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技术研究与应用组

研究组简介

  膜技术研究与应用组立足中国科学院的三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秉承“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科研与应用并重、技术与科学交融”的宗旨与愿景,着力开展基于膜分离和生物处理的水处理、河流生态治理与修复、污泥减量化与资源化、有机固体废弃物(畜禽粪污 / 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环境抗性污染及其控制等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与应用,为解决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提供科技支撑。

  研究重点1:基于膜分离与生物处理的水处理技术开发与优化

  ① 典型中间体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的 MBR-NF 组合工艺

  ② 新型膜组合工艺与材料

  ③ 基于反应动力学的新型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AnMBR) 研发

  ④ 好氧膜生物反应器 (MBR ) 计算流体力学(CFD) 模拟与优化

  研究重点2: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

  ① 基于预处理的污泥减量和碳氮磷资源化

  ② 有机固体废弃物的高效厌氧消化技术

  ③ 有机固体废弃物的生物炭制备与利用

  ④ 基于铁基材料的高级厌氧消化技术

  研究重点3:河流生态治理与修复

  ① 河流氨氮、病原微生物污染控制技术

  ② 旁路离线河流净化器技术

  ③ 拟自然河道水质净化技术

  ④ 黑臭水体治理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

  研究重点4:环境抗性污染控制

  ① 污泥源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控制

  ② 畜禽源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控制

  ③ 流域抗生素抗性污染监测、溯源与评估

  ④ 污泥/畜禽源抗性污染全链条控制策略

人员组成  

  研究组组长:

  魏源送 博士 研究员  

  研究组成员:   

  陈梅雪 博士 副研究员

  佟 娟 博士 副研究员

  王亚炜 博士 高级工程师

  张俊亚 博士 副研究员  

  钟 慧 博士 助理研究员  

  郁达伟 博士 助理研究员

  隋倩雯 博士 助理研究员

  郑利兵 博士 助理研究员

  刘吉宝 博士 助理研究员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邮编:100085

  电话:(010)62849690

  传真:(010)62849690

  e-mail:yswei@rcees.ac.cn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