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有你 一路同行”科研经验交流活动(第十二期)暨E&H论文首次导读活动成功举办

515日晚,“研途有你 一路同行”科研经验交流活动(第十二期)暨E&H论文首次导读活动成功举办。讲座邀请了E&H副主编、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宋茂勇研究员和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方程高级研究员对发表在E&H的优秀研究成果进行导读。讲座由E&H执行主编、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倩研究员主持。

讲座伊始,期刊主编江桂斌院士概括了近年微塑料的研究进展,表达了对期刊发展的殷切期望。随后,刘倩研究员对E&H期刊聚焦的研究目标、接收的稿件类型及编委团队进行了简单介绍。

宋茂勇研究员从细胞、类器官、个体等逐渐宏观的尺度介绍了微塑料暴露途径及其在生物体内的检出毒性效应,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综述了微塑料的环境健康效应。方程高级研究员则多角度地概述了微、纳米塑料的检测方法和表征手段,介绍了结合高光谱成像和人工智能算法量化人们身边的微、纳米塑料的前沿研究成果。讲座后,同学们踊跃提问发言,围绕毒理实验中微塑料暴露浓度和形态的选取、微量暴露研究中表征结果的环境干扰排除等问题积极与两位老师交流请教。

研途有你 一路同行”科研经验交流活动(第十二期)是由研究生党总支、E&H期刊编辑部联合共同主办,研究生第一、第二、第九党支部和中心研究生会共同承办。本次活动的开展,帮助同学们及时了解在环境和健康领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高水平研究,引发大家对前沿学术问题的思考,为同学们在科研道路上砥砺前行提供支撑和助力。


研究生党总支、E&H期刊编辑部

研究生第一、第二、第九党支部,研究生会

2024528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