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杨敏组提出基于敏感人群群体响应的嗅味风险评估方法学构建和应用

日期:2020-03-12

  饮用水嗅味问题一致是我国自来水投诉的重要原因,然而对于个体来说闻到嗅味并不一定直接导致健康危害。因此,以个体直接健康危害为终点的传统风险评价方法出现问题,也即是以嗅味导致的个体健康为嗅味风险几乎为零可以忽略。然而事实上,嗅觉作为人类生存必需的感官之一,可以帮助人类感知危险,并通过直觉和潜意识驱动我们的行为响应。这些嗅味引发了多起公共事件,例如2007年的无锡自来水嗅味事件,和2014年兰州自来水嗅味事件。因此,人类对饮用水异味的过度响应可以引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同于其他化学污染指标,一般情况下水中由2-甲基异莰醇和土臭素等导致的土霉味问题不会对人体造成直接的健康影响,但是会导致用户对饮用水安全性的担忧,进而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然而,在进行异味问题风险评估时,其潜在的社会影响往往被忽视,进而导致风险被低估。

  和传统的风险评价相比,存在以下几个突破:1. 在社会系统群体响应作为评估终点,从个体层次上升到了系统层面,为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开拓了新的评估思路。可广泛应用到一些被忽略的风险评估,特别是公共事件的定量评估。2. 定量了人群中存在敏感人群,这些人群由嗅味触发心理直觉响应和进而影响行为决策,这些行为可能通过自媒体传播触发其他亚敏感人群,最终影响继续放大形成蝴蝶效应,进而对社会系统中基础设施进行冲击,例如超市等。3.采用社会负担作为衡量系统危害度量,为更高层次风险评估的可测性提供了方法。

  该成果方法对于传统风险评估方法理论体系具有填补多年短板的意义,将有助于环境政策制定、保障饮用水安全。该成果,由王春苗,安伟、于建伟等人撰写了题为“Assessing the hidden social risk caused by odor in drinking water through population behavioral responses using economic burden”(基于人群行为响应产生的经济负担评估饮用水异味问题的潜在风险)的文章并发表于刊物《Water Research》。

图1. 嗅味触发敏感人群居民抢购包装水导致不敏感人群进入抢购行列

此图来自http://news.sina.com.cn/o/2007-05-31/025911927405s.shtml

图2. 人群对嗅味存在敏感性分布

图3. 不同敏感人群存在行为决策响应模式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0.115507

 

中国科学院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2020年3月12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