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杨敏研究组在焦化废水达标处理上取得突破

  焦化废水成分复杂,依靠生物和常规的物化处理技术的组合无法满足201210月开始实行的《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焦化行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北京市科委“高浓度、高盐度及难降解工业废水的处理新工艺和新设备研发”项目和中科院唐山中心支持下,生态环境中心杨敏研究组经过长期研究,开发出以生物强化-络合吸附为核心的处理工艺,并与北京国中科创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在唐山市一焦化厂开展了处理规模为24/日的现场中试实验。4个月的现场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出水COD可达80mg/L以下,氨氮维持在2.0mg/L左右,其中深度处理新增运行成本低于2.0/吨。 

  环境水质学实验室 

  2014214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