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热碳化的废弃生物质转化炭基有机肥还田技术

概况及应用领域: 

  实施有机肥替代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必由之路。针对目前传统培肥技术费时费工等存在的问题发展出了水热强化的生物质快速培肥技术。该技术通过水热条件下的强化水解大大缩短生物质培肥时间,提高培肥效率。另外,水热碳化生物质的多孔结构可以实现有机肥有效成分的缓释以及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技术特点/设备参数: 

  1)可实现畜禽粪便等快速培肥(30-60min),无害化彻底(可彻底降低抗生素,杀死微生物、病原体、虫卵等) 

  2)该技术制备的有机肥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有效成分肥效和对于土壤的改良能力。 

  3)制备的有机肥可作为底肥或追肥按照一定的比例在农田中使用。 

专利和获奖情况: 

  该核心技术已申请1项国家发明专利。 

市场分析: 

  集约化养殖场大量畜禽粪便随意弃置,农作物秸秆大量焚烧。出现一方面地力较低,一方面大量的有机废弃物不能还田的不和谐问题。研发农业废弃生物质(如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等)回田技术,已成为培肥土壤、提高地力的重要突破口。该技术可实现废弃生物质的快速培肥,在有机肥替代以及废弃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