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863”课题“纳米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制备技术”取得新突破并通过验收

  由我中心承担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课题“纳米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制备技术”的研究取得新的突破并通过验收。该课题通过对纳米Al13聚合形态特性的深入研究,结合纳米Al30聚合形态最新研究进展,推进了纳米型聚合铝应用基础理论的发展,提出了纳米铝聚合簇的科学定义。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种制备技术研究。解决了高浓度、高纯度纳米型聚合氯化铝絮凝剂制备难的关键技术问题,成功地制备出Al2O3>10%,碱化度>75%,Alb(Al13)>70%的高浓高纯纳米型聚合铝溶胶,并在产业化制备技术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课题组研制发明的高纯纳米型聚合氯化铝的电化学制备技术、低温膜蒸馏浓缩制备技术,逆向二段化学制备技术进行了中试研究和产业化示范,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课题在纳米Al30聚合形态、形稳阳极电解制备、低温疏水微滤膜蒸馏浓缩以及低温化学活化等技术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其中,采用形稳阳极电解制备了具有絮凝与消毒双重功效的高纯纳米型聚合氯化铝溶液;低温疏水微孔膜蒸馏浓缩技术制备了Alb(Al13)>80%的稳定型高浓高纯纳米聚合氯化铝溶液;逆向二段化学合成法制备了(Al13+Al30)>70%的粉末固体高纯聚合铝,试生产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热解活化技术创新地发展了新的高纯聚合铝制备技术,彻底改变了目前国际高纯聚合氯化铝流行生产工艺,实现了技术重大变革和从低品位铝钒土矿直接制备粉末固体高纯纳米型聚合氯化铝产业化技术突破。

  该成果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已引起国内外许多投资者的高度关注。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将推进我国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向更高水平的产业化迈进,并进一步确立了我中心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产业化技术的国内领先地位。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