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催化材料

概况及应用领域: 

  工业排放的有机废气在纳米孔材料、稀土分子筛等高效催化材料作用下,在较低温度下被完全氧化为CO2H2O,反应后的高温尾气经过余热利用后排空,尾气排放达到我国相关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已形成系列工业化催化剂,可处理的有机污染物包括芳烃、酯、醚、醛、酮及含氯或氮等杂原子VOCs。该技术可在石化、化工、涂料与涂装、包装印刷、电子电缆、高端机械制造等行业大风量、低浓度或浓度不稳定的有机废气治理中应用,处理风量典型规模10000-400000m3/h,所用催化材料性能优良,稳定性强,成本低廉,具有非常好的实用性。 

技术特点/设备参数: 

  1VOCs净化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气体流动阻力低,浓度、空速适应范围广; 

  2)废气有机物浓度为500-5000mg/m3,空速为5000-20000h-1,操作温度300-500℃,净化效率为95-99% 

  3)催化材料耐热性能好,可承受700-800℃的短时冲击,使用寿命一般在1-3年; 

  4)可实地检测污染源的排放特征,选择催化剂种类数量及床层结构,确定催化剂使用的条件和范围。 

专利和获奖情况: 

  该技术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核心材料与技术工艺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示范与应用: 

  该技术已在全国多个大中型环保工程中应用,治理效果优良。项目工程涉及石化、化工、涂料涂装、包装印刷、电子电缆、高端机械制造等行业。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