目标物质,估算了其在环渤海地区的空间排放,在稳态条件下模拟了其在环渤海地区大气、植被、淡水、淡水沉积物、海水和土壤等6种环境介质中的迁移扩散过程,根据模型结果分析了BaP在环渤海地区的介质分配、相间及空间迁移过程,通过模型结果与实测值对比、参数敏感性分析及蒙特卡洛不确定性分析等方法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根据全氟辛烷磺酸(PFOS)在溶解度、吸附系数及生物累积因子等方面的特殊性改进模型算法及相关参数,构建了适用于PFOS的空间多介质传输模型,模拟了稳态条件下PFOS在环渤海地区多介质迁移和归趋,根据模型结果分析了PFOS空间多介质传输过程、关键途径以及不同排放情景和水量季节性变化对PFOS多介质暴露浓度和传输过程的影响,评估了环渤海地区PFOS排放生态风险及影响因素,并对比分析了典型POPs(BaP)和新型POPs(PFOS)在介质暴露、环境归趋及传输途径等方面的异同。

组长  吕永龙 研究员

  工作人员


王铁宇 

研究员 

史雅娟 

副研究员 

贺桂珍 

副研究员 

宋  帅 

助理研究员 

王  佩 

助理研究员 

苑晶晶 

研究实习员 


  博士后


Farag Mahmoud Malhat 

2016 

Kifayatullah Khan 

2016 



姓  名 

博/硕士 

入学年份

王若师 

博士生 

2012 

孟  晶 

博士生 

2013 

刘朝阳 

博士生 

2013 

苏红巧 

博士生 

2013 

吕笑天 

博士生 

2014 

苏  超 

博士生 

2014 

张悦清 

博士生 

2015 

李奇锋 

博士生 

2015 

Baninla Yvette 

博士生 

2015 

Jawairia Sultana 

博士生 

2015 

陈  娟 

硕士生 

2013 

毕  翔 

硕士生 

2013 

张  梦 

硕士生 

2014 

周云桥 

硕士生 

2014 

梁若玉 

硕士生 

2015 

陈春賜 

硕士生 

2015 

李  蕾 

硕士生 

2013(联培) 

柳思帆 

硕士生 

2014(联培) 

张  盛 

硕士生 

2014(联培) 

和  娇 

硕士生 

2014(联培) 


重要成果:

  1. Lu Y*, Nakicenovic N, Visbeck M, Stevance A. Five priorities for the 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Nature. 2015.520:432-433. 

  2. Lu Y*, Jenkins A*, Ferrier R, Bailey M, Gordon I, Song S, Huang J, Jia S, Zhang F, Liu X, Feng Z, Zhang Z. Addressing China’s Grand Challenge of Achieving Food Security Whilst Ensuring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Science Advances. 2015.1, e1400039. 

  3. Lu Y *, Song S, Wang R, Liu Z, Meng J, Sweetman A, Jenkins A, Ferrier R, Li H, Luo W, Wang T. Impacts of Soil and Water Pollution on Food Safety and Health Risks in China.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15.77(11):5-15.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