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欧阳志云研究组在大熊猫栖息地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日期:2017-09-26

  大熊猫是我国国宝,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2016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由濒危下调为易危后,如何继续加强大熊猫保护,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欧阳志云研究员及团队长期从事大熊猫栖息地研究,在本研究中通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地面调查向结合的方式,分析了1976年、1988年、2001年和2013年近40年全国大熊猫栖息地的演变特征,从栖息地的角度分析大熊猫保护取得的成效和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大熊猫受威胁等级调整后如何继续加强大熊猫保护的措施与建议。研究成果发表在2017925日出版的《自然—生态与进化》上。徐卫华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 

  研究发现,从2001年以来,随着自然保护区建设、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等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的实施,大熊猫栖息地得到明显恢复,与2001年比较,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增加,质量在提高。但从过去近40年的时间尺度来看,由于历史上长时间的森林采伐,近年来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目前大熊猫栖息地的面积比1976年及1988年的面积要小,并且更加破碎。由于公路建设等人类活动的影响,2013年被隔离的大熊猫栖息地单元数是1976年的3倍,意味着大熊猫种群间的交流阻碍有较大的增加。 

  目前我国已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67个,大熊猫种群及栖息地在自然保护区内的比例较高,但总体而言仍然面临较大威胁。目前野外大熊猫被隔离为30多个种群,其中18个种群的个体数低于10只。由于旅游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再加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可能影响,部分被隔离的大熊猫小种群局部灭绝风险很大。为了确保野生大熊猫的长期生存,仍需继续加强自然保护区网络建设和廊道建设,增强栖息地的连通性。另外,要从整个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角度进行综合考虑,将大熊猫种群保护与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等服务功能保护相结合,并与现行开展的生态保护红线、国家公园体系建设充分衔接,提高大熊猫分布地区生态保护的综合效益。 

  本研究发现,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以种群为主要依据确定野生动植物受威胁状态的方法需要重新审视。由于栖息地是野生动物长期生存的基础,其受威胁等级的调整应该兼顾种群和栖息地的状况与变化。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支持。 

  文章链接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7926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