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家公园
    为了保护地球上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和独特的自然景观,1872 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随着国家公园理念不断地拓展和深化,目前全球有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6700 多处国家公园。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分布着地球上几乎所有类型的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2013年,我国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2021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上宣布正式设立首批国家公园,包括三江源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与武夷山国家公园!因此,十万个为什么联合国家公园研究院,历时3年,终于打磨出版了首套图文版的“中国国家公园”丛书。本书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阳志云主编。《中国国家公园》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向读者展示我国首批国家公园的代表性生态系统、奇妙野生动植物、独特自然景观与遗迹。走进我们的国家公园,领略壮阔土地上的缤纷生命!跨越山河,从雪山到荒漠,从高原到雨林,带你沉浸式感受大美中国!
    2024-05-21
  • 大气细颗粒与人体健康
        为了阐明我国PM2.5污染的健康危害机制,2013年,江桂斌院士率先提出开展大气细颗粒物的毒理与健康效应研究。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并启动了“大气细颗粒物的毒理与健康效应”重大研究计划。该研究计划由多领域专家组成专家组,打破学科界限,联合了化学、大气科学、地学、公共卫生、毒理学、生命科学、医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力量,并联合国际同行,共同围绕 “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毒性组分、毒理机制与健康危害” 进行了长达8年的联合攻关。该重大研究计划在系统总结PM2.5健康危害理论和方法学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公众开展PM2.5健康危害和防护的科学普及工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气细颗粒与人体健康》一书从科普的角度介绍了PM2.5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期全面了解PM2.5健康危害和我国为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制定的政策及取得的成效。
    2024-04-29
  • 环境催化:原理及应用(第二版)
    本书从环境与催化的关系出发,以环境催化的主要研究对象为体系,力求系统、全面地论述环境催化的特点、研究方法、催化原理及其在环境污染控制方面的重要应用成果和最新研究进展,最后还介绍了自然界自发存在的环境催化的概念和相应的研究前沿。 本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新颖性,特别适合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学使用。对于从事催化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研究人员以及从事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开发的专业技术人员则是极具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参考工具书。.TRS_Editor 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A{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   本书从环境与催化的关系出发,以环境催化的主要研究对象为体系,力求系统、全面地论述环境催化的特点、研究方法、催化原理及其在环境污染控制方面的重要应用成果和最新研究进展,最后还介绍了自然界自发存在的环境催化的概念和相应的研究前沿。 本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新颖性,特别适合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学使用。对于从事催化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研究人员以及从事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开发的专业技术人员则是极具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参考工具书。 
    2023-10-30
  • 重大生态工程固碳评价理论和方法体系
    本书针对生态工程固碳评价过程中的理论方法和认证体系等关键问题,以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草),长江、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牧还草等六大生态工程为研究对象,在实地实验调查和文献收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野外实测数据的综合分析,揭示了中国不同区域生态恢复过程中碳累积的分布规律,提出了提升重大生态工程碳增汇效益的技术途径和对策措施。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几方面内容:我国重大生态工程及其固碳理论基础;重大生态工程固碳评价方法及其在江西省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固碳评价中的应用;我国重大生态工程固碳认证的概念、方法、指标体系、调查方案和认证系统,及其在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固碳认证中的应用;重大生态工程固碳效益;重大生态工程固碳增汇措施与途径。.TRS_Editor 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A{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   本书针对生态工程固碳评价过程中的理论方法和认证体系等关键问题,以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草),长江、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牧还草等六大生态工程为研究对象,在实地实验调查和文献收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野外实测数据的综合分析,揭示了中国不同区域生态恢复过程中碳累积的分布规律,提出了提升重大生态工程碳增汇效益的技术途径和对策措施。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几方面内容:我国重大生态工程及其固碳理论基础;重大生态工程固碳评价方法及其在江西省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固碳评价中的应用;我国重大生态工程固碳认证的概念、方法、指标体系、调查方案和认证系统,及其在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固碳认证中的应用;重大生态工程固碳效益;重大生态工程固碳增汇措施与途径。    本书可为生态学等相关研究领域的科技人员提供关于生态工程固碳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方面的参考资料;对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行动计划实施和环境管理政策制定方面的相关人士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外,本书也可作为相关领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 
