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陈保冬研究组在丛枝菌根真菌生物地理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日期:2018-09-20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保冬研究组近期在丛枝菌根真菌生物地理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Ecology(DOI: 10.1111/1365-2745.13060)和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Reports(DOI:10.1111/1758-2229.12485)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是自然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的土壤真菌,能够与绝大多数陆地植物形成互惠共生体,帮助植物适应多种逆境胁迫,影响植物的种间关系和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对维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AM真菌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是目前微生物地理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陈保冬研究组为揭示全国典型生态系统AM真菌群落组成结构及其关键驱动因子,综合考虑了森林、灌丛、草地和荒漠四种生态类型,根据植被气候带按两条样线选取具有代表性样点,其中南北样线主要代表纬度(温度)变化,以不同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东西样线位于我国北方,主要代表经度(水分)变化,自东向西由草原向荒漠生态系统过渡。研究发现木本植物森林生态系统中AM真菌α和β多样性的纬度分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态系统类型,且不同生态系统之间AM真菌群落的差异远大于同一生态系统类型中不同样点之间的差异。在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中,AM真菌群落组成的分异与植物群落组成密切相关,地理距离能够较大程度上解释AM真菌群落组成变化,是AM真菌系统发育格局的首要预测因子,表明AM真菌空间分布格局可能与扩散限制作用相关。   

  这项工作是针对我国不同生态系统中AM真菌群落较为系统的研究之一,揭示了AM真菌在不同生境中的多样性及其生态分布规律,丰富和完善了AMF真菌生物地理学理论。  

  该系列研究得到了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遥感调查与评估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8年9月20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