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生物处理资源化研究组
王爱杰,女,研究员,博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际水协会会士,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00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科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Appl. Environ. Microbiol.等4个国际期刊编委,国际水协会两个分会的专家组成员,国际水协会中国厌氧分会副主任等。长期从事水污染控制生物技术研究,发展了微生物过程优化调控理论,提出了难降解污染物定向生物转化原理和方法,形成了系列核心工艺和废水处理集成化技术,实现了大规模工程应用。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科学出版社专著3部,编制国家标准1部;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2010年和2004年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第四),2007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六),2015年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获省部级科技奖9项(其中3项第一),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90余名。
研究方向:(1)水污染控制生物技术;(2)污染物定向生物转化及资源化
联系方式:E-mail:ajwang@rcees.ac.cn;电话:010-62925515;传真:010-62925515
定向强化水中毒害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生物转化及调控机制
程浩毅,梁斌,夏雪,刘文宗,王爱杰*
我国工业集聚区废水强化处理提标增效需求迫切,生物法主导的高效低耗工艺是首选方案。但是,来自工业源的毒害性有机污染物结构复杂、生物降解速度慢,稳定去除难,成为制约废水处理效能的瓶颈问题。本年度,研究组建立了定向调控微生物呼吸活性加速污染物生物转化的策略,构建了电极内置于生物处理系统的新型工艺及优化组合工艺系统。针对硝基或卤代芳香环及杂环抗生素降解,发现阴极引入厌氧系统显著提高了污染物还原速率,而且有效消除了抗生素的抗菌活性。针对芳香胺降解,发现阳极引入生物处理系统延展了微生物代谢芳香胺的呼吸通路,使芳香胺矿化无需完全依赖氧气作为电子受体进行,从而在很低的溶解氧水平(<0.1mg/L)下实现芳香胺分解矿化,大大降低废水处理能耗。通过放大试验,系统验证了核心工艺的处理效能。本研究为废水处理达标减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硝基苯环或杂环抗生素生物阴极转化规律
组长 王爱杰 研究员
工作人员
刘文宗 |
副研究员 |
程浩毅 |
助理研究员 |
梁 斌 |
助理研究员 |
夏 雪 |
助理研究员 |
刘 颖 |
学术秘书 |
博士后
张 博 |
2014 |
崔 丹 |
2014 |
洪 晨 |
2014 |
葛 辉 |
2015 |
研究生 |
博/硕士 |
入学年份 |
韩京龙 |
博士生 |
2013 |
云 慧 |
博士生 |
2013 |
侯雅男 |
博士生 |
2013(联培) |
王鸿程 |
博士生 |
2014 |
苏士岗 |
博士生 |
2014 |
蔡伟伟 |
博士生 |
2014(联培) |
杨利明 |
博士生 |
2014(联培) |
杨立辉 |
博士生 |
2015 |
王树森 |
直博生 |
2015 |
杨珍妮 |
博士生 |
2015(联培) |
Muhammad Adeel Sharif |
博士生 |
2015(留学生) |
Muhammad Rizwan Haider |
博士生 |
2015(留学生) |
田夏迪 |
硕士生 |
2014 |
李 琨 |
硕士生 |
2014(联培) |
重要成果:
1. De-yong Kong, Bin Liang, Hui Yun, Hao-yi Cheng, Jincai Ma, Minhua Cui, Ai-jie Wang*, Nanqi Ren. Cathodic degradation of antibiotics: Characterization and pathway analysis. Water Research. 2015, 72, 281-292.
2. Hao-Yi Cheng, Bin Liang, Yang Mu, Min-Hua Cui, Kun Li, Wei-Min Wu, Ai-Jie Wang*. Stimulation of oxygen to bioanode for energy recovery from recalcitrant organic matter aniline in microbial fuel cells. Water Research. 2015, 81, 72-83.
3, Deyong Kong, Bin Liang, Hui Yun, Jincai Ma, Zhiling Li, Aijie Wang*, Nanqi Ren*. Electrochemical degradation of nitrofurans furazolidone by cathode: characterization, pathway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alysi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5, 262: 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