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十五”863课题“海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现场光学综合分析技术”研究取得突破并通过验收

  由林金明研究员承担的“十五”863课题“海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现场光学综合分析技术”研究取得突破并通过验收。该项课题采用高灵敏度化学发光、荧光检测技术,结合最新的化学发光流通池芯片技术,开展了海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现场光学综合分析技术研究,突破了海水复杂样品中痕量酚高灵敏度、快速检测难的关键问题。课题分别成功研制出海水有机污染物发光检测仪、化学发光流动注射分析仪和全光纤荧光传感器各1台。其中全自动在线海水有机污染物化学发光分析仪已用于船载现场海水有机污染物的在线检测。对海水中有机污染物黄色物质和酚类的测定灵敏度可达0.01-0.05mg/L,并具有良好的准确度。该仪器结合芯片制作技术和芯片微隧道分离分析方法,集海水样品前处理、分配、检测和数据处理于一体,其特点是小型、性能稳定,可全自动的在线监测海水中的黄色物质和酚类,并可以通过远程操控的命令进行化学分析和测定,实现了命令接受、反馈、执行、数据自动处理、存储、发送以及历史数据的自动保存。

  该仪器的研制及成功使用推动了我国海洋生态环境要素现场自动快速监测技术的发展,并有助于分析检测用芯片技术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缩短了我国在海洋监测领域、分析仪器研制方面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必将大大推动我国国产仪器产业化进程。

  该课题发表研究论文25篇,其中SCI收录21篇,国内核心刊物4篇;出版专著1部。申请专利9件,其中发明专利6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件。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