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诸如城市规划、环境规划和生态规划等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生态规划呢?

 

  生态规划以生态学原理和城乡规划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辨别、模拟和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如城市)内的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生态系统结构(如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营养结构等)与功能(如物质循环、生产力、抗干扰等)的生态建设对策,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

 

  生态规划与我们所熟知的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不同。城市规划重点强调根据国家的建设方针策略,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合理的确定城市合理的发展目标、布局以及建筑密度等,可以说是城市物质空间和硬质景观的规划;环境规划强调规划区域内大气、水体、噪声及固废等环境质量的监测、评估和调控管理;而生态规划则强调运用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观点,重视规划区域内城乡生态系统的人工生态因子(如土地利用状况、产业布局状况、环境污染状况、人口密度以及建筑、桥梁、道路等)和自然生态因子(气候、水系、地形地貌、生物多样性、资源状况等)的动态变化过程和相互作用特征,研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途径,进而提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规划对策。与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紧密结合,是联系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的桥梁,其内涵和深度都更高,目的是促进区域与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持续共生,协调发展。

 

  生态规划的主要程序包括:1、确立规划范围与规划目标;2、搜集规划区的自然与人为资料;3、根据规划目标综合分析,提取在第二步收集的资料;4、对各主要因素及各种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进行适宜度分析,确定适应性等级;5、综合适应性图的建立。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