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召开“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分区分类的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模式综合评估与应用”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


3月22日,受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委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分区分类的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模式综合评估与应用”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心傅伯杰研究员、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心欧阳志云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秀彬研究员、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宋晓东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舒俭民研究员、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周远波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国彬教授、中心刘国华研究员八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实施方案进行论证咨询,中心科技开发处处长张洪研究员、计划财务处处长刘博高级会计师、项目负责人严岩研究员以及来自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中国科学院西北资源环境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十家项目参与单位的课题负责人、研究骨干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张洪受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领导委托,介绍了科技部对“十四五”生态专项的管理理念和最新要求,并代表中心致辞,表示该项目的实施对于提升我国生态保护修复科技支撑和监管能力意义重大,中心将全力保障项目实施,确保项目任务目标全面落地实现。

严岩汇报了项目整体实施方案,课题负责人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朱晓华研究员、中心伍星研究员、兰州大学邓晓红副教授、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杜虎研究员、中心曲来叶研究员分别汇报了五个课题的实施方案。专家认为项目的实施对我国的生态保护修复技术发展和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将为提升我国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支撑与监管能力、保障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科学实施提供重要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支撑。咨询论证专家肯定了项目实施方案,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该项目任务是对我国近几十年来的生态保护修复技术和模式进行系统地梳理、评估、筛选和集成,并开展应用示范。项目于202412月通过科技部组织的竞争性评审获批立项,获批后项目组立即展开了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其他项目实施准备工作。本次会议通过了实施方案论证,项目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会后项目组即刻召开了内部会议,根据专家组意见,讨论优化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及各项任务时间节点,为项目实施进一步打好基础。本次会议为进一步推动项目研究任务有序开展,保障项目目标顺利实现奠定了重要基础。


科技开发处

2025年3月27日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