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野外,怎么防治毒蛇咬伤——北京的蛇类

北京的蛇类

北京的蛇类

黑眉曙蛇

黑头剑蛇

虎斑颈槽蛇

黄脊游蛇

乌梢蛇

白条锦蛇

玉斑丽蛇

赤峰锦蛇

北京的毒蛇种类

华北蝮

短尾蝮

西伯利亚蝮

  根据《四川动物》最近的一篇文章的统计,北京总共有15种蛇,其中有3种是毒蛇。离我们最近的北京香山有短尾蝮分布;北京门头沟的百花山、小龙门、妙峰山、灵山比较多的是华北蝮。华北蝮和短尾蝮在一些山上是同域分布的。比如说雾灵山还有百花山,海拔比较低的山腰以下,主要以短尾蝮为主,海拔较高的以华北蝮为主。西伯利亚蝮指名亚种是沿着大兴安岭和燕山山脉分布,在北京只有雾灵山海拔1000m以上的地方才有。 

 

百花山的百草畔的草甸经常有人拍到华北蝮

Poisonous snake VS Venomous snake的区别

Poisonous snake Venomous snake的区别 

  毒蛇的英文应该是Poisonous snake还是Venomous snakePoisonous的毒液是通过分泌的,典型的像蟾蜍,通过皮肤会分泌毒液,一旦动物食用了蟾蜍之后就会中毒,但蟾蜍咬人是不要紧的。一般蛇是Venomous,毒液是通过毒牙注射进动物体内才发挥毒性,但毒蛇本身是能吃的(我们不提倡)。也有Poisonoussnake,虎斑颈槽蛇就是,为什么叫颈槽蛇?因为颈部有一个沟槽,里面的腺体储存了一些毒液,这个毒液是防止天敌捕食的,跟蟾蜍的原理是一样的。虎斑颈槽蛇会把吃过的蟾蜍的毒液据为己用,收集到颈部的腺体中,看到敌人时会从颈部沟槽射出毒液。

虎斑颈槽蛇为Poisonoussnake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