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野外,怎么防治毒蛇咬伤——毒蛇的危害

  评估毒蛇的危险程度

  那么毒蛇到底有多厉害?首先跟大家介绍一个概念,就是LD50median lethal dose, Lethal Dose, 50%,半数致死剂量),它的值越小,蛇的毒性越强。它是根据实验样本测得的半数致死量,一般实验样本是小白鼠,以蛇毒干粉为例,能够杀死50%样本量(100只小鼠杀死50只)的最低干粉剂量就是这种蛇干毒对小鼠的LD50。当然毒蛇的毒性大不大不能只看LD50,影响蛇毒的还有其他因素,比如说蛇的体型大小,不同体型的毒蛇注毒量肯定是不同的。还有蛇的生活状态,比如刚刚从冬眠出蛇的毒蛇,它虽然毒量不是很大,但是毒液的浓度非常高;怀孕的个体,因为很长时间不进食,所以毒腺中储藏有大量的毒液;刚刚进食之后,因为刚刚使用了毒液,所以毒液储量小一点。此外,毒牙的长短,这决定了毒液注射的深度。还有一个是咬伤的部位,像竹叶青虽然LD50非常高,也就是毒性不强,但因为它经常在树上,所以一般咬到人的颈部以上,会造成水肿和窒息,很容易致死。

  致死机理 

血液毒的致死机理 

  被咬后的症状根据血液毒和神经毒不同而有不同的致死机理。被咬之后淋巴结的免疫性会发生反应,造成喉头水肿。还有血细胞破裂之后,肌红蛋白进入血液,走到肾,就把肾小管堵住。血液中的血钾上升会导致心跳的骤停。还会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内外出血。有些被蛇咬了之后会留下后遗症,比如手麻,是因为末梢神经坏死。

神经毒的致死机理

神经毒主要是阻碍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使肌肉瘫痪,呼吸和心跳不受控制。但一般银环蛇和金环蛇从咬伤到致死有一个潜伏期。神经毒的蛇咬人因为没有血液毒的成分,所以不疼,但等神经毒发挥作用的时候抢救已经来不及了。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