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国投生物-生态环境中心联合研发生物乙醇重整制氢装置顺利投运

  6月24日,由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联合开发的国内首台200 Nm3/h生物乙醇重整制氢装置在国投广东生物能源有限公司顺利投入运行。截止到发稿,已连续运行400余小时,氢气纯度达到5N。 

  生物乙醇是当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生物乙醇重整制氢首台装置的投运,为“绿氢”产业增添了一条新的赛道。目前国内的“绿氢”大多产自西部,东部地区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发达,但氢气价格居高不下,且难以实现绿氢供应。生物乙醇重整制氢装置可以直接投放于加氢站内,就近为燃料电池车供应价格合理的绿氢,不但能够在短期内获得经济效益,而且更加有利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生物乙醇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全球年产量约9000万吨,在应对能源危机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其便于运输和储存、无毒性、能量密度高,也被认为是理想的制氢原料之一多年以来,美国和巴西两大生物乙醇生产国有众多机构致力于生物乙醇重整制氢技术的开发。然而,催化剂稳定性和原料价格等因素制约着该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该装置采用了由生态环境中心贺泓院士团队历时十余年研发的高效制氢催化剂,融合了氧化重整制氢工艺和解析气催化氧化技术,能够在较高的能量效率下稳定运行。本首台生物乙醇重整制氢装置的成功投运,能有利促进集装箱式撬装设备的开发,加快实现氢能绿色供应,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国投生物乙醇重整制氢装置

    

 

    

  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实验室 

  2023712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