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与削减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验收

9月10日,科技部组织专家对江桂斌院士负责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与削减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进行了验收。以郝吉明院士为组长、赵进才院士为副组长的专家组听取了项目汇报,并查阅了相关技术报告等验收材料,对项目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与会专家认为该项目立项及时,成果显著,对我国POPs污染防治及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项目全面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与削减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是由中科院资环局组织国内在POPs污染防治研究领域具有优势的28个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开展POPs减排技术和工程示范联合攻关,项目总经费为1.16亿,其中国拨专项经费5333万。

在科技部社发司和中科院资环局的领导及组织下,项目各课题组群策群力,历时4年艰苦攻关,开发了可见光高效降解水中POPs、废弃物焚烧及铁矿石烧结二恶英类减排、PFOS替代品开发等10余项POPs控制的重要共性新技术、材料和设备;建立了生活垃圾焚烧、医疗废物焚烧、铁矿石烧结二恶英类控制及染化废水和焦化废水中POPs降解等示范工程5项;项目共申请国内专利93件,授权29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74件,授权18件,申请国际发明专利1件;转让成果2项,成果转让获得收入1510万元;完成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8项;发表科技论文266篇,其中SCI论文154篇;出版科技专著3部;培养博士研究生89人,硕士研究生92人。

与会专家建议科技部等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对POPs实用技术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攻克项目成果推广应用中的技术难点,开辟我国POPs污染防治的新局面。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2年9月14日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