    2023-10-30
  • 《甘露泽五洲》:“一带一路”上水的故事
    水是万物之本、生命之源。在全球工业文明进程中,水污染形势严峻,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水环境保护能力弱和饮用水安全方面的问题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旨在通过促进和实施一系列有效措施,造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促进绿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是实现水的清洁、安全使用的重要举措。.TRS_Editor 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A{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A{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   水是万物之本、生命之源。在全球工业文明进程中,水污染形势严峻,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水环境保护能力弱和饮用水安全方面的问题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旨在通过促进和实施一系列有效措施,造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促进绿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是实现水的清洁、安全使用的重要举措。  中国科学院与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水与环境卓越中心(CEWE)是依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于2013年成立的,其使命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享中国在解决水安全与水环境方面的创新成果和经验,通过相互帮助、共谋发展、合作应对挑战,促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贡献。  成立七年来,CEWE 紧扣重大民生需求,在“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平台上,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合作,发起成立“一带一路环境科技与产业联盟”,创建“人才培养—科教援助—企业跟进”三位一体的科技合作新模式;与院内外学术机构及企业携手并肩,行程万里,跋山涉水,深入斯里兰卡、伊朗、柬埔寨、孟加拉国、缅甸、尼泊尔、肯尼亚、南非、埃及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共建海外科教合作基地,全力推动惠及民生的水与环境科技合作;举办的每年一届的“水与卫生国际培训班”已经成为“品牌”活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了大量科研、管理及工程技术人才,有效地助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能力建设。  七年的“一带一路”合作征程,探索中迎接挑战,开拓中砥砺前行,汗水凝结为甘露,点点滴滴滋养着“一带一路”沿线的民生福祉。七年的“一带一路”合作征程,有太多的艰辛与温暖,有太多奇趣和惊险。  本书即是对这七年来的记录与展望。书中从科研院所、合作伙伴、外国学者、联盟成员四个视角讲述了他们的故事,展示了中国科研人员勇于担当的胸怀,中国企业家积极探索的身影,更有海外学者对中国的深情怀念与感激,感人至深。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进一步深化中国科技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努力做出一系列更具显示度的成果,不断续写“一带一路”新篇章。 
    2023-09-11
  • 环境化学前沿(第三辑)
    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环境化学主要基于化学理论和方法,结合地学、生物、医学等交叉学科技术,以污染物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相关环境问题为目标,是一门研究污染物的生成与释放、环境赋存与归宿、转化与代谢、毒性效应与健康影响及其削减控制的原理与技术学科。.TRS_Editor 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A{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A{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   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环境化学主要基于化学理论和方法,结合地学、生物、医学等交叉学科技术,以污染物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相关环境问题为目标,是一门研究污染物的生成与释放、环境赋存与归宿、转化与代谢、毒性效应与健康影响及其削减控制的原理与技术学科。
         《环境化学前沿》连续出版物邀请我国环境化学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包括 40 多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长江学者”入选者撰稿。本书与前两辑内容互为补充,根据学科发展特点及国家重大需求增添了相关内容,比如“双碳”、新污染物监测及管理等,力求反映和代表我国目前环境化学领域的工作特色和主流发展趋势。本书与前两辑内容互为补充,根据学科发展特点及国家重大需求增添了相关内容,比如“双碳”、新污染物监测及管理等,力求反映和代表我国目前环境化学领域的工作特色和主流发展趋势。 本书内容丰富、前瞻性强,可供环境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以及地学、生物、材料、食品、公共卫生、化学品安全等交叉学科领域从事研究的科研人员、研究生和政府部门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本书内容丰富、前瞻性强,可供环境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以及地学、生物、材料、食品、公共卫生、化学品安全等交叉学科领域从事研究的科研人员、研究生和政府部门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202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