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刘静宜先生二三事

 作者:张康生

我们敬爱的老所长刘静宜先生于2023年1月6日9时在京与世长辞,享年97岁。先生已去,风范长存。仅以此短文深切缅怀先生,愿先生在天之灵能够感知。  

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1976年8月,我从上海外国语学院毕业后被定向分配到位于怀柔县坟头村的原环境化学研究所工作。因我是学外语的,所以理所当然地被安排在情报室工作,恰好与先生同处一室。我刚从大学校园步入科研单位,一切都很陌生。是先生手把手教我查阅外文资料,对我初次翻译的外文资料进行审阅,一步一步带我走上了情报研究工作之路,为我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我是南方人,之前从未领略过北方冬天的严寒。我当时只有一条旧的秋裤,入冬后被冻得瑟瑟发抖。先生看到后,利用休息时间,用原本买给她儿子的土著毛线(当地老乡手工制作的一种本色毛线)给我织了一条毛线裤。当我第一次穿上身时,泪水止不住流了下来。先生给了我母亲般的关爱,我永世不会忘记! 

二、廉洁奉公 堪称楷模

1978年5月,我陪先生去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参加培训班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理事会会议。先生精通英语,且深谙外交礼仪。她的言谈举止为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她是我从事外事工作的良师和引路人。


与刘静宜先生在内罗毕肯雅塔广场的合影

由于当时我国常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副代表曲格平先生国内有事急召,所以我陪他提前回国,未能与先生一同回来。临别前,先生特嘱咐我回国后,请示院外事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给她的生活费剩余部分(由于我们住在大使馆,所以生活费结余了不少),可否帮所里买一台便携式录音机(在那个年代,此种录音机实属稀罕之物)。此事足以看出先生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一心为公的崇高品质,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在我驻肯尼亚大使馆内的合影,前排左三为曲格平先生,左四为王越毅大使

三、情深意长 永生难忘

先生离休后,我曾多次去她家中探望。早些年,她身体状况好时,每当看到我,都会像从前一样亲切地叫我“小张”,并嘘寒问暖,从工作到生活一一问及,让我倍感亲切和温暖。还记得,那年我们中心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一同去给她过八十岁生日,我情不自禁地给她唱了《母亲》一歌,以表达我对先生深深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后来,随着她年龄的不断增长,先生的身体状况逐渐变差。到后来,甚至已不认识人了。记得几年前的一次,我们去探望她,问她知不知道我是谁,她说想不起来了。看到坐在轮椅上思维模糊、话语很少的先生,我真的是十分伤感,泪水在眼眶里一个劲地打转。

刘静宜先生虽然已离开了我们,但她崇高的风范和超凡的人格魅力将永存人间,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2023年1月7日写于北京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